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竹子古诗五首推荐(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longge 04-10 12:42 阅读 我爱育娃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先秦《弹歌》又名《黄歌断竹》。 这首诗创作的年代不详。战国的时候,有一个楚国人陈音善于打猎,被范蠡举荐给越王勾践。越王说,我听说你善于射箭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先秦《弹歌》又名《黄歌断竹》。

这首诗创作的年代不详。战国的时候,有一个楚国人陈音善于打猎,被范蠡举荐给越王勾践。越王说,我听说你善于射箭,请问你是如何学会射箭的?这个陈音说,我听说弩箭起源于弓箭,而弓箭起源于弹子,而弹子是古代的孝子,不忍心见自己的父母为禽兽所伤,就制作的弹子用来抵御野兽。然后他就唱了这首流行楚地的民谣。

这首诗八个字,写出了制作原始弹弓,射杀猎物的过程。

砍断竹子,连接竹片,用土或者石作为弹子,去追逐驱赶野兽。

那么有人说,这肯定是楚国的民谣啊。

但是古代的文学文字大家,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这是一首上古的民间歌。

因为语言文字的转化和丰富有个漫长的过程,这种两字的口语诗歌,只可能出现在语言交流简短质朴的上古时期,他们把这首诗歌,定为黄帝时代的歌谣,因为某种原因在楚国某些封闭的地域流传。

实际上这首诗也的确是表现了原始社会的某些场景,砍断竹子,连接竹片,做成弓状,还没有出现箭簇,只能是用石头,借助弹力,去惊吓驱逐野兽。这还没有到能够狩猎的状态,因为那些石头和土块是伤害制服不了野兽的。但是人们已经学会借力。借的就是竹子的韧力和形成的弹射力量。

楚国属于中部和南方地带,多水泽,适合竹子生长,这是不争的事实。

黄帝时代,中原和北方有竹子吗?答案是,有的。考古发现,那个时候的气候温暖如长江流域,发掘出的当时的动物遗骸中,有竹鼠,这是以竹子为主要食物的动物。虽然后来,竹子的生长区域因为气候变化,气温降低逐渐南移。但是可以知道,原始社会末期,北方是有众多的竹林的。

这些竹子,不仅在狩猎,农业上带给人们便利,更是后来成为文字文化的载体。

所以这首诗,我还是列为第一首关于竹子的诗歌。

​竹子古诗五首推荐(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竹子在上古的北方茂密丛生。它究竟在人类的生活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那么我们知道,弓箭的箭,最初是指的竹子的末梢,后来又指的是竹子削成锐利的状态,用以狩猎和制敌。

还有一个就是古代人的住所,就地取材,用竹子芦苇搭建。

商朝时期的甲骨文,明确有竹字。《尚书》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说的是商朝有官方的文字书籍,有用以成册的竹子做的书简。《尚书》又说,“夏迪简在王庭,有服在百僚”。说的是商朝灭亡夏朝后,夏朝的官员,有的就像竹简一样留在了商朝的宫廷,有的留在了商朝的官员体系里。

那么实际上,用竹子做的竹简,在夏朝就有,而商朝也保留了很多竹子的书简,记录历史。

有人说,我们考古,只看到了商朝的甲骨文,那么竹简哪里去了?

实际上竹子再坚韧,也有风化降解的时期,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竹简,是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但是上面成熟流利的文字,足以证明竹简作为书写载体,以及催生助力文字文化的繁荣,已经历史悠远。

​竹子古诗五首推荐(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我徂黄竹,閟寒。

帝收九行。嗟我公侯。

百辟冢卿。皇我万民。

旦夕勿忘。

有皎者鹭。翩翩其飞。

嗟我公侯。不如迁土。

礼乐其民。”先秦 · 无名氏《黄竹诗》节录

这是一首周朝的诗歌,是周穆王唱的,有一年冬天,他率领臣子外出打猎,正好到达黄竹这个地方。而古代的地名,多以其特产,可以知道,这个黄竹,虽然是地名,但是旁边有水泽山林,的确多竹。恰好那天上午有阴雨,狩猎行动暂停。到了中午,忽然寒气来临,北风夹杂着雨雪,温度迅速下降。而不久传来了雪灾中有冻死人的事件,而且应该不是少数。

周穆王听了非常忧愁,叹到,我的大臣们啊,请你保佑我天下的万民,不要忘了他们的苦难啊。

我看见白鹭可以翱翔在天上,远离困境,我的大臣们,我们能否像白鹭一样带领我们的人民远离这个灾难的地方,寻找真正安乐的家园呢?

