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字元之言字详解(言字字源及会意、形声字)
【yán】,會意字,「言」與「音」同源,下面是舌字,像在張口伸舌說話;有的說像是在吹奏樂器。篆文將上面的樂器訛變為䇂【qiān】。「言」的本意是說話。
《說文解字·言部》
言:直言曰言,論難曰語。从口䇂聲。
《釋名·釋言語》
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
《詩經》中以「言」為內容的成語真的是太多了。
【人言可畏】
《詩經·鄭風·將仲子》: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街坊四鄰的閒言碎語,讓人不寒而慄。
【芻蕘之言】
《詩經·大雅·板》:
先民有言、詢于芻蕘。
芻蕘是割草砍柴的人。古時候用於謙稱自己只是個草野鄙陋的人。
【巧舌如簧,厚顏無恥】
《詩經·小雅·巧言》:
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這些漂亮的謊言,猶如笙中之簧。要多厚的面皮才能吹得出來啊!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上以風化下,下以風(諷)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指提意見的人哪怕是不正確也是無罪,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說的缺點,也應該引以為戒。
《詩經·小雅·都人士》:
其容不改、出言有章。
容貌未改,言談還是【出口成章】。
《詩經·大雅·桑柔》:
人亦有言、進退維谷(窮)。
成語【進退維谷】的出處
《詩經·鄭風·揚之水》:
無信人之言、人實不信。
這些謊話實在不可信。
《詩經·唐風·采苓》:
人之為(偽)言、苟(誠)亦無信。
這些謊話,不要去相信。
【繩墨之言】
繩墨是木匠用來畫直線的工具。引申為準繩、規矩的意思。
《莊子·人間世》:
未達人氣;名聞不爭,未達人心。而彊以仁義繩墨之言,術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惡有其美也。
【聽其言、觀其行】
《論語·公冶長》: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孔子說:「以前我看人,是他說什麽,我信什麽;現在我看人,是聽他說,再看他做。就因為宰予,我改了過來。」
【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子貢問:「怎樣才能算個真正的士呢?」孔子說:「說到做到。」
【敏於事、慎於言】
《論語·學而》: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孔子說:「君子吃不求飽、住不求安,做事靈敏、言談謹慎,積極要求上進。這就算是好學了。」
一、表示說話的動詞:
會意字:
說(解說)、辯(申辯)
形聲字:
議(商議)、談/譚(談論)、語(辯論)、論(評議)、評(評議是非)、訂(訂立,本義是評議)、講(和解)、調(協調)、燮(調和)、訪(廣泛徵求意見)、訓(說教)、誨(教悔)、誘(勸誘)、讀(讀書)、諷/誦(朗誦)、詠(唱歌)、譽(讚美)、許(許可)、諾(承諾)、謝(感謝)、請(請求,本義是拜訪)、訊(問)、謂(告訴)、詔/諭(告知)、誡(告誡)、謁(稟告)、訴(控告)、警(警示)、證/証(証明,本義是告發作證)、諫(直言規勸)、諍(以死強諫)、訟(爭訟)、諂(曲意迎合)、諛(奉承諂媚)、訌(內訌,本義是潰敗)誑(隱瞞事實真相以迷惑人)、譏(旁敲側擊地譏諷)、詛(詛咒)、誇(誇耀)、詫(驚異,本義是誇耀)、詆(詆毀)、訕(毀謗)、誹謗(背後說人壞話)、誣(捏造事實)、謅(胡編亂造)、詐(欺騙)、譯(翻譯)、誓(約束)、諱(避開忌諱)、詭(詭詐,本義是責成)、讓(本義是責備)、譴(譴責)、誅(聲討譴責)、討(聲討治亂)、訣(長時告別)、
二、表示語言的名詞:
會意字:
詩(言志)、詞(言外之意)、諺(民間的傳言)、謠(民間的歌謠)、謎(隱語)、謊(謊言)、
形聲字:
音(聲音)、話(言語)、誌(記錄的文字)、註(註釋)、謨(議謀)、誥(告示)、譬(譬如)、該(本義是軍中約定的戒律)、譜(有分類、有系統的記載)、訃(報喪)
三、表示說話和語言的形容詞:
會意字:
訥(語言遲鈍)、詹(話多囉嗦)、
形聲字:
詳(詳細,本義是審議)、誕(誕生,本義是荒誕)、諄(告曉之孰,教誨不倦)、詡(說大話)、諧(和諧)、謬(瘋子的胡言亂語)、誤(謬誤)、訛(謠言)、
四、表示思維的動詞:
形聲字:
記(記住)、認(辨識)、識(具備常識)、謀(謀劃)、
五、表示道德行為:
形聲字:
信(誠實可信的)、誠(真實的)、諒(體諒,本義是誠信)、謹(謹慎)、謙(恭敬謙讓)、誼(合宜)、
六、其他:
會意字:
計(計算)、設(安置設施)、謄(謄寫)、獄(監獄)、
形聲字:
誰(什麼人?)、課(測試考核)、試(任用)、診(看病)、護(看護)、諸(眾)、詬(恥辱)、諜(間諜)、變(變化)
以「言」作聲符的形聲字:
這(本義是迎接)、吊唁
- 上一篇:感悟人生的经典句子 (感悟一秒泪崩的句子)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