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活动方案模板(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策划方案范本)
第1篇:2022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活动方案模板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内容
1.形成统一的信息标准和管理规范
数字校园建设项目的建设中,将根据“统一标准”的原则,严格遵循计算机软件行业的各项国家标准、教育部颁布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同时参考国际上通行的软件开发标准和规范,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够与教育部现有和即将推出的符合部颁标准的各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配合使用;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建立一套科学、实用、完善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2.建设统一数据库平台
统一数据库平台是整个数字校园建设项目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工作的根本。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编码规范、统一规划学校数据流,保障数据的权威性和唯一性。同时,对于学校有价值的数据基于统一的规范建立历史信息保存和利用机制,实现对于历史数据的保存和利用并实现对关键数据变更过程的跟踪和统计以及决策支持。统一数据库平台的建设将便于学校对信息的利用并面向全校师生提供更多主动的服务,并在此基础上丰富个性化内涵。
3.建成全校统一门户
实现一次性身份验证,并在一期建设中集成新系统和学校的原有系统,形成学校统一的门户平台,用户可根据权限灵活查询原始资源。
4.建成全校统一用户管理、身份认证及授权体系
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系统是本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阶段建设,将为学校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平台和授权、认证体系,实现各应用系统的统一授权,集中认证,充分发挥中职内部网络管理维护部门的管理职责,规范用户操作行为,强化用户合理使用网络资源的意识。
5.开发学校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也是数字校园建设项目整体解决方案的重要部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色,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专业建设、学籍管理、办公管理、财产管理等工作需要,开发实用性应用系统。
6.合理规划校园网络
(1)通讯网络
1.1.1语音通讯
校园内办公电话采用运营商虚拟网,尽量减少办公电话使用,增加校园局域网的可视通话及对讲功能。
必须的办公电话申请运营商特殊资费,减少月租,实现短号互拨及网内通话免费。
可针对部分终端设置外网拨出权限,实现内外网隔离控制。
1.1.2无线对讲
校园内保安系统、学生会、教务处、监控中心等关键机构配备具备网络通话、视频对讲、拍摄拍照功能的终端对讲机。
可利用通讯网络呼出电话,利用流量实时对讲。
可按照权限连接到校园监控网络内实时获取校园监控获取的信息,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判断和响应。
1.1.3宽带接入
采用双运营商双路由的100M专线接入到校园内机房作为校园网络出口。
在机房增加负载均衡设备,合理使用带宽资源。
在机房内安装认证服务器,保证实名制上网。
1.1有线网络
1.2.1全光网络
采用PON网络FTTH接入方式,以校园机房为中心汇聚点,向校园教学楼、学生公寓、图书馆、实训基地、校园广场、体育场等建筑及场馆沿校内管道敷设光缆。
1.2.2楼宇接入
教学楼、学生公寓、图书馆、实训基地等建筑实现全光覆盖,光网络到桌面,楼宇布线实现FTTH二级分光方式,如需接入楼宇内服务器或机房可利用光线直连;如不需要可采用分光器直接连接到终端,为后续的有线宽带、校园电视广播、门禁考勤系统、可视通话对讲系统及运营商网络预留纤芯。
校园内广场、体育场等设施采用FTTH一级分光方式,管道敷设光缆接入到校园广播、监控系统终端、无线热点等关键点,为各系统预留纤芯。
1.2无线网络
1.2.1校园内网
利用校园内已布放到位的光缆资源开通无线热点,上联校园机房内认证服务器,需要终端登录认证系统。如需对个别终端进行局域网内的区域、访问等权限设置,可在服务器上进行调控。
服务器端为综合办公、校园监控、校园对讲等系统接口,可以将各系统功能分配到需要的终端上,实现无线局域网内的智能校园操作。
1.3.2运营商网络
运营商在校园内进行信号测试,免费新建基站设施,为校园内提供运营商无线网络。
1.3.3手机终端
校内使用手机终端管理教育教学。
(2)安防系统
2.1摄像监控
2.1.1摄像头
采用200万数字摄像头,在监控关键点采用带云平台高速球机,所有摄像头均为红外摄像头,以满足全方位无死角24小时监控。
2.1.2传输
数字信号传输基于校园内FTTH全光网络,减少重复投资。
2.1.3存储
存储采用磁盘阵列,满足所有摄像头至少两周的存储容量。且为以后扩容留下接口。
2.1.4智能分析
摄像头自行感知高速运动物体或人群聚集现象,自动将画面切换至事发点附近摄像头的画面。
热成像系统,采用热成像的方式,对隐蔽角落的安全防范进行管理。
2.1.5后台软件
实现镜头转换,画面伸缩,自动巡视,云台控制等功能。
2.1.6后台显示
采用液晶拼接屏方式,拼接缝隙小于4.9mm。
2.2门禁
2.2.1门禁设置分区、分时权限
2.2.2系统互联:门禁系统不是作为一个单一系统存在,可与监控、报警、消防等其它系统实现联动集成。
2.2.3门禁卡可以手机卡集成,或采用普通白卡方式。
2.3电子围栏
学生出入校门自动记录出入时间,可向指定手机发送短信通知。
2.4巡更与对讲
准确记录校内安保人员准时、准确的巡视校区。
2.5消防系统
消防系统与校园广播、门禁系统联动。
(3)智能校区
3.1综合办公系统OA
基于网页及终端APP的综合办公平台,可定制化的模块及开放端口,基本模块包括通知公告、公文流转、电子邮件、通讯录等。扩展模块可进行自定义的流程管控,例如:人事档案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同时预留与门户网站、监控平台、考勤管理、一卡通等平台及数据库的接口,作为校园智能化软件平台的核心。
3.2校园一卡通
校园一卡通可集成教师的考勤、电子办公;安保人员的电子巡更、门禁、监控;学生的餐厅、消费、图书借阅等功能,并将功能集成到普通一卡通卡片或者智能手机UIM卡中。
RF-UIM一卡通业务,是指借助RF-UIM双界面卡中的的RF功能,实现政企、集团范围内彩门、门禁、停车、食堂等应用集成的新业务。除传统RF功能外,RF-UIM一卡通平台还可以与供企业OA管理,短信通知及其他电信业务相结合,为政企集团用户提供全新的服务支撑。
3.3考勤、门禁、电子巡更系统
校园重点场所、公寓、图书馆等相关设施安装门禁系统,可采用普通门禁或彩门形式自动登记来访人员,同时进行考勤记录。另外可与安保人员电子巡更相结合,提高校园安全性。
3.4餐厅、商户消费系统
校园餐厅、超市或其他商户及宿舍管理中的水电暖费用管理等,可借助统一消费系统进行管理,在几个关键位置设置充值平台,可自定义账户类别或设置分账户,如关联银行账户可实现在线充值或自动充值。
员工可持手机在食堂消费终端机上进行刷卡消费,食堂管理员可通过该终端机为员工餐卡充值,OTA功能接口开放后可实现后台员工餐补发放(空中短信方式,不用员工持卡写入),可通过WEB管理平台对员工的消费充值记录做统计或查询。
3.5平安校园-全球眼系统
与监控系统做接口,可配置权限实现校园内监控信号在网络终端的监控、回放,包括PC端及手机端。
3.6校园对讲系统-天翼对讲
园区关键人员配备具备对讲功能的智能机,该智能机可实现外网通话、网内对讲及监控信号播放功能,替代部分内线电话功能,同时利用wlan的内网资源减少通讯费用。
3.7微信平台的应用
面向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开放具备不同权限的微信平台功能,对教师可作为移动办公网络的补充,同时可对学生及学生家长推送校园内信息,例如:考试排名、课程安排、食堂菜单、就业资讯等。
3.8智能车库及车位引导系统
园区道闸与一卡通系统接口,持有一卡通的车辆可实现中远程开关道闸,自动登记记录等功能。如园区车位数较多且较为分散,可利用无线地磁进行车位引导导向。
电梯控制可感知VIP用户进入校园内,可将电梯停至指定楼层,VIP用户无需等待,电梯直接运行至指定楼层。
3.9电子学籍档案管理
利用数据库及综合办公的扩展流程管理系统,实现新生入学到毕业就业的全流程资料管控,同时借助微信平台,学生或家长可随时查询自己的学籍信息。也可由校方将汇总后的就业数据等信息对外展示。
3.10教学资源自动录制及展示
利用综合办公系统或学校网站、微信平台将学校教育资源集中展示,教师可录制相关视频,存于数据库中,可利用教室内电视、会议室中投影或会堂中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另外可将教室及实训基地中的关键摄像头替换为更加清晰的高清摄像头,实时录制上课时教室讲课的视频及实训基地中重要的现场演示视频,放到服务器端方便学生课后回放复习。
