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唯美古诗大全(十二首高启诗词)
明代的诗坛,似乎成了一个荒漠,大家耳熟能详的似乎只有大才子杨慎,那还是因为《三国演义》用了他的词的原因。除了杨慎,还有一个大才子唐伯虎也不错,但也只是在明代出类拔萃而已。再有就是刘基刘伯温,他的诗文都很好,但诗词放在整个诗坛历史上,也不显山露水。
在明代的诗坛,最为可惜的就是高启。高启(1336-1374 ),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元末明初诗人,文学家。他的诗词,清新明丽,也像诗仙李白那样,充满了侠义精神,其诗也富有生活气息,只可惜他死于盛年,无法在诗词上更进一步。
1. 君家还可认,为有读书声
高启写给亲朋好友的诗,都特别清新,对人的褒奖,也是不动声色,却让人如沐春风。比如,这首《题徐山人画赠内弟周思恭》,既不动声色的赞扬了内弟,更为隐含的赞扬了徐山人的画作,真是一举两得:
复涧兼重岭,云岚处处生。
君家还可认,为有读书声。
复涧兼重岭,云岚处处生。君家还可认,为有读书声
“复涧兼重岭,云岚处处生”,您家所处的地方,那是充满了一座涧,又一座涧,一道岭,又一道岭;白云处处飘,雾岚处处生,好一个神仙之所在。
“君家还可认,为有读书声”,在这么一个云雾缥缈的地方,但是您家还是很好辨认的,因为那里有读书声。
一句,“君家还可认,为有读书声”,不就是在不动声色间,赞扬了内弟家是书香门第嘛!更有意思的是,整首诗读下来,读者也不得不为徐山人的画作叫好!
2.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登门拜访,我们如何恭维主人?现代人只会说,哇!您家风水真好!要么说,啊!您家真是金碧辉煌!仿佛除了“哇”、“啊”,我们就不会说话了。我们来看看高启的这首《寻胡隐君》,是如何做到在不动声色间,让主人如沐春风的: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我到您家来,一路走水路,是换了一条水道,又一条水道,本来就已经够让人心旷神怡了;况且两岸还开满了鲜花,看了一路的鲜花,又是一路的鲜花,一路上赏花,目不暇接。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一路上,我们的徜徉在江上水路上,沐浴着春风,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您家。
一句,“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不但诗人一路走来,如沐春风;主人看到这首诗,也是如沐春风!
3. 我来不敢登,只恐还飞去
历代诗人中,关于“飞来峰”的诗词也不少,比较有名的有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其中的名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固然是充满了哲理思想,但文学性就很一般。而高启的这首《龙门飞来峰》,飘飘欲仙,颇有诗仙李白的风骨:
风吹峨眉云,东依此山住。
我来不敢登,只恐还飞去。
我来不敢登,只恐还飞去
“风吹峨眉云,东依此山住”,山风吹动峨眉山的云朵,往东飘来,然后在这座山上停留下来,住在了这座飞来峰里。
“我来不敢登,只恐还飞去”,我来到了这里,却不敢登临这座飞来峰,因为山太高了,直插仙境,我怕登临峰上,一不小心就飞到仙境去了。
李白在《夜宿山寺》中写道,“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山寺地理位置之高。而这句,“我来不敢登,只恐还飞去”,是深得诗仙的真传,也是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飞来峰之高,之险。
4.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历代咏梅诗无数,这首高启的《咏梅·琼姿只合在瑶台》,写得也是飘飘欲仙,如梦似幻。这首诗,再现了《龙城录》里,“罗浮梦”的场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梅花的玉树琼姿只适合出现在仙境瑶台,是谁在江南这里,处处都栽种了梅花呢?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这句写得极美,再现的是《龙城录》里记录的“罗浮梦”:隋朝开皇年间,有个叫赵师雄的人游广东罗浮山。其间一个小酒馆走出来一位淡妆素服的美人接待赵师雄,于是赵师雄便和这个美人在酒馆中饮酒交谈。赵师雄喝得有些多了,便昏昏沉沉睡着了,东方发白之时醒来,赵师雄发现自己睡在了大梅花树下。
