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梦想与现实相遇》(关于照进梦想的作文精选)
第1篇:《当梦想与现实相遇》
年轻人常听到的一句话劝诫是:现实一点。对此,有的人默默点头,有的人却倔强摇头。
而我,愿意做那倔强摇头者中的一员。现实一点是一种劝诫,却更像是一种束缚,用层层的现实包裹着带刺的我们,最终包裹成一大团的“木乃伊”,看不见了刺,也看不见了真正的自己,如此被磨平了棱角的我们,如此失去了朝气的青春,我们,年轻人,所剩下的也许就只有碌碌无为而甘于平庸了。
想到老舍笔下《想北平》中“睡不着眯着”的北京人,生在天子脚下皇城门口,看似高人一等实则却是失去了所有的梦想与希冀,而只留下现实一点的人生了吧。而相比较之下,前些日子一部《北京青年》中那一群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却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朝气蓬勃的青年,他们正是那一群倔强摇头的叛逆者——叛逆却充满活力,一身热血,胸怀梦想。
这种心怀理想的热血,是我所追求的,是我所坚持的,是属于年轻的我们的.,也是社会所必不可少的,但年轻人,不要因此就忽略了或者说完全蔑视了老人的劝诫:现实一点。
长辈们比我们经历更多,看得多听得多感悟得也自然多了,“现实一点”这一句,固然是打击着胸怀梦想的我们,却也提醒我们,仅仅胸怀梦想也不足以走向成功,我们在胸怀梦想的同时,更要直面现实。
打开历史的长卷,随手翻阅,我们可是清晰地看到,自古成大事者,没有一个是甘于平庸一味现实的,却也没有哪一个是只怀幻想便可身登青云梯的,如刘邦如韩信,如拿破仑如诸葛亮,如林肯如马丁·路德·金,如居里夫人如爱因斯坦,幻想有多伟大,现实就有多坎坷。仅有胸中大志却无迎接挑战的勇气与能力,最终只能淹没在现实的苦难中叹一句:“徒乎奈何?天命不在我。”而那些真正成功的人,无论现实是多方责难亦或者山河破碎,无论是面临重重险境亦或孤独苦坐实验室,他们都胸怀梦想不灭,直面现实不屈。
现实一点,是劝诫,是束缚,是挑战,也是考验。不要被现实压在脚下,也不要脱离现实,一味空洞幻想。
胸怀梦想,直面现实,履之登之,终获成功。
第2篇:《当梦想与现实相遇》
从小我们就有梦想,能够说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这一生都被梦想贯穿着。梦想是船舵,掌握我们前行的方向;梦想是粮食,给予我们生活的动力;梦想有时也是诗人笔下错误的“哒哒马蹄声”,它是过客,不是归人。
人们总说“梦想很完美,现实很残酷”,这是因为梦想有时会偏离现实轨道,所以当梦想与现实背道而驰时,请选择理解现实。
梦想“喂不饱”现实。可能从前我们会有各种天马行空的梦想,当科学家,当公务员,而此刻还有人想当网红。其实,有很多时候,我们的梦想遥不可及。你一次又一次逃避现实,躲进梦想的怀抱,但梦想并不是你的归宿。在民谣还没火的时候,马頔的《南山南》还没烂大街,当时马頔同其他民谣歌手一样,都是怀揣着一把刻满梦想的吉他,想唱出自我的旋律,但同样他们都十分贫穷。马頔最艰苦的时候,带着女朋友和另外两个朋友,租住在地下室。他还是写歌,但梦想也在现实的轨道上脱轨,他明白光靠梦想已经喂不饱自我的肚子了,所以他选择了现实,先暂且将梦想收于心里。他为了现实,不得不努力生活,所以最终他才能熬到民谣大火的那一天。先选择好好活下去,才能追梦,梦想距我们遥遥无期很久时,它已经不再是温柔乡了,仅有理解现实才能生活。
靠现实“养活”梦想。在一档说唱类的节目上,许多选手都拥有两个身份,一个是自我的工作,二是说唱歌手。鬼卞在海选时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她的嗓音极其富有特点,造型也十分酷。而令我震惊的是鬼卞目前在一所小学里担任语文教师。他在节目上说道,因为没钱做说唱,所以去当语文教师,平时当教师挣的钱都拿来做说唱。正是因为有足够的资本,鬼卞才能更好的提升自我的本事,所以他在节目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样一来,既完成了自我的梦想,又有稳定的收入供自我生活。当梦想没有实现时,并不是它永远都实现不了。
你想当歌手,想学会乐器,想学会画画,甚至你想要更多东西,这些都会实现,你需要做的只是努力生活,为现实而活。这样,当实现梦想的机遇来到你身边时,你才不会因“赤裸裸”的现实而抓不住它。
人有梦想这固然重要,为梦想而活,说的也不假,但我们终究是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当你站在梦想与现实的岔路口时,必须要慎重选择。现实的残酷,往往容不下那些像泡泡一样的梦想,仅有选择直面现实,才能将那些泡泡抓住。
第3篇:《当梦想与现实相遇》
人们常用“这山望着那山高”比喻理想,欲望没有止境,语气总带点儿挖苦的味道,仿佛在对你说:“算了吧!现在这个样子已经不错了,还要攀,图个啥?”