(4)多媒体教室、校园广播及视频会议系统
每个教室借助于全光网络可以将校内服务器或互联网上资源在教室内视频终端播放。多媒体教室内所有设备均可通过智能机进行操作。
校园广播分区、分时、分级控制。最高权限为安全权限,结合消防及门禁系统。
视频会议系统分为大屏显示系统,发言系统,远程播放系统等。
(5)建筑智能化
5.1空调系统
5.2新风系统
5.3电梯系统
5.4直饮水系统
5.5照明系统
5.6水电一体的一卡通控制功能
学校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示意图
二、预期效果和目标
济南第九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项目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定位为利用技术创新手段,通过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提高办学效益和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科学决策;在技术实现上,建成学校的三大基础平台,搭建资源高度共享的业务及应用平台,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构筑数字化的教学、管理和校园生活环境。
学校系统的建设目标为:基于统一的技术架构、标准与环境,构建符合学校需求的各应用系统,并对学校各部门相对独立的数据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建立一个统一身份认证中心、一个具有安全性好、可靠性高、可用性强、可管理的门户中心,一个统一的能对全校数据信息实行集中管理、维护的统一数据库平台,从认证层面、信息的集中与个性化服务层面、数据层面上实现全校范围内数据的统一集中和共享,实现各级部门以及应用系统之间信息资源共享,全方位满足用户对学校有关信息资源的查询检索,以此来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为进一步实施学校信息化建设中其他管理及后续应用软件系统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济南第九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将成立由区政府规划办、区教育局管理部门、学校项目办公室、电教组四级联动的组织机构,保障项目的统一领导,依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标准统一、资源共享、重在应用的原则,有计划,科学合理地保障完成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议的组织机构。
经费保障:济南第九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槐荫区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拟投入4亿余元,其中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是新校区内部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将有足够的经费保障项目建议。
技术保障:校长张洪军系原槐荫区电教站站长,是山东省信息化建设专家组成员,在推进省、市、区信息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在他的带领下,学校信息化建设一直走在济南市中职学校前列,学校网站多次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网站;在山东省技能大赛中学校网站设计、网络综合布线、网络搭建三个项目都曾获得省赛一、二等奖,学校有信息工程系,电教组,拥有庄志孟、李森、刘洪杰、孙顺等一批中青年技术骨干力量,能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出谋划策,是项目建设的中尖力量。
环境保障:在新校区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全校上下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在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舆论宣传、人员培训、推广应用、管理维护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协调同步,共同推进,以数字资源建设为重点,通过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推动学校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采取硬件集群、数据集中、应用集成的模式,实现学校网络化、标准化、集成化的信息资源共享的大数字化校园环境。
四、进度安排
20xx年3-7月:
广泛进行社会调研,进行数字化校园信息化建议项目申请立项;
20xx年8-12月:
结合新校区建设,与多家数字化项目公司座谈,确立学校的数字化校园信息化建设内容;
20xx年1-4月:
学校数字化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立项、招标;
20xx年5-12月:
学校数字化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
20xx年1-7月:
学校数字化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试运营;
20xx年8-12月:
学校数字化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检查验收。
第2篇:2022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活动方案模板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工程的意见(豫政【20xx】48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豫政【20xx】75号)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xx】440号)精神,为全面提升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经研究,决定实施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计划,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在20xx年开展试点建设的基础上,从20xx年开始,按年度、分批次实施。至20xx年,全省90%以上中等职业学校达到标准化数字校园建设要求,到20xx年全部达标。
二、实施原则
(一)省、市、县共建,分步实施。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按照有关文件要求首先对辖区内职业院校进行资源整合,做好统筹规划,将建设任务按年度分解,逐年实施。
(二)统筹兼顾,公平公正。项目建设采取申建制度,严格按照遴选条件和规定程序操作,分批遴选建设对象时,要兼顾公办和民办学校,市属和县属学校,做到一视同仁。
(三)动态管理,示范引领。数字校园建设周期根据学校自身基础分1年或2年建设期。项目学校实行动态管理,对未完成建设任务或验收挂牌后未能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将予以终止建设或取消其称号。
三、申建程序
(一)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必须是独立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原则上是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品牌示范学校或特色项目学校。如学校发展前景良好,在校生规模1800人以上,也可以申报。
2、具有一定的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基础;具备一定的保障能力,能保证组织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具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能有计划、有步骤、按要求完成建设任务。
3、申报材料内容真实,对建设成效的预期和建设过程的风险有充分的论证和必要的准备。
(二)立项程序
1、学校申报。申报单位须按要求填写《河南省中职学校数字校园建设项目申报审批表》(附件1),编制完成《河南省中职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工作方案》(附件2)。工作方案应包括申报单位基本情况(学校情况介绍、数字校园建设优势)、试点目标(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建设思路及内容)、进度安排、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人才保障、经费保障)、责任主体(项目建设负责人、项目建设团队)、预期成果等内容。各单位应于每年的11月20日前向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申报。
