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王安石17首唯美七绝古诗(婉约清丽,意境悠远)

longge 03-24 18:28 阅读 我爱育娃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元日(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喜迎佳节的情景,诗中通过描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元日(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喜迎佳节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来寄托自己推行革新的政治思想,表现得含而不露。

诗中以欢快的笔触描写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人们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王安石抓住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节日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使诗意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同时也反映了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实行改革时的欢快心情。

王安石17首唯美七绝古诗(婉约清丽,意境悠远)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湖阴先生名叫杨德逢,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这首诗是王安石晚年退居江宁钟山时,题在杨家墙壁上的。杨德逢性情高洁,隐居不仕,他居住的环境也洁净清幽、纤尘不染,体现了主人高雅的情趣。全诗着力描写杨家内外的景色,将自然景物和具体的生活环境融为一体,体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诗中三、四两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山和水以生命情感,既生动又形象,另外“护”字、“绕”字极为高妙,富含人文情怀,令人温暖之意油然而生。同时,通过对偶和用典,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作者退隐闲居生活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风光的自然美好中,以及与同乡邻里的交往之中领略到无穷的生活乐趣。

王安石17首唯美七绝古诗(婉约清丽,意境悠远)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是王安石乘船经过瓜洲时所写的。本诗从字面上不难看出其流露着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充满了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热切愿望。不过,在字里行间也暗示着作者怀有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也表达了希望早日功成身退、闲居山林的心愿。这首诗不仅情景交融,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在修辞上的锤炼。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南两岸迷人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瀚的情思。其中“绿”字可以体会到诗人用词的修饰很生动,在这之前王安石也曾多次斟酌推敲这个字,但最后还是把这个字改成了“绿”,这样会使人更容易体悟到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同时也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全诗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遥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然后又以疑问语气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使情感更加真挚。

王安石17首唯美七绝古诗(婉约清丽,意境悠远)

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这是一首咏杏花的七言绝句,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之后,体现了他晚年心境的一面。

王安石借物咏怀,从北陂和南陌的杏花开放,直到随风凋落的命运比较中,表明一种心境。诗中的“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虽然表面是在描述杏花盛放之后的命运,但实际上是在表明他的政治立场与人生操守。此刻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一方面是景物更具立体的美,另一方面也透露出王安石的审美趣味,也就是对这虚静恬淡之美情有独钟。

全诗通过赞扬北陂杏花娇媚飞扬之美,表达了王安石刚强耿介的个性和仍然坚持自己原有的改革信念与立场,以及为坚持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王安石17首唯美七绝古诗(婉约清丽,意境悠远)

夜直

【宋】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在京任翰林学士,按照当时朝廷的制度,翰林学士每夜都要有一人留下轮值,这首诗就是王安石值宿时创作的,这也是他所写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中主要描写了春夜院中、室内所见景色。此刻,面对良宵春色,怎不令人心起相思?但诗人并没有从正面写对亲人的思念,而是通过香尽漏残、月移风寒,写出一缕淡淡的寂寞之感,如此营造出一种优美温暖的境界,进而表现了诗人的徘徊之久和怀想之深。在写作手法上,用笔细腻而空灵,通过巧妙运用叠词、清浊等调声之法,从而使感情表达得更加含蓄、曲折而深沉,有着余而不尽的艺术效果。

王安石17首唯美七绝古诗(婉约清丽,意境悠远)

金陵即事

【宋】王安石

水际柴门一半开,小桥分路入苍苔。

背人照影无穷柳,隔屋吹香并是梅。

王安石这首诗是根据眼前所看见的景物即兴而作的。只见“溪流、柴门、小桥、青苔小路、垂柳倒映、梅花暗香飘送”,如此静谧美好的景物好像一幅乡野图画,整体显得特别清幽雅致。其中对句工整,也很新奇。诗人在同一首诗中既咏柳,又赞梅并不常见,他先描写眼中所见的周围景物,又各自显示不同风采。诗中所写的柳,是新叶翠绿、枝条尽舒之柳;梅,为正在盛开之梅。垂柳摇曳,背人照影;梅则隔屋吹香,好似是有意与观赏者保持距离,其实是在借“梅香飘远”来赞美梅花之香,香于内涵之美,从而高度赞扬了梅花的高洁与自我坚守的品格。

王安石17首唯美七绝古诗(婉约清丽,意境悠远)

