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元宵节古诗五首(春雪如蝴蝶,春灯如百花)
神话故事中的月精蟾蜍,以及《山海经》中,“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都说明原始社会对于月亮代表生育的崇拜。而一年十二月,以月的盈亏来记录时间,也是早于太阳历的。
人们很早就发现月亮和潮水和生育的关系。月圆之夜引动潮汐,动植物都会有相应的变化。
至少在尧时期,就确定了春季的时间,那么春天的第一次月圆,象征春水动,草木发,进入农耕社会的人类,必有相应的祭祀。虽然无文字记录,但是后来民间的祭蚕,登高,迎紫姑神,柳枝辟邪,都可以看做是上古春月古俗的遗留。
在汉朝,汉武帝创建太初历,将一年的岁首,定在正月一日,而此时正是节气立春左右。而这种历法,一直影响中国两千多年。也就是正月十五,是新年也是新春的第一次月圆。在汉朝,就有重大的祭祀活动, “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阳》,夏歌《朱明》,秋歌《西暤》,冬歌《玄冥》。“这是说,汉武帝时期,正月的第一个辛日,往往在正月十五左右,祭祀太乙神,让七十个童男童女歌舞,唱春夏秋冬四种敬神的歌。这被认为是正月十五的起源之一。
那么到了汉明帝时期,佛教传入,有一种说法,是佛教释迦牟尼化作光明神,在古印度十二月三十日,有正好是中国的正月十五,所以汉明帝命令此日张灯敬佛,以表示大光明。那么这中间是有考究的。一,中国向来有敬月的传统,二,佛教的历史本身就是神话,汉明帝不过是结合了民俗,加上了宗教信仰,使得正月十五,增添了灯火的璀璨,以祈求国泰民安,江山万年。
而正月十五恰好在传统年节庆祝的晚期,这一庆祝活动,有着结束年节,生活步入新年正轨的结束性含义,成为了过年的最后高潮。
在唐朝,道教进一步发展,且道教立为国教,正月十五正式定名为“上元节”,实际也是对汉朝道家的传承,在这一天,城市张灯结彩,夜晚不宵禁,农村则有祭祀蚕神,迎接紫姑,迎接二月青龙,舞龙等风俗。
正是因为这夜,有新春第一轮圆月,所以这天也叫“元夕”“元夜”“元宵”。
而明清两代,民间则叫元宵节。
那么在宋朝,流行元宵节夜晚吃热乎乎的汤团子,后来这种汤团子,就叫汤圆或者元宵。流行到今天。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微暖,宋明两朝还流行穿白色的衣裳,行走在最清新的月光之下,以表达对月亮的赞美和人生的祈福。
当代,元宵节已经成为一个集灯会,旅游,团聚一体的盛大节日。
元宵节,是传承对自然春天和月亮的崇拜和喜爱,但是未必每个元宵节都会明月高照,比如今年,长江中部地区就有雨雪,但是自古元宵节,没有月亮也要过,来看看古人几首风雪元宵节。
“春雪如蝴蝶,春灯如百花。
漫漫飞不已,愁杀千万家。
我今无复梦,拥被读南华。”北宋 · 梅尧臣上元雪(1052年)
虽然元宵节有雪,夜不妨碍人们点灯过正月十五的热情和浪漫。
当然这场雪是相当的大,春雪如蝴蝶,至少是大雪和暴雪级别,才会有着飞舞感。
而此夜的灯火就在雪中绽放,如同暗夜明花。
那么用百花来形容,可以说灯火之多而盛。
不过这样的大雪,灯火是燃起的,只是人们阻于大雪,无法自在上街游玩,有人等着雪小一点,结果雪翻飞不已,可谓压抑了人们游玩的热情。
想必期待赏灯的人,都困在家里牢骚满腹,家倒是热闹之极。
诗人倒是闹中取静,反正元宵节,大家都守夜,我也睡不着,索性窝在被窝里,读《南华经》。
南华经可不是佛教经典,就是古书《庄子》。
实际上也照应了元宵节,就是起源于中国最古老的自然崇拜,在簌簌夜雪中,体会着上古之人对于天道自然的体察,或者是过元宵节最好最美的方式吧。
雪在窗前,月在雪上,思想却穿越千古,一抬头,那人间的灯笼,在雪中,别样瑰丽。
“上元灯火家家办,遍地琼瑶夜夜深。
衲被蒙头真老病,纱笼照佛本无心。
床头酒瓮恰三斗,山下麦田真百金。
乞我终年醉且饱,端能拥鼻作微吟。”北宋 · 苏辙《上元雪》
上元节,每家都点起灯笼烛火,哪怕这年,下了很大的雪,雪中无数的灯笼照亮,人们都在祝福中度过。
而苏辙则是对元宵节点灯敬佛这种民间的热望,抱着置疑的态度。
因为佛本无心,求佛有什么用呢?
