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国学经典名篇名句(精选国学经典名句大全)
一、《古文观止》精选名篇
1 劝学(节选)[ 先秦 ]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诫子书【两汉】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
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4 兰亭集序[ 魏晋 ]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从自己的情趣思想中取出一些东西,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通过寄情于自己精神情怀所寄托的事物,在形体之外,不受任何约束地放纵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5春夜宴桃李园序 唐代:李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6 爱莲说[ 宋 ]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归去来兮辞[东晋]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8滕王阁序[ 唐 ]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这里是汉代的豫章郡城,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物类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的区间。人中有英杰,因大地有灵气,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雄伟的洪州城,房屋像雾一般罗列,英俊的人才,像繁星一样地活跃。城池座落在夷夏交界的要害之地,主人与宾客,集中了东南地区的英俊之才。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正逢十日休假的日子,杰出的友人云集,高贵的宾客,也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聚会。也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聚会。高贵的宾客,文章的气势像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文坛领袖孟学士,藏有像紫电、青霜这样锋利的宝剑。王将军的武库里,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时当九月,秋高气爽。积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发现了滕王所修的滕王阁。这里山峦重叠,青翠的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从阁上看不到地面。白鹤,野鸭停息的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雅浩的宫殿,跟起伏的山峦配合有致。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推开雕花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惊讶。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正值雨过天晴,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鸣声到衡阳之浦为止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放眼远望,胸襟刚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的徐徐清风,柔缓的歌声吸引住飘动的白云。像睢园竹林的聚会,这里善饮的人,酒量超过彭泽县令陶渊明,像邺水赞咏莲花,这里诗人的文采,胜过临川内史谢灵运。(音乐与饮食,文章和言语)这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已经齐备,(贤主、嘉宾)这两个难得的条件也凑合在一起了,向天空中极目远眺,在假日里尽情欢娱。苍天高远,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我知道了事物的兴衰成败是有定数的。西望长安,东指吴会,南方的陆地已到尽头,大海深不可测,北方的北斗星多么遥远,天柱高不可攀。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偶尔相逢,大家都是异乡之客.怀念着君王的宫门,但却不被召见,什么时候才能够去侍奉君王呢?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呵!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时代?只不过由于君子能了解时机,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即使喝了贪泉的水,仍觉着神清气爽,即使身处于干涸的主辙中,也是欢乐无比。北海虽然十分遥远,雅浩的宫殿可以联通;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君心地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穷途的哭泣!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我王勃,地位卑微,只是一个书生。却无处去请缨杀敌。虽然和终军一样年已二十一,也有投笔从戎的志向。我羡慕宗悫那种“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英雄气概,如今我抛弃了一生的功名,到万里之外朝夕侍奉父亲。虽然称不上谢家的“宝树”,但是能和贤德之士相交往。不久我将见到父亲,聆听他的教诲;今天我侥幸地奉陪各位长者,高兴地登上龙门。假如碰不上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就只有抚拍着自己的文章而自我叹惜。既然已经遇到了钟子期,就弹奏一曲《流水》又有什么羞愧呢?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呵!名胜之地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逢,兰亭宴集已为陈迹,石崇的梓泽也变成了废墟。让我临别时作了这一篇序文,承蒙这个宴会的恩赐,至于登高作赋,这只有指望在座诸公了。我只是冒昧地尽我微薄的心意,作了短短的引言。在座诸位都按各自分到的韵字赋诗,我已写成了四韵八句。在座诸位施展潘岳,施展陆机一样的才笔,各自谱写瑰丽的诗篇吧: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想当初佩玉、鸾铃鸣响的豪华歌舞已经停止了。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黄昏,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9 醉翁亭记 [宋代]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0岳阳楼记 [宋代]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1赤壁赋 [宋代]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2 逍遥游(节选)先秦:庄周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13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先秦]庄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4富贵不能淫 [先秦]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先秦]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6鱼我所欲也 [先秦]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7人皆有不忍之心 [先秦]孟子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 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18大道之行也 [两汉]戴圣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9谏太宗十思疏 [ 唐 ] 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基;想要河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要使国家稳定,一定要积聚它的民心。源头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像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应该)推崇皇权的高峻,永保永无止境的美善,不居安思危,不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就像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所有君主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无不是在深深的忧虑中就治道显著,而一旦功成名就就道德衰退,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而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当初创业时,能力绰绰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意就能使吴和越这样敌对国家也能结成一体。越这样敌对国家也能结成一体。就是骨肉亲属也能行同陌路。虽然可以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震慑他们,但是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人民;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用腐朽的缰绳驾驭飞奔的马车,这样可以忽视不理吗?
君人者,诚能 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20答司马谏议书 [宋代]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21少年中国说(节选)近现代:梁启超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22 心之力(节选) 毛泽东
千古圣人,教化为根。我辈青年,恰逢此乱象当前之世,人皆逐物欲而迷心,循末节而忘真,苟活于当下,忘却肩上之重任,背离于真理,违逆人本之慧根,醉心于享乐,不知当世之惊变,沉迷于自我,不知危机之四伏。
普看当今,世界格局风云激荡,人类文明之前途扑朔渺茫,天下苍生之幸福岌岌可危。虽有科技带来物质之充足,仍难满人欲之巨壑,各派皆为私利而竞相奔走,人人皆被牵入滚滚洪流。此星球之一草一木,万物生灵涂炭、灭绝之期不远矣。
虽有智者、勇者愿做中流之砥柱,却犹如闹市之人语,瀑下之鱼鸣。请问周边,还有几人执著于真理,还有几人探求于本源?一句开心就好,便甘愿随波逐流,孰不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天地立心何以立?为生民立命何以立?为往圣继绝学何以继?为万世开太平何以开?若我辈之人此心已无,人类危矣。
故吾辈任重而道远,若能立此大心,聚爱成行,则此荧荧之光必点通天之亮,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翻天覆地,扭转乾坤。开全球一代之盛世,也未为不可。
故当世青年之责任,在承前启后继古圣百家之所长,开放胸怀融东西文明之精粹,与时俱进应当世时局之变幻,解放思想创一代精神之文明。破教派之桎梏,汇科学之精华,正本清源,布真理与天下!愿与志同道合,追求真理者携手共进,发此弘愿,世世不辍,贡献身心,护持真理,此心天地可鉴。愿诸天先祖,三世神佛护佑,人生于天地之间,形而下者曰血肉之躯,形而上者曰真心实性,血肉者化物质之所成,心性者先天地之所生。故而有唯物唯心之论说。人活于世间,血肉乃器具,心性为主使,血肉现生灭之相,心性存不变之质,一切有灵生命皆与此理不悖。
盖古今所有文明之真相,皆发于心性而成于物质。文学、艺术、器物乃至个人所作所为均为愿、欲、情等驱使所生,故个人有何心性即外表为其生活,团体有何心性即外表为其事业,国家有何心性即外表为其文明,众生有何心性即外表为其业力果报。
故心为形成世间器物之原力,佛曰: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耶稣明之故说忏悔,懂耻而不恶;孔子明之故说修心,知止而不怠;释迦明之故说三乘,明心而不愚;老子明之故说无为,清静而不私。心为万力之本,由内向外则可生善,可生恶,可创造,可破坏。由外向内则可染污,可牵引,可顺受,可违逆。修之以正则可造化众生,修之以邪则能涂炭生灵。心之伟力如斯,不可不察。
二、《中庸》名句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第十一章》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中庸·第十一章》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大学·第十一章》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中庸·第二十四章》
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中庸·第十四章》
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中庸·第二十七章》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第一章》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中庸·第六章》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中庸·第二十六章》
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
——《中庸·第三十章》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第九章》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中庸·第二十五章》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中庸·第二十六章》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中庸·第十章》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中庸·第二十章》
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
——《中庸·第二十六章》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中庸·第十九章》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庸·第三章》
三、《论语》名句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篇》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篇》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篇》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篇》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论语·八佾篇》
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篇》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篇》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篇》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篇》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篇》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篇》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篇》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篇》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篇》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篇》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篇》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篇》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篇》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篇》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篇》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篇》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篇》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篇》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篇》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篇》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篇》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篇》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篇》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篇》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篇》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篇》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篇》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篇》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篇》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篇》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篇》
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篇》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篇》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篇》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篇》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篇》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篇》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篇》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篇》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篇》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篇》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篇》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篇》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篇》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篇》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篇》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篇》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篇》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篇》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篇》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篇》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篇》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尧曰篇》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篇》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篇》