江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王安石的这首七言绝句属于即景抒情诗。诗中描写了舟行江上的所见所感,借景抒情,于其中蕴含了较深的哲理意趣,寄寓了作者独特的人生感受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他在江上行驶途中,只见天色半开,暮云低徊,重重叠叠的青山缭绕在眼前,使前路迷茫不清,无法预测山有几重,走着走着似乎无路可行,当转过一道山弯,忽然视野开阔,浩瀚宽阔的江面之上从远处驶来了无数帆船,从略显灰暗的底色中冲破而出,呈现出一幕视野开阔的画面。接着作者又以幽深的笔调,表现出一种朦胧之美。

纵观全诗,作者对景物描写的同时,也表达出自己对路途遥远、风云变幻的惆怅之情。这样寓情于景,既丰富了诗的主题,又凸显出诗情画意,在这种凝练轻巧的形式中,表达了作者心中恬淡萧散的心绪。

王安石17首唯美七绝古诗(婉约清丽,意境悠远)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上飞来峰,自己的立足点也因此提高,顿觉视野开阔,胸襟也变得宽广起来,由此抒发了自己不凡的远大抱负。

诗的第一句写“飞来山上千寻塔”,这“千寻塔”并不是塔的名字,而是说明这塔很高。通过这巧妙地虚写塔之高有千寻,引出了登上高塔看到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暗寓了诗人朝气蓬勃、迎着曙光豁然开朗的心情。而且站在这里能够听见鸡的鸣叫,仿佛天下尽在他的视野当中,为后面两句埋下伏笔;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寓哲理于形象中,气魄非常宏大,意在告诫人们,只要登临到一定的高度,对外物的认识也随之达到一定的高度,那么就能透过现象的表面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表面所呈现出来的假象所迷惑,进一步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的胸怀和坚毅无畏的气概。

这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具有极强的哲理性,后来常被人们用作座右铭,流传甚广。

王安石17首唯美七绝古诗(婉约清丽,意境悠远)

初夏即事

【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这首七言绝句描绘了初夏的景物。石桥、茅屋、堤岸、流水、风吹麦浪、绿阴幽草,都令作者心旷神怡,感觉这一切比百花吐艳的春天还要美。

本诗中的特点是取景宽泛,一句一幅。诗的首句写静景,次句写动景,第三句将目光转移到风吹麦浪的田间,景物稍虚,却写出温暖和特殊的麦香气。结尾转而写了另一景,那就是视野宽阔的绿阴幽草。整首诗景致唯美,感受独特,于平凡景物之中创造出独到的意境,生动而贴切地表达了作者热爱这个夏天的喜悦心情。

王安石17首唯美七绝古诗(婉约清丽,意境悠远)

天童山溪上

【宋】王安石

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

溪深树密无人处,唯有幽花度水香。

天童山在浙江鄞县。王安石曾在此担任县令,他到任不久曾游览过此山。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天童山山深林密、水清花香的秀美景色,溪水、老树、春阳、花香,构成一幅清幽绝尘的天然画卷。作者在此静静地体会那花开刹那的繁华,想象那秋叶微黄的静谧。此刻,充盈的心灵渴望寂静,渴望远离任何喧嚣纷扰。王安石踏进天童山的那一刻,就响应了自然的召唤,回应了禅思的旨趣。置身于清净的大自然之中,当自我与大自然相融合、不分彼此的那一刻,王安石获得了心灵的宁静。

全诗语言简洁质朴,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令人一目了然,读之饶有意趣。

王安石17首唯美七绝古诗(婉约清丽,意境悠远)

乌塘

【宋】王安石

乌塘渺渺渌平堤,堤上行人各有携。

试问春风何处好,辛夷如雪柘冈西。

王安石少年时期曾经在乌塘住过,当官以后也常常去那里看望。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诗,展现出春天里河塘堤岸的一派勃勃生机,看到春游的人们喜气洋洋的热闹场面,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作者悠闲自得的情趣。这首诗活泼轻快,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歌颂赞美之情。诗中描写了一塘美丽的春水,不仅暗示乌塘面积大,也使读者恍若看到那塘中渺远迷离的景象。让人透过这水中之绿,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千里莺啼绿映红”的迷人景致,况且,这里还多了几分白玉兰的清香。或许正因为这迷人的景致才使那乌塘堤岸上行人如织,各自携带美酒佳肴,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纷纷而来。

全诗格调淡雅,语言凝练,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作者对自然风光、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

王安石17首唯美七绝古诗(婉约清丽,意境悠远)

