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洲唯美古诗有哪些(十二首经典沧洲诗词)
“沧洲”,注意,不是现在的“沧州市”,在古代,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而是指滨水的地方。古人隐居,通常在山中,或者水滨。所以,“沧洲”,在诗词中一般作为隐居的地方。诗词中有隐居意象的词语很多,比如,“渔父”,元代词人吴镇在《渔父》中写道,“兰棹稳,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就是典型的隐居生活。再如,“沧浪”,先秦《孺子歌》唱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又如,“白云”,唐代诗人孟浩然有诗云,“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而“沧洲”,也是一个常用的隐居意象,使用“沧洲”作为隐居象征的诗词不在少数。
1. 明月满沧洲。长江一意流,刘辰翁
南宋,留给文人墨客的是悲壮,是苍凉。虽然北宋也出了像苏轼那样的豪放派词人,但还是以婉约为主,而到了南宋,个人以为是以豪放词为主,但这个时候的豪放,是一种悲壮式的豪放,而不是唐人那种强大自豪式的豪放。南宋词人的这种豪放,不管是在张孝祥、刘过,还是朱敦儒、刘辰翁,都表现得十分明显。刘辰翁的这首《唐多令·明月满沧洲》,便是带着这种明显特征的豪放词:
明月满沧洲。长江一意流。
更何人、横笛危楼。
天地不知兴废事,
三十万、八千秋。
落叶女墙头。铜驼无恙不。
看青山、白骨堆愁。
除却月宫花树下,
尘坱莽、欲何游。
明月满沧洲。长江一意流
这首词,词人有自注,“丙子中秋前”,“丙子”,即1276年,正月,元兵入杭州。所以,这首词的悲壮、凄凉就可以理解了。
“明月满沧洲。长江一意流”,“沧洲”,前面说了,指滨水的地方。也是指词人隐居的地方。词人站在长江边的高台上,一轮中秋满月,洒满了自己隐居之地。虽然杭州已经被攻破,但长江还是一心一意的向前流,全然不知道发生在杭州的人间惨剧。
“天地不知兴废事,三十万、八千秋”,“三十万、八千秋”,指三十万年和八千个春秋,意即历劫长久、灾难深重。天地不知道人间兴废,自古恒然,已经经历三十万年,八千个春秋,而这一次,确是这三十万年以来,八千个春秋中,最惨绝人寰的悲剧。
“落叶女墙头。铜驼无恙不”,“女墙”,是指建在城墙顶部内外沿上的薄型挡墙。“铜驼”,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那杭州城外的挡墙是否充满了落叶,那杭州皇宫是否还安然无恙?“看青山、白骨堆愁”,看着远处的青山,隐约像是白骨堆成的。
偏安的南宋,留给后人的是一声叹息!
2. 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洲,刘长卿
唐代诗人刘长卿多次被贬谪,或下放岭南,或下放江浙,多是滨水之地,因此,诗人以之为“沧洲”,感慨万千。这首《松江独宿》,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洞庭初下叶,孤客不胜愁。
明月天涯夜,青山江上秋。
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洲。
久被浮名系,能无愧海鸥。
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洲
题目中的“松江”,指的是吴淞江,又名松陵。“洞庭初下叶,孤客不胜愁”,经过洞庭湖时,湖边的树叶刚刚开始下落,现在,我独自一人在外,客居他乡,心中不禁产生了让人无法承受的愁苦情。
“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洲”,一生为官,仕途坎坷,到此时被贬时已是白发苍苍。我不远万里,赶往滨水之地隐居,来度过剩余的时光。“久被浮名系,能无愧海鸥”,回顾自己的仕途生涯,蓦然发现,自己早已长久地被官场虚名拖累,这让我怎么能对海鸥毫无惭愧之情呢?