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篇》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篇》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篇》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篇》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微子篇》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篇》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篇》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篇》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篇》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篇》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学而篇》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篇》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篇》
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篇》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篇》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篇》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篇》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篇》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篇》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篇》
近者说,远者来。——《论语·子路篇》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篇》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篇》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篇》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篇》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篇》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篇》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篇》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篇》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篇》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篇》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篇》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雍也篇》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篇》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论语·子罕篇》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篇》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十则》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君子成人之美——《论语·颜渊篇》
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篇》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篇》
四、《孟子》名句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人之忌,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七节》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四节》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节》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节》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尽心章句下·第二十节》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八节》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六节》
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四节》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六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四节》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七节》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四节》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八节》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二节》
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四节》
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之难。——《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一节》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八节》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二节》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居移气,养移体——《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六节》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六节》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五节》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
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一节》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五节》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二节》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节》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七节》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节》
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七节》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二节》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志,气之帅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八节》
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万章章句下·第八节》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六节》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四节》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四节》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四十二》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九节》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
祸褔无不自己求之者。——《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八节》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二节》
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八节》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六节》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尽心章句上·第三节》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四节》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三节》
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节》
古之君子,过则改之——《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节》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节》
天下殆哉,岌岌乎!——《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八节》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尽心章句上·第三节》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节》
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二节》
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六节》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五节》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四节》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六节》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六节》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一节》
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惟仁者宜在高位。——《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一节》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五节》
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六节》
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
——《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三节》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八节》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八节》
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食之以时,用之以礼——《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五节》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离娄章句上·第十二节》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四节》
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节》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四节》
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
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
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七节》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长幼有序。——《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七节》
仁则荣,不仁则辱。——《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齐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四节》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六节》
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
——《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三节》
明君制民之产,必是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孔子亦矙其亡也,而往拜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七节》
五、《诗经》名句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击鼓》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夭》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子衿》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黍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采薇》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山有扶苏》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国风·豳风·七月》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荡》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风雨》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薇》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广》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淇奥》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蒹葭》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小戎》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鼠》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卷阿》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黍离》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天保》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女曰鸡鸣》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子衿》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衿》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野有蔓草》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桃夭》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鹤鸣》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秦风·无衣》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北山》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有女同车》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击鼓》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绸缪》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北风》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淇奥》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氓》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出车》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隰桑》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卷耳》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出其东门》
夏之日,冬之夜。——《葛生》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白驹》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伐檀》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采葛》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硕人》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女曰鸡鸣》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十月之交》
