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早冬经典诗词六首(寒暑运四时,独有春不死)

longge 01-10 21:42 阅读 我爱育娃
公历的十一月,往往对应农历的十月,农历的十月有往往对应节气的冬季的开始。此时是古代秋冬季节交替的阶段,在人们的概念中是越来越冷。但实际,寒冷的到来,是一个渐变的过

公历的十一月,往往对应农历的十月,农历的十月有往往对应节气的冬季的开始。此时是古代秋冬季节交替的阶段,在人们的概念中是越来越冷。但实际,寒冷的到来,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古中国幅员辽阔,气候也不一样,黄河以北有霜冻或者冰凌出现,但是随着历代人们从北向南开发迁徙,长江流域的寒冷比北方要迟,而岭南一带,更是四季如春,就是冬天也宜人。

所以农历的十月,有多种称呼,有叫寒月的,有叫孟冬的,有叫小春月小阳春的,还有叫梅月的。梅花不是春天开放吗?但是在江南,还有早梅,应对着这宛如早春的气候,蓬勃开放。

那么早冬为什么叫做“小阳春”呢?这是因为宋朝之后,更注重农业的发展和精耕细作,人们发现农历十月的气候,和春天有着某种类似,比如江南广袤的地区,温度往往在零度以上,霜轻雪柔,没有雨水的天气,太阳明丽温暖,雨露虽然没有春天那么多,但是适合小草本蔬菜的种植,而很多春天开花的树木,应着这晴暖如同春天的天气,也纷纷开出了清丽的花朵,所以早冬十月,又叫小阳春。阳春是指的三月,而此时某些时段的晴美,也不亚于三月。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农历十月,古诗词中,有哪些盛开的花,来装点这个冬天。

早冬经典诗词六首(寒暑运四时,独有春不死)

一,菊花。

因为菊花是秋天广泛的草本,且品种多样,虽然菊花以农历九月最为繁盛,但是野生菊花因为所处的地方气候有差异,所以花期可以从农历九月绵延到冬天,甚至南方,冬春都有菊花开放。

”一段风流玉琢成,开从霜后越精神。

休嫌茉莉非吾配,曾见张良似妇人。“宋朝·潘牥《十月菊·一段风流玉琢成》

说十月的菊花,一段清美傲然的姿态开放,那嫩黄的花朵,仿佛是美玉雕琢而成,小小的风霜压不住菊花傲然盛放,越是清霜洗礼后的早冬,越发看见它们开得精神。

诗人用夏天的茉莉花和菊花相比,一个是夏花,一个是冬花,就算茉莉怎么清香,是宋朝所谓的佛花,都比不了菊花自然的在寒冷季节那种芬芳。

那么张良是秦末汉朝初年的谋士政治家,帮助刘邦开创了大汉,可谓不世之功勋,后来江山稳定后,张良退身求隐,逍遥专研他的黄老之术,不问政治。张良代表了很多人的理想,功成身退。

但是这里用菊花之口,说张良是妇人,是什么含义呢?

茉莉代表佛教,张良晚年代表道教,这都是远离人世风雨的小我典型。

而菊花冬月开放,迎冷而上,不惧怕真实世间的霜寒风雨,越冷越俏皮,恰恰代表儒家有为的现实主义精神。

而潘牥本人也是非常实在有为的报效国家的官员,他43岁死在工作岗位上,践行着真正的菊花精神,这种务实的现实主义精神,是非常朴素和可贵的。菊花代表着最坚毅真实的人生。

早冬经典诗词六首(寒暑运四时,独有春不死)

二,木芙蓉。

木芙蓉从晚唐就开始被人们从湖南广泛引种到其他地方,这种木本高大,花朵鲜艳,更难能可贵的是花期长久,从农历的九月一直开到农历十一月。虽然和菊花同时,可供重阳节的观赏,但是显然作为木本的木芙蓉更加耐霜冻,也更长久。

所以古人有将木芙蓉列为农历十月之花,妥妥早冬花神。

“游蜂识尽千红紫,只這寒芳竟不闻。

九月清霜可拒哉,芙蓉刚欲拒霜开。

不知拒着清霜后,还有三冬傲雪材。”宋朝张明中《拒霜二首》其一

那蜜蜂认识这人间花草万紫千红,但是这木芙蓉的寒冷的香气,却没有蜜蜂前来。

不知道这木芙蓉可不可以抗拒九月的清霜寒冷呢?

这木芙蓉刚刚在九月迎着清霜开,姿态正美。

那些蜜蜂哪里晓得,木芙蓉不但抗拒着晚秋的清霜,还傲着冬天的细雪呀。

很多人都将木芙蓉看成秋花,实际真正喜欢木芙蓉的人,才知道她有多么烂漫,看尽枫叶红芦花白才在晚冬里归去。

“楚天寂历暮云平,何处江村落雁声。

正是西风扫黄叶,不知春色在朱荣。”拒霜》宋朝·姜特立

晚秋之晚和早冬之早,正是秋风狂扫落叶之时,那江南和长江地带是所谓暮霭沉沉楚天阔的萧条,若在此时,听到天上西风雁叫,那真是江天云阔,断雁叫西风,好个凄惨时节。

有没有温暖的花开呢,当然有。如果你仔细在江边寻找,你将视线从空阔转向细微,你会看到那水边蓬勃开放的木芙蓉。

木芙蓉亲水,在湖南,江西,湖北,四川,它们在晚秋生长在水边,在西风里开着花,对着流水照着镜子,它们丰肥艳丽,花头硕大,健康自在,浑然不管这是季节的秋冬,自顾自妖娆着。

那么在凄凉的人生,看到这带着绿叶红花的笑脸,也觉得没有什么过不去吧。

冬天来了,春天不但不远,就在你眼前啊!

