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懵懂而聪明,不可聪明而懵懂(30句哲理经典名言)
聪明的人善于倾听,愚蠢的人却经常诉苦;聪明的人开自己的玩笑,愚蠢的人却开别人的玩笑;聪明的人在贫穷时仍保持风度,愚蠢的人在富有时满身俗气;聪明的人在适当的时候会假装愚蠢;愚蠢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自作聪明。
本期精心整理了30句有关“聪明愚蠢”的哲理名言,名人名言告诉我们:真正的聪明与真正的愚蠢区别在哪。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起来,慢慢品读。
1. 靡哲不愚。
没有一个聪明人不出现愚蠢的时候。
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会犯错误,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
—《诗经·大雅·抑》
2.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聪明人考虑问题,也难免百漏一疏,有考虑不到之处;愚昧的人经过周密思考,也会想出好的见解来。达者未必知,穷者未必愚。
—《史记·淮阴侯列传》
3. 圣人畏微,而愚人畏明。
有智慧的人做事时,会时刻警惕那些会坏事的微细苗头;而愚蠢的人总是在事情暴露,无可挽回的时候才开始害怕。
—《管子·霸言》
4.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人,才不受外界影响,不改本心,不忘初衷,正所谓大智若愚,大智者,愚之极致也。
—《论语·阳货》
5.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知道自己愚笨的人,并不愚笨;知道自己糊涂的人,并不糊涂。
真正糊涂的人,一辈子也不能解除迷惑;真正愚蠢的人,到死也不会觉悟。
真正聪明的人知道自己的短处,会扬长避短;那些卖弄取巧、到处炫耀的人是最愚蠢的。
人有自知之明,才最可贵。
—《庄子·天地》
6.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灵巧的人多劳累,聪明的人多忧虑,无智巧的人无所求。
世人皆为名利所困,每天忙忙碌碌,奔波劳累。
凡事顺应自然即可,无欲无求,清闲自在。
—《庄子·列御寇》
7. 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以浅陋的知识,不能料想到深远的见解;愚昧的人,不能与他商讨高深的学问;井底下的青蛙,不能与他共谈东海辽阔的快乐。
正如一个门外汉,第一次看到毕加索的画时,叫道:“天啊!这也叫名画?我上小学的儿子画得比他还好。”
人的见识和观念,受知识与环境的影响,具有片面性,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拓宽视野,以免成了井底之蛙。
—《荀子·正论》
8. 愚者笑之,智者哀焉;狂夫之乐,贤者丧焉。
愚蠢的人所称快的,正是有智慧的人所悲哀的;无知狂妄的人所高兴的,正是贤德的人所忧虑的。
愚狂之人见识浅薄,难以理解事物的深层矛盾,而智贤之人却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事物积极的一面看到其潜在的悲观的一面。
—《商君书·更法》
9. 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
愚昧的人对于已成功的事情也不知是怎么成功的,明智的人在事情没有发生时就已预见到了。
愚者懵懵懂懂,办事糊里糊涂,偶然侥幸成功;智者深谋远虑,办事预定方针策略,成功的几率更高。
—《商君书·更法》
10. 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 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
听到某种说法,没有验证就加以肯定的人,是愚蠢的人;不能够肯定的事情却引来作为依据,是欺世骗人。
凡事切忌道听途说,应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当今互联网时代,既给我们提供了方便,也存在着许多隐患,这就需要我们用火眼金睛,去辨别大量的网络信息和言论。
—《韩非子·显学》
11. 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
聪明的人不用自己的短处,而是懂得利用别人的长处;不会用自己不擅长的,而是懂得利用别人所擅长的。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我们要善于利用别人的长处,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要妄想“十项全能”。假如你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做,结果只能是什么都会一点,什么都不精通。
—《鬼谷子·权篇》
12. 智载于私,则所知少;载于公,则所知多矣。
智慧被私欲所充斥,所能够认识和了解的东西是很少的;智慧为公心所贯穿,所能够认识和了解的东西就很多。
一个人只有跳出固有的圈子,才能站在更高更广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战国鲁·尸佼《尸子卷上·广泽》
13. 知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
聪明人把心思用在私欲上,不如愚昧的人把心思用在公利上。
一个聪明的人假公济私,玩弄权术,难以觉察;一个愚蠢的人,即使办事不够精明,只要一心为公,也是百姓之福。
—《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
14. 巧者善度,知者善豫。
心思灵巧的人善于筹备谋划,聪明的人善于未雨绸缪。
—《淮南子·说山训》
15. 愚者有备,与知者同功。
愚笨的人能够早做准备,也能与聪明的人取得同样的功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淮南子·人间训》
16. 智者之所短,不如愚者之所长。
聪明人的不足之处,不如愚蠢的人的长处。
以辩证的眼光,全面看人,智者有所短,愚者有所长。
善于用人的领导,常取长补短,以愚者之所长,补足智者之所短。
—汉·陆贾《新语·辅政》
17. 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狂人说的话,圣人要有选择地听取,可择其善者而从之。
—《史记·淮阴侯列传》
18. 一人之智,不如众人之愚;一目之察,不如众目之明。
一个人再有智慧,也不如许多普通人集思广益的计策;一个人的眼睛再好,也不如众人眼睛看到的真切。集体的力量如钢铁,众人的智慧如日月。
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才是真正的智者。
—《意林》引《任子》
众人的智慧如日月
19. 一人聪明而不足以遍照海内。
一个人再聪明也不可能明察全天下的事。所以,天子治国其实是讲用人之道。
一个聪明的领导人,不用事必躬亲,只需善用人才,发挥大家的智慧,从而带出优秀的团队。
—《淮南子·修务训》:“~,故立三公九卿以辅翼之。”
20. 知人无务,不若愚而好学。
聪明的人不努力办事,反不如愚笨的人勤勉好学。
一个无所事事的聪明人,一个脚踏实地的愚笨人,你愿意选择哪个?