既见君子,云何不乐。——《隰桑》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鹤鸣》
与子同袍。——《秦风·无衣》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采薇》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伐木》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野有蔓草》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氓》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伯兮》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夭》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黍离》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子衿》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国风·鄘风·相鼠》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秦风·无衣》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抑》
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泽陂》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旱麓》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鸳鸯》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卷耳》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河广》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氓》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卷阿》
卿云烂兮,糺缦缦兮。——《卿云歌》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卷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莪》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伐木》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兮》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小星》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斯干》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卷阿》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野有死麕》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野有死麕》
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小星》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七月》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葛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将仲子》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硕人》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蒹葭》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汉广》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柏舟》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柏舟》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蟋蟀》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洧》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绿衣》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草虫》
宴尔新婚,以我御穷。——《谷风》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氓》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淇奥》
溱与洧,方涣涣兮。——《溱洧》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氓》
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兔爰》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将仲子》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载驰》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衡门》
彼其之子,美无度。——《汾沮洳》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七月》
憬彼淮夷,来献其琛。——《鲁颂·泮水》
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大雅·文王》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七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葛覃》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樛木》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子衿》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关雎》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静女》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常棣》
岂曰无衣?六兮。——《无衣》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国风·邶风·式微》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小明》
六、《尚书》名句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周书·旅獒》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虞书·大禹谟》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商书·仲虺之诰》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尚书·商书·太甲下》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虞书·大禹谟》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周书·旅獒》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商书·伊训》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尚书·虞书·大禹谟》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尚书·商书·说命中》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尚书·虞书·皋陶谟》
慎厥身,修思永。——《尚书·虞书·皋陶谟》
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尚书·周书·君牙》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虞书·舜典》
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尚书·虞书·大禹谟》
罔游于逸,罔淫于乐。——《尚书·虞书·大禹谟》
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尚书·商书·说命上》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尚书·周书·泰誓》
思其艰以图其易——《尚书·周书·君牙》
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尚书·商书·说命上》
君子所,其无逸——《尚书·周书·无逸》
静言庸违,像恭滔天。——《尚书·虞书·尧典》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尚书·周书·泰誓》
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
——《尚书·周书·旅獒》
诗言志,歌永言——《尚书·虞书·舜典》
建官惟贤,位事惟能。——《尚书·周书·武成》
抚我则后,虐我则仇。——《尚书·周书·泰誓》
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尚书·周书·牧誓》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尚书·虞书·大禹谟》
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尚书·虞书·大禹谟》
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尚书·虞书·大禹谟》
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尚书·虞书·尧典》
蓄疑败谋,怠忽荒政——《尚书·周书·周官》
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尚书·周书·洪范》
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尚书·商书·盘庚上》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正义·卷八·仲虺之诰》
与国咸休,永世无穷。——《尚书·周书·微子之命》
股肱惟人,良臣惟圣。——《尚书·商书·说命下》
位不期骄,禄不期侈。——《尚书·周书·周官》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尚书·周书·君陈》
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尚书·商书·仲虺之诰》
慎乃俭德,惟怀永图。——《尚书·商书·太甲上》
欲败度,纵败礼——《尚书·商书·太甲中》
永敬大恤,无胥绝远!——《尚书·商书·盘庚中》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尚书·虞书·尧典》
夙夜惟寅,直哉惟清。——《尚书·虞书·舜典》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尚书·虞书·大禹谟》
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尚书·虞书·益稷》
民可近,不可下——《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尚书·虞书·大禹谟》
疑谋勿成,百志惟熙。——《尚书·虞书·大禹谟》
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尚书·夏书·胤征》
用人惟己,改过不吝。——《尚书·商书·仲虺之诰》
克宽克仁,彰信兆民。——《尚书·商书·仲虺之诰》
尚克时忱,乃亦有终。——《尚书·商书·汤诰》
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尚书·商书·伊训》
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尚书·商书·汤誓》
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尚书·虞书·大禹谟》
内作色荒,外作禽荒。——《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弗慎厥德,虽悔可追?——《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臣人克有常宪,百官修辅,厥后惟明明——《尚书·夏书·胤征》
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尚书·虞书·益稷》
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尚书·虞书·益稷》
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尚书·虞书·益稷》
中邦锡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尚书·夏书·禹贡》
大战于甘,乃召六卿。——《尚书·夏书·甘誓》
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尚书·虞书·大禹谟》
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尚书·虞书·大禹谟》
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尚书·虞书·大禹谟》
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尚书·虞书·大禹谟》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尚书·虞书·大禹谟》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尚书·虞书·大禹谟》
允迪厥德,谟明弼谐。——《尚书·虞书·皋陶谟》
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尚书·虞书·皋陶谟》
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尚书·虞书·皋陶谟》
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尚书·虞书·皋陶谟》
烝民乃粒,万邦作乂。——《尚书·虞书·益稷》
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尚书·虞书·舜典》
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
——《尚书·虞书·大禹谟》
野无遗贤,万邦咸宁。——《尚书·虞书·大禹谟》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虞书·尧典》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尚书·虞书·尧典》
慎徽五典,五典克从;——《尚书·虞书·舜典》
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尚书·虞书·舜典》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尚书·虞书·尧典》
民罔常怀,怀于有仁。——《尚书·商书·太甲下》
一人元良,万邦以贞。——《尚书·商书·太甲下》
德懋懋官,功懋懋赏。——《尚书·商书·仲虺之诰》
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尔之中。——《尚书·周书·君牙》
邦之杌陧,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尚书·周书·秦誓》
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尚书·商书·说命上》
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尚书·商书·说命中》
抚民以宽,除其邪虐,功加于时,德垂后裔。——《尚书·周书·微子之命》
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尚书·周书·蔡仲之命》
亦厥君先敬劳,肆徂厥敬劳。——《尚书·周书·梓材》
奉先思孝,接下思恭。——《尚书·商书·太甲中》
式敷民德,永肩一心。——《尚书·商书·盘庚下》
七、《易传》名句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易传·系辞传下·第五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象传上·乾》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象传上·坤》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传·系辞传下·第二章》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易传·象传上·谦》
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周易·损卦》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易传·系辞传下·第五章》
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易传·系辞传下·第五章》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传·乾文言》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传·系辞传上·第八章》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易传·系辞传上·第十二章》
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易传·文言传·乾文言》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易传·系辞传下·第五章》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易传·系辞传上·第八章》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易传·彖传下·丰》
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易传·象传下·家人》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易传·象传下·家人》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传·象传下·益》
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易传·象传上·讼》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易传·象传下·既济》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传·系辞传下·第五章》
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易传·系辞传下·第五章》
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易传·象传上·蒙》
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易传·彖传上·泰》
云雷,屯;君子以经纶。——《易传·象传上·屯》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易传·系辞传上·第一章》
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易传·象传上·谦》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易传·文言传·坤文言》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易传·文言传·坤文言》
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易传·系辞传上·第八章》
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易传·象传下·遯》