2、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推荐。各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组织有关专家对所辖区域申报的学校进行遴选,并于每年12月10日前将推荐学校名单及申报材料上报至省教育厅,每个省辖市每年可推荐2至3所,省直管县(市)推荐1所。省属学校根据学校自身条件直接申报。申报材料包括《河南省中职学校数字校园建设项目申报审批表》(附件1),编制完成《河南省中职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工作方案》(附件2)各3份,同时提交电子版。
3、省级评审。省里组织专家对推荐上报的学校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确定下一年度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立项单位。
4、项目实施。项目自批复后开始实施,建设周期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基础,结合专家意见分1年或2年建设周期。各项目学校每半年上报一次项目进展情况,省里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全程指导、中期评估和项目建设期满验收,验收合格后授予“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数字校园”荣誉称号并挂牌。
四、加强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财政厅负责全省数字校园建设实施的统筹管理和监督评估等工作。为切实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的指导和管理,省里将抽调有关专家组成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各地信息化建设工作定期开展实地指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学校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健全机制、整合资源,加大力度推进建设工作。
2、落实经费保障。对于批复建设的项目学校,省财政将以奖补形式对项目学校予以支持。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也应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该项计划的实施。
3、严格建设标准。根据《教育部关于发布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范的通知》(教职成函〔20xx〕1号)精神,省里研究制订了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评估标准和动态监测机制。各地要依据《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附件3)要求,高标准、严要求,切实做好学校的信息化工作。要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引导、鼓励学校开展数字校园建设工作,支持学校申报省级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项目。各地的实施情况将作为职业教育奖补资金安排、实训基地建设等省级及以上项目安排的重要参考。
第3篇:2022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活动方案模板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计算机及多媒体设备大量进入学校,宁夏部分条件较好的学校开始尝试数字化校园建设,但在实际建设中却有众多困惑。本文将从政策、管理、应用等不同层面对数字化校园建设予以解释。
国家召开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确定“三通两平台”建设目标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及各地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大幅加快。宁夏中小学校80%实现了宽带互联网络接入、60%中小学的班级安装了多媒体信息化教学设备、20%中小学的教师开通了网络学习人人通空间。大武口、惠农区、贺兰县、灵武市等县区的所有学校实现了互联网光纤接入“校校通”,辖区所有学校的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信息化教学设备并网络连通,实现了网络教学资源“班班通”,所有教师每人配备了1台计算机设备,学校基础信息化教学设备和网络建设已全部完成。下一步,这些地区的学校将进入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阶段。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和利用。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校园的时间和空间,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达到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
那么具体到一所学校该如何实施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笔者根据长期从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验,认为宁夏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不要面面俱到、全面实施,而应讲究策略、重点突破,具体如下。
一、掌握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针政策
掌握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针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学校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工作上少走弯路、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按照国家“三通两平台”建设的整体安排部署,教育资源平台和教育管理平台由国家和自治区(省)级建设,中小学校不进行教育资源平台和教育管理平台的建设。目前,宁夏已初步建设了“宁夏数字化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正按照国家要求进行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免费为宁夏中小学校提供数字教育资源、教师个人学习空间、学校综合服务空间、优质教育资源交易等服务。同时,按照教育部的安排,建设了“宁夏教育数据中心”,全面部署教育部的各项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已部署了学生学籍系统、学校安全信息系统、学前教育管理系统、学生资助管理系统等6项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其他教育管理系统也在逐步安排部署之中。
掌握和了解了国家以及自治区(省)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针政策和内容,学校在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时,一方面可避开国家或自治区计划建设的项目,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另一方面,在国家和自治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下,实施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可以少走弯路,还可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政府资金支持。例如:学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时,就不再进行教育资源平台、个人学习空间、行政办公OA等系统的建设。
二、量体裁衣,数字化校园建设要有针对性
