七年级下册生物书内容,88条初中生物重点知识点
1.达尔文是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提出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如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差不多完全相同,内脏结构也非常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几乎完全一样,等等,进而提出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2.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地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3.南方古猿能两足直立行走,却不能制造工具。区分人与猿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能否两足直立行走,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否制造工具。不能制造工具,并不是完全形成的人。
4.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学家将是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
直行走一制造和使用工具一大脑进一步发达一语言的产生。由于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使人类的大脑更发达,在劳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语言。
5.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沁雌性激素;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及产生月经的地方;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输卵管输送卵子及受精成与胚胎初期发育的地方。
6.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附睾紧贴睾丸的上端和后缘,分泌附睾液,有助于精子的成熟,具有贮存和输送精液的作用。输精管的主要作用是输送精子。前列腺能分泌前列腺液,是精液的成分。
7.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输卵管,然后移入子宫发育,发育成熟后,由阴道产出。
8.怀孕是胚胎从输卵管移动到子宫内,着床在子宫内膜开始的。当胚胎成功着床后,胚胎发育到第8周末,其外貌开始像人,从此称作胎儿。母体怀孕280天(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可见,胚胎发育的初期在输卵管,当着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体的子宫内。受精后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并进一步形成器官,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此时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38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因此胚胎发育的顺序是:受精卵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形成胎儿→⑤分娩。。
9.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由卵黄提供营养。胚胎植入子宫壁后,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由母体的肾脏和呼吸系统排出。各种养料和氧气:母体→胎盘→脐带→胎儿;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胎儿→脐带→胎盘→母体排出。因此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10.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11.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胎儿在子宫中发育,依靠胎盘从母体取得营养物质和氧气。
12.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的质量都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
13.青春期以前,脑的重量接近成人水平,青春期脑的重量增加不多。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脑的功能也趋于完善,大脑的兴奋性比较强。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性器官开始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的分泌使得青春期的男性、女性出现第二性征,如男生出现喉结、阴毛、腋毛、胡须等,还出现变声的现象,并首次出现遗精;女孩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出现月经等。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
14.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的是性激素,即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15.鱼肝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磷的吸收。
16.食物中主要含有六大营养物质,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对维持生命很重要,但是不能提供能量。
17.“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为谷物类,这类食物含有较多的淀粉,淀粉在人的口腔中就开始被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为麦芽糖,最终在小肠中被消化为葡萄糖。
18.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遇碘变蓝。加碘变蓝,说明淀粉未被消化。
19.人体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脚气病等;儿童体内缺乏维生素D会引起佝偻病,成人体内缺乏维生素D会引起骨质疏松症;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20.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吸收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
21.大多数维生素是某些酶的辅酶的组成成分,维生素大多数是人体自身不能制造,只能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
22.消化道中参与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肠液;唾液只能初步消化淀粉;胃液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胆汁中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进行物理消化,将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
23.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蛋白质不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24.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
25.小肠长约5~6米,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26.气管是空气进入的通道,不是食物进入的通道;喉是空气进入的通道,不是食物进入的通道;食道是食物进入的通道,不是空气进入的通道;咽是空气与食物进入人体的共同通道。
27.在雾霾天用鼻呼吸,而不能用口呼吸,原因是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②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
28.呼吸道能阻挡灰尘,使空气清请,但不能清除空气中的所有的有害物质,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流感病毒仍然可以由呼吸道进入人体使人患病。
29.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及上下径和示积扩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肠肌和肋间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下降。
30.喉的位置较浅,颈前部正中的皮下,可触及。喉的结构:较复杂,由软骨作支架,以关节、韧带和肌肉连接,内衬粘膜组成。喉肌为骨骼肌。①喉腔向上开口于咽,向下与气管相连,不是位于咽和肺之间。②喉既是气体通道,又是发音器官,不是食物的通道。③喉是发声器官,发音时声带向中线移动,声门闭合,肺内呼出的气流冲动声带而产生基音,再经咽、口、鼻共鸣,由舌、软腭、齿、唇构语,从而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和语言。④喉由多块软骨组成,包括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各一块及一对杓状软骨。