早冬经典诗词六首(寒暑运四时,独有春不死)

三:枇杷花

“玉子冈头秋杳冥,石床摘阮素琴停。

枇杷花开如雪白,杨柳叶落带烟青。

每闻投壶笑玉女,不堪鼓瑟怨湘灵。

酒阑秉烛坐深夜,细雨小寒生翠屏。”元朝顾瑛《纪事一首》

虽然唐朝王建一首写薛涛的枇杷花里闭门居,来形容薛涛的才气和早慧,说她和枇杷花一样是统领春风的早春之花,实际也点出了枇杷开花是在冬天。

早冬时节,江南的枇杷花就已经茁生花芽,如果小气候合适,一树如雪冬花,那也是很常见的。

枇杷在于四季常青,晚秋早冬时节,嫩叶和花芽同时生长,那绿叶的青翠和花朵那种洁白冷香,是别有一种寒冷中清冽。

元朝顾瑛这首,恰恰写的是早冬开放的枇杷花。

在玉子山头,坐在早冬的清暖的太阳里,琵琶声响,其他的乐器就停了,这是弹奏的十面埋伏吗?让人联想到胡沙漠漠的边关。

而应景的是状如琵琶的枇杷叶子中万花如雪,这是北方的雪落在了枇杷树上吗?

这诗写得好有景深,让人联想。

当然你要懂“阮”就是琵琶,而枇杷树的得名也是因为叶子像琵琶。

琵琶声里枇杷开,胡沙飞雪树上来。

这首诗的意境非同一般啊,如此清旷的联想。

早冬经典诗词六首(寒暑运四时,独有春不死)

四,早冬梅花

“十月开花是子真。小春分付与精神。

折来含露晓妆新。

暖意便从窗下见,粉容何待鉴中匀。

宛然长似玉华清。”宋朝无名氏《浣溪沙》

在唐朝,十月梅花开在桂林与四川交界的地方,那里也是梅花最原始的故乡。

但是宋朝之后,对于梅花的热爱,加大了梅花的种植和新品种培育,可以在农历十月开花的梅花被广泛种植在园林庭院,以对应冬天的到来。

在早冬,万木凋零之时,却有梅花以向上的姿态,绽出红色的蓓蕾,在寒气里酝酿花开。

这一种向上的生命力格外感人。

而且梅花先花后叶,生命力顽强,可以折枝插瓶,无疑是冬天提升精神气的良伴。

这里将十月梅花形容成有风骨的君子郑朴,号子真,他甘愿像陶渊明一样躬耕隐居,却博学多才,广教弟子。那一种清寒中的馨香温暖,让人如坐春风。

而梅花也有着骨气凛冽和内心的花开温暖。

梅花是宋朝的国花,上到士大夫,下到平民都热爱。这种国民的梅花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

早冬经典诗词六首(寒暑运四时,独有春不死)

“孟冬多风霜,草木俱披靡。

老柳叶才脱,拂拂新萌起。

冻梅如枯榛,班班亦含蕊。

寒暑运四时,成此岁功美。

孰知四时间,独有春不死。”宋朝·周端臣《孟冬多风霜》

这首诗非常耐读,孟冬也就是早冬,的确这个时段,因为寒气来临,经过了春夏繁荣的草木大多数都在风霜中树叶凋零,进入了冬藏期。

如果你直观去看,也的确好像是一种衰败之像。但是那是表面的。

因为周端臣让我感动,他的观察实在是太仔细了。

比如你此时去细致观察落叶的柳树,你会发现在每一片落叶之后的叶子和树枝的交接处,都蕴含着新的嫩芽尖子,针尖大小,隐隐青黄色,它们等待着另一个春天的阳光和雨露,它们只是等待。

而你看见梅树的叶子早就落了,仿佛枯枝,但是总有早梅的花苞开始茁生。

寒来暑往,是因为老天也要让许多树木休息,因为该结果的都结果了,盛大的丰收已经完成了呀,该许多树木植物进入休养期。

如果你看到凋零,那你是不明白天地自然的大爱和秘密。因为春天永远蕴含在四季当中,它们潜伏,但是永远不死。

早冬经典诗词六首(寒暑运四时,独有春不死)

我非常感动。我一直说花落不是花的死亡,是一件美丽的衣裳卸落,成就果实的美。

我一直在谈,叶落归根,是叶子的休息,也是树木酝酿新的生机。

那么那些在冬天里开花的生灵草木是一样啊,都是为了希望盛开在当下,完成自己生命循环延续的同时,给了人精神的振奋。

文章评论

早冬经典诗词六首(寒暑运四时,独有春不死)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