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语经典诗词有哪些(仲夏蝉诗七首)
窗外忽然有知了的鸣叫,但还弱。蝉仿佛和夏天共进退,越是大太阳和高热,蝉声越响亮。蝉声起来,就意味着盛夏的到来。小时候,常常会和小伙伴一起捉蝉,只为那叫的声音实在是响亮,大人们觉得烦躁,小孩子却觉得正好,如同他们想要发泄的精力。
上古之人对于蝉的热爱,简直出乎现代人的感知。公元前6000多年的文物里就有青玉雕成的蝉,商代到战国的墓葬中普遍都有蝉形的玉器,那时候玉蝉是随身的装饰品。汉朝的玉蝉一部分是挂在身上的装饰品,一部分是含在口中的葬玉。
蝉何以有这样强大的文化力量,比肩龙凤?不过从那些玉器来看,蝉小巧玲珑,双翅垂悬,有着对称的美。但是鸟类更符合翱翔啊,何以是蝉?
这是上古之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崇拜。
金蝉
因为没有哪种生物像蝉一样,代表复活,永生与升华。这是蝉的自然属性的奇特决定的。
蝉卵在秋天从树上吹落,然后钻进土壤里,树根边,这个时间非常漫长,少的三五年,多的十几年,经过四次蜕皮,才钻出土壤,然后飞到树上,在夏天里,还要进行一次蜕皮。当人们试图捕捉它们时,往往只看到风中的蝉蜕。有个成语叫做金蝉脱壳,那么蝉到底哪里去了呢?
从当代科学的研究,蝉肯定是要死亡的。但是在古人心中,蝉不会死,留下最后的壳,向着天界永生,那与众不同的薄而透亮的翅膀就是它们成仙的证明。又或者,它们重新化作土壤,开始又一轮生命。
蝉是不死,永远存在的象征。
这也就理解了古人为什么钟爱蝉的装饰,甚至崇拜。在死者的口里放上玉蝉,是愿望他转世,灵魂不死。蝉赋予了极高的精神延续和象征的地位。
所谓禅让的蝉,来源就是蝉,将一种地位庄重的移交,但核心的精神不灭。蝉代表着永恒却生生不息的大地,封禅,就是天子祭祀天和地。
有了这几层意思,蝉就非常高贵,你是否觉得夏天的蝉声也不那么令人烦躁了呢?就让它高歌吧。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
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先秦宋玉《九辩》
宋玉写到了秋天,燕子飞走,蝉也不叫了。证明夏天已经过去。但是这首诗蕴含着个人的悲秋。因为蝉代表夏天,热烈,高歌,但是夏天过去,适合蝉发声的舞台就没了。虽然蝉在古代代表永生,一只沉默的蝉,总会有自己的不甘心吧。
蝉终于和现实的人生相照应。
“绢绡白如雪。
轻华比蝉翼。”魏晋曹丕诗
往往有人说起蝉翼纱都会引用红楼梦的例子,因为大观园的仓库有着几匹银红蝉翼纱。但实际蝉翼纱汉代就有。长沙马王堆出土了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品质不输于现代的乔其纱。
魏晋曹丕的诗,也写到了丝绸纺织品的轻薄美丽,用蝉翼来形容。的确除了蜻蜓,还有哪一种昆虫和鸟类的翅膀,比得上蝉的透明轻薄?
蝉翼纱,从古到今都是纺织品中的珍品,因为是纺织工艺的极致,轻薄通透,像隐形的天使的翅膀,仙美无比。
“我本良家子。充选入椒庭。
不蒙女史进。更失画师情。
蛾眉非本质。蝉鬓改真形。”南北朝薛道衡《昭君辞》
一首南北朝描写汉朝王昭君的诗,用了蝉鬓。那是汉***一种发型,将鬓角两边的头发隆起,以修饰脸型,尤其两鬓黑色的头发经过梳理,像蝉翼一样玄黑半透明,端庄秀丽,有着特殊的东方美。
这首诗写得是王昭君没有钱,而画师将她整个人都画变样子,从而错失了君王的宠爱,被迫嫁到北方和亲。
但蝉鬓两字流传了下来,一直形容美女齐整优雅的鬓发。
“轻生宅园籞。复得栖嘉树。
岂敢擅洪枝。轻条遭所遇。
叶密形易扬。风回响难住。”南北朝沈约《听蝉鸣应诏诗》
蝉是夏天的象征,美好的标志,于是文人们升华了蝉,谦虚而骄傲地说自己就是蝉,因为皇帝的信任,有了可以发声的舞台。无论是在哪一棵树上,无论是在哪一条枝,都会大声洪亮的歌唱,歌唱遭遇明君,歌功颂德。
看起来虽然肉麻,但是管用。皇帝是天,盛世如夏,这些文人们想办法忽悠皇帝和自己。
只是蝉声真的好听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朝虞世南《蝉》
唐朝可供崇拜的物体和神太多了,所以蝉那种仙意和永生就没落了。但是不妨碍诗人从另外的角度歌咏蝉。
的确蝉是靠吸食树木的汁液为主要的食物来源,而不是肉食动物,这也升华了蝉的清高。说它只饮树上的清露,但是声音却异常响亮。
要知道唐宋是食肉大国,且日常饮食多有羊肉鲜鱼,越是繁华,就越有人追求一种高洁环保。蝉的这种特性难道不像高人隐士?
这首诗夸奖了蝉,说它现在树的顶端,站得高,看得远,又廉洁,所以声音自然洪亮,不是单靠风传递。其实略想想,这就是夸自己,境界高,欲求少,视野宽,所以话语高屋建瓴,振聋发聩。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唐朝李商隐《蝉》
喜欢这首诗,是因为李商隐一直清寒,哪怕他进入了仕途,但是他本性高洁,且又受到各种打压排挤,是一个穷官。这首蝉颇有他自己的写实和无奈。
蝉本来就站在高的地方,那地方高处不胜寒,餐风饮露,很难吃饱,你还饿着肚子叫个不停,是为什么?
从晚上叫到快早上了,难道是没有吃的?
我自己说是朝廷的小官,颠沛来去,漂泊不定,家乡的田地想必都已经荒芜了。
你不用叫了,我知道你担心我腐败堕落,可是我和你一样啊,一贫如洗,和你一样清寒,要不要我也和你一样,宣泄两声?
在李商隐这里,蝉是他寒苦人生的写照。过得像蝉一样清高,却也清寒。虽然有精神上的自勉,但更多的是苦涩。李商隐是不相信神仙之说的,蝉就是蝉,在寒苦中飞上最高的枝头,生命的完成是苦涩是坚持。
“绿槐阴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唐朝来鹄《闻蝉》
又到了蝉声四起到仲夏,有人听到了,会像孩子一样开心,因为夏天到来,抓知了,听蝉鸣,佩戴玉蝉,总是夏天的新意,有人听到了,却忧患,因为更大的酷暑还在路上,有人感叹岁时匆匆,有人怀念那故乡树下夏天的悠闲。
有人和李商隐一样在寒苦中坚持,也有人开心夏天的热烈多彩,更有人看到了玉蝉,联想到几千年的历史和文明。当然如同每个时段,有人欢喜有人愁。
但是蝉还衍生另外一种含义就是禅。那是无论何种喧嚣跌宕,都有着不变的平稳的内心和精神的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