31.在测量胸围差时,要先让受测者尽力深吸气,记录下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再让受测者尽力深呼气,记录下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计算出二者的胸围差数值。像这样测三次,并算出平均值(目的是减少误差,提高可信度),此值即受测者的胸围差。胸围差越大,肺的气体交换能力越强。
32.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扩大。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平静呼吸时,吸气:肋间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即过程I,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肋间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即过程II,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因此,吸气时肋间肌的状态、运动的过程和肺内气压分别是收缩、过程1、低于大气压。人体在进行体育锻炼、剧烈运动时的耗氧量很大,为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呼吸深度要增加,即每次呼吸,肺的通气量(肺与外界交换的气体量)要增加;同时,呼吸频率也要加快。呼吸过程的第一步是肺的通气,它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若水超过胸部,胸廓会由于水的挤压而向内收缩,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人,造成吸气困难。吸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0,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相等,既不吸气也不呼气;呼吸肌包括肋间肌和膈肌,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为呼吸运动提供动力;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使患者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也称肺的通气。
33.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由于肺泡内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肺泡里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与此相适应,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34.一个人在平静状态时,生命活动变缓,消耗的能量减少,需要的氧气减少,因此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剧烈运动时,由于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需要的氧气多,所以呼吸的频率会增加,呼吸深度也增加。
35.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危重病人的消化及呼吸功能相对减弱,吸氧有助于病人的细胞获得氧气,静脉点滴葡萄糖可使病人的细胞及时获得葡萄糖,这样在细胞的线粒体中就可以将葡萄糖和氧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给病人生命活动的需要。
36.空气质量等级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它能反映空气污染的程度。
37.二氧化碳的特性是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要证明的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38.①人体的鼻腔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②鼻腔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④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管,对进人的空气有温暖作用。PM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因其粒径小,可以细请、病毒及有毒化学物质。呼吸进人人体呼吸道及肺部,很容易引发疾病。所以在雾霾天气频发的情况下,用外腔进行呼吸尤为重要。
39.由上腔静脉向猪心注入清水,水会进人右心房、右心室,然后经肺动脉流出;由主动脉向猪心注入清水,由于被动脉瓣挡住会由主动脉流出来。在动脉与心室之间有动脉瓣。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的。
40.人体四肢的静脉血管中有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当用止血带扎住上臂后,前臂静脉血管中的血液前行受到了阻碍,但是由于有静脉瓣的作用,又不会倒流,因此血管就会隆起。
42.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室的收缩把血液送到动脉及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到心室,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
43.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其内血流速度很快。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后,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血液在心脏中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主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
44.毛细血管的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下肢血栓脱落后,通过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当到达肺部毛细血管时,会在肺部毛细血管处滞留。
45.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但O型血与A、B两种标准血清都不会发生凝集反应,所以,将少量的0型血输入A型、B型或AB型血的患者体内不会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但是,AB型血与A标准血清和B标准血清都会发生凝集反应,所以,AB型血只能输给AB型血的患者。
46.动脉中血液里的氧气相对含量低于静脉中血液里的氧气相对含量,而动脉中血液里的二氧化碳相对含量高于静脉中血液里的二氧化碳相对含量,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而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47.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病菌吞噬。故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
48.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可见二氧化碳只有一条排泄途径,即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49.连接肾小球的血管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中流出的液体分别是动脉血(不管是入球小动脉还是出球小动脉,里面流淌的都是动脉血)、原尿、尿液。肾动脉进入肾脏后经过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又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外面,这些毛细血管又汇集成肾静脉;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沿这条路线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肾静脉和肾动脉相比,肾静脉的血液中尿素浓度降低。当原尿流肾小管时,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而尿素没有被吸收,尿素被浓缩。剩下的物质-尿液中尿素浓度会明显增高,因此输尿管的尿素浓度最高。
50.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肾单位由肾小体和小管组成,肾小体分布在皮质内,由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肾小囊组成。肾小球是个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旋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所以肾小球又属于循环系统。
51.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肾小囊内的液体是原尿;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因此膀胱中的液体是尿液;原尿中含有葡萄糖,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量的水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尿液中尿素含量比原尿高。
