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菖蒲诗词六首(菖蒲花紫茸,菖蒲美酒清尊共)
端午节的起源,远在先秦上古时代。五月有重要的夏至,就是太阳和地球北半球的角度角度最近,是太阳最猛烈的时段,万物生长靠太阳,尤其田间的古老作物,正是旺盛生长时段,人们通常会祭祀太阳水神以及各种神灵和先祖保佑土地的丰收和健康。
而此时又正是高温高湿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有各种夏天的病症,消化道疾病,皮肤病,蚊叮虫咬,甚至被蛇鼠咬伤,容易发炎甚至导致死亡,而且这一阶段也是流行病高发期。所以端午节在祭祀中又融合了祛病防秽的风俗。
中国古人善于从草本植物中找到防病祛病的药材,芳草的药用,贯穿了日常生活。
我们从诗经中可以看到,上古三月的上巳节,就有用兰草和芍药和水沐浴身体,芳香祛病的记载,那么菖蒲的运用是什么时候呢?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
有美一人,硕大且卷。
寤寐无为,中心悁悁。“先秦 诗经《泽陂》节录二
这应该是先秦时代的农历四月和五月,因为只有此时,荷花出水,兰草和菖蒲这些水泽植物才能同时看到。那么这里荷花,蒲,兰循环出现,代表一种夏天的美好和芬芳。可以证明这里的蒲,就是菖蒲。因为古代人也讲究实用,对生活有用的草木才会吟咏记录。
这个情境很可能是出现在端午节,因为只有这个时候,男女再次集体走到河边,用香草洗沐,迎接即将到来的盛夏。这个季节的荷花,菖蒲,兰草,都是天然的芬芳去秽的草木。
汉朝宫廷里的端午礼仪有“午日以兰汤沐浴”,这当然是贵族的精益求精,因为兰草更芬芳容易得到,那么普通人的端午,只能求之于随时可以找到的菖蒲草了。
那么菖蒲到底有什么妙用呢?将菖蒲根茎煮水,搽在身上,可以预防蚊虫叮咬,而且气味辛香,将它们服用可以治疗夏天的消化道疾病,将它们稀释洒在农田里,可以防治稻田里的蚜虫螟蛉虫红蜘蛛。
这就是古代农村端午节挂菖蒲的起源。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寻求长生好道慕仙的时代。菖蒲容易得到,但是山中长在干净泉水地带的菖蒲就很难看到,往往像灵芝仙草一样,只为神仙或者有缘人看到。魏晋一些神仙传里,就有对菖蒲的神话,比如安期生就是吃了一寸九节的菖蒲草做了神仙还有隐士韩众,专门吃菖蒲,身上长毛,而且每天还能写一万字的日记,如此种种。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唐 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
李白,有一个正经职业就是道士。而道士的崇高目的,就是追求自己和别人的长生不死。所以普通的菖蒲是进入不见李白这种修道之人的法眼的,他和他的道士朋友主要是发现仙草,培植并吃下它。所以李白是这样劝同道的杨道士,我那边的嵩山,你可以住,你在那边种植菖蒲,让它开花,我今年年底就回来。
李白为什么有这种底气?因为唐朝崇尚道教啊,你在山里种植与众不同的菖蒲,这种稀有的菖蒲一寸九节,开紫花,拿出去富贵人家,就像灵芝人参一样昂贵着呢。
九节菖蒲的确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是和老百姓真正眼前的需求不大。比如夏天来了,主要是防暑,还有农田少些病虫害,自己少中暑,少被蚊叮虫咬。
”角黍菖蒲酒,年年旧俗谙。
采衣君自乐,白发我何堪。
静味瑶华句,闲思玉柄谭。
报之长命缕,祝庆在图南。“唐朝 徐铉《和李秀才端午日风寄》
唐朝普通人延续着端午包粽子,吃粽子,喝菖蒲酒的习惯。那么菖蒲酒是什么时候兴起的?
不是唐朝,是汉朝。其实也很好解释菖蒲酒的来源,古中国不浪费任何和食物相关的东西,菖蒲酿酒没准起源于汉朝之前,但是让菖蒲酒闻名的是汉朝的孟陀,赠送了一壶菖蒲酒给太监张让,马上让他升做了凉州刺史。
只能说,这个酒可能是道士方法用最珍贵的九节菖蒲酿造,能够给张让治病。因为普通的菖蒲和酒都并非太难。
但是到了唐朝,普通家庭就开始流行菖蒲酒,因为唐朝富庶,节气饮食总会推陈出新有新花样。
普通人家的菖蒲酒有两种,一种是端午节前釆菖蒲泡制。二是现做,将菖蒲根茎切丝,切碎混合在酒里,有种新鲜菖蒲的香气和风味,也达到了菖蒲在端午节清凉去秽,怡养身心的效果。
这种食用方法到宋朝到达顶峰。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懵松。等闲惊破纱窗梦。“宋朝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千万别以为菖蒲酒是陈酿,或者名医的药酒是,但家常酒水,要的就是季节植物的清新芳香。所以欧阳修的菖蒲酒就像现在夏天的汽水,酒水里沉淀着最新鲜的菖蒲小茎叶,所以酒水干净,那颜色清新淡雅,气味芬芳,很是夏天一景。
而且富裕太平中的宋朝,吃酒是吃个环境吃个氛围。
“醽醁新翻碧玉壶。水精钗袅绛纱符。
吴姬亲手碎菖蒲。
绥索系时新睡起,榴花剪处要人扶。
心情还似去年无。”宋朝周紫芝《浣溪沙》
这首词写了江南少妇怎么过端午呢,将酒水放进碧玉的酒壶里,头上带着水晶钗子,钗子上是红色的端午避邪花样。她正将菖蒲剪碎。这也证明宋朝的菖蒲酒要新鲜着喝。菖蒲是调味调和用的,仿佛薄荷。
只是她可能是在等待自己的丈夫或者情郎。按道理他也该来了吧。再不来,这菖蒲就不新鲜了。
“金碧丛中翠艾垂。正当午日一朝时。
君王自进长生缕,细剪菖蒲泛玉卮。”宋朝汪应辰《太上皇帝合端午帖子词》
这一首宫词同样证明菖蒲是端午节那天随喝随加,皇帝孝顺太上皇,也要亲自将菖蒲剪成细碎的状态放在酒水里,送给自己的父亲。
宋朝的菖蒲酒基本是保持菖蒲的新鲜,有着节气风味。
那么为什么后来菖蒲酒就不流行了呢?
原因很简单,明清之后,酒的提纯越来越高,喝酒往往成了部分人的酗酒。且白酒也以纯净少添加为美。宋朝那种家庭饮酒代表团圆和睦的氛围被更大的社交所替代。男人们往往有特殊的地方聚会饮酒,而端午节在家庭中的含义倾向团圆,菖蒲酒文化就淡出了端午的家庭生活。
而且物质丰富的当代,饮食和饮料更加多样化,菖蒲也不再是一种必须和首选。
当代的菖蒲酒倒是走的高端药酒的路线,酿造以后,还要窖藏数年,这已经不是普通人的菖蒲酒,是李白梦寐以求的仙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