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著名诗词有哪些(夏至古诗五首鉴赏)
时光流逝总在不知不觉中,比如荔枝上市,才发现樱桃已经接近尾气,若想吃樱桃枇杷只能等到来年,或者吃樱桃枇杷罐头,但是荔枝却开始上市了。荔枝的上市,在宋朝,集中在夏至前后,所以又有荔枝夏至果的美称。所谓“晚霞红入荔枝天。”
夏至,在每年公历的六月中旬,农历的五月中,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但是却是古代的重要的节气。它的重要,体现在这是古代天文意义上绝对重要的一个坐标。
古人观测太阳和地球的关系,运用了一种简单却科学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天测量太阳照射物体,得到的影子。而每年有这么一天,太阳直射物体之上,所得的影子最短,甚至在某些地方,出现日光垂直,物体瞬间无影的现象。而这种固定的光线变化周期,就是年份的重要定位和划分。以此日为节点,将一年太阳光在地球表面运行的周期,分为年,四季,比月亮的月历划分,更为恒定。
此日就定为夏至,含义是夏天,太阳运行到中天极致。至,有到达,最后的意思。
那么这是太阳在北半球最高的角度,在北回归线,太阳是有垂直一瞬。到达这个节点,然后南行。下次回到这里,就是天文意义上的一个年份周期。
所以在古代,夏至是个神秘重要的大节,体现在自有文字记录的周朝,就有重大的皇帝祭祀太阳神,这种古老虔诚的仪式直到清朝末年。
普通的百姓未必如帝王或者有学问的人一样,每天翻看日历的节气,那么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辅助人们认识夏至节气的到来,就是比较固定大家常见不同于其他时段的物质变化,古人称之为物候。当然古代的物候的物质和现代物理学上化学的物质,是有区别的,通常指的是大家看得到的动植物。
在周朝《礼记月令》当中,谈到了仲夏夏至节气的一些物候。
“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
就是说周朝的时候,这个月,有太阳到达夏至顶点,阴阳之气开始交替,有些动植物进行换代,有生有死。最能体现夏至节气特点的,就是鹿开始脱角,蝉开始鸣叫,半夏这种植物开始发芽,木槿花开始开花。
有人说鹿角解,怎么我不知道啊,我哪里看见见鹿,鹿现在都是珍稀濒危动物了,那么古人怎么这么肯定鹿角是这个时候脱落呢?这也太不科学了吧。
那么周朝的月令是记录先秦时代北方黄河流域的物候。而那个时候,根据著名气候学家竺可桢研究,北方比现在温润,类似现在的长江流域,河流湖泊森林众多。这种气候非常合适鹿的生存。
所以那个时候的古人,是经常在郊外看得见野鹿的,先秦诗经里,有关于很多鹿存在的诗,它们在郊区河边饮水,和人类的距离不远。
不过周朝晚期,战国时代,气候就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北方变得寒冷,而鹿的生存也变得艰难。随着人类耕植地盘的不断扩展,大规模的鹿群就很少见到。
唐朝的气候稍稍回暖,在长安附近的乐游苑还可以看到鹿,到了宋朝,这里肯定就没有鹿了。
公鹿在夏至时段脱角,到底正不正确呢?
“木兰鹿与热河麋,解角均于夏至时。
虽曰牝同头秃矣,原看牡异队分之。
下来颇似牛羊晚,友去聊欣左右宜。
著说證明千古舛,此非矜智验真知。”清 · 弘历《月令七十二候诗 五月夏至中三候 》
最有资格的当然是饲养鹿或者拥有鹿的人。只是古代饲养鹿的人没有文字记录,而拥有鹿的地主贵族可能心思也不在这上头。但是有个人是个例外,提供了比较真实的答案,那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因为他拥有木兰猎场和北方无尽的森林。作为游牧***的后人,清朝皇帝保留着狩猎的传统,这和宋朝明朝的皇帝不一样。
他做了很认真的研究。说《礼记月令》上,写仲夏鹿角解,仲冬麋角解,都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没有明确的证据,那些解释里说,鹿是因为是山兽,夏至感受到了阴气,所以脱角,麋是水泽中的野兽,所以仲冬脱角,但是我亲身体会是,无论木兰狩猎场的野鹿还是热河的麋鹿,它们都是在夏至时节脱角。而且公鹿脱角之后,头上光秃秃的,和母鹿看起来没有区别,有区别的只是公鹿和母鹿分为不同的群落,在草原上看到的时候,还是很容易分辨。
鹿群每次下山,和牛羊一样,都在傍晚,它们在一起游戏饮水,其乐融融,这也是它们最好的繁殖求偶期。
我来写下这些,是证明古代有些资料正确,有些资料不正确,许多东西要亲身体验,才知道什么是真的。
也就是乾隆皇帝以自身的体验,证明了上古流传夏至鹿角解相对正确,也提出了仲冬麋角解是错误的记录。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
龙潜渌水穴,火助太阳宫。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