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易传·象传上·同人》
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易传·象传下·震》
人道恶盈而好谦。——《易传·彖传上·谦》
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易传·系辞传上·第八章》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易传·系辞传上·第五章》
君子以同而异。——《易传·象传下·睽》
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易传·系辞传下·第六章》
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易传·彖传上·同人》
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易传·象传上·小畜》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易传·彖传上·坤》
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易传·象传上·大有》
人之所助者,信也。——《易传·系辞传上·第十二章》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易传·彖传上·谦》
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易传·象传上·否》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易传·文言传·乾文言》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传·象传下·益》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易传·文言传·乾文言》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传·文言传·坤文言》
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易传·象传上·履》
八、《礼记》名句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上》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礼记·祭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礼记·聘义》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礼记·学记》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听于无声,视于无形。——《礼记·曲礼上》
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杂记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礼记·学记》
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礼记·儒行》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礼记·学记》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杂记下》
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礼记·表记》
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礼记·杂记下》
举大事,必慎其终始——《礼记·文王世子》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礼记·祭义》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礼记·大学》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
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礼记·祭义》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礼记·大学》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礼记·学记》
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言不过行,行不过道——《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礼记·哀公问》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礼记·学记》
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礼记·表记》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礼记·文王世子》
面誉者不忠,饰貌者不情——《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近文章砥厉廉隅;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礼记·儒行》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学记》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礼记·曲礼上》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
多私者不义,扬言者寡信。——《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论而后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复之,思复之必思无悔言,亦可谓慎矣。——《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礼记·中庸》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记·礼运》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礼记·王制》
言必有主,行必有法,亲人必有方。——《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礼记·王制》
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礼记·儒行》
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弗与,异弗非也。——《礼记·儒行》
父之雠,弗与共戴天。兄弟之雠不反兵。交游之雠不同国。——《礼记·曲礼上》
不能则学,疑则问——《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礼记·学记》
观说之流,可以知其术也;久而复之,可以知其信矣;观其所爱亲,可以知其人矣。——《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
同声则异而相应,意合则未见而相亲——《大戴礼记·保傅第四十八》
君子执仁立志,先行后言,千里之外,皆为兄弟,苟是之不为,则虽汝亲,庸孰能亲汝乎?——《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礼记·哀公问》
得贤者安存,失贤者危亡——《大戴礼记·保傅第四十八》
君子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闻,则广大矣,高明广大,不在于他,在加之志而已矣。——《大戴礼记·曾子疾病第五十七》
君子进则能达,退则能静。岂贵其能达哉?贵其有功也。岂贵其能静哉?贵其能守也。——《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於中,则播於外也。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君子将说富贵,必勉于仁也。——《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无常安之国,无宜治之民——《大戴礼记·保傅第四十八》
君子思仁义,昼则忘食,夜则忘寐,日旦就业,夕而自省,以殁其身,亦可谓守业矣。——《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家无二主——《礼记·坊记》
九、《春秋》名句
凡有血气,皆有争心——《左传·昭公·昭公十年》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宣公二年》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宣公·宣公十二年》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左传·昭公·昭公四年》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襄公十一年》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僖公十四年》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左传·成公·成公四年》
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襄公·襄公三十一年》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僖公十年》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左传·襄公·襄公二十三年》
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左传·闵公·闵公二年》
止戈为武。——《左传·宣公·宣公十二年》
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左传·隐公·隐公十一年》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襄公十一年》
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左传·隐公·隐公三年》
夫有尤物,足以移人——《左传·昭公·昭公二十八年》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庄公十年》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左传·襄公·襄公二十五年》
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左传·昭公·昭公十八年》
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珍者鲜矣。《左传·隐公·隐公三年》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左传·僖公·僖公二十五年》
修己而不责人——《左传·闵公·闵公二年》
君子贵其身而后能及人,是以有礼。——《左传·昭公·昭公二十五年》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隐公·隐公十一年》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成公·成公二年》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
——《左传·宣公·宣公十二年》
不义不昵,厚将崩。——《左传·隐公·隐公元年》
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左传·昭公·昭公二十年》
除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何益?——《左传·哀公·哀公六年》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成公·成公二年》
使能,国之利也。——《左传·文公·文公六年》
举棋不定,不胜其耦。——《左传·襄公·襄公二十五年》
不让则不和,不和不可以远征。——《左传·定公·定公五年》
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左传·闵公·闵公元年》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左传·昭公·昭公十一年》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隐公·隐公六年》
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左传·僖公·僖公二十年》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僖公五年》
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左传·哀公·哀公元年》
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僖公·僖公三十三年》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左传·隐公·隐公三年》
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左传·成公·成公十三年》
世济其美,不陨其名——《左传·文公·文公十八年》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宣公十五年》
宴安鸩毒,不可怀也。——《左传·闵公·闵公元年》
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左传·襄公·襄公二十五年》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隐公元年》
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左传·襄公·襄公三十一年》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左传·襄公·襄公十年》
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左传·宣公·宣公十五年》
过而不悛,亡之本也。——《左传·襄公·襄公七年》
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左传·文公·文公五年》
无德而禄,殃也。——《左传·闵公·闵公二年》
从善如流——《左传·成公·成公八年》
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左传·隐公·隐公十一年》
师直为壮,曲为老。——《左传·僖公·僖公二十八年》
怀与安,实败名。——《左传·僖公·僖公二十三年》
施舍不倦,求善不厌——《左传·昭公·昭公十三年》
弃信背邻,患孰恤之?——《左传·僖公·僖公十四年》
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左传·僖公·僖公二十四年》
好恶不愆,民知所适,事无不济。——《左传·昭公·昭公十五年》
救灾恤邻,道也。——《左传·僖公·僖公十三年》
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左传·襄公·襄公十四年》
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左传·哀公·哀公元年》
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左传·哀公·哀公元年》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襄公二十五年》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庄公二十四年》
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左传·昭公·昭公五年》
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昭公元年》
十、《道德经》名句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经·第八章》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德经·第四十一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经·第五章》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道经·第二十二章》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道经·第五章》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老子·道经·第三十六章》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德经·第四十五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经·第二十五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德经·第五十六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德经·第四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道经·第十二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德经·第四十三章》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德经·第七十二章》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德经·第五十八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德经·第三十八章》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德经·第六十七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老子·道经·第九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道经·第二章》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道经·第十九章》
致虚极;守静篤。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道经·第十六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德经·第四十四章》
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老子·道经·第二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老子·德经·第四十一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道经·第二十二章》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老子·德经·第四十一章》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德经·第七十九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德经·第七十六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德经·第六十八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老子·德经·第四十五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德经·第四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老子·德经·第七十九章》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道经·第九章》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道经·第二十三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偽;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道经·第十八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道经·第七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德经·第六十章》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道经·第二十四章》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老子·德经·第四十五章》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老子·道经·第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德经·第七十四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德经·第七十三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德经·第六十六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老子·道经·第二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德经·第七十八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