尽管中小学校具有太多的共性特点,但就每个具体的学校而言,学校与学校之间依然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特点,因此,制定学校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时,学校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特点、特色、优势和长处,以及不足之处。中小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一定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其重点是发扬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使其亮点更亮。例如:兴庆区回民二小的办学特色是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他们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点依然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即实施“数字化(魔方)科技体验中心”建设项目,以体验教学为主,融入电磁、声光电、力学、能源、人工智能、自然等新奇趣味元素,使学生通过实物与多媒体鲜明的感官刺激,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通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进一步扩大学校的优势,使学校的亮点更亮。因此,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重点要放在完善校园网络内外部环境、围绕课堂教育教学、围绕学校最具特色的亮点工作而开展。而在大数据存储、与其他学校相比共性特点较强的教学管理应用方面,就要考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可能统一建设和部署。
三、以一线教师为中心,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器,同时也是数字化校园的直接使用者和应用者,数字化校园应用工作开展的好坏,关键在教师。所以,学校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必须以学校教师的实际为基础,广泛征求和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尤其是一线教师的意见。只有这样,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才更贴近实际,建成后的效果才最好。以固原市实验小学为例,该校在第一次设计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方案中,面面俱到、包罗万象,后经学校教师专题讨论商议后,学校对方案进行重新调整:以发挥学校优质师资优势(学校拥有“塞上名师”1名、自治区级骨干教师4名、固原市级骨干教师4名)为中心,在完善学校内部网络环境的同时,重点建设名师工作室和学校数字化微课堂教室,以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示范作用,用数字化手段不断提高本校教学质量的同时,通过网络帮扶固原市山区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这样既可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也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广泛服务的作用。
四、数字化校园建设要面向学校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是务虚、不是理论研究,而是实实在在的务实,用信息化手段、用网络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实际效果。此类问题具有普遍性,学校开始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之初经常容易出现此类问题。例如,某中学,千人左右学生无住宿生(全部走读),学校没有公车、有1间会议室等等,而在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中,却看到以下建设内容:住宿学生管理系统、车辆管理系统、会议室管理系统等等。这种典型脱离学习实际情况、盲目准备建设的案例,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现阶段经常会遇到,因此笔者在此加以强调: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实际,不要贪大、贪全。希望其他学校加以注意,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五、数字化校园建设要向企业学习,尝试校企合作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提出“积极吸引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引导产学研用结合,营造开放灵活的合作环境,推动校企之间、区域之间、企业之间广泛合作。”学校相对IT企业而言,技术力量相对较弱、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了解程度相对不足;而IT企业却对学校教学工作了解相对不足。因此,取长补短,学校不仅要积极主动与企业联络,而且要全面了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应用,并结合学校实际,从中选取最适合学校的应用,与企业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合作。
综上所述,中小学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要认真学习领会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针政策,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与建议,将具有共性化特点的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大数据存储建设、教育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交给国家、自治区(省)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建设,学校将精力主要用于不断完善校内、外网络环境建设,信息技术和网络在课堂教育教学上的应用、学校最具特色的亮点工作等方面,积极与IT企业取长补短,以共赢方式开展合作,开展具有特色的数字化校园建设。
第4篇:2022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活动方案模板
一、学校信息化现状
xx中学信息化刚刚起步建设,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网络、硬件支撑环境,各相关部门也建立了相关的应用系统,主要的应用系统包括财务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等。
这些应用系统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生活、信息服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但深入,目前学校信息化建设也存在着如下的不足:
1、学校没有统一的信息标准,各部门的数据成为信息孤岛,信息共享很弱;
2、各应用系统的由学校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层使用很不方便,没有实现统一的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信息访问的安全级别参差不齐,存在安全隐患;
3、各应用系统都是独立的访问入口,没有实现信息服务的集中展现和使用,师生使用很不方便;
4、还缺少一些全局跨部门的应用,如全校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综合校情、迎新服务系统等。
经过以上的现状及分析,学校目前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全校的信息标准,同时对学校现有的系统进行整合集成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一些全局的亮点应用,为师生提供高效、便捷、丰富的一站式信息服务,为领导提供实时有效的各类数据,让信息化真正为学校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及意义
数字化校园建设,构造能够满足数字化校园应用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通过这一稳定、可扩展的应用框架为应用系统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服务。该应用框架将充分支持于学校的应用需求和未来发展,同时考虑到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必须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思路,辅以成熟的、主流的、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运用现代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规范标准,科学合理的进行建设。
