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离经典诗词有哪些(7首别离经典宋词)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时已傍晚,一场骤雨才刚停歇,寒蝉面对长亭凄切地鸣叫着。在京郊设帐饯别,我倍感伤痛,就连饯行酒也喝得毫无心情。正当依依不舍之间,船夫又来催促,说船就要开了。我们互相拉着手,望着对方含泪的眼眸,想要说些什么,但竟然气噎喉塞,说不出一句话来。想到我此去不知道有多遥远,那江南之地也全是同样的暮霭沉沉,但却更辽阔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之人就为离情而感伤,更何况正当如此凄冷的深秋时节呢?今晚当我酒醒之后,想必船只已经驶出很远了,我只能见到岸上的杨柳,以及晓风中天际的残月。这一去不知道会有多久,年复一年,因为你不在我的身边,种种良辰美景想必都不再存在了,就算有万千柔情蜜意,我又能够向谁去倾诉呢?
这是柳永最负盛名的作品,甚至可以说是古往今来最成功的伤别词,尤其在宋元时期广泛传唱,风靡一时,成为宋代婉约词的巅峰之作。其时词人离开汴京经前往江南,在河边与情人话别。上片写临别时冷落清秋、泪眼相看、兰舟杳渺的情景;下片写想象中别后晓风残月、千种风情无处诉说的酸辛。全词秀淡幽艳,锦密浑成;声情哀怨,曲尽其妙;字字如行云流水,句句尽肺腑之言,是宋词中抒写别情的艺术珍品。
鹊桥仙
【宋】柳永
届征途,携书剑,迢迢匹马东去。惨离怀,嗟少年易分难聚。佳人方恁缱绻,便忍分鸳侣。当媚景,算密意幽欢,尽成轻负。
此际寸肠万绪。惨愁颜、断魂无语。和泪眼、片时几番回顾。伤心脉脉谁诉。但黯然凝伫。暮烟寒雨。望秦楼何处。
我携带着书剑,独自策马奔腾在前往汴京征途上,心中怀着惨淡的离愁,可叹我少年分别相聚则难,家中的娇妻正与我缱绻缠绵,难舍难分,但现在却不得不忍受分离的伤痛。那柔情蜜意的幽欢竟被我辜负,未能珍惜这浓情蜜意的好天良夜。
此时此刻我柔肠寸断、愁绪万千,脸上呈现出凄惨的愁颜,情迷魂断,默默无语,两眼包含着泪水,片刻之间频频回顾。我默默伤心,一怀离绪向谁倾诉?只能默然无言张望,久久站立,在那暮烟寒雨之中,眺望秦楼竟在何处?
柳永踌躇满志,携带书剑,告别崇安,踏上征程,也告别了此生尽爱一人的纯情少年时代。唐代孟浩然发愤读书三十载,在四十岁时满怀信心到长安应举,最终却落第而归,曾经写下傲愤之语。唐太宗继承并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度,给天下寒门学子铺设了一条飞黄腾达之路,也设下了全天下文士耗尽心血的陷阱。诗人赵嘏有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柳永也像历代的文士一样,告别了缱绻多情的佳人,安稳温暖的家园,如同扑火的飞蛾,走上读书、科举、入仕的漫漫长路。
这是一首离别伤怀之作,词人离开心上人,那种依恋、缠绵、伤怀,以及浸透于其中的无奈,正是柳永的本色。这首词在羁旅行放之词中很特殊,这篇几乎没有写景的笔墨,一气抒情,而且反反复复,大有惜韶光厌奔竟之义。下片突出痴望无语,情境感伤凄婉。作为封建时代的读书人,柳永不可能超脱仕途的羁束,作为一个仕运不济又重情善感的旧文人,他又不可能不沉湎于声色情爱之中。这二者矛盾地统一在柳永身上,构成了词人一生独有的悲剧,也形成了此词特有的悲剧性。
江城梅花引
【宋】姜夔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时光荏苒,匆匆五年过去,相会仍是无期。看到绽放的腊梅,想起古人折梅寄赠的雅意,相思之情悄然而生。小窗之下,伊人数度入梦,梦里仿佛当年两人携手出游,荡舟赏灯,移筝拔弦,何其乐也。今夜伊人未曾如梦,徘徊寻觅,一无所见,形单影只,不禁悲从中来,以致寒气侵入衾被,也感觉不到。
寥寥数笺,和泪写成,而无限心事,尽在其中。所恨的是书已成而信难通。如今人面不见,那玉柱斜列如飞雁的宝筝也踪影全无。旧日我们同游之地,恐怕巷陌依稀而人事已非,那斜阳枯树,徒然增人悲思。但如今看来是泛舟同游的旧约难践,心思也就难消了。眼下冬将尽而草转青,赋归犹恐无期,想到自己身世飘零,不禁泪流满面,沾湿衣裳。
