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沟通交流技巧有哪些(与孩子沟通的三大秘诀)
这一点首先建立在家长的自我和谐上,所谓自我和谐就是家长本身就是有安全感和自信的,同时也足够相信孩子。说起来容易,其实是一个长期修炼的过程。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在心理学流派萨提亚模式里有一个非常好的自我觉察工具,叫做冰山模型。这个模型里会把人的内心世界分为感受、观点、期待、渴望等各个部分,当我们处在不同的部分的时候,在人际关系里表现出来的行为也是不同的。具体到亲子关系里,一个切实可行的做法就是家长要时时觉知自己当下处在哪个位置。
明白自己是不是陷在某个情绪里出不来,从而对孩子出言不逊;或者明白自己是不是想用自己的某个观点来控制孩子,如果孩子不听从就大发雷霆;或者要明白自己是不是对孩子有过高的期待,在孩子不能满足的时候失去理智。
如果可以觉察到自己哪里不对劲了,就可以及时调整,以良好的状态面对孩子,比如改变自己的观点,降低自己的期待等等。
调整好自己的基础上,也要在人性的层面和孩子联结,对孩子保有接纳和尊重。很多家长物化了自己的孩子,比如有的爸爸会说“你是老子的孩子,你就要听老子的!”这样说话,孩子一定是不喜欢听的。
我觉得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家长如果之前有做得不妥的地方,可以真诚地跟孩子道歉。很多时候一个道歉孩子就会发生很大改变。
家长应该跟孩子“说什么”
第一,当孩子需要我们支持的时候,我们该怎么说。在这一点上,共情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女儿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回来非常伤心地告诉我,老师的公开课上,她回答对了好几个问题,结果一下课她的好朋友就不和她玩了,还拉走了别的同学。
我就跟她说:“被同学冷落了,你是不是觉得很委屈?”当我这样说的时候,我的女儿就流着泪直点头,哭得说不出话来,可见她的确感觉到非常委屈。这说明我共情到了她,她感觉到了妈妈对她的理解。但同时她又疑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我便告诉她:“你没有做错什么!问题回答得对,说明你知识面比较宽。你现在是不是生那个同学的气呢?”我女儿再一次点头,我就告诉她,自己并没有做错了什么,却被同学冷落,委屈、生气是正常的。
我女儿遇到的问题很多小朋友都可能遇到,家长首先要接纳孩子就是会有这样的情绪,并且和他共情。这个时候切忌说“那咱以后就别和她玩了”这样的话,因为对孩子来说,她还在自己的情绪里没出来,而且在她心里就害怕别人不和她玩。
家长如此说,等于把孩子推向又一重深渊。也就是说,当孩子寻求支持的时候,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所说的话也是考虑到他的感受的,孩子才能感觉到支持。
第二,当我们需要孩子配合的时候该怎么说。这一点用“我信息”和“描述性”是比较有效的。比如妈妈下班回到家,家里被孩子搞得一团糟,这时候妈妈就可以说:“我看到玩具到处都是,都没有放脚的地方了,感觉好窝心啊!”
这就是用“我信息”并且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和自己的内心感受。如果需要孩子把玩具都收拾好,就用简单直接的语言告诉孩子:“吃饭前把这些玩具都收到箱子里!”通常不被指责的话,孩子是愿意配合家长的。
我们想让孩子配合我们的时候,要用描述性的语言,简单直接地表达我们的意愿,并且教给孩子如何做。对小孩子来说,他需要的是知道如何做好,而不是只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比如我们不希望孩子晚上回来太晚,就要明确告诉他:“你必须在下午6:00前到家,否则我会担心你的!”等等。
第三,当孩子取得一些进步的时候,我们该如何赞赏和鼓励孩子。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家长少用那些“太棒了”、“你真强”这样笼统的句子来夸奖孩子,而是要把孩子的具体表现说出来,让孩子明白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很好。
比如孩子画了一幅画,你就可以描述你看到的:“你画的这个牡丹花的色彩还有渐变,就跟真的似的。”当孩子把自己的衣服洗干净了,你也可以赞赏他:“你连最难洗的领口都搓洗得这么干净,看得出来你是用心洗这件衣服了!”这样的赞赏代表你对孩子有非常清晰的认可和肯定,会让孩子感觉到开心和自信,同时也愿意再去努力做得更好。
家长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说什么样的话
我常常给家长做培训,也教给大家如何跟孩子说话的技巧,但你会发现家长学习的时候信心满满,回去用的时候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就是因为孩子独特又复杂,对不同的孩子一定要用不同的方式对待。
不过,就算不同的孩子,他们的内心需求是相同的,孩子们都需要无条件的爱、接纳、理解等等。所以,了解孩子当下真正的心理需求,给孩子独特的陪伴是每个家长都需要做的功课。
就算同一个孩子,时间和地点不同,你需要和他说的话也应该是不同的,我国古代就有“教子七不责”之说,这七不责就是“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讲的就是我们和孩子沟通交流是受时间、地点、心情等等方面影响的,一定要注意。
- 上一篇:怎样与孩子正确沟通(十个有效与孩子沟通的办法)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