风雪竹林之地,或者还有遮蔽风雪的建筑,但是对于周朝的百姓来讲,这样的雨雪是他们无法躲避的灾难。

唐朝的李商隐展开了唯美的联想。说周穆王,一定是感慨老百姓天寒没有房子住,一定会大力推广种植竹子。竹子可以作简单窝棚建筑,又可以遮蔽风雪,又可以结成竹筏逃离困境。

所以他写周穆王的名诗里有,“好倩麻姑到沧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而周朝,也的确是竹子利用的大时代。因为在纸张没有发明之前,竹简的使用和文化传播在周朝的战国到达高峰。

​竹子古诗五首推荐(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江边黄竹子,堪我女儿箱。

一船使两桨,得娘还故乡。”东晋 · 郭璞《黄竹子歌 》

竹子在古代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和常见。

竹子是建筑材料,是农具用材,竹制品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夏天的竹席床榻,春秋的灯笼,夏天的扇子,家具,音乐器材,还有食品,药用。

竹子速生,且竹叶四季常青,是很好的荫蔽和园林草木。

比如这首诗,写出了晋朝长江流域的民俗风情。

江边的黄竹林,那是可以给我女儿制作婚嫁的箱子的。

这船儿在竹林间的水中,快桨翻飞,那是载着我的女儿回家省亲啊。

竹子繁殖能力强,比喻着多子多孙。

想必这女儿回娘家,还带着一双儿女,这竹林是她的故乡,竹子做的箱子,给了她无尽的吉祥。

​竹子古诗五首推荐(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梅花一时艳,竹叶千年色。

愿君松柏心,采照无穷极。”南朝宋 · 鲍照《中兴歌十首 其十 》

南北朝时代,梅花的欣赏没有后世那么广泛,也还没有形成傲雪耐寒的精神意义。

人们喜爱花,更钟情于常青的植物。

竹子挺拔潇洒,秋冬翠色鲜明,有松柏的长青,又有年轻人的英俊。

所以人们将恒久完美的感情寄托在冬竹上面。

梅花只是一时的鲜艳,春风来了就凋谢了。但是竹叶却是千年不变的青翠。

愿望你有松柏一样坚定贞洁的心,又有竹子那样的优雅光彩,永远青春。

​竹子古诗五首推荐(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雪压竹枝低,虽低不著泥。

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元末明初 · 朱元璋 《咏雪竹 》

竹子很是奇特,它不属于木本,属于草本,是世间最大的草类植物。

它茎干中空,形成一种特殊的柔韧。

这种中空的植物特性,使得它能够在山林飓风中摇曳而不摧折,也使得能够保持一种生存环境和自身的协调,比如夏天,竹林的地方比没有竹林的地方,明显温度低上几度,这是植物的空调效应。

所以古代庭院园林也多种植竹子,起到天然降温和保护环境和建筑的作用。

朱元璋这首诗,写得很好。大雪压低了竹枝,但是竹子虽然负重,却不肯摧折倒下。

它等待着太阳出来,雪融化之后,竹竿依然会高高矗立,经历霜雪而勃勃向上。

朱元璋穷苦农民出身而奋斗至帝王,他的竹子诗不像文人诗,只是精神气节的向上,而是整个生命的奋斗,坚韧和不屈。

​竹子古诗五首推荐(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以竹代塑,成为热门话题,也即将变成现实的环保事业,也将推动竹子的种植和覆盖。

古老的竹子将再次走上舞台的中央,为人类发挥它更大的价值和作用。

文章评论

​竹子古诗五首推荐(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