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索清冷,意境浑厚(精选10首清代山水古诗词)
生查子·旅思
【清】吴伟业
一尺过江山,万点长淮树。石上水潺潺,流入青溪去。
六月北风寒,落叶无朝暮。度樾与穿云,林黑行人顾。
全词大意:远远望去,江水对面的山峦似乎只有一尺之高,河水两旁的树木缩成了千万个黑色的小圆点。身旁清冽的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汇入青溪。虽是六月,但北风寒冷,度樾穿云于阴森的山道,树林一片漆黑,行人惶恐,不往回头张望。
这首词的题目是写“旅思”,但在安排上却出现了明显的侧重:写“旅”的部分太多,有七句半的文字都在写旅途之景,而写“思”的内容只有末句的“行人顾”三字。这种结构布局,一方面将旅途的百无聊赖通过细致的环境描写展示出来,另一方面对游子情绪的抒发也起到了很好的蓄积作用。“顾”字将路途的不安与畏惧表现得淋漓尽致,只有在感到害怕的时候,行人才会下意识地回头张望,就像武松行走在景阳冈上,“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之所以会有这一笔,是施耐庵在写猛虎跳出时所做的前期铺垫。这一个细微的动作被词人捕捉后,在全词的最后三句托出,可谓力尽千钧,沉着有力。此外,上阕在写景时很好地注意到了远景与近景的结合,“一尺”“万点”都是远望所得,下文“石上水”“清溪”都是近处景物,场景的转变也很好地提示“旅途”行程的改变。下阕写“六月风寒”、落叶无数,使全词行进在凄冷的色调中,再加上“林黑”一词,一幅阴森寒冷的行旅图便出现在读者眼中,行人因为害怕而屡屡回头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破阵子·关山道中
【清】宋琬
拔地千盘深黑,插天一线青冥。行旅远从鱼贯入,樵牧深穿虎穴行,高高秋月明。
半紫半红山树,如歌如哭泉声。六月阴崖残雪在,千骑宵征画角清,丹青似李成。
全词大意:黝黑的关山层层叠叠,拔地而起,好像在苍穹之中插入了一条长线。羁旅行役之人选择鱼贯而入,不敢独闯深山。明亮的秋月高挂天空,樵夫和牧民正在山中穿行。山上的树木红紫相间,幽咽的泉声如歌如泣。时至六月,背阳的山崖依然积有残雪。凌晨,军队即将出征,号角声十分清亮,这画面就像是李成笔下的丹青图一般。
这首词在写景方面特别出色。首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千”与“一”的悬殊瞬间表现出来,“一线天”以仰视的角度很好地阐释了“山道”的观感。山川的险峻需要行人置身其中才有意义,否则也仅仅是一个地理存在。秋月之下的山路,樵牧的单独活动颇有些武松夜过景阳冈的滋味。秋月愈明,则愈发显出关山道的阴森、险峻。“高高秋月明”和《水浒传》中“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一样,真可谓神来之笔。这首词的色彩也极为丰富:“半紫”与“半红”的对比,“阴崖”之黑与“残雪”之白的对比,都极为鲜明。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清】陈维崧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全词大意:晴日的丘峦如美人发髻一般清晰分明,太行山的走势就像蝌蚪一样蜿蜒曲折。稗花开满田中,经霜的树皮有一寸之厚。昔日的赵、魏、燕、韩并聚此处,往事怎堪回首。临名驿的夜晚,悲风怒吼,将中原大地的黄叶吹得满地奔走。
全词以写景为主,“太行山势”写远景,是较为朦胧的,“稗花”“霜皮”写近景,是较为清晰的。“稗”字表明田园荒芜,“盈亩”二字加重了中原萧条、衰败的景象,它和结句“黄叶中原走”所构成的境界更加地突显出苍茫悲凉、辽阔迷离的景象。此时此刻,词人想到的是历史上的赵魏燕韩,当时七雄争霸时应当也是这个景象吧,不意数千年下,今人复睹此景,历史的厚重感、沧桑感自然被生发出来。词中未提到任何具体的历史事件,也没有明言任何具体的历史鉴戒。内容相当含混,但也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最后,该词在语言上也体现出高超的借鉴手法,末句“黄叶中原走”与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之句极为相似,陈词稍显简练而已。