宋宁宗庆元二年丙辰之冬,江夔住在无锡梁溪张鉴的庄园里,正值园中腊梅竞放,“花里春风未觉时,美人呵蕊缀横枝”。他睹梅思人,怀念远在安徽合肥的恋人,因作此词。词前小序曰:“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南不得,因梦思以述志。”说明这是词人籍记梦而抒怀之作。词的上片以两种不同梦境反映相思之情;下片则通过回忆透露内心的惆怅和遗憾。
姜夔的一生几乎都在漂泊中度过,居无定所的日子带来的凄然之感在他的词中常有体现,据说,词人在二十多岁时,曾与一位弹琵琶的歌女相恋,他与情人在梅花盛开之时两度离别,心中却一直对她念念不忘,故写下许多辞章抒发相思之苦。这首《江城梅花引》便是其中的一首,开篇一句“人间别离易多时”,道出了词人对别离的无可奈何,也正是词人一生的写照。词中对人生境遇的无可奈何和飘零之感,写得感人肺腑,令无数后来者为此泪垂,眼泪成诗,难免湿红恨墨溅封题。白石的恋情词以蕴藉深挚见长,此词也不例外,体现出缠绵悱恻、低回不尽的艺术风格。
解连环
【宋】姜夔
玉鞭重倚,却沉吟未上,又萦离思。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西窗夜凉雨霁,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
在清晨的驿站中,一次又一次拿起马鞭,想要上马离开,却一次又一次地放下。我沉吟着没有上马,离别的忧愁再次萦绕在心中,心情无限悲凉。这对姊妹倾国倾城之貌,可同三国时期东吴的美人大乔、小乔相媲美。姐姐善弹琵琶,使人听了如沐春风,妹妹善弹古筝,空灵的声音如同寒雁在秋水上悲鸣。临别前,佳人弹奏着古筝,任由头发像青云一样蓬松地绾系着,即使不梳洗打扮,也令人着迷。回忆说:还记得当年郎君手持羽扇出现在家中,我们隔帘相望,由此产生了美好的情愫。
抬起头来望望窗外,不知何时已蒙上了夜色,雨过天晴,夜透出了几分凉意,心中渗透了难言的寂寥之感,于是哀叹欢聚未久,为何又轻易分离。佳人问我什么时候能回来,面对着这美丽的溪流和山脉,我也不知何时才能重到,只好空指着蔷薇花以花谢为归期。在灯光昏暗的水边驿站中,依稀见到佳人近在咫尺,站在曲折的画屏前面。想到佳人无人做伴,只有皎洁的月光映照着她入眠,应该倍感孤独。
此词是词人离开合肥后,在驿舍追念分手情境所作惜别之词。词中将现实、回忆与幻想熔为一炉,词人用追忆及想象之抒情形式,写出分别前后的种种情意,构思巧妙。纵观全词,寓叙事于抒情是其显著特色。词的上片主写追忆,层次较为单纯;下片则远为繁复,把追忆与现境、幻觉与悬想打成一片。由单纯而趋繁复的抒情结构,也反映出词人由深沉而趋激烈的心态变化过程。
相思令
【宋】张先
蘋满溪,柳绕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时陇月低。
烟霏霏,风凄凄。重倚朱门听马嘶,寒鸥相对飞。
青蘋浮满了清清的水溪,垂杨柳环绕着堤岸,在我们分别之际相送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溪水的西边,不得不在此分手。当我回来的时候,只见山月低垂,天色已经即将拂晓了。
拂晓之后,山水原野被烟霭霏霏笼罩,寒风凄凄交加。回到家中,触目伤怀,转过身来,背靠朱门,重新举目眺望行人所去的方向。可是,哪里还望得见呢?只听得路上的马嘶声罢了。此时,天地之间,唯有那霏霏晓烟中飞来飞去的寒鸥,与孤独的送行者默默相对。
张先在北宋词人中一生可谓“人生得意须尽欢”,他生性风流,为人飘逸洒脱,不受世俗束缚,至情至性。这个风流多情的富贵闲人,八十九年的漫长人生皆在平安享乐中度过。
这首词是一首送别词,上片描写送别情景;下片描写别后情景。词的意境凄迷朦胧,以景语结体,融情入景。如萋萋满溪之蘋、曲曲绕溪之柳、低垂欲沉之月、霏霏烟霭、凄凄晓,以及寂寂寒鸦,无不具有凄迷之色调。词调的声情与词情妙合无间,缠绵悱恻,如泣如诉。
少年游
【宋】晏几道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
离别的时候,是最令人痛苦不堪的交情,就如同水分东西,然而终会再流到一处。薄情就好比行云,一去之后杳无音信,虽无凭准,却还能入梦。
流水行云本为无情之物,可是它或终解重逢,或犹到梦中,似乎又并非一味无情。在苦于“佳会更难重”的人儿心中,人情之薄岂不甚于云水!仔细回想,过去最为伤心的时候,也不能与今番相比呢!
