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世事无常,且行且惜(两首清明经典禅诗)

longge 06-23 18:14 阅读 我爱育娃
清明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就有无数诗词吟咏。 它源于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祭祀、祭祖和扫墓的节日。 因其具有连接着生与死的重要内涵,故而

清明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就有无数诗词吟咏。

它源于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祭祀、祭祖和扫墓的节日。

因其具有连接着生与死的重要内涵,故而在常规的悼念亲人之外,诗人们在这一日往往会生出关于生命的哲思。

而拥有僧人与诗人双重身份的诗僧们,他们的思考与表达往往更加禅理深奥、意境玄妙。

如宋代释宗赜的偈子就曾写道:

冬去寒食,一百单五。

活人路上,死人无数。

头钻荆棘林,将谓众生苦。

拜扫事如何,骨堆上添土。

唯有出家人,不踏无生路。

他用最简单、口语化的文字,写出了对世人之苦的悲悯,写出了佛家出尘脱俗的超然。

只因“唯有林泉衲子,无思无念,无欲无为”。

今天,分享两位诗僧清明时节关于人世无常的思考。

世事无常,且行且惜(两首清明经典禅诗)

唐·云表《寒食诗》

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

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

寒食之日、天清气和,外城春光如画,却处处都是心神忧伤的扫墓人。

仔细望去,平原之上坟茔重重叠叠,相比起去年,看起来又增加了众多新坟。

想来这些坟茔的主人,大抵有一半都是去年的扫墓人吧!

世事无常,且行且惜(两首清明经典禅诗)

云表是唐末宋初的诗僧,事迹散见《宋高僧传》、《白莲集》,仅有《全唐诗》存诗1首。

寒食节源自纪念介子推,在唐代之前盛行,时间是在清明节气的前一天。

相传春秋时期,晋国的晋献公宠妃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引发内乱。太子申生被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介子推便是随行贵族之一。

重耳逃亡19年,经历无数艰险。在深山之中差点冻饿而死时,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割下腿肉给他充饥,可谓忠心耿耿。

重耳登基为晋文公后,大周内乱,他忙着出兵勤王,没有封赏旧日的功臣。有些人主动请赏,介子推却以讨赏为耻,屡屡受到小人攻击,于是便隐居绵山、不食君禄。

介子推隐入山林,晋文公才心生悔意,派人召见介子推受封却无功而返。晋文公亲自带领人马到绵山寻访,因久寻不到,竟听信小人之言,放火烧山。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也没有出来,而是在熊熊烈火中抱树而死。

晋文公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后人敬慕介子推忠君赴义、气节崇高,由此产生了“寒食节”。

寒食节以“禁烟火、只吃冷食”得名,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世事无常,且行且惜(两首清明经典禅诗)

这首禅诗是云表唯一留下的一首诗,写在寒食节当日。

诗人写今年躺在新坟中的便有很多是去年扫墓的人,言外之意是今年来祭扫墓的人也必定有不少明年将被埋入坟墓。

他从佛家的生死轮回出发,客观地道出了人生代谢的自然规律,生动形象,极有感染力。

但是在不同人眼中,诗中表达的思想有不同的解读方式。

悲观者自然只能看到消极颓废,在人世间努力奋斗也无用,因为人人都终将归于坟墓,不如避世自居。

而乐观者却能从中看出,正因世事无常,所以才要珍惜活着的每一寸时光,坦然面对生命的终结。

世事无常,且行且惜(两首清明经典禅诗)

后世不少诗人也沿袭云表之诗,翻出新意。比如宋代真山民的“新葬冢无数,未来人更多”,明代赵完璧的“去岁陇添今岁墓,千年人误百年谋”。

又比如这一首来自宋代释元肇的《清明》

寒食清明节,家家拜扫辰。

酒杯难醉土,泪眼不知春。

旧冢连新冢,今人叹昔人。

路傍无主认,几个石麒麟。

释元肇,字圣徒,号淮海,通州(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

他“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19岁剃去头发、穿上缁衣,在杭州径山寺出家。

其聪敏有悟,因受到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赠通川诗僧肇***》一诗的褒奖而名噪士林,是当时闻名于世的诗僧,有诗集《淮海挐音》存世。

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后来被尊为径山第三十九代祖师。

世事无常,且行且惜(两首清明经典禅诗)

这首《清明》诗从寒食到清明两天,家家户户祭拜、扫墓写起,表达了世外之人对俗世祭扫行为的观点。

“酒杯难醉土,泪眼不知春。”

清明时节,草长莺飞、万物蓬勃,处处花开,美不胜收。

但是含着热泪思念亲人的生者,眼中却看不到世间的繁华与热闹。

他们举杯洒酒祭奠,醉的却只有人间客,无论如何也醉不倒黄泉下的魂魄。

“旧冢连新冢,今人叹昔人。”

山林原野原本已经处处都是旧坟,每年却仍会增加无数的新坟,徒留活着的人来哀叹纪念逝去之人。

颔联和颈联四句,描绘的是诗人眼中看到的世人拜祭场景,处处充满悲哀的氛围。

世事无常,且行且惜(两首清明经典禅诗)

“路傍无主认,几个石麒麟。”

路旁那些无人祭拜的坟墓,已经无人知晓墓主的姓名,不知其中有几个墓曾经埋葬过了不起的人物。

“石麒麟”的说法出自典故“麒麟冢”,代指的是名臣贵人的坟墓。

冢即坟墓,麒麟则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瑞兽,麒麟身体像麝鹿,尾巴似龙尾状,还长着鳞甲与角,也常被用来喻指杰出人物。

释元肇曾在另一首吊无著塔中,写过“路傍多少麒麟冢,过眼无人赠纸钱”之句,与此诗尾联异曲同工,表达的是对人世无常的感慨。

世事无常,且行且惜(两首清明经典禅诗)

人生是一场有去无回的单程旅行,这场旅程从出生开始,以死亡为终点,这是所有人都不可逃避的命运。

正如云起云散、花开花落,无论怎样的繁华与辉煌,转眼也会化为飞灰。

而终点却永无固定,而是藏在每一个“无常”的瞬间。

我们能够做到的,便是珍惜眼前,并随时做好迎接它的准备。

文章评论

世事无常,且行且惜(两首清明经典禅诗)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