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十首绝美边塞雪景诗)

longge 02-02 14:56 阅读 我爱育娃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十首绝美边塞雪景诗)

本诗为雪景的边塞诗代表作,描绘了当时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与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真挚场面,表现了战友情、卫***与奋斗情。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描写边塞雪景之冷,二为表现归客战友之情深,三为表现饯别之时的惜别与惆怅。

描写雪景时,先交代北地独特的气候变化,八月就开始纷扬落雪,一夜醒来满树积雪,但这看似美丽的雪景带给将士的却不是太美好的感受。雪花散入珠帘将罗幕打湿,带给士兵行的不便;雪地温度低得连狐裘也穿不暖,锦被还嫌单薄,带给士兵住的难受。在这种情况下,却依然不放松边疆警戒,所以才有了将军巡逻后手冻得拉不开弓,都护的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的直观感受。上行下效,边疆领导者都带头与雪地拼搏,也就可想底下的士兵个个争先卫国了。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沙漠结冰百丈,裂纹纵横;天空万里愁云惨淡飘荡,底下的人们却合奏胡琴琵琶羌笛来为归客饯行,以悲景衬快乐的气氛。无疑是诗人认为战友情可以融化那冰冷的酷雪。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即使是处于傍晚辕门前落雪不停,红旗冻僵寒风都无法吹动的情况下,好友也必须如约出发,诗人目送其行路,直到好友踪迹掩于迂回曲折的山路之间,空望着雪上马蹄印迹。这一行一送之间,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战友间的真挚感情,包含着对友人惜别之情与边塞将士的豪迈气概。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十首绝美边塞雪景诗)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十首绝美边塞雪景诗)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人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通过描写从军的辛苦以及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的紧急表现了出来。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一个“自”字,写出了由衷的爱国激情。“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描写了军队辞京出师,包围敌方阵地的情景。“铁骑”与“龙城”相对,渲染出了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通过景物描写烘托战争场面。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这两句诗,写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尾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了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此诗文气流畅,词约义丰,结构跳跃而流动,格调雄壮,不愧是初唐边塞诗中的佳作。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十首绝美边塞雪景诗)

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十首绝美边塞雪景诗)

这首诗借汉喻唐,明写汉武帝穷兵黩武,实则讥讽唐玄宗开边西北,给人民造成了不尽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死难士卒的深切同情。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诗人开篇便极力描述紧急征战的苦况。“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行人”指出征将士,“公主琵琶”指汉朝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这不是欢乐之声,而是哀怨之调。“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与“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这四句是诗人对边陲环境的渲染。军营所在之处四周都是荒野,雨雪纷纷,和大漠相连,足以见其凄冷酷寒。“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两句,暗讽当朝皇帝一意孤行,穷兵黩武。结尾“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通过鲜明对比,指出天子以连年战争的巨大代价,换来的只有区区的蒲桃而已。这不仅深刻揭露了战争的残酷,而且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唐代统治者的不满和对捐躯沙场的将士的无限同情。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十首绝美边塞雪景诗)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十首绝美边塞雪景诗)

这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展示了盛唐气象。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两句诗写边塞壮阔之景,是对西北边陲景观的一个总体概括。“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两句,直抒胸臆,表达杀敌报国的坚定斗志与信念。“黄沙百战穿金甲”,极其概括地写了戍边的战事,“黄沙”写作战环境之恶劣,“百战”暗示战争时间的漫长和频繁。“穿金甲”则写敌军之强悍,侧面烘托战斗之艰苦激烈。即使这样,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丝毫减损,反而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十首绝美边塞雪景诗)

千里思

【唐】李白

李陵没胡沙,苏武还汉家。

迢迢五原关,朔雪乱边花。

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十首绝美边塞雪景诗)

这首诗借用李陵和苏武的故事表达了对那些滞留在胡地、不能归汉之人的无限同情。“李陵没胡沙,苏武还汉家”,李陵全军覆没在胡地沙漠,苏武最终回归汉朝。“迢迢五原关,朔雪乱边花”,颔联是对边塞恶劣环境的描写,迢迢五原的关外,朔风吹雪迷乱边塞的鲜花。“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其中“思归但长嗟”是全诗的中心句,一去胡塞,家国隔绝,即使思归故乡,只能长叹不已。“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只能希望鸿雁飞向西北的时候,将书信寄给那天涯相隔之人。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十首绝美边塞雪景诗)

陇西行

【唐】耿湋

雪下阳关路,人稀陇戍头。

封狐犹未剪,边将岂无羞。

白草三冬色,黄云万里愁。

因思李都尉,毕竟不封侯。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十首绝美边塞雪景诗)