卖花声·雨花台
【清】朱彝尊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全词大意:白门湾的堤岸上,衰柳成行;江潮扑打着城墙,来来回回没有休止。这里的小长干古巷与大长干古巷一贯相连,小巷中的歌板散去,酒旗也已零落,只剩下江上的一支渔竿。六朝之地的秋草是如此清寒,雨花台业已成为一片空坛,更向无人之处凭栏而望。飞燕在斜阳里来来去去,也只是如此的江山罢了。
此词是作者游览雨花台,抚今追昔之作。全词通过对六朝古都金陵城荒凉景物的描写,感慨物是人非,写得深邃冷峻,精警有力,很好地体现出其才情和风格。词的上片主要写金陵城边的江水,作者综合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的手法,将冰冷的潮水与萧瑟的柳枝、孤独的渔竿组合在一起,给人一种繁华不再、今非昔比的历史沧桑感。“零落尽”字字带情,一字一顿,下语沉着痛快,入木三分,只此三字,便将金粉六朝的繁华一扫而尽,“剩有渔竿”更加地凸显出“零落”之感。词的下片以“秋草”起,点出时序,很容易让人想起“吴宫花草埋幽径”一类的句子,“秋草”与上片“衰柳”相呼应,构成一幅凋零衰败的画面。末句“燕子斜阳来又去”和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一样,化用刘禹锡《乌衣巷》,今昔对比之下,无可言说的深沉悲痛最后化为直抒胸臆的一句“如此江山。”
满庭芳·和人潼关
【清】曹贞吉
太华垂旒,黄河喷雪,咸秦百二重城。危楼千尺,刁斗静无声。落日红旗半卷,秋风急、牧马悲鸣。闲凭吊,兴亡满眼,衰草汉诸陵。
泥丸封未得,渔阳鼙鼓,响入华清。早平安烽火,不到西京。自古王公设险,终难恃、带砺之形。何年月,铲平斥堠,如掌看春耕。
全词大意:华山像垂旒一样笔直挺立,黄河之水犹如飞奔的雪涛,咸阳自古就是险要的建都之所。高楼几乎千尺,刁斗静寂无声。落日时分,边塞的晚风将红旗卷起了一半,秋风劲急,边马悲情地鸣嘶。闲览四周,凭吊古人,衰败的秋草长满了汉朝的诸陵。像汉代王元一样泥封函谷并未实现,彼时渔阳兵乱,战火延伸到了华清宫。平安时节所燃起的烽火,早已不到西京咸阳了。从古至今,王公大臣想要通过设置险隘谋取和平,即使有黄河如带、泰山如砺般的险阻,最终都是难以凭借的。何年何月,才能够铲除这些侦察敌情的瞭望台,观看那像手掌一样平坦的郊野上春耕如织。
曹贞吉所处的时代,正是明清易代、异族入侵之际,而潼关正是象征汉人强盛时期的重要标志,秦始皇在潼关内的咸阳定都,西汉定都潼关内的长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当年如此强盛的秦汉,潼关里无数雄伟的宫殿如今却都不在了,连汉朝历代皇帝陵寝都长满了荒草。词人借古讽今,暗喻明朝大修长城,也终难抵得住清军入关。“自古王公设险,终难峙”即孟子曾说过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吴起也对魏武侯说“在德不在险”,可见,抵御外患不能寄希望于险要的关河等军事要塞,而在于要实行仁政,这是作者对明王朝徭役赋税之重,最后导致身亡国灭的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末句写“如掌看春耕”,不但词境平易开阔,实质上也揭示了百姓安居乐业、发展生产对国家稳定、富强的重要作用。
水龙吟·松花江望雨
【清】高士奇
晓峰新翠飞来,锦帆半波春江楫。恰才回首,碧罗天净,弱云微抹。咫尺苍茫,狂飙聚卷,怒涛喷雪。讶盆翻白雨,松林转黑。红一线,雷车掣。
