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行军》经典名言10句(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
《行军》,出自《孙子兵法》。「行军」不是现代意义的“行军”,是“处军”之意。即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如何进行作战、宿营和驻扎。
在《行军》一文里,孙武认为,军队安营扎寨要遵循“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的原则。也就是说,驻扎应选择干燥的高地,这样既可以避免疾病流行,也可以使军队和顺。同时,他还提出了三十二种“相敌”之法,用于侦察、判断敌情。因当时的科技水平的有限,所以,观察敌情主要靠“眼耳”,这也是最原始的侦察工具。
本文选取《行军》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
行军路过山地,
要能靠近山谷;
驻扎时要选择向阳高地;
若与地势高的敌人作战,
己方军队不可采用仰攻,
这就是山地作战的原则。
点评:孙武认为,与敌人在山地决战时,要靠近山谷,近水草的地方。驻扎时要选择向阳高地,切不可从山下仰攻敌人。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
凡是军队安营扎寨:
都喜欢干燥的高地,
而讨厌潮湿的低地,
都重视向阳的高地,
要避开向阴的地方。
在水草丰美、利于放牧且地势高的地方宿营,
军中没有各种疾病流行,这才是必胜的前提。
点评:在孙武看来,军队安营扎寨,要选择向阳高地,不仅可以借势,也可以使军队安和。若驻扎在卑湿之处,兵卒容易生病,影响士气。
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
凡是从绝涧、天井、天牢、天罗,
以及天陷、天隙这六种地形经过,
必须要尽快离开,不要接近它们。
点评:「绝涧」即两山壁立,中间夹水的地形。「天井」即四面高峻,中间低洼的地形。「天牢」即群山环绕,形如牢狱的地形。「天罗」即草深林密,如天罗地网的地形。
「天陷」即地势低洼,泥泞难行的地形。「天隙」即两山对峙,路窄如裂缝的地形。
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荟者,必谨覆索之。
行军途中遇到丘阜之地或低洼积水之地,
若上面水草、林木密集,且能遮蔽士卒,
一定要谨慎小心,对其一定要仔细审察。
点评:行军途中若遇到险峻难行的沼泽、丘阜之地,且上面草木密集的,一定要小心谨慎。因为,里面可能藏有敌人的伏兵。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敌人离我军很近却能保持安静,
这是因为有险要地形可以依靠;
敌人离我军很远却能发出挑战,
这是因为敌军想引诱我军进兵;
敌人之所以驻扎在平坦的地方,
是因为他们觉得是有利可图的。
点评:敌人驻扎在易攻的平坦之处,很可能是诱敌之计。所以,要谨慎小心。
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
如果发现许多树木摇动不停,
那么,说明有敌人隐蔽前来;
敌人在草木中设置了障碍物,
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迷惑我们;
鸟儿惊飞,说明下面有伏兵;
野兽奔逃,说明旁边有伏兵。
点评:「覆」即伏兵之意。孙武认为,通过观察周围的异常现象,可以判断出敌军的行***况。即所谓的“相敌”之法。
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尘土高扬锐直,说明敌人战车正向我军驶来;
尘土低飞宽广,说明敌人正徒步向我军走来;
尘土分散不连,说明敌人正在派遣士卒砍柴;
尘土此起彼落,说明敌人正在那里安营扎寨。
点评:在孙武看来,通过判断尘土的扬起情况,可以推断敌人的“处军”之情。己方可以据此制定作战计划。
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敌人盛怒前来挑战,
却久不与我军交锋,也不撤退,
面对这种情况一定要仔细观察。
点评:敌人盛怒而来,却不交战,必有所待,小心奇兵。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己方兵力并不是越多越好,
不可迷信武力,轻举妄动。
而是要能够做到集中兵力,
查明敌情,进而战胜敌人。
点评:在孙武看来,兵不贵多贵精。能够查明敌情、集中优势兵力,才是取胜的关键。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
如果士卒不倾心拥护,便对他们施加刑罚,
那么,他们就会不服,不服,就难以使用;
即使已经得到了士卒的倾心拥护,
却不对他们施加刑罚,也不能用。
点评:爱而不畏,就是姑息。也就是说,虽然得到了士卒倾心拥护,却不对其施加刑罚,士卒就没有畏惧之心,仍然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