这首诗,意味深长的地方比比皆是,比如,“洞庭初下叶,孤客不胜愁”,落叶都要归根了,我自己的根在哪里?“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洲”,白首为功名,不如归隐沧州。“久被浮名系,能无愧海鸥”,浮名如过眼云烟,不如鸥鸟亲。
3.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
前面说了,唐人的豪放,那是骨子里的,身为大唐人的骄傲和自豪。而南宋词人的豪放,则是被气的,气急而得悲壮。读稼轩词如此,稼轩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读陆游诗词,更是如此,陆放翁说,“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都是悲愤之言。而这首放翁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更是他悲愤之词的代表作: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想当年,我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而驰骋万里,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谁能想到我这一辈子,心里想着在边疆杀敌,身子却只能老死在这隐居的滨水之地。
一句,“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哀怨之情,而一句,“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我们更感受到诗人无比的悲愤之情。
4. 一片烟蓑一叶舟。梦中身世是沧洲,元好问
元代诗人元好问,可以说是金朝的遗民,跟那些南宋遗民,如郑思肖的思想是一致的,就是怀念故国,在文学上做一些事情对故国有益的工作。正因为他的这些思想,导致了他在元朝的不得志,从而又有很深的归隐思想。这首《浣溪沙·一片烟蓑一叶舟》,就是他归隐思想的集中体现:
一片烟蓑一叶舟。梦中身世是沧洲。
鲤鱼风退不胜秋。
秋月春风行处有,苍苔浊酒醉时休。
人生虽异水同流。
一片烟蓑一叶舟。梦中身世是沧洲
“一片烟蓑一叶舟。梦中身世是沧洲”,我坐在一叶扁舟上,周围一片烟雨蒙蒙,连我的蓑笠上都满是烟云。“鲤鱼风退不胜秋”,“鲤鱼风”,八月的风,即秋风。秋风停了,但秋意更浓了。
“秋月春风行处有,苍苔浊酒醉时休”,秋月春风,哪里没有呢?每天这样,看着苍苍的苔藓,喝着一杯浊酒,天天大醉,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人生虽异水同流”,每个人都人生都不同,但如同天下的水都一样向东流一样,人都头来都是一个归途。
词人“梦中身世是沧洲”,一心向往着归隐,所以说,“苍苔浊酒醉时休”,我现在的生活什么时候能够结束啊,我向往“沧洲”的生活。
5. 劳劳百年内,人物老沧洲,陆文圭
宋末元初词人陆文圭,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南宋遗民。南宋亡后,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这首《挽榕山陈同年》,既是悲同年,何尚不是悲自己:
劳劳百年内,人物老沧洲。
大志生难测,微官病即休。
江花自终古,榕树不禁秋。
雌甲嗟独在,衰词咏不收。
劳劳百年内,人物老沧洲
“劳劳百年内,人物老沧洲”,“劳劳”,怅惘若失的样子。这人生短短百年,却只能让如此优秀的人物身老沧洲,不得不说是一大悲哀。
“大志生难测,微官病即休”,人生在世,即使你拥有雄心壮志,但也是人生难测,比如,像您,只做了一个小小的芝麻官,就因为生病而被辞了官。
“江花自终古,榕树不禁秋”,这事就像江花一样,灿烂的江花终究难以长久下去,而绿茸茸的榕树,也挡不住秋天的到来。
“雌甲嗟独在,衰词咏不收”,“雌甲”,年逾花甲之同庚者二人﹐其幼者之甲子为雌甲子。我独自嗟叹我还苟活在这人世间,写下了这首差强人意的小词,咏唱着它,居然声音哽咽,无法唱完。
一句,“劳劳百年内,人物老沧洲”,既是陈同年一生的写照,也是词人自己一生的写照。
6. 已作青云直上,何时散发沧洲,黄庭坚
公元1079年,苏轼人生中的大劫“乌台诗案”爆发,苏轼锒铛入狱。那些曾与苏轼有书信来往的文人纷纷跳出来撇清关系,以求自保。但也有少数为苏轼说话的人,而且都收到了牵连,这其中,黄庭坚就是一个。黄庭坚不但在朝廷为苏轼说话,而且在诗文里也不断为他鸣不平,这首《题子瞻书诗後》就是其中的一首:
诗就金声玉振,书成虿尾银钩。
已作青云直上,何时散发沧洲。
已作青云直上,何时散发沧洲
“诗就金声玉振,书成虿尾银钩”,“虿尾银钩”,比喻书法的钩、挑等笔画遒劲有力,有如银钩和蝎尾。苏老大啊,您的诗文已经是金石之声,更是做美玉之震动而鸣。而您的书法,也是遒劲有力,自成一体。
“已作青云直上,何时散发沧洲”,“青云”,即“平步青云”之意,意即达到了很高的地位。您现在文坛的名声,官场的地位,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位置,俗话说,“高处不胜寒”,人都需要急流勇退,我就想问问您,什么时候能够散发,隐居到沧洲去啊?