倒是这雪,下得越大越好,因为我床头有酒,可以抵御雪寒,因为这雪让麦田水分丰足。
求佛是没有用的,求雨雪,倒是可以期待农田丰收。
我愿望这雪来得更大,能让我靠着土地有温饱。
实际上元宵节的灯火,也饱含着人们对未来的祈福。
苏辙不过是对于世俗元宵节灯会铺张的一种嘲讽,且诸多的灯会都打着敬神祈佛的理由,浪费钱财,浮于声色欢快,人心也因此浮荡虚荣。
想看灯的人,自然讨厌雪。但是春雪却是土地重要的水源,是农业丰收的重要资源。不可不知啊。
“雪夕张灯白昼同,坐知酒价长新丰。
月来方丈三山外,春在元戎十乘中。” 宋 · 王安中《次韵和梁才甫上元诗二首 其一》节录
宋朝的元宵灯会,可谓繁华。前后共五日,正月十三开始张灯,十四叫试灯,直到正月十七或者十八收灯,灯火也拉动了经济,各种物质应对元宵佳节。
那么正月十五这天下了雪,晚上依旧灯火通明,如同白昼,但是好酒就涨了价,当然涨价的还有酒楼,宴会,当然这也更使得元宵节奢华。
那么诗人这首诗,倒是无意于吐槽此地的消费,因为有更欢快的事,那是因为北方战事告捷,这元宵节的灯火为胜利而准备,那么喝点高价酒,也在慷慨之中了。
让咱们不醉不归!
“昨朝晴色动春熙,入夜星河弄碧漪。
谁信雪花能样巧,等它人睡不教知。
起来红日恍开霁,照得玉花光陆离。
归去中都说奇事,姑苏馆里上元时。”南宋 · 杨万里《姑苏馆夜雪》
这年的正月十五,姑苏的天气可谓奇特。
正月十四白天是晴朗的,气温和煦,春暖花开,到了晚上,还是一片晴朗的夜空。
那么到了下半夜,人们都睡着的时候,偏偏下起了雪,而且这雪还不小。
等到正月十五的早上,却又出了太阳,那太阳照在雪景上,玉树琼枝,好个琉璃之美。
想当然,这天数不尽的红灯笼都在雪中,白雪红灯,别样绚烂。
杨万里回到京城,给京城中的人,说着姑苏的正月十五。
他是带着欣喜和快乐的回味来宣传这件奇事。
那雪为什么要这样下?是为了给正月十五增添另类的美吧。
杨万里的快乐,当然还在于他深知农事,瑞雪兆丰年啊。
“红锦芙蓉碧牡丹,今番灯火减前番。
雪泥没膝霜风紧,也有游人看上元。”南宋 · 杨万里《郡中上元灯减旧例三之二而又迎送使客七首 其一》
下雪夜减不了人们过元宵节看灯的热情。
这年元宵节遇雪,元宵灯会的规模也就缩减了。这是因为,由当地政府开支的灯会,肯定会缩减,而商业性的灯会,也会有投入和产出的考量。但是民间仍旧会有各种灯会,包括元宵节点灯也是普通家庭的一项应景应节的活动。
所以灯会的规模虽然小了,但是街道上,仍旧会有看灯的人。
人们踏着齐过膝盖的雪,迎着寒风,也出来看灯。
你看,那芙蓉灯,牡丹灯,就亮在雪中,下面也不乏观望和欣赏的人啊。
灯,意味着光明和繁华。对于中国人来讲,灯比月亮更亲近,更温暖。
风雪有灯,一年好运。只要有空,谁不愿意去看看最美的雪夜灯呢?
虽然今年有雪,但是万家灯火璀璨,过着团圆元宵节,灯火温馨,月在心里,春行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