按照“顶层设计、统一标准、数据共享、应用集成、硬件集群(虚拟化)、一站式服务”的规划建设理念,实现:
1、为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提供一个开放、协同的数字化环境,实现规范高效的管理
2、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依据
3、为师生提供高效、便捷、丰富的一站式信息服务
4、为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具体目标就是实现“五个数字化”和“一站式服务”:
环境数字化: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稳定、安全保密的基础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标准的共享数据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统一门户平台以及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为实现更科学合理的高校数字化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管理数字化: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教学数字化:构建综合教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产学研数字化:构建数字化产学研信息平台,为产学研工作者提供快捷、全面、权威的信息资源,实现教学、科研和实训一体化,提供开放、协同、高效的数字化产学研环境,促进知识的产生、传播与管理。
学习数字化:构建先进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站式服务:实现教师和学生的管理、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主要活动的一站式服务,提高对师生服务的水平,提高对社会的服务能力。
校园信息化全面实现后,学习教育功能、范围将得到自然扩展,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突破传统的概念,延伸其内涵,成为一个可以覆盖网络可达范围的无围墙的数字化校园。
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的实现,将为学校带来如下的意义:
创造新的教育和工作模式,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数字化校园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活动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处理大量的管理数据,提高了教、学、管的质量和效率。
数字化校园建设解决信息岛问题,推进数据的集中和共享。数字化校园将信息技术融于教育的各个环节,通过全校所有部门的信息编码统一,使学校的所有信息能够实时自动的互连互通,资源得到充分的共享和利用,保证了异构数据库间的数据交换,消除了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冗余,将学校内部相对独立分散的网络应用系统,进行了统一整合,消除了学校信息孤岛问题,有效地实现数据共享,消除对数据的重复管理、数据冗余以及数据不同步的问题。学校各个部门分别管理自己业务的相关信息,数据采集入口唯一。所有信息实现共享,当某个部门需要用到其他部门信息的时候,可以直接从网上获得,这样就避免了多部门的重复劳动,节约了人力成本,保证了数据的标准化存储。
三、建设原则
1.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定要做好整体规划,避免无序建设;要循序渐进,分布实施,做到建设一个、应用一个、成熟一个,完善一个,逐步形成各类技术规范、建设规范和应用规范。特别在应用系统的建设上,要根据业务部门具体的情况进行建设,既要有整体的时间规划,又不能在条件还不成熟时硬要上马。另一方面,还要兼顾突发应用的情况,如果学校发展需要加强某些方面的应用,则要保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优先发展急需的应用系统。
2.整合过渡,保护原有投资
已经建成的软硬件系统,在教学、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必须以新一轮校园信息化建设为契机,整合原有系统的软硬件设施,保护原有投资。
3.实用性,可管理
主要技术和产品必须具有成熟、稳定、实用的特点,要树立服务于用户的宗旨,让用户能哆使用方便;同时也要便于管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会将大量的数据集中在一起,对管理工作带来全新的挑战。
4.先进性,可靠性
系统设计既要采用超前思维,用到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在一定的时期内保持系统的先进性;又要注意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不建议使用不够成熟、会降低可靠性的方案和技术。运行稳定可靠是首先要满足的,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系统管理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四、建设内容
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内容将包括如下内容:
1、建立数字化校园配套的体系建设,包括信息标准体系、安全体系、运维保障体系等建设;
2、建立统一信息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数据中心平台等三大基础平台,并实现和学校现有财务、图书馆等系统的集成;
3、新建和升级满足学校管理需要的各类应用系统,包括办公、人事、实验室、资产、校友、网络教学、综合信息服务、虚拟校园平台等。
第5篇:2022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活动方案模板
一、指导思想
为推进我镇书香校园建设,营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全员参与,学生主体,以校为主,辐射家庭”为思路,以读书活动为载体,激发师生的读书兴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走内涵发展之路。
二、具体目标
1、引导教师“与书为伴”,通过阅读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形成一支专业扎实、业务精湛、乐于奉献、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
2、以读书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通过加强校园***,创造个性化、人文化、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生态环境,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书香氛围”。
4、引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努力构建学习型校园、学习型家庭。
三、领导组织
组长:李岩
成员:高景武 金殿会 周亚利 战亚杰 各小学校长
四、主要措施
(一)各校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把书香校园建设列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认真组织落实,真正做到有人管、有人抓,确保“书香校园”创建活动顺利开展。
(二)完善 “学校图书室”、“班级读书角”“个人书橱”、三级书库,保证书源。
1.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逐年对图书阅览室的图书进行补充或更新,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开展图书借阅活动。要配备专、兼职图书管理员,负责师生的图书借阅和推荐工作。学校每周要排出借阅时间表,以班级为单位定期进行图书借阅。
2.在班级设立图书角,鼓励学生通过图书交换或捐助等形式丰富班级图书资源,并建立健全的阅读制度,实现资源共享。各班要选出有责任心的同学做图书管理员,负责登记、保管和向同学借阅等。
3.在家中建个人小书厨,鼓励家长依据学生推荐的数目为学生买书,提倡亲子共读。
(三)各校要重视书香校园的环境建设,利用好校园的现有资源,充分利用走廊、门厅、普通教室、功能教室、办公室、操场、景区等环境,营造富有书香气息的浓郁氛围,并体现出不同场所的不同特点,共同构成体现学校特色的书香气氛。
(四)要建立健全书香校园建设的各项制度,确保书香校园建设落到实处。各校要制定《书香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完善图书阅览、检查评比、奖惩等相关制度、教师读书计划、书香班级评选制度、阅读之星评选制度等。
(五)把读书活动作为创建书香校园重要内容。
1.学校方面:
(1)规范阅读内容,明确规定各个年级学生的必读书目、选读书目和推荐书目。引导学生开展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时文阅读、科普阅读等。
