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语言 >  当前文章

语言

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目(关于世界史的检测题)

ashao 10-02 12:58 阅读 我爱育娃
高中历史必修二世界史检测 一、选择题 (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某学者在一本书中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

高中历史必修二世界史检测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某学者在一本书中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的失败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黄金白银的流失

2、16世纪时有一欧洲国家的国王说:“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 这一国家后来还兼并了葡萄牙,被后世称为“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西班牙 C.法国 D.荷兰

3、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促使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

4、有人认为:“如同西班牙漫长的16世纪、荷兰漫长的17世纪、英国漫长的19世纪一样,美国漫长的20世纪进入百年周期的终结阶段。”上述四国确立各自“漫长世纪”的共同因素是

A.金融霸主的地位 B.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C.经济体制的创新 D.拥有广大的殖民地

5、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并最终获胜,夺取了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海权——贸易——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模式。英国对荷兰的胜利主要得益于当时的英国

A.社会制度的优越 B.商业贸易的成熟 C.手工业的发达 D.工业革命的成果

6、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什么

A.工厂制组织形式 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机器大工业生产 D.工业城市生活方式

7、19世纪70年之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在欧美许多国家开展起来.这一革命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C.从“煤铁复合型”布局到临海型布局的演变 D.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8、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所占比例表



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由表1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9、杰里·本特利在《全球史》中写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一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说明

A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B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播的主要原因

C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加速疾病的传播

10、以当代美国默里.N.罗斯巴德为首的新的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 )

A.罗斯福新政是对胡佛做法的全面否定 B.胡佛的举措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经验教训

C.胡佛对经济危机爆发负主要责任 D.胡佛开创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目(关于世界史的检测题)

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目(关于世界史的检测题)

11、不同的经济模式折射出不同经济学派的经济学说。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始终存在着两大相互对立的经济学说——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他们

A.看似相互矛盾但目的一致 B.对国家干预经济看法一致

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始终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12、《纽约每日新闻》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举办“金手套”锦标赛半决赛,卖票花样之多,最是惊人不过:票价是五角,但除五分钱娱乐税必须付现金外,其余可以用任何实物偿付。于是专雇了一个人,为形形色色的来件作价,其中有:香肠、床垫、帽子、《圣经新约》……这一状况与新政的下列哪一措施有关

A银行休业整顿 B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C兴办公共工程D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

13、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14、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一次演说中说:“在19世纪,受赠土地便是获得机会。正如有人给了你们在德克萨斯州的众多祖先那么一小块土地,就是起家的本钱。在21世纪,人们最指望得到的赠品,再也不是土地,而是联邦政府的奖学金……”克林顿的这一论断说明了什么

A.美国政府将会逐步增加奖学金 B.信息时代对知识的依赖性逐步增强

C.美国政府将严格控制土地资源 D.政府的奖学金成为人们起家的本钱

15、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下图反映的趋势是

美国股票持有者增长图

A.建立国营企业,出现国有化趋势 B.出现资本社会化趋势

C.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计划指导 D.出现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趋势,扩大新中间阶层

16、国际著名学者陈启懋教授曾撰文指出:“二战后60年来,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崩溃,而且……政治、社会相对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提高,至今也看不出垂死的迹象。”其原因主要在于

A.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B.“混合经济”逐渐出现并发展

C.缩小“福利国家”规模,减少国家财政支出 D.垄断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17、苏俄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工业企业经营方式有很大不同。根据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区别,我们可以推测出,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

A.集中全国的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扩大经营权

C.国家政权和国外、国内私人资本合作 D.重要工业企业归国家所有和由国家经营

18、苏俄(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邓小平改革开放被誉为20世纪三大改革运动,但也曾引来了普遍的质疑,如,“新经济政策是退回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是搞社会主义运动”,“邓小平是在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些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的角度看问题 ②没有看到政策调整并未涉及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④没有从发展、辩证的角度看问题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④ D①②③④

19、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

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C.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和平演变”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0、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21、苏联的工业化和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①工业化首先从重工业起步 ②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③工业化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④工业化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目(关于世界史的检测题)

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目(关于世界史的检测题)

22、他是一个勇于否定过去而又不能彻底摒弃历史遗产的人物,是一个顺应历史潮流步入苏联最高决策层,而又在理论上准备不足的人物。他谴责独裁,但未能触及专横的权力。以下言行属于该领导人的是( )

A.“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B.“发展重工业,过去与现在都是苏联经济的不变原则”

C.“玉米能使农庄像插了翅膀一样飞腾起来” D.“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23、俄罗斯民调显示:61%的受访者认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国家发展最好的时期。理由最可能是( )

A.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B.苏联保持了大国的荣光C.苏联军事实力全面超过美国

D.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24、有人曾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某大国比喻为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运转缓慢,在茫茫大海中濒临下沉,当时的“船长”很不称职,缺乏应有的胆略和能力,仓促应对,危难关头,“船长”竟弃船而逃,使得这个大国走向衰败。对此解释错误的是

A“满载军火”讽喻该大国大搞军备竞赛B“方向不明”是由于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C“船长”弃船喻指他辞去最高领导人职务D“船长”是该大国走向衰败的祸首根源

2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35美元等价于1盎司黄金,各国货币再与美元挂钩,这本质上说明( )。

A实行了固定汇率制 B美元在货币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

C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地位D美元与黄金价值相等

26、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

A.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B.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开始发生转变

C.知识经济的兴起 D.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机制

27、1960年,美国的罗伯特?特里芬指出:“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下列各项中,对特里芬的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力争回归原来的金本位制 B.主张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C.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是一对孪生兄弟D.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其内在的不稳定性和崩溃的必然性

28、某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特点有:没有组织首脑;没有常设机构;软约束力;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等。该组织是( )

A.欧洲联盟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9、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先后建立,这些组织形成的理念与下面说法相符的是(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恒也”

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D.“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30、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二、材料分析题

31、(14分)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中国与世界日益连为一体,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要的一切……

-----哥伦布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15世纪末的哪一重大事件?(1分)该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影响?(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2分)

(3)结合所学的知识,列举材料二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2分)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2分)

4)简要谈谈你对世界市场作用的认识。(5分)

32、(14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动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背叛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4分)

(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4分)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6分)

33、(16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影响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战到二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主要发达国家把一些在贸易、金融上与其有密切联系的国家以及国外殖民地联在一起组成货币集团并相互对抗,使外汇交易向有利于这些大国的方向发展。 ——《世界通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一些国家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措施。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1997年,一场人们始料不及的金融危机由泰国迅速波及东南亚其他国家,……甚至拉丁美洲各国以及欧美发达国家都受到冲击……这次危机持续时问长,蔓延地区广,给东南亚及东亚乃至整个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创伤。——岳麓版教材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四 自20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应对经济危机。11月14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努力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约束市场数十年的纪律回归。 ——新华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为改变材料一中的局面,西方大国作出了什么努力?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这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4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纪律回归”的理解。(2分)

文章评论

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目(关于世界史的检测题)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