一句,“已作青云直上,何时散发沧洲”,表达了诗人对苏轼目前的处境的担忧,希望他能隐居起来,平安渡过一生。
7. 一夜孤舟浪打头,不容客梦到沧洲,刘望之
这首南宋诗人刘望之的《发成都·一夜孤舟浪打头》,我们对作者刘望之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宋高宗时代诗人,由此推断他仕途肯定也不得志。而这首诗,就明显表达出了这样的现象:
一夜孤舟浪打头,不容客梦到沧洲。
谁言江上烟波急,未抵归心一半流。
一夜孤舟浪打头,不容客梦到沧洲
“一夜孤舟浪打头,不容客梦到沧洲”,一整夜的巨浪打在一叶孤舟的上头,让人提心吊胆,根本无法做梦回隐居之地的美梦。
一句,“一夜孤舟浪打头,不容客梦到沧洲”,何尚不是诗人在仕途上的战战兢兢,唯恐性命不保,无法实现隐居的心愿。
“谁言江上烟波急,未抵归心一半流”,但是,话又说回来,虽然江上是风摧浪打,让人不寒而栗,但风浪再急,也比不上我归乡的心急。
这首诗,一环扣一环,先是“浪打头”,比喻处境艰难,让人心存余悸,担心无法实现隐居愿望,然后再说,“烟波急”也比不上“归心一半”急,正是因为处境艰难,所以,诗人希望尽早归去。
8. 西来久不见,梦想在沧洲,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变法失败以后,就萌生了归隐的思想。比如,他在《游钟山》中写道,“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又如,他在《听泉亭》中写道,“十年客底黄粱梦,一夜水声却唤回”,都表达了这种归隐的思想。而这首《和惠思波上鸥》,是通过“沧洲”的意境来表达的:
翩翩白凫鸥,泛泛水中游。
西来久不见,梦想在沧洲。
西来久不见,梦想在沧洲
“翩翩白凫鸥,泛泛水中游”,“泛泛”,水波荡漾的样子。一会在水中翩翩起舞的白凫鸥,一会又在波涛荡漾的水中游着。
值得注意的是,“鸥”,也是一种隐居的意象,黄庭坚在《登快阁》中写道,“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就是一种典型的归隐思想。它的典故出自“鸥鹭忘机”,与鸥鹭亲近,从而忘机,这是一种典型的隐居状态。
“西来久不见,梦想在沧洲”,我自从西来以后,很久都没有见到过白凫鸥了,希望在梦想的隐居之地,沧洲水滨,能够看到它们。
一句,“西来久不见,梦想在沧洲”,不管是“沧洲”,还是白凫鸥,都是诗人的梦想,总之,隐居就是诗人的梦想!
9. 老吾吾道在,一一付沧洲,王冕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所谓“归隐”,就是放弃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平平安安的渡过余生。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即使隐居,也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只是换个地方为理想奋斗罢了。比如,宋代大儒朱熹,就是这样的,他创造性的说出了,“吾道付沧洲”,就是,即使我到了“沧洲”,也要继续我的道学。元代诗人王冕,也继承了朱熹的这种思想,他在《山中杂兴·短策闲寻句》中写道:
短策闲寻句,长歌独倚楼。
野云迷客思,花雨乱春愁。
论事思王猛,看书忆马周。
老吾吾道在,一一付沧洲。
老吾吾道在,一一付沧洲
“短策闲寻句,长歌独倚楼”,我住在山中,可以短暂的策马出去一下,寻找寻找佳句;也可以独自倚靠在楼上,长歌一曲,抒发一下我的心情。
“野云迷客思,花雨乱春愁”,我走在外面,野外的云彩,让我的思绪着迷;要么是暮春,如雨的落花,让我产生了春愁。
“论事思王猛,看书忆马周”,我在讨论历史的时候,不由得思念起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家王猛,我在看历史书籍的时候,也经常回忆起盛唐名臣马周。
“老吾吾道在,一一付沧洲”,我老了,但是我还在研究道学,只是我都在沧洲这个隐居的地方研究罢了。
一句,“论事思王猛,看书忆马周”,说明诗人没有遁世,没有放弃理想,一句,“老吾吾道在,一一付沧洲”,既然在庙堂无法实现我的理想,那我在隐居之地继续研究吧!