如此风波怎去,急回船,渡头刚歇。野炉争拥,征衫未燎,薄寒犹怯。辽日遗墟,金源旧事,断垣残堞。有当年遗瓮,土花蚀绣,听渔人说。
全词大意:清晨的山峰上好似飞来一片翠绿,锦帆和船楫在春天的松花江上并力向前。正回首处,明净的天空一碧如洗,几抹流云挂在天边。咫尺之间,天地一片苍茫,狂风大作,怒涛拍岸,大雨倾盆,直泻而下,昏黑的松林间只见一线残红透过,耳边夹杂着滚滚的雷声。这么大的风浪怎能开船,趁渡头的雨刚刚停歇,急忙调转船头。大家争相围着野外的炉火,衣服还没有完全燎干,微薄的寒意已令人胆怯。辽代的遗址,金朝的旧事,只剩下断壁残垣。听渔人说,此地尚有宋朝遗留下来的甕瓮,里面的铜钱已经锈迹斑斑。
这首词是词人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随御辇东巡时创制的山水佳作,关于此词的创作背景,词人在《扈从东巡录》中记曰:“辛巳初晴,驾发自大乌喇虞村,舟行二十里,风雨欻至,骇水腾波,江烟泼墨,……松花江有潮不怒,但过眼惊心,身共水天飘泊,此际沉吟,尘心顿尽,过午风色稍定,牵缆甚缓,……赋《水龙吟》以纪之。”《水龙吟》上阕紧贴“晓峰新翠”“锦帆半渡”的江山特征,清新浩然,接着笔锋一转,写“咫尺苍茫”“怒涛喷雪”的瞬息变幻,写出“松林转黑,红一线”的撼人景象,给人一种舒爽、豁然而又紧张、促迫的感觉。下阕依旧是写景抒情的范式,融叙事、怀古、幽思为一体,念到辽朝的遗址、金朝的旧事,只剩下断壁残垣,与大好江山形成对比,末句的一甕宋钱更是将时空无限地拉开,思古叹昔之情愈发浓郁。
忆秦娥·龙潭口
【清】纳兰性德
山重叠,悬崖一线天疑裂。天疑裂,断碑题字,苔痕横啮。
风声雷动鸣金铁,阴森潭底蛟龙窟。蛟龙窟,兴亡满眼,旧时明月。
全词大意:山峦连绵起伏,抬头望去,悬崖间的天空就像裂开了一样,只剩下一条线向外蔓延。断裂的石碑上题字犹存,青苔遍布。风雷之声犹如鸣金击铁一般。阴森森的潭底本是蛟龙的窟穴,伤古悼昔,兴亡满眼,唯有旧时的明月依旧倒映在今日的潭水中。
纳兰词因其婉丽多情思,所以一直拥有无数的读者,其细腻的笔触往往直指人心,毫发毕见。或许是其爱情词太过出名,所以我们一直习惯或是喜欢将其归于婉约一类,但其实纳兰词亦有雄放者,其风格与爱情词大相径庭,判若两人。此词中,纳兰一方面工于摹景,“一线天”将悬崖的陡峭险峻刻露无遗,郦道元在描写三峡时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以时间为观测点,描写天空的狭小,是一种侧面式的描摹,也适合长时、连日在三峡中游览之人的感受。纳兰词则用“一线”做比喻,是一种正面式的描摹,将乍入峡谷中的瞬间视觉刻画下来。其景大略相同,但用词亦各有千秋。下文的“断碑题字”“苔痕横啮”将历史之苍凉、时空之绵邈通过具体物象展开,其景可见,其情可感。末句以“兴亡满眼,旧时明月”作结,将时空与思绪无限延伸,既含蓄蕴藉,又显沧桑厚重。
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
【清】厉鹗
月夜过七里滩,光景奇绝。歌此调,几令众山皆响。
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万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挐音遥去,西岩渔父初宿。
心忆汐社沉埋,清狂不见,使我形容独。寂寂冷萤三四点,穿破前湾茅屋。林净藏烟,峰危限月,帆影摇空绿。随风飘荡,白云还卧深谷。
全词大意:今夜秋光之中,我驾一叶小舟向桐江进发,为的是实践当年高洁的志向节操。这里的景色绝非人世间所有,我独自坐在船头吹笛。山中各种声响齐备,点点星光在水中摇晃,鹤梦归隐之情又于此时重续。桨声渐无闻,正是西岩渔夫初宿时。回忆起(谢翱的)汐社解散后,不见了当年的轻狂,唯独留下我形单影只。寂静黑暗中的点点萤火,穿过了前道湾口的茅屋。山林清净藏住了烟雾,峰峦高耸遮住了月色,船影在湛蓝的天空下摇荡着碧绿的春水。我跟着船儿随风飘摇,像白云一样还卧在深谷之中。
