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冬草古诗五首(腊月草根甜,枯草衔花生)
草在中国古代是指的除开农作物的草本植物,通常是指的野生草本。
这些草本大多有着冬枯春荣的地面叶子,草很平凡广袤,成为辨别季节冷暖常见的植物。
白居易有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的就是原野上的野草,秋冬萧瑟,在晚冬,人们还会烧荒除草,翻耕土地,但是这些都不能灭绝草类,到了春天,一阵风雨,就让各种草本重新发芽,绿遍天涯。白居易的诗,最初写的诗相思离愁,但是后来,也多被人形容人生逆境的坚韧顽强。
正是草广袤,低微,顽强的生长特性,在中国,有一个含义深刻的词,就是草民,说的是像草一样的普通民众,地位卑微,无法反抗强势,但有的时候,是一种自谦,表达一种不屈和坚韧。
那么回到白居易这首诗,春风吹又生,是泛指的在春天里茁壮重生的小草。但是草的萌发不限于早春。只要合适的温度和阳光,有些草本在冬天依然青翠。而很多草本地面的叶子虽然呈现枯死的状态,但是根部一直保存生机。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要有根的草,是不死的。哪怕是冬天。
仲冬大雪节气,会有抗寒的马蔺草发芽,晚冬会有水仙,野蒜,忍冬,铃兰等植物冒雪茁生和开花。那么在山地,在农村,在各种向阳的有水的沟壑边,冬天都会有草本不凋或者小草返青的痕迹。而正是这些生生不息,使得萧瑟的冬天,也蕴含生命的活力和春意。
“蹑履步荒林,萧索悲人情。
一唱泰始乐,枯草衔花生。"魏晋 · 无名氏《子夜四时歌 其五 冬歌十七首》
这是魏晋南北朝的民歌,通常是女子弹弦夜唱,具有民间率真的情感饱满。
一个寂寞的孤独的女子,在冬天里,蹑手蹑脚,走进荒树林,因为她要宣泄自己的悲伤,避开了热闹。因为她爱的男子,没有回来,心中寂寞,且百愁丛生。
她在无人去的荒树林,发泄流泪,然后心情平复后,开始唱歌。
唱的都是美好而阳光的歌曲,她的心情也慢慢好起来,随着在树林里呆的时间长,她忽然发现了树林中间有低小的冬草,衔着花蕾冒出来。那可爱萌茸的小花草,让她的心情明丽柔软起来。
那是来拯救她心情的精灵,给了她无限的自信和希望。
那些花都是为她而开的吧,是她的眼泪,还是愿望所致?还是这属于她特殊的树林阳光?
否极泰来,心情明丽,她又回到了快乐的少女仙子的状态。
那么学过地理植物学的人,都应该知道,冬天树林,树木落叶之后,会有阳光射到地面,而很多小草也会抓紧这个阳光时期茁生。先花后叶的草本,也往往显示这里的冬天极冷,植物以这种方式,保存物种的延续。
只是我无法知道,这些打动女孩的花草,是哪一类。但是从她的快乐里,看得出这些开花的小草,有着让她旖旎摇曳的心情,忘记冬天的寒冷和孤寂。
“雪崖滑去马,萝径迷归人。
相思若烟草,历乱无冬春。” 盛唐 · 李白《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节录
说李白是文字的天才,毫不为过。我喜欢他的诗,不只是那些大气的描摹盛唐盛世气质的美作,而是他对于颜色情感的文字敏感,以及构筑的别人无法企及的诗境。
这是他送一个朋友回山林隐居。而正是李白有多年山林居住的真实的生活,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他才能以独特的视角来描述一种别离和情怀。
你去的地方,风雪悬崖,那马在上山的路上,一定会打滑。
你去的地方,藤萝生在山中,遮蔽了道路,你一定会下马,在藤萝丛中穿行。
而我对你的牵挂,就像延伸在山林道路边的如烟小草,它们在路边青青而缭乱,伴随着你的马蹄,它们不知道人间的冬春,只是因为你而绵延。