52.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但是在肾单位中的毛细血管比较特殊,在肾单位中,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数十条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弯曲缠绕形成血管球,即肾小球,在从肾小球出来后,汇合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再次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缠绕在肾小管的周围,所以出球小动脉的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网,分别是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和缠绕在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53.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肾小囊内流动的液体是原尿。
54.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部分的无机盐、大部分的水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形成尿液。原尿和血液相比较,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故健康人肾小囊液中几乎不含有的物质是蛋白质。
55.肾小管能将全部的葡萄糖、部分无机盐和大部分的水重吸收,由图可知在肾小管中该物质逐渐减少,一直到含量为0,说明该物质是葡萄糖,故选C。
56.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形成原尿时,由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大分子蛋白质、血细胞没有被过滤,其他小分子物质过滤到肾小囊腔里形成原尿。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肾脏的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腔、肾小管末端所容纳的相同的物质是水、无机盐、尿素。
57.尿的形成主要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都会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所以,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这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能把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重吸收。由于肾小球不能过滤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蛋白质,即蛋白质:血浆>原尿;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下把全部葡萄糖、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但不重吸收尿素。因此,尿液中尿素浓度明显升高,即尿素:原尿<尿液;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血液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经过过滤形成原尿。因此,原尿中的无机盐和血浆相等,即无机盐:血浆=原尿;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下把全部葡萄糖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因此,尿液与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即葡萄糖:原尿>尿液。
58.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小肠后,有机营养增加,因此若该物质为氨基酸,在I处增多,则说明是小肠;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进而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因此,血液流经肺泡毛细血管时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59.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成分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尿液。因此,原尿中的葡萄糖通过肾小管壁、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60.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8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这是因为肾小管重吸收了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对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也起着重要作用。因为血液是不断循环流动的,所以原尿的形成是连续的。
61.排泄是组织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和尿素。排泄的途径有三条:①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②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③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其中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是最主要的排泄途径。
动脉中血压较高,有利于血液流出体外。静脉中血压较低,有利于血液流回体内。
62.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结构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 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形成视觉。
63.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人体内的听觉感受器在耳蜗内,产生听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64.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两部分组成。眼球壁包括角膜、巩膜虹膜、脉络膜和视网膜等,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角膜无色透明,能使光线透过。虹膜的中央有一圆孔叫瞳孔,是光线进入眼球内部结构的通道,因此瞳孔可以调节进入眼球内部光线的多少。晶状体和玻璃体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65.鼓膜两侧分别连通外耳道和咽鼓管,只有保持其两边的气压平衡,才能保证它很好地将声波转化为机械振动传入内耳。遇到巨大声响时,通常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66.从脊髓横切面上看,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灰质在中央,呈蝴蝶状,白质在灰质周围。
67.垂体、甲状腺都是没有导管的腺体,称内分泌腺,其分泌物叫激素,肝脏属于外分泌腺。在一些山区由于饮水和食物中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幼年时缺乏易患呆小症。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得巨人症。胰腺既是外分泌腺也是内分泌腺,胰岛是胰腺中的内分泌部,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可调节糖。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
68.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瞳孔受到强光照射变小、误食有害的东西引起呕吐、吃巧克力引起唾液分泌属于简单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精彩的哑剧表演引起观众哈哈大笑,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理解哑剧的意思,是一种复杂反射。
69.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包括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植物和微生物没有神经系统,动物中也有一部分没有神经系统,它们作出的反应称为应激性,不是反射。
70.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人口急剧增长,人口密度增大导致了动植物生存自然环境的恶化,使生物种类减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人口增长过快,不仅会引起粮食危机,还会使耕地、淡水、森林等自然资源减少,还会引起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加剧,导致气候异常等。因此如果粮食问题解决了,人口也不能过快增长。