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老子·道经·第二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德经·第四十章》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经·第八章》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老子·道经·第三十六章》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老子·德经·第六十二章》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老子·道经·第十四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德经·第四十八章》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道经·第七章》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老子·道经·第二章》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道经·第十七章》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老子·德经·第三十八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德经·第四十四章》
致虚极;守静篤。——《老子·道经·第十六章》
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道经·第九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老子·德经·第七十一章》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老子·道经·第七章》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道经·第二十二章》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道经·第二十五章》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道经·第十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德经·第五十七章》
上善若水。——《老子·八章》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老子·道经·第三十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道经·第二十四章》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老子·道经·第二十九章》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老子·德经·第四十七章》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德经·第八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德经·第四十章》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老子·德经·第四十六章》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道经·第十四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老子·道经·第十九章》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道经·第二章》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道经·第十一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德经·第七十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道经·第六章》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老子·道经·第三十二章》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道经·第十三章》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老子·德经·第六十五章》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道经·第三十章》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道经·第二十九章》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德经·第四十三章》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老子·道经·第三十二章》
十一、《庄子》名句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外篇·知北游》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庄子·外篇·秋水》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内篇·大宗师》
哀莫大于心死——《庄子·外篇·田子方》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外篇·山木》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内篇·人间世》
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内篇·大宗师》
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内篇·逍遥游》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庄子·内篇·齐物论》
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庄子·外篇·至乐》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外篇·胠箧》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庄子·杂篇·盗跖》
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杂篇·盗跖》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杂篇·外物》
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庄子·内篇·人间世》
灾人者,人必反 灾之。——《庄子·内篇·人间世》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庄子·外篇·天道》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内篇·养生主原文》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庄子·内篇·人间世》
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庄子·杂篇·天下》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外篇·骈拇》
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庄子·杂篇·徐无鬼》
木与木相摩则然,金与火相守则流——《庄子·杂篇·外物》
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庄子·内篇·逍遥游》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庄子·外篇·刻意》
十二、《鬼谷子》名句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鬼谷子·持枢》
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鬼谷子·谋篇》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鬼谷子·反应》
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鬼谷子·捭阖》
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鬼谷子·捭阖》
十三、《孙子兵法》名句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孙子兵法·九地篇》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兵法·谋攻篇》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谋攻篇》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虚实篇》
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孙子兵法·虚实篇》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
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孙子兵法·兵势篇》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孙子兵法·始计篇》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谋攻篇》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孙子兵法·军形篇》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子兵法·始计篇》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孙子兵法·兵势篇》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
——《孙子兵法·九变篇》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始计篇》
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孙子兵法·军形篇》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孙子兵法·火攻篇》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篇》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孙子兵法·军形篇》
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孙子兵法·虚实篇》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孙子兵法·军形篇》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孙子兵法·行军篇》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孙子兵法·军争篇》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孙子兵法·谋攻篇》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孙子兵法·行军篇》
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孙子兵法·军争篇》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孙子兵法·虚实篇》
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孙子兵法·九地篇》
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孙子兵法·虚实篇》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孙子兵法·兵势篇》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孙子兵法·行军篇》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孙子兵法·军形篇》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孙子兵法·地形篇》
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孙子兵法·作战篇》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孙子兵法·谋攻篇》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孙子兵法·虚实篇》
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孙子兵法·军争篇》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孙子兵法·九地篇》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孙子兵法·作战篇》
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孙子兵法·作战篇》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孙子兵法·作战篇》
十四、《黄帝内经》名句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黄帝内经·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
十五、《了凡四训》名句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了凡四训·谦德之效》
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了凡四训·改过之法》
十六、《曾国藩诫子书》名句
一曰慎独而心安。——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二曰主敬则身强。——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则身强之强健,又何疑乎?——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
——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四曰习劳则神钦。——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三曰求仁则人悦。——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
——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读书学古,粗知大义,既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聪明睿智,皆由此出。——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庄敬日强,安肆日偷。——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十七、《菜根谭》名句
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菜根谭·概论》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菜根谭·概论》
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菜根谭·概论》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菜根谭·概论》
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菜根谭·概论》
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菜根谭·概论》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菜根谭·概论》
淡薄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菜根谭·概论》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菜根谭·概论》
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得;衰时罪孽都是盛时作得。——《菜根谭·概论》
涉世无一段圆活的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菜根谭·概论》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真正英雄。——《菜根谭·概论》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菜根谭·概论》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要感德,无怨便是德。——《菜根谭·概论》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菜根谭·概论》
盖世的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的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菜根谭·概论》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菜根谭·概论》
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菜根谭·概论》
盖世的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的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菜根谭·概论》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菜根谭·概论》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菜根谭·概论》
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菜根谭·概论》
事事要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菜根谭·概论》
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菜根谭·概论》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菜根谭·概论》
恩仇不可太明,明则人起携贰之志。——《菜根谭·概论》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此戒疏于虑者。——《菜根谭·概论》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切莫放手。
——《菜根谭·概论》
志以淡泊明,而节从肥甘丧矣。——《菜根谭·概论》
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
——《菜根谭·概论》
无善而致人誉,不如无恶而致人毁。——《菜根谭·概论》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菜根谭·概论》
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菜根谭·概论》
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菜根谭·概论》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菜根谭·概论》
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菜根谭·概论》
