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端午节的粽子优秀作文(《端午节的风俗》)
第1篇:那些端午节的粽子优秀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我最喜欢吃粽子了,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连包粽子的过程也全然不知,所以我下定决心,今天要学会包粽子。
一有粽子,我就吃个精光。姑妈看了,总是说“就知道吃,不知道自己做。”今天我要拜师学艺——包粽子。我头一回这么专心致志!我乖乖地在姑妈身旁耳染目睹,看了看这包粽子根本难不住我吧。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能包得漂亮而结实真的非常不容易。
姑妈瞧我这么认真。让我动手包粽子,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姑妈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鲜嫩的猪肉,再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不让儒米宝宝溜走。我得意极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淘气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十分生气哦!姑妈看了,说‘遇到事情要有恒心,要有耐心,方法。姑妈来替你“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
我接过长长的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十分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样的粽子在姑妈的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骨子里的吃奶劲儿顿时上来了。有了失败,我小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几只。
吃着自己做的可爱的粽子,味道就是不一样,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十分高兴。
第2篇:那些端午节的粽子优秀作文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当听到这首歌谣,我眼前便浮现出了端午节的各种美景:香甜可口的粽子,碧绿清香的艾叶,还有那威武漂亮的龙舟。
端午节有许多叫法,如端阳节、五月节、诗人节......过端午节时,赛龙舟、吃粽子是最主要的习俗。据说,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不再去吃屈原的身体。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在端午节这一天,我最期盼的就是能吃上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前一天早上,我和妈妈一起去买香甜的红枣,新鲜的粽叶和又粘又软的糯米。回到家后,我们立马先把红枣、粽叶和糯米泡到水里,这样做是为了方便第二天下锅蒸煮,粽子能够更好地入味。万事俱备了,到了第二天早上,终于到了期盼已久的端午节,我和妈妈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包粽子了。我先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变成了一个空心的漏斗形。然后,我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些已浸泡好的糯米,同时再把三颗又大又红的枣放在中间,接着我又铺上一层糯米,叠上粽叶的尾巴,把粽叶的头折成尖角。最后,我把绳子扎得严严实实的,这样一个美味的粽子就包好了。在我和妈妈的配合下,我们包了许多粽子。妈妈把粽子放进蒸锅里,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粽子终于煮好了,我凑近闻了闻,粽子的香味真让人垂涎欲滴呀!
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品尝,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哇,好烫!粽子四溢的飘香让我一连吃了三个,吃得肚子都快撑破了。我揉着圆鼓鼓的肚子直打嗝,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我很喜欢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端午节,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像蜜一样甜。
这个端午节我过得非常有意义,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端午节已在2009年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们一起传承它,保护它吧!
第3篇:那些端午节的粽子优秀作文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每到端午节,各个不同地区的人们都会按自己特有的习俗来过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比如最传统的赛龙舟,包粽子。还有些地区会在端午节放风筝、挂艾草、栓五色丝线等。在我的家乡,端午包粽子是我们的习俗。每逢端午,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每家的口味也有不同。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传说一位爱国诗人屈原在农历5月5日投汨罗江自杀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从此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说起包粽子,上次端午节外婆带着我们包粽子的场景,我还历历在目。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外婆拿出糯米,让我们倒进桶里,然后接了一盆水来淘米。把桶里的水倒掉后,用保鲜袋装好糯米,放进冰箱里保鲜。提前处理好的糯米,第二天就可以直接使用了。把糯米倒进盆子里,撒上五香粉,加上适量的油和盐揉匀,再加上两三把绿豆搅拌均匀,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我们家乡的粽子放的馅料大都是:黄豆、肥瘦相间的猪肉、咸蛋黄和香菇。外婆最擅长包三角粽了,只见外婆取一把糯米摊平了,一一放上馅料。她先将粽子裹成一个圆形,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捏出一个角,重复三遍,一个漂亮的三角粽就在外婆的手中诞生了。接着外婆从里屋拿出了一篓筐的竹叶。外婆告诉我说,这些竹叶是她提前去摘的,昨晚已经焯好水晒干了。外婆边说边把竹叶涮上油,用竹叶把粽子包好,绑上竹绳,一个完美的粽子就做好了。外婆做好了一大碟粽子,马上放进锅里蒸了。
蒸了一会儿后,粽子的清香味就从锅中飘来了,孩子们都站在锅边流着口水。外婆一打开锅,一股白色的蒸汽就往天上冲去,外婆把粽子端上桌子,只见碟子里的粽子有三角形的,也有长方形的。青色的竹叶和里边香喷喷的糯米,真是令人垂涎三尺啊!竹叶的清香与糯米的芳香搭配在一起,让人不得不想尝上一口。一口咬下去,口感细腻软糯,每个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外婆包的粽子真好吃!希望我们家乡的端午节包粽子习俗能一直传承下去,希望中国的文化传统能永远流传!