李白是有山林生活的经验的,山林云雨滋润,树木繁茂,总会有不同平原和城市的特殊的山地气候,有些草本,因为霜雪被大树隔绝,冬天也会是青色。
而李白将这种草青直接和相思牵挂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深邃幽深的美。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中唐 ·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 其二 》
这首诗,我之前还看不懂。
但是看到小猫吃食物的时候,我忽然知道了。
小猫在遇见新的食物的时候,会先观察一下,然后试探性的用嘴舔食,才确定食品的吃法,如果是看它非常投入的啃食,那就是它完全了解了食物的软硬性质,剩下的就是饕餮狂欢了。
那么李贺这首马诗,写的就是寒冬腊月,马在户外寻找可以吃的草根的情形。
天上下着雪,飘洒的小雪,纷纷扬扬。
而此时适合马吃的草,草根已经,蓄足了糖分,清甜可口。
但是马在寻觅的过程中,会试探性地拔出草根,谨慎地咀嚼,以防止类似荆棘的刺,刺伤口舌。
但是一旦确定这里的草根甜美,就会投入地进食。
李贺很细腻的描写着马儿进食的场景,想必他非常爱马。
那么腊月的确很多草本的蓄力待发期,先从草根萌发起,蓄足糖分,等待春风发芽。
实际上很多蔬菜,也是冬甜,冬天的萝卜,土豆,白菜,青菜,那是低温转化凝聚成糖分。
“荆棘连昌路,珠玑久化尘。
青山飞白鸟,野水渡行人。
寂寂繁华尽,悠悠草木春。
人间有兴废,何事独伤神。”北宋 · 张耒 《腊月书事 》
这是宋朝的张耒在唐朝的连昌宫怀古。
此时是晚冬腊月,连昌宫唐朝行宫,早已经废弃破败,往日繁华锦绣成为历史和现实的尘埃。
他站在山头,看见了晚冬的景色,青山白鸟,野渡远人,显示这里已经沦为乡村野土。
繁华之后,是原野一年一度的春来。
那些晚冬的草本,悠闲发青,慢慢进入季节的春天。
他是在感叹,自然和人间的兴衰,有着各自的轨迹。春会再来,在草本草木之间,年复一年,而唐朝却永远的过去了。那么宋朝呢?
我们都是清醒于历史,却活在当下的人。或者有一天,我们的繁华也会过去,但是草木依然会在晚冬里,迎接它们的春天。这是江山之恒定美,我们的江山。
“雪尽南坡雁北飞,草根春意胜春晖。
曲江永日无人到,独绕寒池又独归。”唐 · 裴夷直 《穷冬曲江闲步》
这是晚冬唐朝的曲江边,长安边上一条载着都市繁华兼有野趣的河流。
在曲江边的盛典和游玩颇多,春踏青,看杏花,夏看荷花,是长安人休闲的最佳去处。因为近。
那么晚冬时节,游客少,但也有人过来散步。
比如大雪之后的晴朗,裴夷直 就走到的江边。
南岸的雪已经融化,看得见这里成群的大雁在起飞,春天要来了,它们提前展翅,成群飞往更北的地方,那榆关之外,荒漠之外,有着大雁的草原家乡。
温和晴丽的阳光下,岸边的草坡,已经开始返青,只有近距离观察才知道。
但是这小草返青,带给诗人莫大的欢喜,因为这种春意会越来越多,直到绵延成广袤的春色。太阳会落山,但是草本的春天却走来,且会一日青胜一日。
所以这种近在眼前的观察,使得他乐不思返。蒲公英,苜蓿,还有什么在返青呢?
这种快乐充盈了他的身心,他快乐而寂寞,因为他是最先领略春意的长安人。
春在晚冬。
“天黑()鬼车声更大,夜阑客枕梦初长。
明朝起视篱砌下,草芽浥浥又回黄。”宋 · 周文璞 《腊月八夜雨 》节录
腊月八日,是古代的腊祭之日,其重要的内容,就是驱疫迎春。
腊鼓响,春草生。显示着草本在腊月就开始萌生。
那么这一年的腊月八日,夜晚有很大的雷雨,诗人称为鬼车,是说的雷声如车,驱除鬼魅。一夜冬雷好雨,也催生了篱落边的草芽。
那些冬天的草,顶着雷声也与,探出了黄色的嫩芽,滋润清新。
这是最早的草色春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