功过不宜少混,混则人怀惰隳之心——《菜根谭·概论》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菜根谭·概论》
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菜根谭·概论》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菜根谭·概论》
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魉猖狂。——《菜根谭·概论》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菜根谭·概论》
悔既往之失,亦要防将来之非。——《菜根谭·概论》
作人无一点真恳的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菜根谭·概论》
生长富贵丛中的,嗜欲如猛火、权势似烈焰。——《菜根谭·概论》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之操。——《菜根谭·概论》
能者劳而俯怨,何如拙者逸而全真。——《菜根谭·概论》
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伏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菜根谭·概论》
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时。——《菜根谭·概论》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菜根谭·概论》
心者修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菜根谭·概论》
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菜根谭·概论》
养弟子如养闺女,最要严出入,谨交游。——《菜根谭·概论》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菜根谭·概论》
鱼网之设,鸿则罹其中;螳螂之贪,雀又乘其后。——《菜根谭·概论》
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菜根谭·概论》
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若小人之自新。《菜根谭·概论》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长,使人有不匮之思。
十八、《围炉夜话》名句
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围炉夜话·第七八则》
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
——《围炉夜话·第十六则》
身不饥寒,天未尝负我;学无长进,我何以对天。——《围炉夜话·第一一九则》
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围炉夜话·第二五则》
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围炉夜话·第四一则》
神闲气静,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领。——《围炉夜话·第一七六则》
读书不下苦功,妄想显荣,岂有此理?——《围炉夜话·第一一四则》
有不忍言之心,必有不忍言之祸。——《围炉夜话·第一三O则》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围炉夜话·第十五则》
有才必韬藏,如浑金璞玉,暗然而日章也——《围炉夜话·第十四则》
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围炉夜话·第五四则》
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语言深刻,终为薄福之人。—《围炉夜话·第二九则》
文章是山水化境,富贵乃烟云幻形。——《围炉夜话·第一二二则》
求个良心管我,留些余地处人。——《围炉夜话·第四七则》
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人犯一俗字,便不可医。——《围炉夜话·第一二九则》
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不可用之以读书。——《围炉夜话·第一五九则》
和气迎人,平情应物。抗心希古,藏器待时。——《围炉夜话·第一四二则》
语言多矫饰,则人品心术,尽属可疑。——《围炉夜话·第四十则》
愁烦中具潇洒襟怀,满抱皆春风和气;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
——《围炉夜话·第七八则》
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福终为祸;困穷之最难耐者能耐之,苦定回甘。
——《围炉夜话·第十则》
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则舍近图远,难期有成矣。——《围炉夜话·第三十则》
心能辨事非,处事方能决断;人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
——《围炉夜话·第二十则》
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围炉夜话·第八五则》
用功于内者,必于外无所求——《围炉夜话·第一八八则》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胜于靠他人。——《围炉夜话·第五七则》
饰美于外者,必其中无所有。——《围炉夜话·第一八八则》
有真性情,须有真涵养:有大识见,乃有大文章。——《围炉夜话·第一六二则》
不必于世事件件皆能,惟求与古人心心相印。—《围炉夜话·第一五三则》
无执滞心,才是通方士;有做作气,便非本色人。《围炉夜话·第八六则》
言不可尽信,必揆诸理;事未可遽行,必问诸心。——《围炉夜话·第二OO则》
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围炉夜话·第三则》
甘受人欺,定非懦弱;自谓予智,终是糊涂。—《围炉夜话·第一二五则》
君子有过行,小人嫉之不能容;君子无过行,小人嫉之亦不能容
——《围炉夜话·第三三则》
君子处小人,必平其气以待之,不可稍形激切也。《围炉夜话·第三三则》
交朋友增体面,不如交朋友益身心——《围炉夜话·第四五则》
一味学吃亏,是处事良方。——《围炉夜话·第五四则》
看书须放开眼孔,做人要立定脚跟——《围炉夜话·第四二则》
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则吉凶可鉴也——《围炉夜话·第五二则》
为学不外静敬二字,教人先去骄惰二字。——《围炉夜话·第一四八则》
莫之大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围炉夜话·第一六六则》
人生不可安闲,有恒业,才足收放心。——《围炉夜话·第八三则》
自家富贵,不着意里,人家富贵,不着眼里,此是何等胸襟。
——《围炉夜话·第二三则》
有不可及之志,必有不可及之功——《围炉夜话·第一三O则》
欲利己,便是害己;肯下人,终能上人。——《围炉夜话·第二一五则》
为学无间断,如流水行云,日进而不已也。——《围炉夜话·第十四则》
想到他日是那样下场,则可以发愤矣。——《围炉夜话·第三六则》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此八字是收放心的工夫—《围炉夜话·第一七六则》
知往日所往之非,则学日进矣——《围炉夜话·第五六则》
贫贱非辱,贫贱而谄求于人者为辱;富贵非荣,富贵而利济于世者为荣。
——《围炉夜话·第三一则》
误用聪明,何若一生守拙——《围炉夜话·第四一则》
古今有为之士,皆不轻为之士,乡党好事之人,必非晓事之人。
——《围炉夜话·第一三七则》
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围炉夜话·第九九则》
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但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围炉夜话·第八五则》
习读书之业,便当知读书之乐——《围炉夜话·第五五则》
无论作何等人,总不可有势利气——《围炉夜话·第三五则》
见世人可取者多,则德日进矣。——《围炉夜话·第五六则》
处事有何定凭,但求此心过得去——《围炉夜话·第三九则》
草春荣而冬枯,至于极枯,则又生矣——《围炉夜话·第六九则》
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一味学吃亏,是处事良方。—《围炉夜话·第五四则》
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则同流合污,无足有为矣—《围炉夜话·第三十则》
处事要代人作想,读书须切己用功。——《围炉夜话·第五则》
待人宜宽,惟待子孙不可宽;行礼宜厚,惟行嫁娶不必厚。
——《围炉夜话·第一七八则》
生资之高在忠信,非关机巧;学业之美在德行,不仅文章。
——《围炉夜话·第十则》
世风之狡诈多端,到底忠厚人颠扑不破——《围炉夜话·第八九则》
读书无论资性高低,但能勤学好问,凡事思一个所以然,自有义理贯通之日
——《围炉夜话·第十七则》
立身不嫌家世贫贱,但能忠厚老成,所行无一毫苟且处,便为乡党仰望之人。
——《围炉夜话·第十七则》
存科名之心者,未必有琴书之乐——《围炉夜话·第二六则》
本分人,即是快活人,无奈做本分人者甚少。——《围炉夜话·第四则》
末俗以繁华相尚,终觉冷淡处趣味弥长。——《围炉夜话·第八九则》
人皆欲会说话,苏秦乃因会说而杀身——《围炉夜话·第七则》
一言足以召大祸,故古人守口如瓶,惟恐其覆坠也《围炉夜话·第四八则》
讲大经纶,只是实实落落;有真学问,决不怪怪奇奇。《围炉夜话·第三一则》
正而过则迂,直而过则拙,故迂拙之人,犹不失为正直。
——《围炉夜话·第一一O则》
淡中交耐久,静里寿延长。——《围炉夜话·第一一六则》
教小儿宜严,严气足以平躁气——《围炉夜话·第八则》
种田人,改习尘市生涯,定为败路;读书人,干与衙门词讼,便入下流。
——《围炉夜话·第六十则》
人之足传,在有德,不在有位——《围炉夜话·第九九则》
能脱身牢笼外,便是大英雄。——《围炉夜话·第二八则》
养心须淡泊,凡足以累吾心者勿为也。——《围炉夜话·第九八则》
无论习何等业,总不可有粗浮心。——《围炉夜话·第三五则》
贫贱非辱,贫贱而谄求于人者为辱——《围炉夜话·第三一则》
肯救人坑坎中,便是活菩萨——《围炉夜话·第二八则》
常思某人境界不及我,某人命运不及我,则可以知足矣。《围炉夜话·第六一则》
稳当话,却是平常话,所以听稳当话者不多——《围炉夜话·第四则》
知道自家是何等身份,则不敢虚骄矣——《围炉夜话·第三六则》
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围炉夜话·第五五则》
不蹶于山,而蹶于垤,则细微宜防也。——《围炉夜话·第五二则》
权势之徒,虽至亲亦作威福,岂知烟云过眼,已立见其消亡。
——《围炉夜话·第二二则》
求备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心接物——《围炉夜话·第一五九则》
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围炉夜话·第一六三则》
为人全无好处,欲邀福庆,从何得来?——《围炉夜话·第一一四则》
颜子之不校,孟子之自反,是贤人处横逆之方——《围炉夜话·第四九则》
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以率子,无庸徒事言词也。《围炉夜话·第三三则》
气性不和平,则文章事功,俱无足取——《围炉夜话·第四十则》
禄不患其不来,患禄来,而不能无愧其禄。——《围炉夜话·第四四则》
立业无论大小,总要此身做得来。——《围炉夜话·第三九则》
但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围炉夜话·第八五则》
衣禄原有定数,必节俭简省,乃可久延。——《围炉夜话·第六三则》
莲朝开而暮合,至不能合,则将落矣——《围炉夜话·第六九则》
凡事谨守规模,必不大错;一生但足衣食,便称小康。—《围炉夜话·第五三则》
与朋友交游,须将他们好处留心学来,方能受益;对圣贤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围炉夜话·第二则》
古人忠孝,不离心头,今人忠孝,不离口头,此是何等志量。
——《围炉夜话·第二三则》
守身不敢妄为,恐贻羞于父母——《围炉夜话·第三四则》
富贵非荣,富贵而利济于世者为荣。——《围炉夜话·第三一则》
愁烦中具潇洒襟怀,满抱皆春风和气——《围炉夜话·第七八则》
谦似乎谄,然谦是虚心,谄是媚心;故处世贵谦,而不可谄。
——《围炉夜话·第四三则》
朴实浑厚,初无甚奇,然培子孙之元气者,必此人也。《围炉夜话·第十九则》
和平处事,勿矫俗为高;正直居心,勿设机以为智。——《围炉夜话·第六五则》
庸愚之覆事,犹为小咎;而精明之覆事,必见大凶。——《围炉夜话·第五九则》
一行足以玷终身,故古人饬躬若璧,惟恐有瑕疵也。——《围炉夜话·第四八则》
庸愚足以覆事;精明亦足以覆事。——《围炉夜话·第五九则》
父兄有恶行,子弟学之则无不肖——《围炉夜话·第三三则》
财不患其不得,患财得,而不能善用其财——《围炉夜话·第四四则》
奢侈足以败家;悭吝亦足以败家。——《围炉夜话·第五九则》
境难足于心,尽行放下,则未有不足矣。——《围炉夜话·第一一三则》
人心统耳目官骸,而于百体为君,必随处见神明之宰。—《围炉夜话·第十二则》
讲性命之学者,不可无经济之才。——《围炉夜话·第二六则》
高或入于虚,华或入于浮,而虚浮之士,究难指为高华。
——《围炉夜话·第一一O则》
对圣贤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围炉夜话·第二则》
圣人不责人无过,唯多方诱之改过,庶人心可回也。《围炉夜话·第二四则》
奸邪之辈,即平地亦起风波,岂知神鬼有灵,不肯听其颠倒。
——《围炉夜话·第二二则》
严近乎矜,然严是正气,矜是乖气;故持身贵严,而不可矜。
——《围炉夜话·第四三则》
与朋友交游,须将他们好处留心学来,方能受益——《围炉夜话·第二则》
何谓享福之才,能读书者便是;何谓创家之人,能教子者便是。
——《围炉夜话·第一O四则》
一恕字是接物之要,所以终身可行也。——《围炉夜话·第六则》
教子弟求显荣,不如教子弟立品行。——《围炉夜话·第四五则》
创业还须深虑,恐贻害于子孙。——《围炉夜话·第三四则》
常人突遭祸患,可决其再兴,心动于警励也。——《围炉夜话·第三七则》
大家渐及消亡,难期其复振,势成于因循也。——《围炉夜话·第三七则》
奢侈之败家,犹出常情;而悭吝之败家,必遭奇祸。——《围炉夜话·第五九则》
善处事者,但就是非可否,审定章程,而不必利于己。《围炉夜话·第九则》
常思某人德业胜于我,某人学问胜于我,则可以自惭矣。《围炉夜话·第六一则》
富贵易生祸端,必忠厚谦恭,才无大患——《围炉夜话·第六三则》
守身必谨严,凡足以戕吾身者宜戒之——《围炉夜话·第九八则》
行善济人,人遂得以安全,即在我亦为快意——《围炉夜话·第五一则》
日用必须简省,杜奢端,即以昭俭德。——《围炉夜话·第八三则》
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无也——《围炉夜话·第六则》
士君子立言,贵平正,尤贵精详。——《围炉夜话·第二五则》
子贡之无谄,原思之坐弦,是贤人守贫穷之法。《围炉夜话·第四九则》
人皆欲多积财,石崇乃因多积财而丧命。——《围炉夜话·第七则》
善谋生者,但令长幼内外,勤修恒业,而不必富其家。《围炉夜话·第九则》
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工夫。
——《围炉夜话·第一则》
道本足于身,切实求来,则常若不足矣——《围炉夜话·第一一三则》
打算精明,自谓自计,然败祖父之家声者,必此人也。《围炉夜话·第十九则》
父兄有善行,子弟学之或不肖——《围炉夜话·第三三则》
逞奸谋事,事难必其稳重,可惜他徒自坏心。——《围炉夜话·第五一则》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围炉夜话·第六四则》
王者不令人放生,而无故却不杀生,则物命可惜也。《围炉夜话·第二四则》
十九、《小窗幽记》名句
留七分正经,以度生;留三分痴呆,以防死。——《小窗幽记·集醒篇》
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小窗幽记·集醒篇》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小窗幽记·集醒篇》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小窗幽记·集醒篇》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小窗幽记·集醒篇》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小窗幽记·集醒篇》
不近人情,举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小窗幽记·集醒篇》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小窗幽记·集醒篇》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小窗幽记·集醒篇》
多读两句书,少说一句话,读得两行书,说得几句话。——《小窗幽记·集醒篇》
守恬淡以养道,处卑下以养德,去嗔怒以养性,薄滋味以养气。
——《小窗幽记·集景篇》
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小窗幽记·集灵篇》
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交友道也。——《小窗幽记·集醒篇》
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世一番。
——《小窗幽记·集灵篇》
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小窗幽记·集醒篇》
神人之言微,圣人之言简,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
——《小窗幽记·集醒篇》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小窗幽记·集醒篇》
处事最当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小窗幽记·集醒篇》
无事如有事时堤防,可以弭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时镇定,可以销局中之危。
——《小窗幽记·集峭篇》
喜传语者,不可与语。好议事者,不可图事。——《小窗幽记·集醒篇》
厌名利之谈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小窗幽记·集醒篇》
让利精于取利,逃名巧于邀名。——《小窗幽记·集灵篇》
澹泊之守,须从秾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
——《小窗幽记·集醒篇》
甘人之语,多不论其是非;激人之语,多不顾其利害。——《小窗幽记·集醒篇》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小窗幽记·集醒篇》
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
——《小窗幽记·集醒篇》
山栖是胜事,稍一萦恋,则亦市朝;书画赏鉴是雅事,稍一贪痴,则亦商贾。
——《小窗幽记·集醒篇》
过份求福,适以速祸;安分远祸,将自得福。——《小窗幽记·集灵篇》
眉睫才交,梦里便不能张主;眼光落地,泉下又安得分明。
——《小窗幽记·集醒篇》
豪杰向简淡中求,神仙从忠孝上起。——《小窗幽记·集醒篇》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小窗幽记·集法篇》
佳思忽来,书能下酒;侠情一往,云可赠人。——《小窗幽记·集醒篇》
病中之趣味,不可不尝;穷途之景界,不可不历。——《小窗幽记·集法篇》
任彼世态之炎凉,从他人情之反覆。——《小窗幽记·集素篇》
友遍天下英杰人士,读尽人间未见之书。——《小窗幽记·集豪篇》
蝴蝶长悬孤枕梦,凤凰不上断弦鸣。——《小窗幽记·集情篇》
心为形役,尘世马牛;身被名牵,樊笼鸡骛。——《小窗幽记·集峭篇》
有大通必有大塞,无奇遇必无奇穷。——《小窗幽记·集峭篇》
一失脚为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小窗幽记·集峭篇》
孤鸣翱翔以不去,浮云黯淡而荏苒。——《小窗幽记·集情篇》
透得生死关,方是大休歇。——《小窗幽记·集醒篇》
世途虽纷华,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小窗幽记·集醒篇》
从冗入闲,然后觉闲中之滋味最长。——《小窗幽记·集醒篇》
闹场能笃学,方为心地上工夫。——《小窗幽记·集醒篇》
居高者,形逸而神劳;处下者,形劳而神逸。——《小窗幽记·集醒篇》
轻与必滥取,易信必易疑。——《小窗幽记·集醒篇》
倚才高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小窗幽记·集醒篇》
闭门阅佛书,开门接佳客,出门寻山水,此人生三乐。——《小窗幽记·集灵篇》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小窗幽记·集灵篇》
但看花开落,不言人是非。——《小窗幽记·集素篇》
鸡坛可以益学,鹤阵可以善兵。——《小窗幽记·集韵篇》
填不满贪海,攻不破疑城。——《小窗幽记·集韵篇》
人语亦语,诋其昧于钳口;人默亦默,訾其短于雌黄。——《小窗幽记·集韵篇》
与其巧持于末,不若拙戒于初。——《小窗幽记·集法篇》
世道不怜才,凤毛麟角,化作灰尘。——《小窗幽记·集峭篇》
要做男子,须负刚肠,欲学古人,当坚苦志。——《小窗幽记·集峭篇》