诚然永不满足地追求单纯的物质享受是不对的,其结果不会好,但我以为:“这山望着那山高”,并不单指物质上的追求,它的主要含义应是一种可贵的向上的精神,是不满于现状的态度,这种不懈追求,不断开拓的精神,往往是进步的原动力。
学习上就应该“这山望着那山高”,当我们在学习上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就好像登上了一座山峰,欣慰、快乐自然不在话下,但有志者不会就此坐下“一览众山小”,而是眺望更高峻的“山峰”;稍休息,又精神抖擞地向更新的学习目标进发了。相反,有的人却只占据了一个“山头”就满足了,不再“望着这山那山高”,停滞不前,于是很快就落伍了,被别人赶上去了。
在现实中,人们也要“这山望着那山高”,要有“望山”的志气,“登山”的勇气和毅力,更可贵的是:在登上一座山头取得成绩之后,要保持着志气,以更大的勇气和毅力继续进取,坚持不懈,才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只不过刚刚涉及知识海洋的边沿,知道的、懂得的太少了。而当今的社会却是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要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就得抓紧眼前这学习的大好时机,不断进取,不断探索,不断补充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因此,我们就该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
“学愈博则思愈远”,一个人的学识越是渊博,视野就越上广阔,正像站在山顶上俯瞰大地:只有不断攀登更高的山峰,才能站得更高,望得更远。所以,我们要有理想,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和远大地抱负。
第4篇:《当梦想与现实相遇》
现实,我们或多或少存在着不满,却又不能改变太多。面对现实内心满是无奈时我们只能脱口而出:“为什么会这样?”而当我们执着于梦想,义无返顾的追逐它时又会不断的问自己:“为什么不能这样?”
关于现实,总是会有残酷的现实一说,然而残酷不正是现实的本质吗?现实为什么会残酷呢,因为世事并不是尽如人意的,或许你永远都得不到你想要的,却又不能不接受你不想要的。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影响我们接下来的千千万万件事,于是当我们做错了时,就会不停地后悔,抱怨,总是会想着要是有后悔药就好了,可是正如我们都知道的那样,后悔药是不存在的,于是我们就不得不接受这一我们不愿接受的结果,感叹一句:“为什么会这样?”
然而,现实的残酷往往是因为自己的内心,你老是对周围的人事物不满,抱怨,甚至愤恨,那你的现实当然是无比残酷的。可是如果你换个角度去看看去想想,你就会发现其实它的残酷也不过如此。当你不开心了就想想那些开心的事,当你抱怨自己的父母没有给你最好的东西,你就想想那些连父母之面都无法见到连父母之音都无法听到的孩子吧。一直觉得有句话很好:开心了就笑笑,不开心了就过会儿在笑。
正如莫言,他小的时候生活在偏僻的小山村中,对着现在都市的繁华想象一下那个没网没电视甚至没电的地方,很多人都会抱怨现实的残酷了吧,但你会就此放弃,浑浑噩噩的窝在小山村里过一辈子吗,至少莫言没有,所以他将残酷的现实写进了小说里,将现实经验转化为艺术经验,他站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而在莫言没有获得文学奖之前,华人们总是质问自己:“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得不了奖?难道我们就不如那些获奖的外国人吗?”一直抱怨着自己。然而当莫言得到了这一尊奖杯时,他们在回答别人时,又面带微笑地说:“为什么不能这样呢?”
当然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对生活中每一件事都欣然接受,我们总会抱怨。于是此时的我们就需要梦想来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当我们坚持不下去时,就会想想自己的梦想,以此来鼓励自己,给自己添加动力。当自己想要放弃时告诉自己我们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正如许多人在高三坚持不下去时就会想想在过不久我就在自己梦想的大学里生活了,我就再也不过高三这样残酷的日子了一样。
是啊,或许因为对现实的不满,有的人会哀叹:“为什么会这样?”这不是他所能预料到的,但因无力改变便就此作罢。或许因为对现实的.不满,有的人选择了另外一条路,让现实照进梦想,给梦想带来一丝温暖的阳光,用梦想改写现实,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在一个小角落里哀叹:“命由天注定!”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他们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并且不断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做?他们怀着坚定的信念与对残酷现实不服输的精神,怎能不成功?