这首诗写了阳关路上有大雪覆盖,在山上的人们已经很稀少了,可是外面的胡人还没有处理清楚,将军也不自觉地心里有一种羞耻感,白草在冬天有各种颜色,黄云奔腾万里,散发着丝丝的哀愁。但是这时我却忆起了李都尉,因为他丰功伟绩却无缘封侯。前两句写景,写出边关的地形险要,人烟稀少,后面写人物内心的心理活动,写出将军不除去敌人的蒙羞状态,第三句情景交融,通过白草的状态,黄云里散发的愁色表现出作者自己的哀愁、悲苦之感,最后一句是用李都尉自喻,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愁苦。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悲苦,表现了一个孤独悲苦,壮志难酬的人物形象。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十首绝美边塞雪景诗)

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十首绝美边塞雪景诗)

此诗当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前后,当时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奉使出塞,出参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幕府。

这是王维用乐府旧题写的一首边塞诗,表现了匈奴入侵、边防告急的情景。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开篇用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漫长的路程风驰电掣般一闪而过。“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西北都护府的军使,传来了加急的军书,匈奴的军队已经包围了大唐的西域重镇酒泉。“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是对环境的描写,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突出了飞马传书的刻不容缓。写到这里,全诗便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烽火的中断到底是由于人看不见还是因为烽火被大雪扑灭?尽管写形势危急,气氛紧张,而诗中表现的情绪却是热烈、镇定和自信的。

全诗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截取军使送书这一片段,通过描绘迷茫壮阔的关山飞雪远戍景况,侧面渲染边关的紧急与紧张,展现出“意余象外”的深邃与凝重。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十首绝美边塞雪景诗)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三)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十首绝美边塞雪景诗)

此诗为唐代诗人卢纶边塞组诗中的一首,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篇。诗句描述了士兵作战擒敌的英勇姿态,场景构画巧妙,尽显军士的豪情和无畏。

此诗描述的是边关地区的一场战争,然诗人未正面直写战争的激烈,而是刻画了一些特殊场景,由细节展现战争的雄壮和猛烈。“月黑雁飞高”,夜色沉重,月色暗淡,大雁一时间纷纷飞上天空,打破了夜晚的静谧,可见是突袭,这一景代表着战争的开始。“单于夜遁逃”,单于在夜色掩护下慌乱逃走,留下混乱溃败的敌军,这一景代表着战争的结果,可以想象到战场上士兵英勇杀敌的情形。“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两句诗渲染了出击前的情绪、气氛,使画面上的形象栩栩如生:在将军的号令下,战士们整装待发,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积雪。场面壮烈而扣人心弦,读之令人壮怀激烈。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十首绝美边塞雪景诗)

赴邠宁留别

【唐】李益

身承汉飞将,束发即言兵。

侠少何相问,从来事不平。

黄云断朔吹,白雪拥沙城。

幸应边书募,横戈会取名。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十首绝美边塞雪景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充满抱负、为朝廷效力的豪情壮志。

“身承汉飞将,束发即言兵”言诗人身为西汉名将李广的后代,深为自豪,受塞上军旗鼓角的影响和家庭的熏陶,他承袭了古代文人的传统,靠书剑度日。“束发即言兵”意思是只要自己把头发束起便能够使枪弄剑、谈论兵法。“侠少何相问,从来事不平”表现了诗人年轻气盛的报国精神和英雄气概。“黄云断朔吹,白雪拥沙城”是对边塞环境的描写,天上的阴云被北风吹乱,变得断断续续,皑皑白雪覆盖着白沙,一望无际,远远望去雪海茫茫。这两句对边塞艰苦环境的描写为最后一联做铺垫。“幸应边书募,横戈会取名”表现出诗人慷慨激昂、壮志千里、为国献身的坚强意志。即使边塞生活十分艰苦,但是诗人还是庆幸自己可以成为戍边将士。“横戈会取名”,壮烈的情怀溢于言表,诗人踌躇满志、自信满满,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十首绝美边塞雪景诗)

从军北征

【唐】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十首绝美边塞雪景诗)

此诗作于德宗贞元元年(785)至四年(788)间在杜希全幕府之时,此时李益入朔方节度使崔宁的幕府。诗人随着崔宁在边疆巡视时,感受到军队已经不复盛唐的雄壮豪迈,有感而发,写下此诗。

这首诗描写了壮阔而又悲凉的行军场景。

“天山雪后海风寒”,是行军的背景,冰山雪海,寒风刺骨,在戈壁砾石滩上的夜行军,异常艰苦。“横笛遍吹行路难”反映了征人的心情。《行路难》是声情哀怨的笛曲,“遍吹”两字,点明这时传来的不是孤单、声音微弱的独奏,而是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合鸣。“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描写笛声在军中引起的共鸣。诗人只摄取了一个回头看的动作,但征人的思乡之情已经被含蓄地表露出来。

文章评论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十首绝美边塞雪景诗)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