在大雪满山的广东罗浮山中,有一位名叫“赵师雄”的高士喝醉了,躺在梅花树下,在明月之夜,梅林里一位淡妆素服的美人款款而来!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何郎”,指南北朝时期诗人何逊,他的“咏梅诗”是咏梅的开山之作。南朝诗人何逊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写出好的“咏梅”诗了。梅花在东风里,独自忍受着寂寞与忧愁,一年又一年地绽放着,不知这样度过了多少年。
5. 陌头担得春风行,美人出帘闻叫声
“卖花”,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古老行业,在隋唐就已经很普遍了。这首高启的《卖花词·绿盆小树枝枝好》,充满了诗情画意,写尽了“卖花”的美好:
绿盆小树枝枝好,花比人家别开早。
陌头担得春风行,美人出帘闻叫声。
移去莫愁花不活,卖与还传种花诀。
余香满路日暮归,犹有蜂蝶相随飞。
买花朱门几回改,不如担上花长在。
陌头担得春风行,美人出帘闻叫声
“绿盆小树枝枝好,花比人家别开早”,这一句属于写实,卖花人担上的绿盆小树,那是枝枝长势良好,而且他家的花都比普通人家的花开早。
“陌头担得春风行,美人出帘闻叫声”,卖花人担着花儿,在街尾陌头行走,那是担着春风而行;那些爱花的美人,不出帘子,就能听到叫卖声,卖花人把春风送到了千家万户。
“移去莫愁花不活,卖与还传种花诀”,这句又是写实,你买了鲜花,不要发愁养不活,卖花人自然要传给你种花口诀。
“余香满路日暮归,犹有蜂蝶相随飞”,俗话说,“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卖花人也一样,即使他把花儿都卖了,傍晚回家的时候,那也是一路余香,还有蜜蜂、蝴蝶一路相随,简直是太美了。
6.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高启身在元末明初,自然见多了元末的战争惨剧。对于一个诗人来说,这样的惨剧,他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无动于衷的。这首《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便是诗人对元末战争的控诉: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活着的人,经历了满身的血泪,尘埃布满了整个衣裳,在经历了动乱之后,回到了家乡,看到了满目萧条,也是悲哀的。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在经历了今春的风雨,梨花落后,又到了寒食和清明节,该给祖先上坟了,可是,有几家的坟头,有子孙可以上坟的呢?
一句,“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中国人最讲究祭祖,无人祭祖,后人都死于了战争,是诗人对战争的大声控诉!
7. 故乡千里书难得,不敢灯前草草看
老杜有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通讯困难,何止是战争年代“家书抵万金”,出门在外的游子,平常收到家书也是很难的。这首《客越夜得家书》,写的就是诗人收到家书时的感情:
一接家书意便欢,外封先已见平安。
故乡千里书难得,不敢灯前草草看。
故乡千里书难得,不敢灯前草草看
“一接家书意便欢,外封先已见平安”,一收到家书,心情自然就十分欢快淋漓,特别是看到家书封面,就知道了一切都平安,心情更是大好!
“故乡千里书难得,不敢灯前草草看”,自己与故乡相隔千里,家书十分难得,这次收到了,自然不敢在灯前草草看了,而是看了又看。
一句,“故乡千里书难得,不敢灯前草草看”,收到家书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
8. 惟有心长在,不随云去来
“白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隐逸的象征。一句,“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打动了多少想要归隐的心。但高启是个例外,他即使住在了白云之乡,也没有归隐之心。也难怪,儒家讲究的是“入世”,自然反对归隐。这首《卧云室》,便表达了诗人这样的观点:
夕卧白云合,朝起白云开。
惟有心长在,不随云去来。
夕卧白云合,朝起白云开。惟有心长在,不随云去来
“夕卧白云合,朝起白云开”,“卧云室”是一个奇妙的所在,晚上在那里休息时,白云便闭合了,而当你早上起来的时候,白云又打开了。
无论是“合”,还是“开”,你都深处白云之乡了,你可以在此隐居了。
“惟有心长在,不随云去来”,但只要你有一颗“入世”的心,你“兼济天下”的理想常在,你就不会随着白云去归隐,哪怕你身处白云之乡。
一句,“惟有心长在,不随云去来”,随“白云”归隐固然高洁,但这不是诗人的理想!
