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经典古诗词赏析,12首经典《踏莎行》
《踏莎行》词牌名,取自“众草穿沙芳色齐,踏莎行草过春溪”(唐陈羽《过栎阳山溪》)。“莎”(suō):莎草,是一种常见的野草,广布于热带、温带,其块茎入药,叫“香附”,夏季开花。踏草是唐宋时期广为流行的活动,又叫踏青,北方一般在清明时节前后,所以,《踏莎行》本意即咏古代民间盛行的春天踏青活动。
▲ 01《踏莎行▪春暮》
宋▪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春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相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赏析】
这首词题为”春暮“,上片写景,抓住春暮景物的特点加以形象描绘,情景交融,充满画意;下片着重抒情,虽是抒发儿女情长,但话语明白畅晓、疏淡清丽。
通篇都是写女主人公在红英落尽、芳歇春去时节中的伤感,暗寓一种青春易逝、美人迟暮的情绪。因此可能是作者罢知青州时的依托之作,依托少妇比自己,所望密约者比朝廷,即终是恋君。
▲ 02《踏莎行▪小径红稀》
宋▪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赏析】
这首词描绘暮春初夏景象,上片写郊外景,下片写院内景。一方面流露出对春暮夏初时节,富于活力的自然景象的欣赏,另一方面含有对逝去春光的惋惜,抒发对时序流逝的惆怅和淡淡的轻愁。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一方面暗示已经无计留春,只好听任杨花飘舞送春归去;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杨花的无拘无束和活跃的生命力。这两句给整幅画面注入了活力与动感。
▲ 03《踏莎行▪祖席离歌》
宋▪晏殊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销,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赏析】
这首词写饯别、依依相送和别后的怀思,情景逼真,含蕴无尽,如妙手绘丹青,一幅春江送别图宛然立于眼前,令读者如同置身其中,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缱绻深情。这首小词“足抵一篇《别赋》”(唐圭璋)。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自上句“平波远”三字化出别后的思量,作者放纵自己的想象,让此情随波而去,绕遍天涯,使得相思相望之情,无时无处不在。
▲ 04《踏莎行▪碧海无波》
宋▪晏殊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赏析】
这首词作于天圣五年(1027),作者贬知宣州途中。晏殊因反对张耆升任枢密使,违反了刘太后的旨意,加之在玉清宫怒以朝笏撞折侍从的门牙,被御史弹劾,以刑部侍郎贬知宣州,此词即在途中所作。
此词写离愁别恨,侧重轻别,有其个性;它从内心的懊悔和近痴的行动来表现深情,婉转含蓄;而结笔为最妙,蕴藉而韵高,尤堪玩赏。
梧桐叶上萧萧雨,表面看似直写景物,实际上景中有情,情景浑涵,合成一片而不露痕迹,意味更为深长。
▲ 05《踏莎行▪候馆梅残》
宋▪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赏析】
这首词是欧阳修的代表词作之一。在婉约派词人抒写离情的小令中,这是一首情深意远、柔婉优美的代表性作品。上片通过所见所感,写陌上游子的离愁;下片通过怀想,写闺中少妇对陌上游子的深切思念。上下片结尾的比喻和想象所展示的情意和境界,让读者感到词中所展示的画面虽然有限,但情境却是无限的。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以虚的“离愁”,化为实的“春水”,比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显自然。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作者深入到思妇的心灵,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她的一汪深情,正越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游子飞向天涯,让人感觉“似乎可画,却又画不到”。
▲ 06《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赏析】
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作者因新旧***争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州酒税,后又被罗织罪名贬谪郴州,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禄;又贬横州,此词就是离郴州前所写。
这首词最佳处在于虚实相间,互为生发。上片以虚带实,下片化实为虚,以上下片的两结句饮誉词坛。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将情景拉入到了悲凉之谷底,“可堪孤馆”和一个“寒”字,写尽了词人心中的孤苦凄凉,杜鹃啼血,本就凄凉又怎堪残阳日暮。自古日暮是归途,词人或许是在感叹自己生命将暮,或许在感叹仕途将暮。独在异乡,偏听子规,子规子规,何时子归。诗人或许又在感叹自己离别亲人,远离家乡的哀愁吧。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出来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山而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竟被卷入一切政治斗争漩涡中去呢?