第4篇:那些端午节的粽子优秀作文
在南方,每逢到了端午节,少不了包粽子、吃粽子。
生活在我們这个时代是再幸福不过了,从小到大都是吃着香喷喷的米饭长大的。上个世纪80年代初,大部分人吃的还都是番薯丝,男同胞大多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所以他们的碗里都要加点白米饭。那时候,家里的老老少少多么盼望端午节的到来呀1因为端午节一到,孩子们就可以吃到用白花花的糯米做成的粽子了!在孩子的眼里,粽子似乎是最好吃的东西了。
端午节到来的前一天,小孩子就随同大人去山上采摘新鲜的粽叶。这摘粽叶可是有点讲究的,要摘绿油油的、宽宽的,没有一点儿损坏才行。摘完带回家之后就得拿来剪刀,干净利落地把粽叶的“头”全剪掉。接着再把粽叶浸在热水里,十分钟后,用手梢微搓洗一下,便可以一张一张地捞上来了。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开始包粽子了。包粽子是有讲究的,首先把粽叶卷成漏斗一样,倒进一勺用碱水浸过的糯米,茌手掌中使劲地抖实,然后用余出来的粽叶一盖一折,再用嫩竹丝绑紧,一只粽子就包好了。第二个步骤,就可以把粽子放到锅里煮了,但必须要有人守在灶旁掌握着火候。等到锅里冒出带着竹叶清新的气味,粽子就煮得差不多了。打开锅盖,用手捏捏粽子的软硬度,要是很有弹性的话,那粽子就可以拿出锅了。因为粽子本身没加配料,所以人们吃粽子的时候,往往会用白糖蘸着吃。吃粽子是人们过端午节最开心的事了。
现在可不比以前,粽子的花样大大增多了,有牛肉粽子、香肠粽子,还有红豆粽子……可有些人却觉得这些粽子还不及以前的粽子。
现在的端午节,内容更加丰富了划龙舟、舞龙灯成了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活动。
小朋友们成群结队地上街去玩,穿新衣、玩彩球,好一片繁荣的景象。
第5篇:那些端午节的粽子优秀作文
又是一年端午节之时,满街飘来了粽子的香味,仿佛一叶轻舟载我缓缓回到了家乡,家乡的粽子包含了我对童年,对故乡的记忆。
家乡的粽子绵绵的,正如我对故乡的缠绵。粽子的米、叶,是家乡得天独厚的食材。糯米饱满圆实,白白净净。粽叶浓重的颜色,也正如我梦中的故乡。家乡的粽子甜甜的,糯糯的,馅儿随着时代的变迁,从豆子变成油汪汪的肉,栗子变成香喷喷的蛋黄,现在还嵌入了玛瑙似的红枣。在我记忆中,一吃到家乡的粽子,总能唤起我绵长的思绪。家乡的粽子包含了浓浓的故乡情,令我陶醉。
在家乡,每到端午,小孩子们走街串巷,兴冲冲地挂上包在红网兜里的大鸭蛋,而大人们则仔细地浸泡糯米,拌好馅料,包起粽子来。小孩子们一到煮粽子之时,便耐心地搬个板凳围在大锅前,眼里满是期待。待粽子一开锅,满屋弥漫着米香肉香粽叶香,小孩子们不怕烫似的,一窝蜂涌上前去,争先恐后挑上个最大的先拎在手里“观赏”,脸上洋溢着无比喜悦的笑容,再剥开粽叶狼吞虎咽地大口吞下,弄得满嘴油,像怕别人抢似的。之后帮助大人把热气腾腾的粽子分给邻居们品尝,总能换来一只只香包。一收到邻居回赠的小礼物,便能翻来覆去玩上半天。家乡的粽子包含了满满的邻里情,令我陶醉。
更可贵的是,一回到家乡,年过八旬的奶奶,依旧会蹒跚地回到屋里,一丝不苟地挑上上好的叶子,那认真的神情总能触动我,心里酸甜苦辣不知是什么滋味。她默默地擦洗,又慢慢地弯下腰在大缸里泡米……泪光中闪现奶奶如霜的银发,布满沟壑额的皱纹……糯米香和着一股暖流一起沁入我的心怀。家乡的粽子包含了暖暖的亲情,令我陶醉。如今,街市的粽子品种繁多,可我却还是执拗地偏爱家乡的粽子。然而,我现在几乎两三年才能回一次家乡。每每想到家乡的粽子,都令我陶醉,陶醉的不仅是粽子的味,更是粽子的情。我只能噙着思忆的泪花,默默等待着与家乡的粽子重逢的那一天……
第6篇:那些端午节的粽子优秀作文
我吃过许多的东西,有春节的饺子、腊八节的腊八粥、中秋节的月饼、元宵节的元宵……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的粽子啦!下面我就来给你们讲一讲粽子吧。
包粽子的步骤是这样的,先要把那又细又长的粽叶洗干净,再用热水泡一泡,要准备的材料有一些糯米、蛋黄、肉等等来制作肉馅,这样就可以开工了。首先,把又细又长碧绿的粽叶折叠并围拢,再把它做成一个窝,把洁白的糯米放进去,接着,把做好的肉馅放到上面,再在上面盖上一层厚厚的糯米,然后把粽叶做成一个四角形,最后,用结实的绳子把它老老实实的给捆起来,像一个又大又肥的胖娃娃一样。这就是最后一道工序了,想要把粽子做得既美观又好看的话,就要看粽子的四角做的匀称不匀称了。做好之后先用猛火煮一个小时,再用文火煮半个小时就可以了。
粽子煮好了,香味从厨房迎面扑来,简直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啊!你们想不想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就让我来给告诉你们吧。屈原是我国的一个非常著名的诗人和伟大的家,早年时期,屈原深受楚怀王的信任,经过他的努力,使楚国的国力越来越强了,因为她的性格非常的耿直,又加上他人的谗言和排挤,使屈原和楚怀王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没过多久楚怀王就把他流放到边疆。在这个流放的期间,他居然亲眼看着国家被敌军给攻破了,他感到心如刀割,于是,怀着绝望而又必死的心,拖着一块大石头跳江身亡了。为了不让鱼、虾、蟹吃掉屈原的尸体,人们就把粽子扔到江里给鱼、虾、蟹吃,这样就不会把屈原的尸体给吃掉了。这就是为什么要吃粽子的原因了,是为了纪念屈原。
这就是粽子的来历和它的包制步骤啦,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做一下粽子啊?
- 上一篇:那些端午节的粽子优秀作文(《端午节的故事》)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