—《淮南子·修务训》
21.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小时候很聪慧,长大了未必能有所成就。
一个人如果光靠天赋而不靠后天的努力是难以成才的。伤仲永的故事就给了我们一个反面教材。
—《世说新语·言语》
22. 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李白希望得到韩荆州的赏识,写信对他说:请您以日写万言测试我的文才,我将一挥而就,顷刻即可完成。
这一句不仅展现出李白胸有珠玑的才华,也表现出他年轻志远的不凡风采,显示出“平交王侯”的气概。
后世常用“日试万言,倚马可待”来形容读书人,才思敏捷、才华出众。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23. 秀外而惠中。
秀外: 外貌秀美。惠中: 内心聪敏。
—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清声而便体,~。”
24. 过目成诵,出口成章。
看了一遍就能背下来;脱口说出的话都成文理,下笔成篇,不必起稿。
通常用来称赞一个记忆力强,聪明颖悟,文思敏捷,博学多才。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25. 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
在婆娑世界里,众生无量无边劫的轮回,犹如千年不见光明的暗室,但只需一盏灯,这暗室就会瞬间亮堂起来;即使是万年的愚痴烦恼,也只需一‘般若之智’便可消亡,让人心生智慧。
再黑暗的地方,只要有一盏灯存在,都可以变得光明;再顽固的愚昧,只要肯去学习知识,都可以像智者一样聪慧。
学习,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只要存在于世上,那么人类的智慧精华,书,都会有记载。
—《六祖法宝坛经·忏悔》
26.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贤能之人,财产多了就会损害他们的意志;愚庸之人,财产多了就会增加他们的过失。
这是汉朝人疏广所说的一句话,当有人劝他给子孙多留点钱物时,他说:聪慧的子孙,会因为财产丰厚,丧失进取意志;愚庸的子孙,会因财产过多而招来祸患。
人,不要过于重视财富,内在品德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
—《汉书·疏广传》
27. 衰世好信鬼,愚人好求福。
没落的时代人们喜好相信鬼魅,愚蠢的人们喜好祈求福分。
在困难动荡的年代,人们会倾向于迷信或寻求超自然的力量,以寻求慰藉。
—汉·王充《论衡·解除篇》
28. 智出天下,而听于至愚。威加四海,而屈于匹夫。
聪明足可以超越天下,却要听一个最愚昧的人的话;威风可以施加于四海之内,却屈服于一个普通百姓。
一个优秀的领导应该保持‘兼听则明’,具有‘虚怀若谷’的风范。
再聪明的人,也有失算的时候,再威风的人也应该尊重别人。
—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
29. 宁可懵懂而聪明,不可聪明而懵懂。
表面懵懂而实际聪明,远比表面聪明却实际糊涂要好。
聪明人偶尔也需‘难得糊涂’一下,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30. 以俄倾淫乐,不易无穷之悲,虽愚者亦明之矣。
片刻的荒淫行乐,不值得去换取无穷无尽的悲痛,即使是愚蠢的人也懂得这个道理!
它告诫我们,不要贪图一时的快活,而铸成终身大错。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清·黄宗羲《原君》
聪明的人可以为成功做一件事等待三年;愚蠢的人却不愿为任何事情去等待三秒。
聪明的人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放弃;愚蠢的人糊里糊涂开始,从来不知道放弃。
聪明的人从失败中学经验,愚蠢的人在失败中失去自己!
愿大家都在后天的生活学习中,变得越来越聪明!
#讲好中国文化##能给我留下一句你最喜欢的句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