(2)明确阅读要求,要依据课标要求和各年级学生实际,确定阅读书目、阅读量、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语段、内容摘要、读
书体会等)。语文教师要减轻学生的书写负担,把学生阅读作为家庭作业的主要内容,对学生的读书效果要有检查和指导。
(3)保证阅读时间,各年级各班每周安排一节课为阅览课,以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果。鼓励学生开展“晨读”、“晚读”、“假日读”,把阅读作为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内容,做到每天自觉读书的时间不少于半小时。
(4)做好阅读指导,学校要确立由班主任作为阅读组织者,语文教师为阅读指导者,指导教师在阅读活动课中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浏览、检查、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5)注重课外阅读,积极指导学生培养课外阅读习惯,让学生在宽松、自由、静雅的环境中接受知识的熏陶,学会与书本对话。
(6)加强读说、读写结合。各校要提倡课前3分钟的说话训练,进行好书推荐和读书交流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写作上要强化随笔意识,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读书笔记习惯。
(7)保证读书质量,教师可把读书内容设计成问题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可设计问题提问,检查阅读效果。
(8)为学生搭建读书成果展示的平台:
充分利用墙报栏开设读书专栏,每月张贴学生的优秀心得体会、读后感;
发挥红领巾广播站的作用,开设读书俱乐部栏目,读好文章、讲故事、说读书心得、好书介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定期组织故事会,交流会、读书笔记、读书小报展览、读书知识比赛、演讲、征文等,使学生的读书成果得以展示,以此激发学生的读书写作兴趣。
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开展广泛的网上阅读与写作,学校要提出具体的要求。
加强“书香班级”建设,完善图书角,开辟“读书园”(如设“格言栏”、“成语苑”、“诗歌园”、“读书心得交流”等)营造符合班级特点的宽松愉悦的阅读环境。
(9)建立奖励机制:每学期组织一次读书笔记评选,每学年组织一次书香小明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的评比表彰等。
(10)学校每学年举办读书报告会、师生读书交流会、经典诵读演讲会或读书成果展示会,检验和积累书香育人活动成果。
2.学生方面:
(1)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读书活动。号召学生在课余时间加入到读书活动中,通过讲故事、演讲赛、主题征文、朗诵会、漫画展、手抄报、知识问答等形式,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让优秀图书陪伴学生健康成长。
(2)开展“捐书、献书表深情”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献一本看百本”献书建图书角活动,“捐赠一本书,感念母校情”捐书活动。在捐书、献书的同时,可要求学生制作图书卡,将自己的美好祝愿传递给其他同学。
(3)每个学生建立“读书成长册”,将读书的基本情况、读书的成果、读书实践活动作品记录其中,让每个孩子都留下扎实的脚印。
3.教师方面:
学生要读书,教师更要读书。教师要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教学专著,强教学实践;读教育学,悟学生心理;读报纸杂志,知天下大事。教师在阅读中,以原理掌握、方法实施为基础,以专业拓展、学科纵深为发展。
(1)个体研读,教师每天保证半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重点精读经典名著,力争读深、读透,读有思考,读有感受,读写同步,经常性进行教育反思,形成优秀的教育随笔。
(2)集中培训,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有计划地组织专题性培训,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
(3)交流论坛,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共同交流研读,谈感受,谈收获,谈疑惑。
4.家庭方面:
家长要正确看待学生的课外阅读,主动带领孩子一起读课外书籍,并给孩子讲解,培养孩子的读课外书的兴趣。积极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同读一本书”亲子共读活动,将家庭引入到热爱读书、享受阅读的行动中来。
(六)把写字教学纳入书香校园建设之中,各校要从握笔、书写姿势、笔顺入手,细化要求,精心指导,坚持经常,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建设书香校园是关系学校发展的系统工程,是学校***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各校要深刻领会书香校园建设的积极意义,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把本校的书香校园建设办出新意,办出特色。
第6篇:2022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活动方案模板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及需求分析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成“四网合一”的全数字校园网(即通过光纤与Internet连接的校园局域网、VOD校园视频点播网、全数字多媒体互动教学网、通过地面接受站与远程教育网连接的远程教育资源网)。最终拥有多媒体互动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功能演播厅、电子备课室、信息中心等多媒体信息技术设备,并把校园网连接到所有校舍,将多个信息点分布在办公室、教室、多功能厅以及师生宿舍,实现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全方位信息化。
校园网应具备的功能有:
1.电子邮件服务通过E-mail与同行交往。
2.文件传输FTP服务利用FTP服务实现校内各组室、班级或个人主页的上传以及从网上下载资料。
3.WWW浏览服务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主页,利用外部网页向社会宣传学校,提供各类咨询信息等;利用内部网页进行管理,例如发布通知、收集学生意见等。
4.资源共享建立电子图书馆形式的教育资源库,供师生检索、查询、利用。
5.网上教学通过视频会议系统或VOD视频点播实现实时或非实时方式的远程多媒体教学。
“一卡通”应用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有:
1、门禁考勤管理系统
2、图书管理系统
3、售餐系统
4、机房计费和管理系统
5、自助消费管理系统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之“硬件建设”
校园网数字化应用系统建设
1、教学及校务管理系统
采取购买与自行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在现有教务管理平台基础上,引进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教学数据统一管理,实现教学动态管理,教学管理信息数字化。建立完备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对期中期未及平时成绩考核,出勤考核都采取自动化办公模式,并对学生的档案进行电子永久保存。
2、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加强电子图书、文献资源库建设,全面升级图书馆现有硬件设备。完备电子阅览室的使及管理;增加馆藏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形成校园电子图书文化。
3、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重点专业优质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将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的优质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在网上公开,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建成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实现网上授课、网上辅导、网上答疑、网上批改作业功能,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学院实施提供技术保证。对FTP服务器进行硬件升级改造,增大教学资源库容量,以便学生能更方便全面进行网上学习。形成了影视资源库;通过地面卫星接受站接受、收存储中国远程教育网、中国广播远程教育信息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等远教资源信息,形成了卫星教育资源库;通过光纤与Internet相连,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形成了地面教育资源网;
