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文学 >  当前文章

文学

关于端午节古诗赏析大全(精选5首过端午唐诗宋词)

longge 04-21 16:28 阅读 我爱育娃
端午节在湘中极受重视,其重要性仅次于春节,老百姓过节日总是很愉快的,特别是小孩。这一天有很多活动,如赛龙舟、女儿回娘家等。小孩平时不准喝酒,这一天破例让他们喝一点


端午节在湘中极受重视,其重要性仅次于春节,老百姓过节日总是很愉快的,特别是小孩。这一天有很多活动,如赛龙舟、女儿回娘家等。小孩平时不准喝酒,这一天破例让他们喝一点雄黄酒,实为驱寒避邪之意,小孩难得有此体验,嘻嘻哈哈,乐不可支。5首宋词过端午,一种平淡生活中的仪式感。

1、《一斛珠·重午》

[宋]赵长卿

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

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

这是一首写西湖的词,因为其特殊的时序,显得十分有特色。词人当是常来西湖,看尽了西湖的“淡妆浓抹”,但今日是端午节,西湖定有其与平日不同的“奇绝”景色。菖蒲角黍,红绿杂陈,五色灿然;鱼龙百戏,十里画帘,熙熙攘攘。

关于端午节古诗赏析大全(精选5首过端午唐诗宋词)

中间“凌波”、“冰肌”两句,是指那初夏水中娉婷的白莲花,还是远处游船上绰约如仙子的歌姬,读者自可以凭想像填补,但诗人显然游兴正浓,不管它夜色渐至,而天边一抹新月,正可助诗人玩赏朦胧中亦浓亦淡的西湖。

2、《贺新郎·旧俗传荆楚》

[宋]许及之

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新愁不障西山雨。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樽酹与。漾不到、潇湘江渚。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君有语,但分付。

关于端午节古诗赏析大全(精选5首过端午唐诗宋词)

这首词上阕句句写眼前景,却句句含词人百无聊赖、愁绪万端之情。重午时节,诗人不管它门艾钗符,不听那竞渡锣鼓,忘却初夏的暑气,只为将心中一瓣馨香,遥祭水中的孤魂。下阕词人直接抒情,先说愁,再发问,无人附和,只好临江酾酒,却担心眼前此水,不到潇湘。值得安慰的是,词人即将南向涉江远游,到斯人憔悴自沉之处,那时,悬隔千年的两个独醒人,定有无尽惺惺相惜的劝慰之语。

3、《贺新郎·端午》

[宋]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彩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关于端午节古诗赏析大全(精选5首过端午唐诗宋词)

此词上阕写景不动声色,将端午的景物风俗一一呈现,气氛明快而浓烈。下阕第一句一转,带出了本词的主题——凭吊屈原。不过,词人既没有用缠绵悱恻之词,排遣一往情深之心绪,也没有孤愤难当,辞气铿锵:而是以质疑的语气,滑稽的口吻,既嘲笑民间传说之荒诞不稽,又设想,如果屈原是沉醉后赴水而死,定会不那么痛苦。写愁怀纯用豪放语,更见其沉痛;凭吊前贤却纯用华词,愈显其不堪面对,此词当作如是观。

4、《念奴娇·重午次丁广文韵》

[宋]张榘

楚湘旧俗,记包黍沉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关于端午节古诗赏析大全(精选5首过端午唐诗宋词)

本词为唱和之作,是否为客中抒怀,不得而知。上片道眼前景,下片抒意中情,乃词人惯用手法。粽子、汨罗江、赛龙舟、系红丝、插菖艾、喝雄黄酒,这些端午节的必备元素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节日氛围,只有像笔者这样自小生活在这种氛围的人,最能感受其意境。然而,浓浓的节日没有激起词人的故园之情;屈原的忠节也激不起词人的慷慨之意,此情此景,只让他想起了过去片刻的欢悦,更多的是巨大而莫名的惆怅——就像我们读晚唐诗一样,一丝丝无奈、一些些伤感和一点点绝望。这大概是末世文人的典型情绪吧。

5、《念奴娇·三闾何在》

[宋]张榘

三闾何在,把离骚细读,几番击节。蓠蕙椒兰纷江渚,较以艾萧终别。清浊同流,醉醒一梦,此恨谁能说。忠魂耿耿,只凭天辨优劣。

须信千古湘流,彩丝缠黍,端为英雄设。堪笑儿童浮昌歜,悲愤翻为嬉悦。三叹灵均,竟罹谗网,我独中情切。薰风窗户,榴花知为谁裂。

关于端午节古诗赏析大全(精选5首过端午唐诗宋词)

此词上片叙读《离骚》之情,“清浊同流,醉醒一梦”,有谁辨其曲直?“只凭天辨优劣”,不难看出词人内心深广的悲愤。下片叙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纪念屈原,说明人间自有公道在,特别是结尾处,一片火红的石榴花,暂扫阴霾之感,给人以稍许希望。可议者,有“堪笑儿童浮昌歜,悲愤翻为嬉悦”一句。

文章评论

关于端午节古诗赏析大全(精选5首过端午唐诗宋词)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