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的财富》(关于勤俭之花的作文精选)
第1篇:《勤俭节约的财富》
勤俭,就是勤劳俭朴,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在我们***和国家的老一辈无产阶级***家当中,就有许多勤劳俭朴的典范,如、朱德、周恩来、、徐特立。还有,像大家非常熟悉的南京路上好八连和雷锋战士,他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事迹影响了我们整整一代人。有人说,在艰苦创业的年代里要勤俭,那是因为生活艰苦,物质贫乏,现在生活好了,物质丰富了勤俭就没有必要了。真的是这样的吗?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或许你会从中得到启示。
著名的爱国华侨巨商陈嘉庚先生家资巨万,非常富有。他在对祖国和人民有益的事业上十分慷慨,五十年代,他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捐资达数亿元,此外,在三四十年代,他还为抗战筹集了大批资金。但是,他在生活上却一贯非常简朴,甚至到了别人难以理解的地步。在较早的年代,电厂供电到晚上10点就停止了。陈嘉庚先生就点蜡烛继续工作,他用来做烛台的是捡来的一个断把破瓷杯。有人劝他买个烛台,他却不答应。他有一把雨伞,到他逝世时已经用了20年。时间长了,伞布破烂,他就让侄媳妇为他缝补。后来无法缝补了,他又让侄媳妇买块布来更换腐朽了的旧伞布。他常说:“该用的钱,几千万都得花。不该用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
听了以上陈嘉庚先生的故事,相信你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所赞誉、所褒扬的一种美德,在物质贫乏的艰苦岁月里需要提倡,在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的时候更不应该忘记。让我们都牢牢记住这样的一句至理名言吧:“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第2篇:《勤俭节约的财富》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也是我们家的家风。我出生在农村的一个普通的家庭里,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们要养成“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好家风。
记得小时候吃饭时,我的嘴总像破了洞似的,边吃边漏。桌上、地上到处都是我掉的白花花的米粒。妈妈看到后,抚摸我的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悯农》这首诗你还记得不?”我羞愧的看着妈妈点了点头,心里懊悔极了。妈妈顿了顿,接着说:“诗的意思是说:每颗每粒的大米都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我们不能随意浪费粮食,要珍惜劳动成果。虽然我们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勤俭节约的传统可不能丢。”顿时,我的脸变得通红,觉得十分惭愧,妈妈的话令我感触很深。后来在妈妈言传身教和时时的鞭策下,我逐渐养成了一种勤俭节约的习惯。
现在的我,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了。吃饭时,我会根据自己的饭量,吃多少盛多少,即使不小心掉米粒了,也会习惯地捡起来;学习时,一块橡皮,一支笔,一个作业本,哪怕只用到只剩下一点点了,我也要坚持用完了才换新的;睡觉时,我绝不再浪费多一度电,不需要用灯的时候我绝不会让灯一直亮着……记得有一次,表妹来我们家做客,她洗完手忘了关水笼头,水龙头的水不绝地流着。我看到后,连忙跑过去关好,并告诫她说:“表妹,水是生命之源,请珍惜每一滴水,洗完手后,一定要把水笼头关上,拧好。”还有一次,学校放学后,生活委员忘了把教室的灯和风扇关了,我发现后赶紧跑回去把它关好,因为我知道——节约用电,人人有责!
勤俭节约——这就是我家的好家风,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历来的优良传统。我会一直传承下去,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只有自己做好勤俭节约,身边的人也会受影响,变得勤俭节约起来,一个传一个,一个影响着一个。我们社会就会慢慢地会形成一种勤俭节约的风气,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才会发扬光大,我们的祖国才会变得更加富强!
第3篇:《勤俭节约的财富》
爸爸从小就教育我: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周五的下午,我上完乒乓球课回到家,好累啊!躺在沙发上回想起下午打球的时候非常郁闷:一不小心把拍子给嗑到球桌上了,我心爱的拍子伸出了他的“小手”,想要跟我说再见了!