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小窗幽记·集法篇》
凡事韬晦,不独益己,抑且益人——《小窗幽记·集法篇》
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知事。——《小窗幽记·集法篇》
性不可纵,怒不可留,语不可激,饮不可过。——《小窗幽记·集法篇》
贫士之交贵人也,傲骨当存。——《小窗幽记·集法篇》
君子不傲人以不如,不疑人以不肖。——《小窗幽记·集奇篇》
大豪杰,舍己为人,小丈夫,因人利己。——《小窗幽记·集奇篇》
非穷愁不能著书,当孤愤不宜说剑。——《小窗幽记·集奇篇》
君子虽不过信人,君子断不过疑人。——《小窗幽记·集灵篇》
饱饫宴游祸将生焉。——《小窗幽记·集灵篇》
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志时。——《小窗幽记·集灵篇》
广胸中之丘壑,游物外之文章。——《小窗幽记·集豪篇》
才以气雄,品由心定。——《小窗幽记·集豪篇》
何以下达,惟有饰非;何以上达,无如改过。——《小窗幽记·集法篇》
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小窗幽记·集醒篇》
见悻悻自好之徒,应须防口。——《小窗幽记·集醒篇》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小窗幽记·集醒篇》
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小窗幽记·集醒篇》
望不胜奢,欲不胜餍,利交所以必忤。——《小窗幽记·集醒篇》
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小窗幽记·集醒篇》
宁为随世之庸愚,无为欺世之豪杰。——《小窗幽记·集醒篇》
花棚石磴,小坐微醺。——《小窗幽记·集醒篇》
待己不可不严明,与人不可不和气。——《小窗幽记·集醒篇》
以道窒欲,则心自清。——《小窗幽记·集醒篇》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志;怜微才者,乃有驰驱豪杰之心。
——《小窗幽记·集醒篇》
脱颖之才,处囊而后见;绝尘之足,历块以方知。《小窗幽记·集醒篇》
实心清素,则所涉都厌尘氛。——《小窗幽记·集醒篇》
凡兴留不尽之意,则趣多。——《小窗幽记·集醒篇》
处危急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小窗幽记·集醒篇》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小窗幽记·集醒篇》
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小窗幽记·集醒篇》
磨墨如病儿,把笔如壮夫。——《小窗幽记·集素篇》
古来大圣大贤,寸针相对;世上闲语,一笔勾销。《小窗幽记·集醒篇》
居才之法,切莫如妒花雨。——《小窗幽记·集醒篇》
宁为真士夫,不为假道学。——《小窗幽记·集峭篇》
精明当事之祸机,却恨一生了了。——《小窗幽记·集醒篇》
处巧若拙,处明若晦,处动若静。——《小窗幽记·集醒篇》
登山岳者,然后知蹊径之崎岖。——《小窗幽记·集醒篇》
禽鸟声中闻自性,方知情识是戈矛。——《小窗幽记·集醒篇》
博览广识见,寡交少是非。——《小窗幽记·集醒篇》
隙驹易过,人当寸惜乎阴。——《小窗幽记·集醒篇》
有乍交之欢易,无久处之厌难。——《小窗幽记·集峭篇》
困穷背后福跟随,何须戚戚。——《小窗幽记·集峭篇》
曳裾自屈,岂是交游。——《小窗幽记·集灵篇》
志要高华,趣要淡泊。——《小窗幽记·集灵篇》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小窗幽记·集灵篇》
二十、《红楼梦》名句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第五回》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曹雪芹《临江仙·柳絮》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第一回》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红楼梦·第三回》
开到荼蘼花事了。——《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红楼梦·第三回》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曹雪芹《好了歌注》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红楼梦·第一回》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红楼梦·第八回》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红楼梦·第五回》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红楼梦·第三回》
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红楼梦·第五回》
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红楼梦·第二回》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红楼梦·第七十回》
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红楼梦·第五回》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
——《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红楼梦·第五回》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曹雪芹《葬花吟》
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红楼梦·第九十回》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红楼梦·第一回》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红楼梦·第五回》
不因俊俏难为友,正为风流始读书。——《红楼梦·第七回》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红楼梦·第五回》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红楼梦·第五回》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红楼梦·第五回》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文死谏,武死战。——《红楼梦·第三十六回》
大丈夫相时而动。——《红楼梦·第四回》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红楼梦·第一回》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红楼梦·第五回》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红楼梦·第八十二回》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第一回》
闲处光阴易过——《红楼梦·第一回》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红楼梦·第五十回》
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红楼梦·第二十六回》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红楼梦·第五回》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红楼梦·第五回》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红楼梦·第一回》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曹雪芹《好了歌》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红楼梦·第八回》
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红楼梦·第五回》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曹雪芹《西江月·批宝玉二首》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得饶人处且饶人——《红楼梦·第五十九回》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红楼梦·第二回》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红楼梦·第五回》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红楼梦·第五回》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红楼梦·第五回》
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红楼梦·第五回》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曹雪芹《葬花吟》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红楼梦·第五回》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曹雪芹《问菊》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曲》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红楼梦·第五回》
正不容邪,邪复妒正——《红楼梦·第二回》
幸于始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其利。——《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曹雪芹《终身误》
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红楼梦·第七十二回》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曹雪芹《好了歌注》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曹雪芹《薛宝钗咏白海棠》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红楼梦·第三回》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曹雪芹《好了歌注》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曹雪芹《终身误》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曹雪芹《好了歌》
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红楼梦·第二十六回》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红楼梦·第四十九回》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曹雪芹《终身误》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曹雪芹《临江仙·柳絮》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曹雪芹《薛宝钗咏白海棠》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曹雪芹《葬花吟》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曹雪芹《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曹雪芹《杏帘在望》
尺幅鲛鮹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红楼梦·第三十四回》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三》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曹雪芹《葬花吟》
人怕出名猪怕壮——《红楼梦·第八十三回》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红楼梦·第十六回》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曹雪芹《残菊》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曹雪芹《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曹雪芹《薛宝钗咏白海棠》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曹雪芹《咏菊》
恭敬不如从命。——《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恨铁不成钢——《红楼梦·第九十六回》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曹雪芹《葬花吟》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曹雪芹《葬花吟》
韶华休笑本无根。——曹雪芹《临江仙·柳絮》
浮萍尚有相逢日,人岂全无见面时。——《红楼梦·第七十二回》
宁撞金钟一下,不打破鼓三千——《红楼梦·第七十二回》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红楼梦·第十三回》
自古嫦娥爱少年——《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贪多嚼不烂——《红楼梦·第九回》
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曹雪芹《红豆曲》
吃不了兜着走——《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曹雪芹《临江仙·柳絮》
一动不如一静。——《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金子终得金子换——《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当着矮人,别说短话——《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曹雪芹《红豆曲》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曹雪芹《西江月·批宝玉二首》
墙倒众人推——《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一人拼命,万夫莫当。——《红楼梦·第一百三回》
贵人多忘事——《红楼梦·第四回》
偷的锣儿敲不得。——《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表壮不如里壮。——《红楼梦·第六十八回》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曹雪芹《西江月·批宝玉二首》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曹雪芹《好了歌注》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曹雪芹《好了歌》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曹雪芹《好了歌注》
几曾随逝水?——曹雪芹《临江仙·柳絮》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三》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曹雪芹《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曹雪芹《咏菊》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曹雪芹《葬花吟》
眼不见心不烦。——《红楼梦·第二十九回》
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红楼梦·第六十八回》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红楼梦·第九十四回》
千金难买一笑——《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女大十八变——《红楼梦·第七十八回》
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红楼梦·第七十二回》
井水不犯河水。——《红楼梦·第六十九回》
癞狗扶不上墙。——《红楼梦·第六十八回》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曹雪芹《聪明累》
惺惺惜惺惺。——《红楼梦·第八十七回》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曹雪芹《薛宝钗咏白海棠》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曹雪芹《好了歌注》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曹雪芹《西江月·批宝玉二首》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曹雪芹《好了歌注》
病笃乱投医——《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展不开的眉头,挨不明的更漏。——曹雪芹《红豆曲》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曹雪芹《好了歌注》
古今将相在何方?——曹雪芹《好了歌》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曹雪芹《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死葬花人。——曹雪芹《葬花吟》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曹雪芹《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曹雪芹《红楼梦十二曲——世难容》
没事常思有事——《红楼梦·第三十四回》
礼出大家——《红楼梦·第四十回》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曹雪芹《葬花吟》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曹雪芹《葬花吟》
蜂围蝶阵乱纷纷。——曹雪芹《临江仙·柳絮》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曹雪芹《好了歌注》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曹雪芹《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曹雪芹《聪明累》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有谁?——曹雪芹《葬花吟》
连宵霢霢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曹雪芹《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曹雪芹《葬花吟》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曹雪芹《葬花吟》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曹雪芹《葬花吟》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曹雪芹《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曹雪芹《金陵十二钗正册——贾探春》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曹雪芹《金陵十二钗正册——妙玉》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曹雪芹《金陵十二钗正册——惜春》
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红楼梦·第五回》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曹雪芹《终身误》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曹雪芹《好了歌》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曹雪芹《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曹雪芹《红楼梦十二曲——飞鸟各投林》
