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腊月经典诗词(高启梅花三首诗赏)
高启《梅花九首》被认为明清两代写梅花之冠,其中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更是写出梅魂,几百年来,照眼惊艳,让人叹绝。
今天我不解读高启的《梅花九首》,因为那是专门为梅花而写,可能有逞才的嫌疑,我从高启另外的有关梅花的诗里,看看他对梅花真实的态度,因为那样更接近生活和自然状态中的他。
”孤舟山水雪晴时,看到梅花几万枝。
东崦题诗西崦醉,等闲忘却故人期。 “元末明初 · 高启《王七招饮余游紫藤坞值雪失期》
高启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家境富庶,但是从小父母双亡。也正是这样的人生状态,可以想见他的祖父母是多么疼爱他,这让他从小就恋故土亲人。
相对平静优渥的环境,激发了高启读书的天分,读书过目成诵,精通历史,嗜好诗歌。在元朝末年的江苏,文风蓊郁,虽然科举考试这些和学子无缘,但是大家结社交友,高启卓然有名。
张士诚盘踞吴地时,用武装保护这里的人民,受到当地人们的爱戴,苏州少有乱世兵灾的冲击,而张士诚称王之后,也努力想打造一个富庶太平稳定的地区,巩固政权,于是礼贤下士,招徕名流。而高启并非主动投靠,但是他少年声名在当地上层流传, 淮南行省参知政事饶介守,数次诚心邀请,年仅十六岁的高启,作为少年英才,延为幕僚。
那么对于很多人都努力想进去的张士诚幕府,为什么高启是这样一种倨傲迟缓的态度呢?
这倒不是他真的倨傲。而是他家庭特殊,父母早逝,需要他赡养祖父母,另外知晓历史的他,也懂得张士诚政权的不确定性,所以想必是和家人再三商定才决定出来。
这个少年以其深厚的历史知识,卓然清新俊朗的文风,以及少年本身说具有的锐气,很快在张士诚幕府中知名。至于他具体做过什么,现在无法考证。一个新兴的政权,总可以让年轻人发挥才干吧。干了七年之后,高启23岁,辞去了幕府工作,结婚,和妻子隐居生活在青丘。
或者他是看到了张士诚政权的总总弊端,又或者看不惯张士诚降元,又或者是一个不稳定政权里内部的倾轧。总之23岁,他成家了,离开了官场。
但这次经历,也成为他日后悲剧的一个起源。
朱元璋定鼎之后,既往不咎,反而招徕名士大儒入朝为官。高启纸上有名。等到朱元璋看到这个早已经有名气的高启时,才发现他年仅32岁,少年英才,授翰林院编修,而且将他作为几个皇子的老师,教授学问。
只是在两年之后高启编修完了元史,朱元璋准备重用时,高启却提出回乡。这让朱元璋深感不解和不安。
高启回乡是有自己充分的理由的,他是真的想和家人做平淡逍遥的日子,这个富庶乡绅地主家庭出来的年轻人,因为父母早逝,他特别眷恋亲人和人间亲情,也因为出身,对张士诚以及朱元璋那种新朝霹雳雷霆的作风还真不适应。又或者他不愿意久在官场,遭致杀身之祸。
这是高启的敏感和睿智。
但也正是这种壮年求退,让朱元璋起了疑心。这样的高位和信任,你不接受,难道还有更好的?
联想到高启曾经是张士诚重要的骨干幕僚,朱元璋其实早已经埋下杀心。
五年之后,朱元璋借故腰斩高启,这样一位天才的诗人,陨落。
我来寻找高启的诗,也是想看看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何以朱元璋不容?