“叮当”门铃响了,爸爸下班回来了,我立马跑过去把受伤的拍子递给他:“爸,已经彻底坏啦,估计没法修了吧,要不干脆给我买块新的吧!”这个拍子是爸爸一年级时候刚学乒乓球的时候送给我的,印象中边缘修了好多次了。心想:这拍子修修补补快三年了,这次爸爸应该会给我买块新的吧,也省得他再一点一点的去修了。
“晓露,这次它可伤得可不轻啊,底板一块皮都被嗑掉了,不过,爸爸还是可以尝试一下,如果修好你满意就继续用!”“好吧!”我应了一声,但心里还是怀疑,都嗑了一个坑还能修吗?修好还能贴皮吗?
晚饭后,爸爸便开始准备修理了,看他找了一块木头,砂纸,还有以前买的101胶水,便认真地用锉刀在木头上磨来磨去,磨下来好多小木屑。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就对爸爸说:我去练钢琴了,你慢慢修吧!可能爸爸太用心了,似乎都没听见我说的话。
也不知练了多久,口渴了,于是准备去客厅喝水,我轻轻的推开门看了看:爸爸还坐在那里!眼睛盯着拍子,右手用砂纸不断的在拍子上来回摩擦,还时不时的吹口气。为了不浪费资源,让这块拍子充分利用,爸爸可用尽了心思!望着那认真的背影顿时想到爸爸经常对我说的一句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为维艰。”
爸爸真的很节俭,他身上的那件红色运动服,还是幼儿园亲子活动时妈妈给他买的呢,不过正是那件红色运动服,能让我在茫茫人群中一眼认出他……
“终于修好了!”爸爸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我迫不急等的走了过去,那块掉木皮的地方已经被木屑和胶水填平了,我真的好惊讶,用手摸了摸,如果不是用眼睛看根本感觉不到有修补的地方。“晓露,还满意吧?我用了3种不同细度的砂纸从粗到细慢慢打磨的,表面已经修复得和之前一样平滑了,你可以放心的去用了!”“嗯,爸爸,你真牛!”不经意间看到爸爸额前被汗水浸湿的头发,眼睛润湿了,趁爸爸没发现,我便快速地走进琴房……
我一定要向爸爸一样,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孩子!从现在起节约每—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张纸,把勤俭节约的家风传承下去。
第4篇:《勤俭节约的财富》
听,“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离不了。”建国初期的勤俭歌如今也只能在爷爷的口中听到了,并且多年来始终身体力行地告诉周围亲朋好友们,什么是勤俭。
我爷爷今年已经73岁了,他瘦瘦的,如竹竿那般纤瘦,但是你可别小瞧这“竹子”,风吹不倒,他老人家精神矍铄着呢。前两年的暑假,我都有回爷爷家小住一段时间。爷爷总是有很多奇怪的行为,比如他在厨房淘米做饭的时候,有些米掉在水池里了,他会细心地把它们一粒一粒的捡起来,洗干净放回去。我问爷爷为什么捡那些米,爷爷却对我笑了笑,问我懂不懂得背古诗?然后他念了第一句:“锄禾日当午……”我当然会接下去念:“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爷爷说:“这就对了,每粒大米都来之不易,我们是不是应该珍惜它们呢?”对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竟忘记“俭”了。接着,我又发现爷爷把洗菜的水倒进一个桶里,放在卫生间,他要做什么呢?爷爷说:“洗菜的水还可以拿来冲厕所啊,这样就不浪费了。”我还发现爷爷只要没人看电视了就会把电源拔掉,房间没人就把灯都关了……
爷爷家的东西都很旧,无论是家具还是电器。阳台还收了一堆没用的东西。连他家的扫把,拖把,还有衣架都是爷爷自己做的,我问爸爸:“爷爷是不是很穷啊?”爸爸笑着说:“也许以前是,但是现在不会啊,爷爷的退休工资可多了。”“那为什么爷爷的电视都那么旧了也不换?洗衣机也是坏的?”“因为那些都还可以用啊,爷爷一辈子都节约习惯了,他能把我们三兄弟拉扯大,就是因为勤俭节约啊!”爸爸对我说到。然而,我听说爷爷知道老家的一个亲戚生病了,没钱治疗,却直接拿了一万块钱给他,我才懂得爷爷不是穷,爷爷真的是一个勤俭节约又善良的老人家啊!我对他心生敬佩。
小的时候,我不明白爸爸为什么每次吃饭都把碗里的饭吃光光的,我以为他很饿,自从从爷爷家回来后,我懂得了吃饭要光盘,不乱花钱,而且我还开始教妈妈,淘米不要浪费,洗菜的水可以拿来冲厕所,电视电脑用完了,要及时关闭电源……妈妈夸我长大了,懂得了勤俭节约,我好开心!以后我还会教妹妹,让她也学会勤俭节约!