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曹雪芹《红楼梦十二曲——飞鸟各投林》
二十一、《三国演义》名句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三国演义·第三回》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三国演义·第九回》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
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三回》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三国演义·第四回》
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大丈夫处世,当努力建功立业,著鞭在先。今若不取,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兵家胜败真常事,卷甲重来未可知。——《三国演义·第十二回》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第一回》
自古骄兵多致败,从来轻敌少成功。——《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
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三国演义·第五十回》
君疑臣则臣必死——《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九回》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三国演义·第一回》
既生瑜,何生亮!——《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马逢伯乐而嘶,人遇知己而死。——《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军中无戏言——《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
舍心腹而顺手足——《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
棋逢敌手难相胜,将遇良才不敢骄。——《三国演义·第一百回》
强宾不压主——《三国演义·第十三回》
虎父无犬子——《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
归师勿掩,穷寇莫追。——《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胜负乃兵家常事——《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
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
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三国演义·第一回》
名正言顺,大事可图。——《三国演义·第三回》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
紧行无好步——《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
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四回》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
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三国演义·第三回》
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好谋无断,不足为虑——《三国演义·第四回》
招贤纳士,屈己待人——《三国演义·第八回》
得何足喜,失何足忧!——《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无谋之辈,见利必喜——《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三国演义·第一回》
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三国演义·第一回》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三国演义·第八十九回》
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吾思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三国演义·第二回》
倒持干戈,授人以柄——《三国演义·第二回》
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三国演义·第六回》
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三国演义·第三回》
多言获利,不如默而无言。——《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运筹又遇强中手,斗智还逢意外人。——《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
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
不必拘执,随机应变。——《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
虽能用兵,疑则多败。——《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二十二、《水浒传》名句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四回》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水浒传·第二回》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水浒传·第十四回》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水浒传·第二十九回》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水浒传·第三十七回》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能全信?——《水浒传·第二十六回》
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九回》
急来抱佛脚,闲时不烧香。——《水浒传·第十七回》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水浒传·第三回》
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难,失之难。——《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六回》
花开又被风吹落,月皎那堪云雾遮。——《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二回》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水浒传·第十六回》
何当一夕金风起,为我扫除天下热。——《水浒传·第十六回》
酒乱性,色迷人。——《水浒传·第四十五回》
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水浒传·第六十回》
不怕官,只怕管。——《水浒传·第二回》
知恩不报,非为人也。——《水浒传·第二十回》
断送落花三月雨,摧残杨柳九秋霜。——《水浒传·第十六回》
酒能成事,酒能败事——《水浒传·第四回》
头醋不酽彻底薄。——《水浒传·第五十一回》
水来土掩,兵到将迎。——《水浒传·第二十回》
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西游记·第二十七回》
逃生不避路,到处便为家。——《水浒传·第三回》
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水浒传·第一回》
一物不成,两物见在。——《水浒传·第十二回二》
但得一片橘皮吃,莫便忘了洞庭湖。——《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水浒传·第三回》
乐极生悲,否极泰来。——《水浒传·第二十六回》
用仁义以治天下,行礼乐以变海内,公赏罚以定干戈。—《水浒传·第八十二回》
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水浒传·第二十一回》
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水浒传·第二十一回》
恶人自有恶人磨——《水浒传·第三十回》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水浒传·第十五回》
得胜狸猫强似虎,及时鸦鹊便欺雕——《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二回》
风不来,树不动。船不摇,水不浑。——《水浒传·第二十一回》
无功受禄,寝食不安。——《水浒传·第二十八回》
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水浒传·第二十一回》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水浒传·第六回》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水浒传·第十回》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水浒传·第六十二回》
有眼不识泰山。——《水浒传·第二回》
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水浒传·第二回》
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水浒传·第六十九回》
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亦深。——《水浒传·第十九回》
人命大如天——《水浒传·第二十二回》
日远日疏,日亲日近。——《水浒传·第二回》
出外一里,不如屋里。——《水浒传·第六十一回》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水浒传·第十七回》
一客不烦二主。——《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水浒传·第二十八回》
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水浒传·第二十一回》
是真难灭,是假易除。——《水浒传·第六十二回》
救人须救彻。——《水浒传·第九回》
横财不富命穷人。——《水浒传·第三十四回》
人怕落荡,铁怕落炉——《水浒传·第六十一回》
蛇无头而不行。——《水浒传·第三十五回》
篱牢犬不入。——《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杀鸡焉用牛刀。——《水浒传·第八十五回》
二十三、《西游记》名句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西游记·第七十四回》
一叶浮萍归大海,为人何处不相逢!——《西游记·第四十回》
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门前是与非——《西游记·第五回》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西游记·第八十七回》
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瞌睡多。——《西游记·第三十五回》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西游记·第一回》
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西游记·第十三回》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西游记·第二十八回》
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西游记·第三十三回》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西游记·第十二回》
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西游记·第四十回》
别有世间曾未见,一行一步一花新。——《西游记·第三十八回》
禅心朗照千江月,真性情涵万里天。——《西游记·第八回》
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西游记·第三十二回》
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西游记·第十七回》
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西游记·第二十四回》
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西游记·第七十五回》
尿泡虽大无斤两,秤铊虽小压千斤。——《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货有高低三等价,客无远近一般看——《西游记·第八十四回》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西游记·第八回》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西游记·第七十八回》
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西游记·第二十四回》
强龙不压地头蛇。——《西游记·第四十五回》
强龙不压地头蛇。——《西游记·第四十五回》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西游记·第一回》
出家人莫说在家话。——《西游记·第三十二回》
不看僧面看佛面。——《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
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移——《西游记·第八十二回》
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西游记·第七十七回》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西游记·第九十九回》
珍馐百味,一饱便休。——《西游记·第九十六回》
千里姻缘使线牵。——《西游记·第九十三回》
人没伤虎心,虎没伤人意。——《西游记·第十六回》
会家不忙,忙家不会——《西游记·第二十一回》
若要有前程,莫做没前程。——《西游记·第八回》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西游记·第八十一回》
好手不敌双拳,双拳不如四手。——《西游记·第十四回》
一物降一物——《西游记·第五十一回》
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西游记·第七十五回》
冤有头,债有主——《西游记·第五十六回》
疑心生暗鬼——《西游记·第三十二回》
真金不怕火——《后西游记·第七回》
知恩不报非君子——《西游记·第二十七回》
说谎不瞒当乡人——《西游记·第七十六回》
人有善愿,天必从之。——《西游记·第八回》
礼多必诈——《西游记·第九十二回》
请将不如激将——《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巧者多劳拙者闲——《西游记·第四十六回》
禽有禽言,兽有兽语。——《西游记·第一回》
莫生懒惰意,休起怠荒心——《西游记·第八十二回》
起头容易结梢难。——《西游记·第九十六回》
人情大似圣旨——《西游记·第五十三回》
龙生九种,九种各别。——《西游记·第四十三回》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西游记·第七回》
鸡儿不吃无工之食。——《西游记·第四十七回》
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西游记·第四十回》
山不碍路,路自通山。——《西游记·第八十回》
事无三不成——《西游记·第八十三回》
手插鱼篮,避不得腥。——《西游记·第八十六回》
为人须为彻——《西游记·第二回》
一法通,万法通——《后西游记·第三回》
一人有福,带挈一屋。——《西游记·第六十九回》
单丝不线,孤掌难鸣。——《西游记·第三十回》
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西游记·第二十回》
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板脂——《西游记·第九十四回》
物随主便。——《西游记·第三十四回》
好处安身,苦处用钱。——《西游记·第九十七回》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西游记·第七十二回》
诬告加三等。——《西游记·第八十三回》
物见主,必定取——《西游记·第八十九回》
入国问禁,入里问俗。——《后西游记·第二十二回》
君子不念旧恶——《西游记·第二十六回》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西游记·第十六回》
鹭鸶不吃鹭鸶肉。——《西游记·第二十四回》
老虎进了城,家家都闭门。虽然不咬人,日前坏了名。—《西游记·第三十六回》
人将礼乐为先。——《西游记·第三十六回》
十日滩头坐,一日行九滩——《西游记·第八十四回》
好汉千里客,万里去传名。——《西游记·第七十六回》
好死不如恶活。——《西游记·第六十三回》
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邻。——《西游记·第九十四回》
不冷不热,五谷不结。——《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远路没轻担——《西游记·第八十回》
二十四、《佛学》名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出自唐代惠能的《菩提偈》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如理实见》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庄严净土》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金刚经·如法受持》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正信希有》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金刚经·大乘正宗》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金刚经·如理实见》
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金刚经·究竟无我》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金刚经·善现启请》
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金刚经·离相寂灭》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金刚经·净心行善》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无得无说》
所作福德不应贪着。——《金刚经·不受不贪》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金刚经·离相寂灭》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金刚经·究竟无我》
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究竟无我》
无有定法如来可说。——《金刚经·无得无说》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经·大乘正宗》
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金刚经·离相寂灭》
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金刚经·非说所说》
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金刚经·不受不贪》
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金刚经·正信希有》
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金刚经·妙行无住》
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金刚经·一体同观》
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金刚经·离色离相》
- 上一篇:品味国学经典名句分享(中国国学经典名句)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