4、多媒体应用平台建设
购置高性能计算机,建立功能强大的视频服务器、音频服务器、文件服务器等。建立一个校园网外能够访问并配置详实的信息资料介绍校园文化的网站,网站添加丰富的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将电子图书馆融合进去。
5、公共实训平台数字化建设
按照“认知实习→技能仿真→实践操作”的流程,规划建设符合校园体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实训设备设施和现代化信息手段构成的现代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培养学生认知实习和模拟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应用水平。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技术支持
学校将建成主干千兆、百兆到桌面技术先进、高速、稳定、安全的校园网络。网络核心采用万兆路由核心交换机,设置多台专业服务器,并安装教务管理软件、学生管理软件、图书管理等软件等。
电子实验室建设
“一卡通”系统建设
1、门禁考勤管理系统
在两个校门处安装门禁控制器和读卡器,学生刷卡进入,自动记录考勤信息。如遇未授权的非法卡发出报警音。可在后台软件中规定多种考勤规则,对IC卡进行不同权限设置,多种条件的查询等等。
2、图书管理系统
配备激光扫描器识别条形码,具有完善的采编、流通、典藏、期刊管理、公共查询、资产清查、压缩备份等功能。
3、售餐系统
学生和教职员工只需预先充值在其IC卡中,就餐买菜时,在售饭机感应区的有效距离内出示其卡,由售货员在售饭机上预设或输入消费额,确认后便可完成本此交易。有详细的消费记录,并可设定消费限额。
4、机房计费和管理系统
依靠软件实现对学生机的监控和管理,学生持卡上机,学习上网,客户端上的读卡器按预先设定的卡型、费率、时段自动扣钱。
5、自助消费管理系统
该系统用于校内消费管理。在校园的某些指定地点配置IC卡自动售货机,全天候二十四小时开放。可实现联网消费,也可脱机消费。刷卡后从该卡内扣除消费额,后台清分清算系统自动完成结算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之“软件建设”
探索适应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
一是讲授式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讲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统一授课。这种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中的班级授课在网络教学中的新发现。它是基于局域网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而言,教师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的硬件和软件的功能,进行屏幕广播、电子举手、屏幕监视等功能实现的一种非常类似于传统讲授课教学的教学形式。这种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对于软件环境的要求不是很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单机版演示型CAI课件、视频、音频资料在局域网中进行广播演示教学。
二是讨论式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讨论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学采取启发式,注重对问题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BBS(一般要学生学习Telnet登录到服务器上,或者利用浏览器游览基于WEB的BBS系统),登录进入相关的问题栏目。在这些栏目中有大量的问题,学生可以浏览别人关于问题的解答或发表自己的观点。相当于聊天室的功能作用,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交流。
三是发现式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发现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归纳总结与概括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提出所要探究的内容,再由学生自主上网搜索关于主题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和概括。这种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培养适应信息化教育的师资队伍
随着“四网”的开通,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丰富多彩,信息传递速度快,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讨论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给教师的教学和教研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丰富的资源。我校校园网上建有教师备课系统和教研论坛,教师可以高度共享信息资源,利用便利的备课系统和教研论坛开展教学教研工作。教育信息化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丰富了教师的知识,方便了教学教研工作,提高了教师教学教研效率和水平。
采取“集中培训,过关检测”、“自主培训,岗位练兵”、“制度引导,任务驱动”等措施在教师中开展“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通过推荐和介绍运用信息技术的优秀教学范例,展示信息技术的魅力,激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内容,按照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的程序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培训,每个阶段结束时都进行了相应的认知水平和操作技能检测,活学活用,务实求新,保证了培训效果。建立了与普及推广信息技术相适应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鼓励教师学以致用,把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同时作为信息技术学习提高的过程,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同时把信息技术的学习与新教育理念的学习结合起来,通过技术手段的更新来带动教育观念的更新,促进教学方法的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
打造具有高品质信息素养的优秀毕业
学校安排充足的信息技术课程,保证每周2节信息技术课,且上机操作时间保证在80%以上,以此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深刻的认识,树立信息意识,提高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课后通过bbs、博客等网络虚拟社区进行学习探讨,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认识能力和利用能力,让每一位学生在网络上“安家”,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传递、交流自己的思想,体会做为一个社会人在网络上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最终达到提高信息素养的目的。
第7篇:2022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活动方案模板
为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速实现全市基础教育现代化,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和《xx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行动计划(20xx-20xx年)》。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坚持以“班班通”建设为抓手,以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为重点,以改革教学应用模式为突破口,以提升学校管理效率为出发点,以人为本,统筹规划,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我市***和社会和谐发展服务。