爷爷用行动告诉我“勤俭”的家风,并且影响着我们家一代又一代人!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我们也不能丢了传统家风,就像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所说:“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俭节约的双重生活方式。”才是新时代青少年该有的生活态度。
第5篇:《勤俭节约的财富》
从进校园的第一天,老师就教我们一首古诗:“锄和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从此我便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要节约粮食。因为我们从小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农民伯伯一年到头在田里干活,流了许多汗水,才浇灌出我们离不开的粮食。他们多么辛苦,我们怎么能不珍惜粮食呢?
走进学校,如果仔细去注意的话,不难发现学校的泔水桶里每天都堆得满满的,有剩菜、剩饭还有整个馒头,每一个来到它跟前的人,都会用一个极潇洒的姿势,赋予那白白的馒头一道优美的弧线。
虽然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粮食是自家带来的,不需要花钱去买,但是我们也不必这么浪费它,这也是我们的父母头顶烈日,脚踩热土,花费心血种出来的。如果这一切让父母看到,他们又会怎么想,除了痛惜之外,还有什么呢?
也许有人说:“这是小题大做,不就是点粮食吗?”是的,虽然扔掉的粮食不多,可是扔掉的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不爱惜粮食的人,也会不爱惜其他的一切,到头来只能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这样的人,最终会被社会抛弃,就像你把馒头扔进泔水桶一样。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回家。节约粮食应该成为一种新时尚,成为新时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品质。
第6篇:《勤俭节约的财富》
“勤俭节约是传家宝,祖祖辈辈传到今天,不管什么时候都要记心间。勤俭节约,国更富,民更安,咱生活幸福美满。”这首歌不但是我们家族的家风,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词在上幼儿园时老师就教会了我。记得,有一次我和爸妈一起去饭店吃排骨米饭,由于肚子饿的“咕咕”哭,我头也不抬,低着头狼吞虎咽地吃了一碗又一碗,妈妈笑咪咪地看着我说:“这孩子,真能吃。”而爸爸则留心于碗中的米粒儿,瞧!我剩的米粒一个个晶莹剔透,遍布于碗中。爸爸有点不耐烦地说:“先别吃了,先别吃了,自己看看你的碗。”我低头一看,哇哦!我惭愧的脸都红了,爸爸有点生气:“今儿早上才看的新闻,要进行‘光盘行动’,怎么?一会儿就忘了?快,马上吃干净!一粒米也不许剩。”我应了一声,便行动了起来。是啊,每一粒米都包含着农民辛勤劳动的汗水,每一元钱都是父母辛勤劳动的成果。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本也。”回忆20xx年的暑假,我收获无穷。我与妈妈去北京游玩,那些我们家乡没有的食品、玩具,牢牢的把我那充满好奇的心勾住,使我流连忘返,见什么都想据为己有,妈妈自然不同意,开导我说:“孩子,戒奢从简,是自古以来传下来的警句,大人们赚钱不容易,我们应该节约才是啊。”10岁的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勤俭节约的美德似雨露,滋润着枯涸的土地。勤俭节约的美德似阳光,给予我们温暖与温馨。勤俭节约的美德似花朵,点缀着青青的草原。勤俭节约的美德似小鸟,唱响了寂静的森林。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古往今来,多少名人志士,是以朴素、节俭来约束自己。“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是三国名相诸葛亮的修身之道;毛泽东则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大到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小到一个家庭,每个人。要想生存,要求上进,绝对离不开勤俭节约。翻阅我们刚刚学习的历史书,哪一位励精图治的开国皇帝不懂得节俭?翻阅世界历史,哪一个国家不知道节约?“节约便士,英镑自来。”这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谚语。闻名世界的日本现代丰田汽车公司的“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他们公司的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纸张用完了正面要接着用反面等等事例让我们震惊。
总而言之,勤俭节约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一种美德,让我们一起传承下去,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把铺张浪费的现象彻底消灭掉。让我们90后、00后的后代人代代传承、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