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五首春夜唐诗经典)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已经很深了,月光静静地洒下来,斜斜地照亮了人家庭院的半个院落。再往天上看,横斜着的北斗星和它旁边的南斗星在天际隐隐约约,像是快要隐去了。这是初春的一个夜晚,新年里,还是第一次觉得暖气从窗外传来,再没有了袭人的寒气。这是春天的气息呀!突然传来小虫子的叫声,它们蛰伏了一个冬天,今晚也感觉到了气候的温暖,叫响了新年里的第一声,并从绿色纱窗外传进了屋里。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初春月色图,但只有有诗心的人才能感受到它的诗意,并用诗的语言记录下来。于是,这样的情趣,不知激起了多少人的共鸣,回味着自己也曾经历过的感受自然之美的绝妙佳境。或者说,像刘方平这样用诗记录生活,就是一种诗意人生。
这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一个初春之夜,诗人的所见听闻所感。一种充满气息的小情趣,在细腻、新颖、隽永的语言中得以表达,读来清丽优美,脍炙人口。诗人在初春的月色里捕捉到的意象有月光、星宿、虫鸣,别具一格的是诗人能将这些意象有序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美妙的春夜月色图。第一句诗的内容就给人半明半暗的视觉感受,朦胧而清新;第二句用北斗与南斗相互映衬,天空显得更丰富美丽;最后一句写虫鸣,这是动景,与前面的静景相互衬托,使这幅图有了动态的美感。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春山夜月》描写诗人在一个明月当空的春夜,在山中赏夜景的乐趣。诗中描绘出一幅清幽淡远的春山月夜图,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纵情山水的畅快心情。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山里的春色一定非常迷人。诗人满怀意兴地来到山中,果不其然,山中美丽的景色真是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这不,看着玩着,在不知不觉中,天色就暗了,夜幕降临,可诗人还不愿归。来到山涧边,用双手捧起清澄明澈的溪水准备喝一口,可诗人惊讶地发现,手里的水中,竟然倒映着月影,真是太美妙了,好像天上那轮明月掉到自己手中一般。一整天总在山里走来走去,没想到,花粉沾了满身,衣服上飘出一缕缕花香。越游越有兴致,真不舍得归家呀!虽然夜色越来越暗,总是想多看一会儿,多玩一会儿,哪里管归家的路有多远。如果这就走了,再过些天想来看的话,恐怕花儿都谢完了。这么多美丽的花儿还没有看够呢,怎么能就这样回去呢?就在这时,传来一阵钟声,是什么地方传来的呢?诗人抬头远望了好一阵,这才发现,原来是从山腰青翠幽深处的楼台上传来的。
诗人应该是白昼就进山去的,白日观景是他进山的初衷。白日里的景象也很美,否则诗人不会忘归。可是,忘归后,在月夜下看到的景象,比白天还美,所以以“春山夜月”为题创作了这首诗。如果单从题目看,诗人应该直接写“月”,但他没有一句直接写月的,却又处处与月有关。“赏玩夜忘归”是写月的因由,“掬水月在手”是写月的倒影,“弄花香满衣”,正因有月,才会在夜里看见花而去弄花,“兴来无远近”是因为有明月在天,即使晚些回家,也还能在月光的照耀下行走,“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是因为这天夜空上的月色很明亮,那被绿树掩映着的楼台,也能看得见。总之,诗人在选材时,因为抓住了最佳的时间与最有代表性的景物,使此诗读来如饴在口,品味无穷。
第一句“多胜事”总领全诗,有哪些“胜事”竟然让诗人玩得都忘了归家呢?一是“掬水月在手”,二是“弄花香满衣”,三是“深翠传鸣钟”。这里写的三件“胜事”看似不多,但达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这正是诗人的巧妙之处。在一首四十字的五言律诗中,要把进山看到的所有美景都写下来,那是不可能的。写此三件已经足够令人振奋,令人向往了。
春夜闻笛
【唐】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李益曾被贬谪到江淮充军,这首诗正是他在这个时候的思乡之作,抒发了异乡居客的乡愁,以及迁客不幸遭遇的怨愤之情。
那是淮北初春的一个晚上,诗人听到军中传来的吹笛声。在诗人看来,那笛声是在呼唤春天来得更快一些。诗人朝笛声传来的方向望去,不禁双泪横流,打湿了衣襟,渴望着能够立即回到北方,回到中原的家乡。此刻,诗人看到了一群大雁,等不及到天明,连夜从洞庭飞过,飞回北方去了。诗人羡慕大雁,春天一到就能够飞回北方,与大雁相比,作为迁客的诗人,虽然等来了春天,但仍然只能困于南方空做北归的梦。
