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八佾谈孔子心中的礼,儒家的核心品德
颜渊曾经问自己的老师,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是:“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约束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那就是仁。
作为儒家的核心,“仁”是孔子非常看重的品德,一般人是很难企及的,就连他最钟爱的弟子颜渊,孔子也只是给予了这样的评价: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颜(回)渊,可以做到心里几个月不违背仁。至于其他弟子,孔子说: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只能坚持那么一会儿。
由此,我们可以
管窥孔子对“礼”的重视。他在回答完颜渊的话后,还补充了一句: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意思是,当大家都能做到克己复礼,天下就会回到“仁”这里来了。——参见李泽厚先生《论语今读》。
克己复礼,不但是孔子对弟子的要求,还应该是孔子的终身追求。无论是他自己在鲁国执政期间,或者是周游列国14年所做的,都是希望各国君主能够按“礼”的要求治理国家、对待大臣乃至对待百姓,最终实现“天下归仁焉”。
那么,孔子心中的“礼”究为何物?在此我们不妨探讨一下。
一、礼有尊卑,不容僭越
“礼”在孔子心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不但是个人的行为准则,也是治理国家的圭臬。
鲁国长期由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轮流执政,国君几乎被架空,这三家因此内心膨胀,在祭祀祖先时,唱着天子用的《雍》这首诗歌来撤除祭品,孔子对此讽刺道:奚取于三家之堂?——天子用的音乐,怎么用在了三家大夫的庙堂上呢?
按照“周礼”的规定,奏乐的时候,天子可以用八佾,也就是六十四人;诸侯可以用六佾,也就是四十八人;大夫可以用四佾,三十二人。当时在鲁国执政的季孙氏只是一个大夫而已,他却在家庭聚会中用上了八佾,也就是周天子的规格。所以,温良恭俭让如孔子者,也禁不住喊出了那句著名的话: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齐国的管仲是孔子比较尊敬的一位政治家,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没有管仲的话,我们都要成为披头散发、穿左衽衣服的野蛮人了。——可见管仲在孔子心中的地位。
当时,国君在宫门前立了一道影壁,管仲也在家里立了一道影壁;国君设宴招待别国君主,在堂上设有放置空酒杯的土台,管仲也在家里如法炮制。对此,孔子批评道: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由此可见,无论是本国权臣,还是他国大人物,但凡有僭越礼制的行为,孔子都会予以无情的抨击。
孔子曾经在鲁国执政,并很快地做到了大司寇的职务,管理国家的治安,后来还代摄相事。据史料记载,三年之后,鲁国大治。邻国齐国坐不住了,就使用美人计,送了鲁定公很多美女骏马。果然,鲁定公从此沉湎其间,不理朝政。孔子的弟子见此情况,劝老师辞职不干了。孔子虽有犹豫,但还在坚持。直到鲁国举行大祭之后,祭祀的肉类没有按照规定颁发给相应的大臣,孔子才彻底绝望,愤然辞职。
孔子之所以不干了,不是因为没得到那几块祭肉,而是因为他觉得鲁定公已经不尊重“礼”了,国君如此,以“克己复礼”为己任的孔子又怎么忍得下呢!
二、相互尊重,有理有节
礼虽有上下尊卑之分,但同时也体现出的是相互尊重的关系。
鲁定公贵为鲁国国君,却常为如何处理君臣关系而苦恼。有一次,他问孔子:国君差使臣子,臣子服侍君主,应该怎么做?孔子的回答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国君应该按照礼节差使臣子,臣子应该用忠心来服侍国君。言外之意,君王也不能随心所欲,须按照礼的规范来安排差使臣民,下面的人也就应该相应地用忠心来对待自己的君王。
这种相互的尊重,后人将之归为“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等。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此外,孔子还比较注重尺度。他说:过犹不及。
在评价《关雎》的时候,他这样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快乐而不放纵,悲哀而不悲伤。人的情感要把握好尺度,礼乐也要把握好尺度。
当然,无论如何做,总有人不满意。
孔子曾说:“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按照礼节去侍奉君主,别人却认为这是在谄媚讨好呢!
在孔子前面的西周,或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天子或君主有足够的权威或尊严,春秋之时,“礼崩乐坏”,诸侯凌辱天子,大夫凌辱诸侯的现象时有发生。此时,孔子强调“事君尽礼”,被人曲解或故意曲解就在所难免了。
当然,孔子的特点就是“明知其不可而为之”,所以,无论别人怎样看,他还是会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思想去践行的。
或许我们可以从另一件事看出来,孔子到底会不会“谄媚”。
卫国有个权臣叫王孙贾,知道孔子想在卫国干一番事业。就装着请教的口吻问孔子:俗话说,与其讨好奥神,不如讨好灶神,这是什么意思呢?奥神是家中的正神,地位尊贵却不大管事;灶神却不同,地位虽然不高,家里的吃喝用度却都由他掌管。
王孙贾用这句话其实是暗示孔子,与其巴结卫灵公,还不如巴结自己。
孔子义正辞严地说: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得罪了上天,讨好哪个神都没有用!
