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文学 >  当前文章

文学

《四书五经》精华十句,四书五经名句经典语录

longge 07-29 09:42 阅读 我爱育娃
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任何事情都有终了和开始,知道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就接近于合理了。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


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四书五经》精华十句,四书五经名句经典语录

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任何事情都有终了和开始,知道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就接近于合理了。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亲民的关系如同根本和末梢的关系。“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对大学纲领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自然距离大学之道的实现不远。

二、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立信于民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治理国家的人做到言出必行,表里如一,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人民,得到人民的信服就会得到民心,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国家政权也会因此得到巩固。所以说,治国的大原则就是必须忠诚守信取信于民,蛮横放纵奢侈荒淫就会失去民心,危害国家。

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四书五经》精华十句,四书五经名句经典语录

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它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性、道、教三者为根本,深入阐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

四、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四书五经》精华十句,四书五经名句经典语录

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博”就是广博地学习。生活技能的学习要广博,专业技能的学习要精专,专中也要博,学以致用是目的。——在用的过程中,学与用互相促进,人生的境界不断提升,最后达到的顶点各科都是一样。“审问之”是指我们学习古人和外国的东西,不能照搬,要结合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现实结合,学以致用。在学的时候要带着一种审慎的态度,考虑到如何变通,为我所用。照搬理念、方法往往会失败;短期的成功不能简单地否定,也不能全盘接受,在这一点上,需要“审问之”。“慎思”, 是说眼光要长远。

五、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四书五经》精华十句,四书五经名句经典语录

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四书五经》精华十句,四书五经名句经典语录

聪明而喜爱学习,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并不感到耻辱。敏而好学,对于能做到大夫的人来讲,必然是非常聪明之人,而这个聪明的人却能做到勤勉好学,实在是不容易。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不耻下问”,为什么?对于身居高位的人,或者头脑聪慧的人来说,常常会自傲,很少能看得起比自己能力差的人,会忽略其他人身上的优点。而孔圉却摒弃这种看法,向比自己能力差的人学习,通过吸取周围人的优点来不断的丰富自己。这正是孔子做人和做学问非常提倡的地方。

七、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四书五经》精华十句,四书五经名句经典语录

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八、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四书五经》精华十句,四书五经名句经典语录

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人民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终要落实在一件一件的实事之中。这些实事,既体现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惠及全社会的“大事”,也体现在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家门口的“小事”。“乐民之乐”就体现在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忧民之忧”就体现在为群众排忧解难。

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四书五经》精华十句,四书五经名句经典语录

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源于全心全意为我们付出的父母,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带我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拥有美好的生活。千里去烧香不如在家敬爹娘,孝敬是善心,爱心,良心的最基本体现,孝敬父母,善待老人是我们做人的本分,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看一个人的好坏品德,并不是看他身着的名牌,也不是看他的权势、金钱和地位,而是看他有没有善待他人的情怀,有没有一颗孝敬老人的心。

十、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四书五经》精华十句,四书五经名句经典语录

能知道做一个好儿子,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父亲;知道做一个好臣下,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的君主;明白如何为人做事,然后才能使唤他人。的一生在不停的变换着自己的位置,由最初的为人子到为人父,兼有双重身份。只有做了父亲之后,才体会到当初父亲的谆谆教导和良苦用心是多么的不容易。以此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儿子,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也在督促自己为子女做出表率,以实际行动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培养子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以上的为人臣,知事人都是同样一个道理。所以说,人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解不开的问题时,不妨换个角度去认识,去思考,可能得出满意的答案。


文章评论

《四书五经》精华十句,四书五经名句经典语录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