10. 我本绿蓑江海客,十年空忆在沧洲,王汝玉
这首明代诗人王汝玉的《题槎处卷·不随星使溯河流》,表达了诗人坚定的归隐决心。王汝玉生活在明永乐前后,政治上变故比较大,打击到很多文人,导致了很多文人的归隐想法,我们来看这首诗:
不随星使溯河流,却向荒矶侣白鸥。
我本绿蓑江海客,十年空忆在沧洲。
我本绿蓑江海客,十年空忆在沧洲
“不随星使溯河流,却向荒矶侣白鸥”,“星使”,古代天文家认为天节八星主使臣持节,宣威四方,故称为使星,因以“星使”为皇帝使者的美称。
我没有跟随皇帝使者,所谓的“星使”,去安抚南方各省,而是隐居在了荒凉的钓矶,和白鸥结伴。
“我本绿蓑江海客,十年空忆在沧洲”,我本来就是身穿绿色蓑衣的江海钓客,这十年来,空留记忆在“沧洲”这样的隐居之地。
整首诗,关于隐居的象征意味也很浓,有“侣白鸥”,有“江海客”,有“沧洲”。表明诗人有着坚定归隐意志的是“不随星使溯河流”,说明诗人本来有机会在仕途一展宏图的。
11. 白云无定所,何处是沧洲,毛奇龄
清代诗人毛奇龄,也算是明朝的遗民,他曾参加过南明组织的军事斗争,也曾长时间流亡。对入仕清朝,自然兴趣不大,很早就归隐了。这首《送顾记室赴济南幕·同作长安客》,就表达了他渴望归隐的心情:
同作长安客,君为历下游。
赠鞭盈帝里,操瑟向齐州。
雁度平原岭,秋高望岳楼。
白云无定所,何处是沧洲。
白云无定所,何处是沧洲
“同作长安客,君为历下游”,我们一起同时做客京师,而现在,您要游历到济南,我们就不得不分开了。“赠鞭盈帝里,操瑟向齐州”,在你要离开京师之际,朋友送你的礼物,充斥了整个帝都,我们也为您弹琴鼓瑟,为你去向中华而告别。
“雁度平原岭,秋高望岳楼”,您像大雁一样,渡过了平原和山岭,到秋天的时候,您就到了山东,可以看到你的的岳楼建筑了。“白云无定所,何处是沧洲”,只是像我们这样,到处游历,居无定所,就像白云一样四处飘荡,到底哪里才是我们的“沧洲”,归隐之地呢?
一句,“白云无定所,何处是沧洲”,表达了诗人对四下游历的不满,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12. 年少自知官绂在,寻常不敢问沧洲,边贡
明代诗人边贡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一边当着官,一边却想着归隐,好在他有自知之明,说自己不敢奢望归隐。他在《舟行近沧洲》中写道:
白云渺渺水悠悠,两岸芦花覆钓舟。
年少自知官绂在,寻常不敢问沧洲。
年少自知官绂在,寻常不敢问沧洲
“白云渺渺水悠悠,两岸芦花覆钓舟”,放眼望去,白云悠悠,缥缈无边,而眼前的河边也荡悠悠,水天一线。而两岸的芦花非常茂盛,覆盖了几艘钓船。
“年少自知官绂在,寻常不敢问沧洲”,我虽然年少,但也知道我现在有官服在身,一般也不敢有归隐“沧洲”的想法,只能看到别人隐居江湖,化身渔父。
这首诗里,“白云”、“钓舟”、“沧洲”,都是归隐的象征,只可惜诗人身在庙堂,无法归隐而已。
- 上一篇:大雪唯美古诗词(描写大雪的经典诗词)
- 下一篇:日精尽厉正能量的句子(日复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