面对孔子的正气,王孙贾只觉自讨没趣。
三、以仁为本,注重实质
我们知道了“礼”在孔子心中的地位,但同时要明白,“礼”表现出来更多的是形式,而要真正践行“礼”,尚需一定的条件。
子夏曾经问孔子,《诗经》里的句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单从字面上理解,巧笑盈盈,美目流转,好像在洁白的质地上画的美丽图案——子夏应该知道这个意思。之所以问老师,其实是想说,像这样天生丽质的美女,不需要装扮就很吸引人了,那礼仪是否也如此,只要形式的华美就足够了?
孔子的回答很巧妙:绘事后素。——绘画先得要有白色的底子。
子夏马上领悟了:那么礼仪也是在有了仁德之心之后才产生的。孔子高兴道:“能够发挥我的思想的是卜商(子夏)啊!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
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内心没有仁德之心,他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如果没有仁德之心,他怎么对待音乐呢?
言外之意,没有仁德之心,只有那一套礼乐制度,有什么用呢?
鲁国有个叫林放的人,问孔子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是这样回答的:“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礼,与其追求形式上的奢华,不如俭朴一些;丧事,与其在形式上面面俱到,不如其内心真正悲痛。
不过,现实却往往与此背道而驰,所以孔子也不免感叹: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统治者不能宽宏大量,行礼的人没有恭敬之心,遇到丧事却不悲伤,我怎么看得下去啊!
四、倡导和谐,反对争斗
《礼记·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各安其位,万物自然生生不息。
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礼的作用,是协调大家的关系,使之和谐有序。
作为儒家创始人,孔子自然也非常看重“和”字。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君子不需要与别人争什么,如果要争,那一定是比赛射箭了。比赛的时候,相互作揖谦让,上场比赛结束后,登堂喝酒。这种争,叫君子之争。
或许,我们现在的口号“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可以追溯到这里来。
关于射箭,孔子还有论述:比射箭,主要不是看是否射穿皮做的箭靶子,因为各人力气大小不同——这是古时候的规则。
这就有点奇怪了,为何射箭不看力度呢?
朱熹在《论语集注》里说:“武王克商,散军郊射,而贯革之射息。”意思是,周武王灭了商朝后,射箭比赛就不再要求把皮革射穿了,大概有偃武修文之意。但后来,“周衰,礼废,列国兵争,复尚贯革,故孔子叹之。”也就是说,现在,诸侯争霸,尚武之风又开始兴起来了,射箭也要看是否射穿皮革了,孔子忧虑大家穷兵黩武,因此叹息。
孔子对乐曲《韶》的评价是:“尽美矣,又尽善也。”而对乐曲《武》的评价是:“尽美矣,未尽善也。”
两首曲子都很美,为何一个尽善,一个未尽善?因为《韶》是舜时的音乐,反映了当时美好的治理,加之舜是尧禅让交接的政权,所以孔子认为《韶》尽善尽美。
而《武》是反映的周武王的事迹,周武王虽然代表了人民的利益,推翻了暴虐的纣王,但他毕竟是通过武力征伐建立起来的国家,有遗憾,所以虽然美,但未尽善。
由此不难看出,孔子倡导和谐,反对争夺,尤其反对诸侯间的战争。因为他知道,战争一旦开打,就可能没完没了,陷入恶性循环,而承受其苦痛的一定是人民!
综上所述,孔子心中的“礼”犹如自然界的法则,不容紊乱,在形式多样的规则之下,其实充溢着仁爱、尊重、关怀、秩序、节制等等。
此刻,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了一个睿智老者的形象:他风尘仆仆,颠沛流离,历经千辛万苦,只为在“礼崩乐坏”的诸侯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只为有朝一日能够“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终其一生,孔子推崇的“礼”也没有真正的实现。诸侯间的争斗不但未息,反而越演越烈,最终走向孔子所担心的穷兵黩武的局面。
不过,“礼”并没有消失,随着时间的延长,它的影响日渐凸显,甚至早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以致两千多年后,我们还能在我们或者我们的邻居身上,依稀看到它那熟悉而陌生的身影。
- 上一篇:高中优秀作文日子(分享800字范文)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