充斥在全诗的感情是悲切的、哀怨的。诗人悲自己被贬谪的命运,哀怨朝廷不恩赦他,使他不能像大雁一样北归。
诗人所抒贬谪之怨的主题并不新鲜,但是,在表达这种感情时所用的表现手法值得玩味。诗人运用了“起兴”手法,从“闻笛”中激起自己的思乡之愁与贬谪之怨。这样,不至于使感情的抒发来得太无由头,太突兀。本诗最突出的艺术特点还在最后两句,诗人借大雁春来北飞,反衬自己欲归不得。寄寓得体,手法委婉,颇有匠心。本诗在意象的刻画描写上也颇见功夫,从寒山笛声到贬谪迁客,再到洞庭归雁,这一组具体生动的形象叠加在一起,构成了本诗的意境,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春夜别友人
【唐】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此诗大约作于陈子昂二十六岁时。当时,陈子昂准备向朝廷上书,自我举荐,求取功名。于是,他告别家乡亲友,从四川东去奔赴东都洛阳。临行时,他的一位朋友为他设宴饯行。饯别宴上,朋友的真挚友情,让他感激不已,于是,诗情在胸中汹涌荡漾,最后咏为此诗,成为唐代赠别诗的优秀之作。
饯别宴很隆重,一支支蜡烛闪着明亮的火焰,吐着缕缕青烟,精美的金制酒杯,在席间次第相传,丰盛的酒宴,代表着友人浓浓的情谊。还没有分手,却已经感觉到离别时的难舍难分,还没有启程,就感觉到跋山涉水中的路途艰辛。饯别宴直到东方发白,明月隐去,银河消失,但仍然不想就此分离,真不想彼此说出再见。然而,“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却又想到今日一别,何时才会重逢……看着即将远去的、悠长的洛阳道,无法设想好友重聚会在何年何月。
赠别诗多以亲友远离送行为主题。古代交通极为落后,一别就可能音信杳无。所以,古人特别看重送别,也特别珍视离别情。
诗人没有在诗中套用描写离愁的陈旧语句,却从饯别宴写起,用隆重而丰盛的宴席来间接表达友人的深情厚谊,从而渲染告别场景的浓浓悲情。诗歌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便是巧妙地运用虚写手法。明明还没有与友人分别,却已经料想到分别后路途的艰辛,又担忧着今日一别,不知何年才能再相逢的伤悲。从实写起,从实到虚,虚实结合,将朋友之间依依不舍的离情,渲染得淋漓尽致。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这首诗题为“春兴”,但“春”只是一个引子,是诗人触景生情之物,诗中对春景的描写,实则是为引出诗人的乡思之愁、归梦之情。
那是在暮春的一天,细雨过后,枝头零星的残花被风雨打尽,虽然雨过天晴,但雾霭还没有散尽,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变得苍翠浓郁了,但在淡薄的烟雾中显得阴阴沉沉,深暗凝重。残花落尽,倒是给飞来飞去的流莺腾出了地方,它们择枝而立,放开歌喉自由自在地唱着欢歌。可是,这些都引不起诗人的兴趣,又一年的春天就要结束了,可自己还是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这一夜,诗人好不容易睡着了,在梦里,骀荡的春风一吹,就把自己吹回到故乡了,可是,等醒来之后,诗人才发现,自己还是在洛阳城里,大概是昨天晚上那阵春风又把自己从故乡吹回来了。
古代诗人的思乡之作很多,但武元衡这首《春兴》为思乡之佳作,本诗只有四句,但融春景、乡思、归梦为一体,写“春”只是起兴,写思乡之情才是目的,即因春天的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诗的开头两句,就从春天的景物写起。
第一句用“阴阴”形容杨柳,既有天气阴沉的原因,又是杨柳长得葱郁的表现,暮春时节,正是“绿肥”之时,那么第二句写“残花落尽”,就是写“红瘦”了。在这绿肥红瘦、流莺唱晴的景象中,诗人自然会有所感触,题目中的“兴”既可朝“乐”展开,也可以朝“悲”展开,读了后两句就知道,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悲”的,那么,诗人关注暮春之景,实则在悲叹“光阴易逝”,诗人写“杨柳阴阴”,自然会感慨“今我来思”,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后两句所表达的主题并不新颖,但构思确实奇妙。诗人将抽象的乡思之情形象化、具体化了,让“春风”在梦中将自己吹回家乡,然后又吹了回来。奇妙的想象,使这首带有悲情的诗具有令人玩味的特点。同时,诗人从前两句的乐景进入“梦回故乡”,这很自然,最后又从故乡“梦回洛阳”,使诗人的感情有了变化,抒情有了起伏,让读者更能体会这首诗的艺术魅力。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