由此可见,我们要有梦想指引着我们前进。梦想像一粒种子,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它很小,却可以生根开花,假如没有梦想,就像生活在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有了梦想,也就有了追求,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梦想,就有了动力。它会催人前进,也许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中,会遇到无数的挫折,但没关系,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为自己的梦想而前进,毕竟前途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当我们看清现实之后不是抱怨和哀叹:“为什么会这样?”而是学会拥有改变它改变未知世界的决心与梦想时,我们就看到了不远处的成功。再因为我们对于执着于梦想一而再再而三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的时候,我们就又向成功迈进了一步。
第5篇:《当梦想与现实相遇》
我喜欢看小说,凡是看得位的我都喜欢。
我喜欢评论小说,当我看完小说之后。
朋友们很讨厌我评论小说,因为我评论时,往往去它们之精华,取它们之糟粕。
我说《花季·雨季》的前几个标题太傻,不精炼;秦文君的小说太平淡,太纯。
我说琼瑶的《还珠格格》太咬文嚼字,难以翻译;席绢的小说起伏不大,曲折度不高。
我说雨果的作品太啰嗦;奥斯丁的作品范围狭窄,中心类似。
朋友们生气了:“如果你能写出这样的小说,中外名著随你批评;如果写不出,就别半桶水就晃个不停!”
于是,每次放假,我都会信心十足地起笔写小说。
开始很认真。会为一个词而斟酌几番,但最后都是半途而废,或者草草结尾。
起笔时,我总把内容在脑海中酝酿一番,把主要的思想,或突然想到的富有哲理性的句子记下。但落笔时,却无从下手,写到最后,越写越投劲,结局干脆一笔带过。
给朋友们看我的“下三滥”的小说,他们说,越看越无聊。有人甚至还做出快睡着的样子。
是他们不会欣赏天才的作品!我时常会这样自我安慰,但这种连我自己都懒得看的作品,会出类拔萃吗?
我还不知道什么是“绝望”,因为我还有精力,还有青春,还有希望。
我还会继续写,写一篇自己满意的小说。一篇小说,如果连自己都不满意,又怎么能获得他人的赞赏?
我还是会继续做个无名无份的“评论家”。当然,我锲而不舍地在鸡蛋里挑骨头的同时,也将精华牢记在心。
这个爱作梦的女孩,或许有些骄傲,有些虚荣,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但梦想往往是成功的第一步。
第6篇:《当梦想与现实相遇》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相隔,不是爱与恨的相离,而是美好的梦想与骨感的现实间鸿沟的宽度。
人的一生,总是徘徊在现实与梦想之间,有过欣喜,有过悲伤,有过无奈,有过深思,有过感悟……相信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向往未来、憧憬美好的不一样的自己,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过或大或小的梦想。但是,梦想到底离我们有多远?我们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吗?……这些问题的答案,谁也无法给出定论。
走在梦想现实间的我们——一群生活在城市里的90后,大多都是家里的独子,从小到大,都有父母的溺爱陪伴着我们,让我们拥有了无限的光环。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在父母的眼中被放大了无数倍,轻而易举得到的称赞和奖励的我们,久而久之,也习惯性地把自己的成功放大无数倍,天真地认为自己是多么的了不起,以为在不久的将来自己一定会成功,辉煌无限。“光宗耀祖”更是理所应当,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可当我们真正地开始接触这真实的社会,会有一些“晕”,暮然的觉得自己所处的环境是那么的严苛,甚至到了有些失真的地步了。这时的我们,会有从云端掉落的.落差,这种糟糕的感觉会让我们从蔑视一切的自负转而收紧自己,变成仰视一切的自卑。不断的外界打击和自我否认带来的挫折感和落差感会让我们迷茫的无所适从。
其实我一直很赞同一句话,“梦想有多绚丽多遥不可及,显示就有多残忍”。一直以来,我活在表姐的阴影之下,自从她考上了复旦大学,年幼的我便把复旦大学定为自己的所谓“梦想”,出现在视野中的那一栋栋建筑,虽然陈旧却不失古色古香。这也更衬托出复旦大学的历史的厚重感。这些都如梦境一般,给我无限的吸引力。可当我面对自己付出三年换来的中考成绩单,当别人问我到底喜欢复旦大学的哪一点时,我开始反思,这真的是我的梦吗?还是只是我的不成熟的虚荣心在作祟?但在经历了一年的高中生活以后,我越来越清楚的发现,后者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比重,甚至就是全部。
出生在中国这样的发达的人口大国,我们渐渐的都会发现,每一个领域都已经极其完善,能让我们站稳脚跟的空地是越来越少了。也正是因此,我们曾几何时所高谈阔论的梦想和人生规划,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也只能卑微而臣服的存在着,直到最后“烟消云散”,成为一句这一生最美也最无奈的一句空话。走在梦想现实间,我愿为梦想在现实的蓝天下展翅高飞!
- 上一篇:有关照进梦想的作文精选范例(《从梦想到现实》)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