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孤独的唐诗鉴赏(内心孤独的古诗词)
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之谓至贵。——庄子
鲁迅在《野草》里,曾这样谈到过孤独: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强者的孤独,不是胆小,不是害怕同外界的一切交流,他们孤独,是因为在他们所处的世界找不到与其灵魂高度契合的同类。
当他们孤独时,其实是在寻找他们的同类,唐代的诗人们也是如此。
孤独的诗人将寂寞幻化成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在独处中发出对自我,对生命,对宇宙的深度思考。
清婉分享唐诗中孤独到极致的三首诗,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孤独但富足的精神世界!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的孤独是跨越时代的孤独。
既见不到前代广纳贤士的明君,也来不及与后世的贤明之主相见,真是生不逢时啊。
无奈的诗人登台远眺,只见茫茫宇宙,天地之久,那种不被世人所容的孤单寂寞,纷纷涌上心头,不禁悲从中来,怆然流泪!
这种孤独是强烈的,更是诗人内心深层的孤独。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陈子昂以参谋的身份随武攸宜出征契丹,屡献奇计,不仅不被武攸宜采纳,反而还被降为军曹。
政治上屡遭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诗人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这首传唱千年的《登幽州台歌》。
整首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诉尽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浩瀚的宇宙竟没有一个真正懂他陈子昂的人。
就如诗人在《燕昭王》中所说,“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世事沧桑,当年那个礼遇乐毅、郭隗的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呢?
“霸图”难再,国事日非,又屡受打压,前路茫茫,不如打马而归。神功元年,唐结束了对契丹的战争,此后不久,诗人便解官归田。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的孤独则是自我调适的孤独。
天上的鸟儿高飞远去,白云也慢悠悠地飘远了,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
孤单的李白静静地坐在敬亭山前,当鸟儿和云都离他而去时,原来还有敬亭山愿意和他相伴!
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二载李白秋游宣州,距他被迫离开长安已经过去十年。
长期漂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世态炎凉,他对现实更加的不满,这种不满也增添了他的孤独和寂寞,于是只能从大自然的怀抱,寻找一丝心灵的慰藉。
鸟在飞,云在飘,天地万物都在动中远离,这种动更反衬出了环境的静,世间的静又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当鸟飞云去之后,一切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深情地凝望着敬亭山,好像敬亭山也正深情地凝望着诗人!
山的“有情”更凸显人的“无情”,现实的“无情”,在这两两相望的敬亭山中李白找到了属于他的灵魂知己,安放了他那颗孤独寂寞的心灵。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只要有敬亭山,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呢!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的孤独是当前时代空间的孤独。
被贬柳州的柳宗元,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他将内心的孤独,清高寄托在幽静的山水渔翁之间。
大雪覆盖的江面上,没有鸟声,没有人迹,万籁俱寂,唯见江心,一叶扁舟,一位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千山”,“万径”下面再着一个“绝”,一个“灭”,诗人将空间背景无限的放大,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
在这种极端的静和绝对的沉默中,诗人又将人物活动无限的缩小,宏大的空间里只聚焦江心的那一点。
空灵剔透的大背景下,那极不平常地幽静,将诗人心中那种希望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时诗人的内心是孤独的,但他的精神却是富足的。
结语:
不管是陈子昂,李白,还是柳宗元,他们都是强者的孤独而非弱者,他们孤独的情绪境遇不同,但是属于强者的灵魂却是相通的。
弄权者从不给他们交流的机会,现实迫使他们孤独,他们也不屑与人争辩,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写出了这些孤独到极致的诗词。
周国平曾说孤独中亦有大快乐,就如庄子观鱼而知游鱼之乐,孤独是与灵魂的高度契合。当一颗灵魂在孤独中欣赏并享受自己所拥有的的一切,这就是孤独的快乐。
他们在孤独中找到了自己的灵魂知己。
- 上一篇:关于母爱的诗词名句(温暖的母爱古诗)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