9. 闻语知有人,欲寻已迷误
高启的山水诗,总是那么飘飘欲仙。这首《白云坞》也不例外,不仅写得如同仙境,还充满了传奇色彩:
云开见山家,云合失山路。
闻语知有人,欲寻已迷误。
云开见山家,云合失山路。闻语知有人,欲寻已迷误
“云开见山家,云合失山路”,当白云打开时,就看见了山里人家;当白云合上时,顿时失却了来时的山路。这不是飘飘如仙境是什么?
“闻语知有人,欲寻已迷误”,听见有说话声,就知道有人在山中,想要去寻找的时候,却已经迷失了所在。这让人想起贾岛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而且是更进一步,想去寻找却迷失。
一句,“闻语知有人,欲寻已迷误”,让人想起《桃花源记》中的情节,武陵人从桃花源回来时,“处处志之”,后来想找回去,却“遂迷,不复得路”。那这个“白云坞”,不就像“桃花源”一样嘛!
10. 几夜故人来,寻畦剪春雨
韭菜在中国的栽培历史非常长,诗圣杜甫就有诗云,“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诗人冒着夜雨,剪割春天的韭菜,可见是非常享受韭菜的滋味。而高启的这首《韭·芽抽冒余湿》,写得比诗圣更加浪漫:
芽抽冒余湿,掩冉烟中缕。
几夜故人来,寻畦剪春雨。
几夜故人来,寻畦剪春雨
“芽抽冒余湿,掩冉烟中缕”,韭菜刚刚抽了芽,还滴着露滴,一丛一丛的,就像一缕缕青烟一样。
“几夜故人来,寻畦剪春雨”,有几个春天的夜晚,朋友过来,我找到韭菜地,剪了滴着春雨的韭菜,绿油油的,让人十分喜爱!
这句“几夜故人来,寻畦剪春雨”,让人想起南北朝诗人陆凯的名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一枝春”代表了梅花,寓意深远;而这里,是“剪春雨”,代表了收获韭菜,收获春天,收获绿色,收获生命的源泉……
一句,“几夜故人来,寻畦剪春雨”,把收割蔬菜,写得这么诗情画意,谁能做到?
11. 吴钩若霜雪,吴人重游侠
高启的游侠诗,也是深得诗仙的真传。比如,诗仙在《侠客行》中写道,“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一副燕赵地区的游侠形象,跃然纸上。高启的这首《吴钩行》,飒爽依旧,但却更加沉重:
吴钩若霜雪,吴人重游侠。
尊前含笑看,上有仇家血。
吴钩若霜雪,吴人重游侠
“吴钩若霜雪,吴人重游侠”,他身上的吴钩,像霜雪一样明亮;他是吴人,向来喜欢游侠。
“尊前含笑看,上有仇家血”,在酒杯前,他含笑拔出吴钩来,把示给人看,吴钩上还流淌着仇家的血!
一句,“尊前含笑看,上有仇家血”,这种游侠形象,是一种刀口舔血的形象,比之李白的《侠客行》,显得更加话题沉重。
12. 相逢各有赠,宝剑与金鞍
这首《相逢行》,也是一首游侠诗,描写的是游侠们平常的活动轨迹,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交往。中国的游侠,历来都呈现一定的地域特点,而且,所谓“游侠”,那一定是豪气盖世,一掷千金:
沽酒渭桥边,平陵侠少年。
相逢各有赠,宝剑与金鞍。
相逢各有赠,宝剑与金鞍
“沽酒渭桥边,平陵侠少年”,“渭桥”,长安渭水上的桥梁。金市、渭桥、曲江等特定空间中的游赏,已成唐诗中游侠少年必不可少的社交方式。“平陵”,说起游侠,不得不提“五陵少年”,其中的“五陵”,就包括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和平陵,他们的特点是,纨绔子弟,奢靡享乐。
他们在渭水桥畔沽酒,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他们是所谓的“五陵少年”,特别是平陵的侠少。
“相逢各有赠,宝剑与金鞍”,他们一掷千金,相逢一见如故,就相互赠送礼物,不是你赠宝剑,就是我赠金鞍。
一句,“相逢各有赠,宝剑与金鞍”,诗人是在借游侠之间的相互欣赏,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相互欣赏,倾心之交!
- 上一篇:沧洲唯美古诗有哪些(十二首经典沧洲诗词)
- 下一篇:日精尽厉正能量的句子(日复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