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中唐 · 元稹《咏廿四气诗 夏至五月中 》
唐朝实际北方郊区已经很少看到鹿了,鹿已经迁徙进更远的丛林草原地带。
所以元稹的夏至节气诗,比较贴合唐朝时代氛围,没有谈鹿。而是开篇就写了夏至常见的蝉鸣。
到处都是蝉声时,证明农历五月夏至到了。
蝉声有个特点,就是在温度24度以上,蝉才会鸣叫。这也证明夏至时节已经进入火热的夏天。温度至少是在20多度以上,如果蝉鸣不止,持续到夜晚,有过夏天酷热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是炎热酷暑来了。
夏至蝉鸣只是一个开端,因为夏至之后是长达30到40天的伏天,气候高温高湿,虽有雷电暴雨,但是不影响气温持续走高。
夏至的特点是,天上有骄阳,时常有雷电暴雨,雨后容易看到彩虹,也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真是阴阳期薄,水深火热。
这首诗给人盛夏的感觉。蝉鸣,深水,大太阳,雷雨,雷电,彩虹。
而当代人听到蝉声,往往也知道,最热的夏天到了,那蝉声更添燥热。
”天台十二旬,一片雨中春。
林果黄梅尽,山苗半夏新。
阳乌晴展翅,阴魄夜飞轮。
坐冀无云物,分明见北辰。“唐 · 李敬方《天台晴望》
如同鹿在先秦时代常见,半夏作为一种古代常用的药材,在神农本草里就出现。上古之人对于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是相当热爱的。因为周朝气候偏暖,所以,当时的人们应该是经常看见半夏这种植物,在北方的平原山林地带,在夏天茁生。
之所以叫半夏,就是和其他植物不一样,半夏仲夏夏至时节才蓦然抽芽,格外清新。在夏天有解毒,治疗夏天疮毒,帮助消化的重要作用。
所以先秦,看到半夏抽芽,也可以知道夏至到来。
不过依然是气候原因,这种广谱的野生植物后来就退到了北方某些山林谷地,除了道士医生懂得做药,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关于半夏的诗文特别少,关于半夏,集中在药方里。
所以唐朝的元稹,在夏至节气诗里,不写鹿,也不谈半夏,在唐朝,这两种物候离人们太远了。
但是半夏在一些山林药材诗里,还是屡次出现。
比如这首唐朝的天台山夏至节气,写到了山林气候,夏至如春,黄梅成熟且落尽的时候,山上药圃的半夏正在清新抽芽。
在山中,如同神仙一样,看见日走月流,看见夏夜的星辰,让人生出翅膀来。
诗词中偶尔用半夏,就这两个字,就让人感受了盛夏的清新,只是看见半夏的人太少,作为物候来讲,就是挂在夏至物候的文字上让人遐想。
”灰飞阳律一阴生,物候惊看木槿荣。
百岁韶光同过马,十年生计付流萤。“明 · 陈吾德 《夏至贻同会诸君 》节录
夏至还有一种花,不因气候变迁失去踪迹,那就是木槿。鹿们都逃到深山,半夏也退守山谷,但是这种叫木槿和舜花的灌木,从舜帝时代或者更远时代就人工种植和流传下来。
因为它繁殖力强,柔韧,插地能活,在上古就是篱笆和界田的良好树种。
盛夏正是农田茂盛,麦浪或者稻浪起伏的时候,在垅上,一排排木槿界田防风,还有遮阴效果,最重要的是漫长炎热寂寞的夏天,它们开出一朵朵可爱向阳的花朵。
这些花朵也能吃。
所以周朝夏至的物候,许给了田园之花木槿。
而无论后来的人怎么说木槿花朝开夕落,都毫不损害它的夏日之美之蓬勃。木槿花是朝开夕落,可是它繁茂的花期长达半年之久,伴随着农田房舍,和盛夏的太阳一样守护着田园。至今木槿仍旧是重要的农田园林树种,它的花开,让盛夏别有一种清雅。
所以木槿是妥妥的夏至之花,从先秦流传到今天,常见,让人愉悦。
是,如同这位诗人说,斗转星移,季节变化到了夏至,夏至最让人惊艳的花朵,就是木槿。木槿开在你眼前,让你感叹花的一日之美,也让你生出百年人生容易过去的岁月之感。
但是木槿花的美,在于,明明知道会凋谢,却更加绚烂地开放,将一树花的生命,连绵到了秋天。这难道不是一种生命的向上吗?
实际上从唐宋开始起,有些古代流传的物候,就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所以人们会另外创造物候,以对应夏至。比如在唐朝,多用初荷,就是最早开放的荷花。而宋民朝,由于荔枝不断从南方运送到北方,成为夏至名果,有大量的诗词,用荔枝成熟,对应夏至节气。
”夏至南风盛,维舟向河澳。
问君何淹留,南园荔枝熟。“明 · 区大相《舟行杂咏 其十 》
夏至吹来了温暖的风,而我停下了舟,将船系在河边码头。
你问我为什么此时淹留,难道不怕此时的热浪吗?
我告诉你,我不怕,我还有最美的游历,听了你也要食指大动。
说来听听?这里南园的荔枝成熟了呀。
在成熟的荔枝园吃荔枝,那是小钱管饱啊。
苏东坡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而当代物流便捷,保鲜技术提升,坐在家里就可以享用夏至美果荔枝,便宜又多汁。
在了解了古代夏至对应的物候,你和我一样,鹿和半夏现在难得一见,但是木槿花开荔枝红啊,这么一想,那蝉声也就不那么讨厌了。让我们享受夏至和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