▲ 07《踏莎行▪杨柳回塘》
宋▪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中将荷花比作一位幽洁贞静、身世飘零的女子,借以寄寓作者沦落不遇的身世感慨。词的上阕描画了荷花就象一位美女,无人欣赏,无人爱慕,饱含零落的凄苦。通过美人的自嗟自叹,表达自己年华虚度的怅惘。下阕借美人之口言志:即使凄风冷雨,我也不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开放,我宁愿盛开在炎炎的夏日。荷花、美人、君子,形成了完美和谐的统一。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作者巧妙地将荷花开放和凋谢的时节与它的品质、遭际命运联系在一起,一方面表现出美人、君子不愿趋时媚俗的品质;另一方面又显示出他们年华虚度、失时零落的悲哀。
▲ 08《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宋▪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赏析】
篆冈,是稼轩在上饶 带湖别墅中的一个地名。小酌,即便宴。这首词就是在这次吟赏秋月的便宴上写成的。
作者借咏节序来寄寓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在写法上欲擒故纵,章法曲折,采用了反跌之法,巧妙融化前人诗句,辞意含蓄,以比兴之体寄托政治情怀。
重阳节近多风雨,化用北宋诗人潘大临咏重阳的名句“满城风雨近重阳”,“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
辛弃疾之所谓“风雨”,一语双关,既指自然气候,也暗喻政治形势之险恶。稼轩作此词时,国势极弱,国运日衰,而向来北兵也习惯于在秋高马肥时对南朝用兵,此词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局的忧虑之情。
▲ 09《踏莎行▪雪似梅花
宋▪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赏析】
吕本中的诗词以构思精巧见长,大多写得词浅意深,别有风味。上片以“似”与“不似”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之景,下片则点明词人心事的由来。两阕的末句尤为警策。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此句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之景,白梅、莹雪,构造出一个玲珑的仙境,纯美如画。
到今犹恨轻离别。此句写词人的离愁别恨,情从景生,天然浑成,将离愁别恨委婉道出,有一种朦胧美。
▲10《踏莎行▪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宋▪姜夔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赏析】
作者二十多岁时在合肥(宋时属淮南路)结识了某位女郎,后来分手了,但他对她一直眷念不已。淳熙十四年(1187年)元旦,姜夔从第二故乡汉阳(宋时沔州)东去湖州途中抵金陵时,梦见了远别的恋人,写下此词。
华胥:好梦。据《列子》记载:黄帝曾梦游华青氏之国,故写好梦云“分明又向华胥见”。
这首词紧扣感梦之主题,以梦见情人开端,又以情人梦魂归去收尾,意境极浑成。
词的后半部分,尤见幽绝奇绝。离魂暗逐郎行远,在构思上借鉴了唐传奇《离魂记》,记中载:倩娘居然能以出窍之灵魂追逐所爱者远游,着想奇妙;在意境与措语上,则又融合了杜诗《梦李白》“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咏怀古迹》“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句意,妙在自然浑融,不著痕迹。
▲ 11《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赏析】
早春时期,词人外出游玩,途中观赏到梅花的精致与雪花的灿烂,因而兴致大开。于是词人借物咏志,写下了这首词。
这是一首咏物之词,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与众不同的是,他不是只咏雪或只咏梅,而是花开两朵,两朵俱美,两种风格,都是大自然的杰作。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两种美丽的花朵,一是梅花,她挑战着寒冷的世界,以自身的豪气,呼唤着天地中生命的色彩、呼唤着天地中美丽的春天,也呼唤着天地中美丽的百花;
另一是雪花,她把单调的冬天变成飞花溅玉的世界,这就是异中有同。雪与梅各展所长,只要都是一流,又何必在意第一第二呢。这就是美丽的雪花,不卑不亢,绝无对梅花的嫉妒,只有与梅花的互补。即使不得第一,绝不与第一对立。这就是雪花,甘做背景、甘做配角,恬淡中显示雪花的美丽。
▲12《踏莎行▪月华如水》
清▪纳兰性德
月华如水,波纹似练,几簇淡烟衰柳。塞鸿一夜尽南飞,谁与问倚楼人瘦。
韵拈风絮,录成金石,不是舞裙歌袖。从前负尽扫眉才,又担阁镜囊重绣。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上片写的是月下美景,下片转写词人所思之人。全词哀婉曲折,百转千回,令人动容。
谁与问倚楼人瘦,由写景过渡到抒情,表达了词人孤寂、落寞的心情。
从前负尽扫眉才,又担阁镜囊重绣。
“负尽”一词道尽感伤懊悔之情。
作者想起:爱妻温婉有才,饱读诗书,从前能陪伴时,自己却没能长相厮守;如今已然人去楼空之时,却叹岁月无情。作者怪责自己,辜负了旧时的美好时光。
生活安逸美满的时候,总觉得月亮是圆的,殊不知它无时无刻不在变幻着样子,终有一天,会被黑夜吞噬。从前见到圆月之时,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没能记住它的美满,现在回忆起来,总觉得遗憾。
您喜欢哪一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