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数学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思维能力是数学课堂的教学使命。让思维导图在小学中得到运用,得到发挥,这将影响到一个人在一生中遇到事情时,能冷静有条理的分析、沉着思考、解决问题。这也是数学课堂教学魅力所在。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它具有优化知识表示,提升思维;利于小组合作,增强信心;加强师生对话,促进反思的作用。思维导图给教师和学生创建了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双方围绕一个主体进行共同的构建,针对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问题,对教学作出及时调整。
下面我针对刚教学过的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单元教学为例,在教学中,不仅可以提供给学生整理个人思路,还可以作为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下面就针对每一节课的复习导入、教学新课、深化总结及单元知识归纳,对教学课堂中的细节问题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一、 复习导入
每一节课的课题教学导入都要和前面的教学内容有关。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通俗讲就是学生要在以前的经验上学习新的东西,不管是生活经验还是知识积累,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这也是数学课的复习导入阶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三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四年级下册)及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四年级下册)都是学习这一单元的“经验”。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内容时就让学生说出以前学过的知识,并进行整理板书:
这样就把学生的基础知识给唤醒,为下面平行四边面积的学习打开了一道门。
二、 新授课的教学
在新授课时不急于让学生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分割、转化,而是先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复杂的图形可以转化成简单的图形,割补、平移是实现转化的基本方法,而这些方法的目的是把新的知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知识的迁移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更是一种学习手段,学习方法。教师可以根据人人的爱好,用不同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把整个教学过程清晰地记录下来,让学生的思考过程得到呈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过程,感受到学习过程的乐趣,并乐于参于其中。
三、 深化总结
思维导图很好地把知识呈现给学生,简化了学生的理解,更让学生找到一个便于记忆的方法。促进了他们的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快速转化。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制作出的思维导图,我就会进行拍照,把板书出来的思维导图放到家长群,学生群,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己反复看,合理的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宝塔。
这一做法,我在我们班的班群里得到大家的认同和支持。
四、 单元知识的构建
单元知识的构建用思维导图来构建最合适不过了。新课标强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实际,提高对数学整体的认识,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关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整理和复习恰恰体现了这一点,很多知识表面上看起来毫不相干,其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就是“数学思想与方法”。通过融入思维导图,学生可以从散杂、片断的机械式学习变为注重关系主动探究的有意义学习。如我在进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之后,我就让学生进行这个单元的知识整理,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呈现,下面就是效果图。
总之,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使得严谨的课堂增添了活跃的氛围,使得教师能更好地为学生搭建新旧知识间联系的桥梁,促进了师生课堂中的对话交流与合作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教师灵活的应用,把握住学生的特点,及时地归纳总结规律、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逐渐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数学能力、学会学习的目标。
多看一些别人分享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对你也是很有帮助的。
我就是看了很多别人的方法,才总结了自己这套在使用的方法的,学习小学数学知识方法,我觉得可以参考这个学习网站:学习啦:https://www.xuexil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