二、目标任务
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和《xx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20xx-20xx年)》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统一规划、协调安排、逐步实施。通过xx市数字化校园创建,逐步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具体创建目标,20xx—20xx年5年内建设至少500所标准数字化校园。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全市教育现代化发展整体战略的重点,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以县区为节点,建设以县区为主的教育城域网,主干网络千兆。学校建设百兆以上校园网络,实现信息点全覆盖,信息中心配备三层核心交换机、一定数量的服务器,各级网络必须具备网络安全措施。农村较偏远学校可实现不同形式的专线连接。学生用计算机教室、教师用计算机、“班班通”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要求。至少配备一口满足最大班额人手一机的学生用计算机教室,努力推进网络教学班建设。
(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加强县区资源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构建以县区为主的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体系,实现学科资源全覆盖。学校要建设体现本校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数字图书馆等服务平台,并逐年更新增加,建设至少一口电子阅览室,努力建设校园电视台,提高资源使用率,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强化教育信息化应用体系。加强教师电子备课平台、网络教学教研平台、学生自主学习平台、考试与评价平台、虚拟实验室等多元化应用平台建设,重视信息技术专业队伍建设和教师全员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四)加强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推进学校电子政务建设,以学生和教师两个基础库为着力点,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不断完善学校数字化校园平台,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为社会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全市教育数字化、现代化水平。
三、创建原则
(一)超前规划。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力度,在现有信息化设施的基础上,超前规划,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终端设施普及步伐,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从传统的行为方式向数字化行为方式转变,综合提高学校的数字化水平。
(二)统一标准。按照《xx市数字化校园评价标准及评估细则》要求,对基础设施、资源建设、教学应用、管理应用等方面进行规划实施,严格标准,明确数字化校园创建的任务。
(三)整合平台。全面应用学校网站,整合链接教学、资源、管理等各类校园信息平台,鼓励学校之间在教学应用上的“百花齐放”和“争奇斗艳”,促进教育信息化全面发展。
(四)共享资源。要以学科、备课组、农远资源为中心,围绕电子备课平台、学校网站等,积极整合优质资源,逐步实现县区、学校、学科三级资源共享体系。
(五)整体推进。要统一创建步伐,按照规划时间,逐步实施。召开创建动员会、研讨会和成果展示会,积极培养在资源建设与应用、学科教学与应用和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典型,发挥引领作用,通过校园宣传简报、学校网站等多种形式,形成整体推动效应。
五、创建方法
(一)宣传发动,细化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形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管理效率的理念,要把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要通过对全体师生的宣传发动,根据《xx市数字化校园评价标准及评估细则》将任务目标层层分解,并落实相关人员的责任,将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制定方案,确定步骤,适用策略,形成特色。在创建过程中,要形成创建方案,制定具体的工作流程,明确创建时间表,确定创建步骤,选择适当的创建策略,排解创建难点,扎实有效、有序推进,并力争形成特色。
(三)建立机制,加强培训,全员参与,示范引领。建立长效机制,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与学校考核机制相结合。加强培训,全员参与,分层分级抓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应用、开发、管理、学科教学五支队伍建设,培养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
(五)突出实效、坚持不懈、常态应用、创新发展。创建学校要突出实效,让应用保持持续的稳定的状态,各项工作始终处于紧紧依靠信息技术作支撑的高效运行的状态。要有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实践,不断为注入新的活力,不断形成新成果、新特色,始终把握时代的脉搏,常创常新。
六、创建程序
(一)学校自评。创建学校成立自评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创建工作,召开动员大会,部署自查自评工作,填写《xx市数字化校园创建申请表》(一式三份)和《xx市数字化校园创建自评得分表》(一式三份)。
(二)县区初验。各县区成立数字化校园领导小组,根据学校自评情况,通过看材料,实地查看,座谈等多种形式,组织实施现场检查验收,针对问题,及时整改,汇总后以县区为单位上报xx市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
(三)市级验收。xx市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依据《xx市数字化校园评价标准及评估细则》组织验收,达到标准要求的,授予"xx市数字化校园"称号,并进行奖励、颁发奖牌。
经验收通过的学校,自授予称号之日起,每隔两年复查一次。主要指标下滑的,给予黄牌警告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能达标的,取消已授予的称号。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成立相应领导小组,设立专职机构,做到人员到位,措施到位,为数字化校园创建提供组织保障。
(二)保障经费,加大投入。统筹管理“两费”资金,协调安排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将配备和维护资金列入学校预算。严格落实临教财字﹝2009﹞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两费”的管理使用,并在每年的教育费附加及学校教育公用经费中也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经费,用以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数字化校园的创建提供资金保障。
(三)强化机制,科学评估。切实加强对数字化校园工作的检查考核,形成强而有效的高效管理机制。各县区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市教育局也将根据创建情况,对创建成功的学校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鼓励各县区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对在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总结,积极推广。把《xx市数字化校园评价标准和评估细则》确定的各项指标纳入各县区和相关部门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定期组织开展检查评估工作,科学分析创建效果,通过数字化校园创建简报、专题网站、研讨会等形式,定期公布创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