木末

【宋】王安石

木末北山烟冉冉,草根南涧水泠泠。

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

这首七绝描绘了钟山附近的田野风光。前两句“北山烟冉冉,南涧水泠泠”描绘出北山云烟缭绕,南涧水声清越的自然景色,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后两句“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展现出蚕农小心翼翼地将蚕茧浸在热水中,然后轻轻抽出雪白蚕丝的动人场面,那一刻,蚕农的心情一定是喜悦的。转而诗人又将目光落到被蚕吃光叶子的桑树上,幻想着那些桑树又重新吐绿,暗示着生机再现。最后镜头转向远处,田间刚收割完金黄的麦子,又栽上青青的稻秧,到处是一片喜人的景象。

全诗写作手法巧妙,其中“白雪”和“黄云”采用了比喻和借代修辞方法,另外,对偶工整,语句凝练,显示出王安石炼句的艺术功底非同一般。

王安石17首唯美七绝古诗(婉约清丽,意境悠远)

南浦(其一)

【宋】王安石

南浦东冈二月时,物华撩我有新诗。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这首雅丽精绝的小诗是王安石晚年居住在金陵时所作,主要描写了早春二月南浦、东冈一带的美丽风光。首两句描写了南浦的春光美景撩动他的诗兴,时常触景生情而新诗频发;后两句“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兼用借代、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对偶精严,色彩明丽,因而成为传世名句。据说,他常高声吟哦这两句诗,可见他自己也非常喜欢此佳句,堪称状物即景的精妙之作。

王安石17首唯美七绝古诗(婉约清丽,意境悠远)

北山

【宋】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七言绝句。

诗中前两句描写了北山的春天景色。春风一吹,北山便悄然送来一片绿意,河塘里春水横溢、碧波荡漾、沟渠向远、水流潺潺泛着粼光,到处呈现出浓郁的春光,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后两句描写了自己闲游快意的心情。悠然闲坐、细数落花、寻芳而去、流连晚归,这一系列细节描写表现出心情的闲适,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一种悠闲淡然的意境,抒发了王安石想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洒脱情怀。

王安石17首唯美七绝古诗(婉约清丽,意境悠远)

雪干

【宋】王安石

雪干云净见遥岑,南陌芳菲复可寻。

换得千颦为一笑,春风吹柳万黄金。

这是王安石描写雪后春景的一首七言绝句。

首先“雪干云净见遥岑,南陌芳菲复可寻”描写了积雪消融、阴云散净、晴空万里、芳菲随处可见的景致,说明了迷人的春天又回到了人间,送来了美好景色。在此,作者在潜移默化之中悄然展现了季节变化的特征,并与人们的心理变化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后两句“换得千颦为一笑,春风吹柳万黄金”,主要写春柳在和风送暖的吹拂之中,千枝万条柔媚可人,在明媚的阳光下随着春风摇荡出金色光泽。这句“换得千颦为一笑”使用拟人的艺术手法凸显意义深远,一语双关。既显扬了春风之德,又赞美了春柳的善解风情,使迷人的春景更加形象生动,从而将心中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王安石17首唯美七绝古诗(婉约清丽,意境悠远)

木芙蓉

【宋】王安石

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胭脂色未浓。

政似美人初醉著,强抬青镜欲妆慵。

王安石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是婉约清丽,意境幽远。前两句“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胭脂色未浓”是通过对芙蓉花色彩浓淡相宜的赞美,抒发自己心中对花娇水清、美好升平生活的向往。后两句“政似美人初醉著,强抬青镜欲妆慵”是赋予芙蓉花一种人性化的形态,将其“醉美人”一般的柔美展现在读者面前。而这“欲妆慵”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人文的慵懒,更有政治上的内在体现。这首诗在结构上,形成了无形而紧扣却又不可拆卸的连环,其中采用朦胧的写法,相互映照,产生了特殊的艺术效果。如此拟人咏物,彰显内在神韵,可谓是一首鬼斧神工之作。

王安石17首唯美七绝古诗(婉约清丽,意境悠远)

出郊

【宋】王安石

川原一片绿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

风日有情无处著,初回光景到桑麻。

王安石17首唯美七绝古诗(婉约清丽,意境悠远)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农村野外的景物。王安石来到郊外,被丽日和风中的田野景色所吸引陶醉,故而写下这首小诗与大家分享丰收在望的喜悦。其格调酣畅,形象鲜明,色彩强烈而有一定的浓度和深度。他用含蓄的表现手法,暗示了田间桑麻大丰收的到来,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而又和谐的乡村田间图画。他希望自己的政治改革也能像和风丽日一样,给人民带来丰收的喜悦和希望。这便是“风日有情”之深情所在。此诗充满浪漫主义的气息和激情,而又婉丽含蓄,是一篇艺术手法较高、思想性较强的名篇佳作。

文章评论

王安石17首唯美七绝古诗(婉约清丽,意境悠远)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