王灼《碧鸡漫志》评价晏几道:“叔原如王、谢子弟,秀气胜韵,得之天然,将不可学。”黄庭坚在为《小山词》作序时,说他一生有四“痴”:一是不依傍权贵;二是文章“不肯一作新进士语”;三是不会理家理财,在外面大肆费财千百万而自己的家人却饱受饥寒;四是好心反遭恶报,家境衰落后,他的好友多次耍他、欺骗他,他却对人家毫无怨言和恨意。他为人孤高自傲,性格狂放,阅世不深,是一个具有浓厚书生气的贵家没落子弟,其为人很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
这首词是一首抒写离别怨情之词,词的上片分别从流水和行云比人情之薄,把两种自然之物写得颇富柔情;下片从“人意”展开,直陈久别的怨恨和难耐的相思,倍见深情。
夜飞鹊
【宋】周邦彦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兔葵燕麦,向斜阳、欲与人齐。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我在河桥边送人,空中斜挂的明月已开始坠落,散发着层层余辉。铜盘中蜡烛已经燃尽,四处飘洒的冰凉露珠沾湿了衣襟,这美好的夜晚啊,不知已到了什么时候?离别的宴会即将散去,这才注意到风中传来渡口更鼓,树梢也升起参旗之星。所骑的花马了解我的心意,就算再怎么挥鞭,它仍然缓缓前行。
逐渐行入清冷的旷野,前路是如此漫长,朋友的话语声逐渐都听不到了,我只好带着愁绪返回。谁料想我 竟来到上一次经过的地方,但不仅她所遗落的钗钿难以寻觅,就连分叉的小路也都迷失了。兔葵和燕麦在斜阳的映照下,几乎和人一样高。我在曾经共坐谈心的地方徘徊,叹息着举起酒杯遥祭,极目远眺远方的天际。
这是一首风格独特的送别词,上片重点写送别,下片重点写别后,以送别之依依,增添别后的惆怅,又以别后的感伤,对照送别之悲怆。全词写的是惜别、怀旧之情,情不直接流露,只于写景、写事、托物上见之,极为细腻而沉着。结构上层层伸展,层层顿挫,而又转接细微无迹。诚如陈廷焯《词则》所评的,写得“哀怨而浑雅”。特别是词中“兔葵燕麦,向斜阳、欲与人齐”句,梁启超《艺蘅馆词选》认为:“与柳屯田之‘晓风残月’,可称送别词中双绝,皆熔情入景也。”
此词上片追述昨夜送行情况,下片则述送客归来,描写了一夜到晓的景象。“相将”句,束上起下。“风前”两句,写前程景色,曙光已经可见,故曰“探”。“花骢”两句,写离会散后,再送一程,不说人不愿行,而说花骢会意,极其巧妙。“纵”字与“亦”字呼应,“迢递”三句,言归路,去时难分,故不觉得远,归来无侣,所以感到迢递。“何意”一转,贯穿以下几句,“但徘徊”三句,抚今追昔,怅望无极。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