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文学 >  当前文章

文学

中国印钞发展史的贰字真相,中国人民银行的由来

ashao 04-26 16:12 阅读 我爱育娃
人民币上的错别字“贰”字背后的惊人真相 对于钱币收藏爱好者来说,第三版人民币中一张两元面值的纸币是三版币里面的珍稀品种,目前全新绝品的市场价格在1800元左右,在退出流


人民币上的错别字“贰”字背后的惊人真相


对于钱币收藏爱好者来说,第三版人民币中一张两元面值的纸币是三版币里面的珍稀品种,目前全新绝品的市场价格在1800元左右,在退出流通不到20年的时间内,价格涨幅竟是面值的900倍!涨幅之大让不少曾经拥有的爱好者追悔莫及。涨幅这么大,除了其本身存世量不大,概念独特,是三版币配套筋币等主要原因外,贰元这个“贰”字的写法也被认为是助推其身价上涨的一个原因。如下图所示,票面上贰元这个“贰”字在“贝”字上面的两小横被挪到了大横的上面,这在钱币收藏界引起不小的争议,有人认为这是错版币,因为这样写法的贰字是错别字。那么问题来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纸币,这个错别字难道会看不出来?而且流通了30多年没有回收,其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中国印钞发展史的贰字真相,中国人民银行的由来

2元车工

带着这个好奇心,笔者首先对中国人民银行从1948年开始先后发行过的共五套人民币中所有带有“贰”字面值的券别一一查看,又有了惊人的发现:原来这个所谓错别字的贰字,不光出现在第三套贰元这张纸币上,从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中就有出现,如20元面值的“打场”、20元面值的“火车帆船”、200元面值的“颐和园”等,这几张纸币票面上的“贰”字,“贝”字上面的两小横都在大横的上面,而第一套人民币中也有我们认为正确的“贰”字写法,如20元面值的“工交”、200元面值的“钢铁厂”、200元面值的“长城”等,这两种写法的“贰”字在第一套人民币各券别中随机出现,并没有发现一定的规律。

中国印钞发展史的贰字真相,中国人民银行的由来

20元面值的“打场”

中国印钞发展史的贰字真相,中国人民银行的由来

20元面值的“火车帆船”

中国印钞发展史的贰字真相,中国人民银行的由来

200元面值的“炼钢厂”

中国印钞发展史的贰字真相,中国人民银行的由来

200元面值的“颐和园”

中国印钞发展史的贰字真相,中国人民银行的由来

200元面值的“长城”

随后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出现“贰”字面值的券别共有三种,即贰分、贰角和贰元,在这三种券别的人民币票面上,“贰”字均是我们现在认为是错别字的写法,即“贝”字上面的两小横被挪到了大横的上面。

中国印钞发展史的贰字真相,中国人民银行的由来


两分“飞机”

中国印钞发展史的贰字真相,中国人民银行的由来

两角“火车头”

中国印钞发展史的贰字真相,中国人民银行的由来

两元“宝塔山”

这种所谓错误的“贰”字写法,被继续沿用到了第三套人民币上,前文所述的贰元以及贰角券都是这种写法。直到第四套人民币发行后,在贰角和贰元券别上,“贰”字的写法才回归到我们认为正确的写法。


中国印钞发展史的贰字真相,中国人民银行的由来

3版两角“长江大桥”

中国印钞发展史的贰字真相,中国人民银行的由来

3版两元“车床工人”

中国印钞发展史的贰字真相,中国人民银行的由来

4版两角

中国印钞发展史的贰字真相,中国人民银行的由来

4版两元

究竟是什么样的内幕真相,会让这个贰字在中国法定货币出现了两种写法?带着这个好奇心,笔者查阅了各种钱币收藏资料以及印钞厂内部转载的资料,在经过与印钞厂友人和钱币圈内人士的多次交流后,事实真相应该是这样的:

1947年7月,随着解放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中共中央在河北邯郸召开了华北财政经济工作会议,会上作出了关于成立华北财政办事处及任命董必武为主任的决定,同时责成南汉宸着手筹建全国统一的国家银行和筹划发行统一的货币。1947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成立全国统一银行,银行的名称定为“中国人民银行”,这就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由来。

银行成立后,时任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主任的南汉宸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划尽快推出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第一套人民币的票面面值、设计图案、纸张选定等问题就基本选定,唯一问题是纸币上的汉字由谁来书写。为此南汉宸找到了他的老上级董必武同志,董必武开始的时候曾经拒绝,建议找朱德、林伯渠、谢觉哉等同志题写,但由于董必武当时是华北财经办主任,成立银行和发行货币由他总负责,加上董必武的字写得好也是出名的,在南汉宸的再三请求下,董必武亲自题写了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行名。

中国印钞发展史的贰字真相,中国人民银行的由来

中国人民银行

随后对于纸币上会出现的一些汉字,董必武认真写了满满一整张纸,让设计制版的同志去挑选,这些字包括了“圆、角、分”,大写的“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萬”,小写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还有“中华民国”等字样。在这张纸上,“贰”字有两种写法,即前文所述的一种是正常的贰字,另一种是“贝”字上面的两小横被挪到了大横的上面。细心的设计工作者发现了这个问题,特意去请示南汉宸,南汉宸说,这两种字体通用。于是这两种贰字的写法,被设计工作者根据纸币本身的设计图案和构思需求,灵活运用到了不同的券别上。后期在推出第二套、第三套人民币时,笔者推测为了统一“贰”字的写法,中国人民银行采用了我们现在所谓错误的“贰”字这一种写法。

南汉宸同志当时的一句话,成就了人民币上的两种“贰”字,这是中国印钞史上的一段小插曲,也将永远被记录在中国印钞发展史中,看来历史永远都是那么有趣和不经意。

文章评论

中国印钞发展史的贰字真相,中国人民银行的由来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