上阕中词人选用了“秋光”“桐江”“风露”“一星”“山水”这些意象极力营造出一种秋夜江边的幽寂和旷远的氛围,文中“非人世有”的意境才是作者心之所往。“万籁”与“一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万籁在山,显其厚重朴实;一星在水,谓其流动空灵。末句引用柳宗元《渔翁》之意作结,使全词既有飘逸之趣,又有典实可观。下阕“白云还卧深谷”一语双关,既写景象如彼,又写心志如斯。全词格调冷寂清幽、绵邈深邃,大有“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之意。
风流子·出关见桃花
【清】张惠言
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叠障东还。人何在?柳柔摇不定,草短绿应难。一树桃花,向人独笑;颓垣短短,曲水湾湾。
东风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删。不为寻春较远,辜负春阑。念玉容寂寞,更无人处,经他风雨,能几多番?欲附西来驿使,寄与春看。
全词大意:海风吹着我瘦弱的身躯,四月衣单天寒时,走出榆关。看大地的尽头在塞垣的远处消失,狂风挟裹着沙尘一路向北;山势向渤海方向延伸,重岩叠嶂向东而去。人在何处?周围的弱柳摇摆不定,短短的小草若想形成一片绿色恐怕也很难啊。只有一树桃花独自向人微笑,映衬着低矮的颓垣和曲曲折折的一湾河水。不知春风还有多少,三月末的都城,已是花褪残红,芳思停歇。为了寻春,我不惜千里而来,怕的是春意阑珊时无人问津,因而回念起此刻桃花的玉容寂寞处,又能经受几番风雨的消磨呢?折下一枝,让驿使寄到我的故乡,让亲友也看一看塞外的春光吧。
白居易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词人走出榆关时,已是四月,这原本就是繁花凋零的季节,加之塞外凄苦的环境,其景色之荒凉大概可以想见了。但造物者自有其神奇之力,海风肆虐,惊沙北走的榆关外,还有一树桃花迎风摇曳,向人微笑,寒冷凄清的塞外顿时多了一丝温暖与柔情。所以上片先竭力烘托出塞外恶劣的环境,唯其如此,一簇桃花的出现才显得尤其可贵。下片便集中笔墨对此桃花进行题咏,桃花之色,妇孺皆知,若要见采,则须有题外之意、物外之思方可。所以词人选取了“玉容寂寞”这个角度,从草木零落、美人迟暮这个传统的意象中生发,从而使词作富有了文学内涵。
木兰花慢·江行晚过北固山
【清】蒋春霖
泊秦淮雨霁,又灯火、送归船。正树拥云昏,星垂野阔,暝色浮天。芦边夜潮骤起,晕波心、月影荡江圆。梦醒谁歌楚些,泠泠霜激哀弦。
婵娟。不语对愁眠。往事恨难捐。看莽莽南徐,苍苍北固,如此山川。钩连。更无铁锁。任排空、樯橹自回旋。寂寞鱼龙睡稳,伤心付与愁烟。
全词大意:停泊在秦淮河边,雨过天晴,又到了灯火初上的时候,渔舟也纷纷归家。此时的风景正是:树木拥抱着黄昏时的云朵,星宿垂落在广阔的原野,暝色与江天一同浮动的时刻。芦苇边水潮突然涌起,夜色荡漾在波心,月影倒映在江中。梦醒时分,是谁在歌唱那一曲动人的楚些,像秋霜一样冷冷地打在我的心弦之上。月色之下,愁眠无语,恨往事难以忘记,而眼前正是辽阔无边、茂盛繁密的大好山川!铁索荒废,已无勾连之处,樯橹空存,任其高空独自回旋。河中鱼龙寂静无声,一片伤心意绪,唯以付与秋烟可知。
这首词写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秋,上片以浓墨重笔描写北固山前江行所见所闻,由此自然联想到杜牧《夜泊秦淮》,杜甫“星垂平野阔”等句子,所以开篇极富古典气息。自《南京条约》签订后,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日益紧迫。眼前江防门户洞开,英舰肆无忌惮地航行,词人心中充满山河依旧,国运已非的悲慨。下片触景生情,“更无铁锁,任排空、樯橹自回旋”之句,喻指在腐败无能的清廷统治下,国家已无河防可言。“寂寞鱼龙睡稳,伤心付与秋烟”寓意深刻,暗指更深层次的清廷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