71.随着沿海地区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含有有机质和丰富营养盐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造成近岸海域的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物不容易被稀释扩散,因此这些地区是赤潮多发区。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自然污染,由于自然规律的变化和土壤中矿物质对水源的污染;二是人为污染,由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所造成的污染。一般所说的水污染是指人为污染,它包括工业废水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水污染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带来的水污染。
72.森林资源可以提供木材,我国已在初中、小学推行教科书循环使用,这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73.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硝酸等。酸雨危害动植物和人的健康。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臭氧层的破坏给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指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含量增多导致的;臭氧空洞是由于氟利昂增多引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锐减是由于人类砍伐引起的。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唯一的变量,除了变量之外,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探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控制的变量是酸雨,其他条件都相同。减少酸雨主要是要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对付酸雨,工厂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烟气脱硫装置、提高煤炭燃烧的利用率。
74.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自然灾害和动物疾病)等。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原因,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因此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丧失是造成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
75.随意丢弃使用过的口罩会造成环境污染,可能引起病毒感染;焚烧秸秆会产生很多有害气体和颗粒,并浪费资源;如果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会砍伐大量树木,所以最好使用永久性筷子;电视机不用时没有及时切断电源,是一种浪费电的表现。焚烧秸秆和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浓烟和灰尘,造成空气污染;家庭过度豪华装修会产生甲醛等有害气体,使室内空气污染严重。汽车尾气排放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粉尘,因此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
76.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氟氯烃类化学物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77.地球上的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海洋中的浮游植物虽然很小,但数量巨大,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比陆生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还要多。所以当环境污染导致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后,微生物在分解海洋表层浮游植物遗体时,会消耗氧气,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78.大力新建化工厂,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但会污染空气;鼓励购买私家车,会增加污染气体排放量;修建水电站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直接焚烧生活垃圾,会增加有害气体的排放,污染空气。
79.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塑料购物袋容易造成白色污染,自2008年6月1日起,我国禁止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此举的主要目的减少白色污染;响应国家二孩政策,也应当注意优生优育;使用含磷洗衣粉会导致水污染,。
80.雄性激素具有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的作用。
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在青春期之前(即7~8岁之前)身高增长都比较缓慢,但在进入青春期以后,女孩约在9~11岁,男孩约在11~13岁,身高突增,男孩一般比女孩晚1~2年。青春期体形的变化不仅受性腺分泌的性激素的调节,还受生长激素的调节。
夜盲症是由于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当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时,会出现贫血,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一种原料,因此缺乏含铁的无机盐会得贫血。
为避免对胃产生刺激,所以胶囊不能在胃里被消化,而淀粉不会在胃内被消化,所以就用淀粉制作胶囊。
81.37℃接近人体的温度,酶的催化能力最强。
82.①均衡地摄取五类食物,就要做到粗细粮合理搭配;②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少吃会因缺少维生素影响健康;③肉鱼蛋类很容易变质,必须新鲜才能食用;④剩饭或饲料中含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合微生物的生存,使得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物质腐败、变质,此过程中还产生大量的毒素,如果再用来喂养家禽家畜,就会引起动物中毒,影响其生长,甚至死亡;⑤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表明蔬菜和水果生虫了,为了减少害虫,提高产量和质量,所以有可能喷洒农药灭虫了;⑥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食,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
83.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如果吃饭时大声说笑,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因此,“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
血管壁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穿过毛细血管壁需要经过两层细胞膜,再进入血液,所以共穿过了三层细胞。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84.四肢静脉血管中有静脉瓣,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都能防止血液倒流,动脉血管中没有瓣膜。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中的血液均是动脉血。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者相比,管壁最薄、管腔最小且血流速度最慢的是毛细血管。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85.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路;人之所以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边走路边看书既不利于眼睛健康,又不安全;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能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光线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86.小肠绒毛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而不是消化营养物质。
87.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中有许多能够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等。如果脑干受到损伤,将直接影响呼吸和心脏的活动,甚至危及生命。
88.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
- 上一篇:液体内部压强知识点归纳(液体压强特点及公式)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