”孤舟山水雪晴时,看到梅花几万枝。“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朋友王七要他去紫藤坞喝酒,但是那天正好下大雪,路上雪阻,所以没有及时赶到。
这里可以看到高启的洒脱,他是坐船去赴约,而且是雪后,只是没有想到雪还没有化,小船和他滞留在半路。既然无法及时赶到,那么也就在外由外,正好一路上是江南梅花冒雪开花的季节,那么停停走走,失了故人朋友的约,却正遇到梅雪交映的美。
古代梅花诗文中,唐朝李商隐写过最大气的诗”雪中梅下谁与期,梅雪相兼一万枝,若是石城无艇子,莫愁还自有愁时。“
显然高启看到眼前万树梅雪,心境快然,联想到李商隐的诗,也颇为应景。
因为他同样是在船上,是要赴朋友的聚会,只是雪大了,不能应期而至。
他倒不是说,雪大不能及时赶到,却说,这梅雪万支的梅花,让他流连,是梅雪之浩美,让他误了行程。
我在东边的山上看到梅花,于是写诗,我在西边的山坡看到梅花,与梅同醉,抱歉抱歉,这逗留期间,忘记了朋友还等着我呢。
这首诗写得明丽俏皮。但是也是他的真心。心中有梅,才会看到梅花流连忘返,如果仅仅只是大雪阻船,他大可以打道回府。而他偏偏,在梅花雪中,踏遍东西的山坡,一个人乐此不疲的游玩买醉。
他是真的喜欢梅花。
”陌头一树带风沙,零落寒香日欲斜。
车马纷纷谁暇看,当年只合种山家。“元末明初 · 高启《陌上见梅 》
在道路的一边,高启看到盛开零落的一树大梅花。
它站在风沙当中,花瓣飘零,而正是黄昏日落时候,那树花孤独凄美,伸向蓝天的树枝上,是星星点点的繁花,如果你不朝下看,还以为是在哪处园林。因为梅花树冠自带清绝之气。
视线下行,却原来是交通要道,下面车水马龙。
这种情形在当代城市中也多见,人们车水马龙在花树下,有着各自人生的奔波,花在,只一眼知道在就行,但是没有谁刻意停下车马,那样也影响交通。
但是高启却独有感慨。他说,这么美丽美好的花朵,有谁真正去观赏它呢,要是知道着城市人多,且都不关于它,当初还不如种在山林中,天风自在,没有污染,山水相伴,也不寂寞。
这首诗很可能是高启在朱元璋时期,做翰林和皇子师时所做。
京城的繁华富贵不适合梅花,也不适合他。
他在这里感受到的是无穷的压力和孤独。
高启的底气不是来源他的才华,而是来源在苏州他有田园和家。他不必像很多年轻人是为了生存和前途,拼命往仕途中挤。在其他的人还在为生活未来在都市钻营打拼时,高启想到的,却是回家。
只是他如此的成熟和早慧,不但朱元璋无法理解,其实很多做领导做上司的人也无法理解另类思想的年轻下属,你这么年轻,就想躺平?
但是高启是真不适应这样的官僚生活。这是他的出生决定的,在热火朝天的新朝,朱元璋认为他可疑,实在是正常,他不是高启,他是武力征服的王者,高启的落寞和求退,自然让他不满。
”一床诗思绕梅花,月堕西窗欲起鸦。
可是年来无远志,梦魂中夜不离家。“元末明初 · 高启《十二月十七日夜偶成 》
又到了一年将尽的岁尾,高启在京城,更确切说,他的住所在皇宫皇子附近不远。宫廷重地,他是不多的可以接触到宫内的人,但是他并不开心。
30多岁的他,在家乡有土地田产,有妻子儿女,有自在的梅花村。
在这里,就算是有梅花,但是也不多,何况出入谨慎,宫闱森严。热闹也是别人的热闹吧。关于新朝,关于皇家,不关于他。
他在孤寂沉闷的夜晚,想着家乡的梅花,家乡的亲人,他之所以不睡,很大原因,是他背负教育皇子的职责。在皇宫做老师,总不能迟到吧。
但是这里的情形更让他思念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自己到处可以看到的家乡梅花。
帝都虽好,何似家园。
如果高启是中年人,这个很容易理解。只是他此时才30多岁,如此深重的思乡情怀,来自他从小父母亡故,对感情和亲人的那种比普通人更多的眷恋。
所以当他向朱元璋提出回乡的时候,站在高启的角度,已经归心似箭,但是站在朱元璋的角度,高启是如此不堪信任。他难道还另有打算吗?
高启因为是皇子老师,朱元璋给了很大一笔赏金。
拿着朱元璋给的重金,高启有解脱之感,在故乡度过了逍遥自在的五年。
他热爱梅花,热爱乡土,是真诚地不愿意做官的。当然他也没有打算给朱元璋找麻烦,无事和几个朋友谈谈诗,安享太平。他的诗风俊朗清新,很符合明朝初年万象更新的那种气质。
但是这个不被朱元璋理解的年轻人,却成为了朱元璋的一根刺。
高启不肯做官,不意味着他永远不肯。因为他实在有才,何以如此收敛?是怀念故主还是另有抱负?
五年之后,高启难却地方官盛情,写了一篇官署重建时所需要的《上梁文》,而这位地方官正是张士诚旧部。
朱元璋听闻,下令腰斩高启,亲自监斩。
高启冤不冤呢?肯定是冤,且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大损失,英年如此悲惨,有多少美文随魂而散,无有继续。
但是站在朱元璋角度,那是杀鸡儆猴,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哪里有那么多的理由。皇权成为了明朝读书人头上的一把利刃,心中的枷锁,再也没有能写出高启那种洒脱充满个人灵性的梅花诗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