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江湖经一雨,日月换新秋(早秋秋雨唯美诗词五首)

longge 12-09 14:56 阅读 我爱育娃
秋天是个非常有层次的季节,并不是秋天所有的时段都萧条冷酷。从夏走向秋,是一种渐变的美。而从酷暑里过来的人,分外喜欢早秋,因为那有凉风细雨,使人舒适和沉静,反而生出

秋天是个非常有层次的季节,并不是秋天所有的时段都萧条冷酷。从夏走向秋,是一种渐变的美。而从酷暑里过来的人,分外喜欢早秋,因为那有凉风细雨,使人舒适和沉静,反而生出了昂扬的诗兴,表达清凉欢喜。

秋色虽然不像春色从无到有,但是那种清凉感更有一种阅历繁华苦热之后沉淀的清新。

江湖经一雨,日月换新秋(早秋秋雨唯美诗词五首)

“夜云起河汉,朝雨洒高林。

梧叶先风落,草虫迎湿吟。

簟凉扇恩薄,室静琴思深。

且喜炎前别,安能怀寸阴。”唐朝刘禹锡《早秋雨后寄乐天》

刘禹锡和白居易是一对老年知己,同岁,他们虽然认识较晚,迟到50多岁,但是神交已久,两个两鬓斑白的人,手握在一起,仿佛失散又牵挂多年的兄弟。晚年的他们没有过多谈论未来和理想,只是频繁地写信写诗,告诉对方自己在忙些什么,处在怎样的心情。

当然刘禹锡60多岁也曾到外地做官,常常早上就能接到白居易的诗信。

有这样的朋友,自然心灵是开放的。所以他们都活得乐观而长久。

乐天(白居易的字),这里是南方,昨夜有云,起在高高的天上,一早上开门,哦,那霏霏的雨洒落在秋天的高树上,我仰望了好久。

这里的梧桐叶子一叶知秋,先风而落,但是并非萧条,脚边秋草里的蟋蟀在快乐唱歌。

空气已经很凉快了,席子扇子都得收起来,不是我对它们薄待,实在是过季了呀,如同我和你如今是老朽,参和不了新时代。

不过这里凉快幽静,可以让人弹琴,当然,你知道的,我在想你。

我很高兴是在夏天之前来到这里。至少这里的酷热你不需要领略,你那身体,扛不住啊,我夏天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也不用回忆,但是这凉快一到,我就赶紧写信给你了。

让你分享我早秋明丽的心情。

的确刘禹锡曾经到苏州做刺史,江南虽然美,可夏天也难过,白居易自然是有过杭州,苏州扬州的生活经验的。所以这种早秋新凉的感觉,白居易拿到手上时,感同身受。

白居易爱着江南,刘禹锡的信给他解了渴。那秋天草木慢凋的江南,此时还有碧草秋虫的鸣叫。

我感动两个白发老头靠书信维持的心灵友谊,年轻人的爱情也没有如此深沉绵长啊。

江湖经一雨,日月换新秋(早秋秋雨唯美诗词五首)

“夕阳逢一雨,夜木洗清阴。

露气竹窗静,秋光云月深。

煎尝灵药味,话及故山心。

得意两不寐,微风生玉琴。”唐朝马戴《新秋雨霁宿王处士东郊》

这是新秋访故人。马戴去郊区王处士的家。有才但科考落第的读书人叫作处士。但能够不以功名累自己的,基本是有点财力的地主士绅阶层,不必如寒门学子拼命去挤科考的独木桥,反而有另外隐士的豁达和享受。

这不,居住在城市的东郊,享受城市的便利,却又有自己的淡雅生活。

反而让许多官场的中层阶级羡慕。

在这里,一场黄昏雨后,空气更加清新,那夜晚的树木,清阴如洗。

竹子作的房屋,窗外竹影摇曳,清新的露水雨水还滴在竹叶上头,而天上已经破云有月,那月亮高远,浮云追逐,好个静谧的秋空。

王处士生活悠闲,是养生达人,朋友来了,自然分享火炉上的养生汤药,那都是当时流行的道家药方,虽然我也不知道是些什么,但起码比茶珍贵。

这样的夜晚,谈得深了,马戴自己也说起,曾经也有入山修道的愿望。这在唐朝很流行,因为唐朝还有一种从道教上选拔人才的途径,很多读书人包括李商隐也尝试过。

有部分读书人将修道做成了终生职业,但李商隐马戴之流肯定因为考中进士就放弃了。

谈及往事,总是话长,又对着悠闲心慧的老朋友。

两个人说话,弹琴,在这早秋的雅居,很有竹林七贤的风范。

两个心灵寂寞的人,良辰美景,激发了仙意,对于马戴和王处士来说都很难得。因为在这样的聚会之外,更多的时间是各自的生活。真实的生活,总不会是永恒美好的,不论是身在何处,所为何事。

江湖经一雨,日月换新秋(早秋秋雨唯美诗词五首)

”暑气时将薄,虫声夜转稠。

江湖经一雨,日月换新秋。

有景堪援笔,何人未上楼。

欲承凉冷兴,西向碧嵩游。“唐朝齐己《早秋雨后晚望》

如果僧人是一种无可选择的宿命,那我宁可去唐朝做和尚,四大皆空,但仍旧可以写诗。唐朝的和尚仿佛可以在生活里用诗来修行,不错过自然任何美景。他们更加生动,并非完全脱离人世。

一场秋雨之后,他登上了高楼。

秋天真正来了,暑气渐渐消散了,听那蟋蟀草虫的声音,夜晚渐渐多而稠密起来。

那江河湖海经过了这场秋雨,天地日月换成了崭新的秋天。

这么美好的景色,最适合拿笔写诗啊,这是催促我,快点登上高楼吧。

我在楼上,凉风四望,领略了天风浩荡。

我要发愿,现在就去遥远的嵩山,去领略一山还比一山高的美景,我要追逐云之上!

唐朝的僧人很可爱,他们很多人用在旅游写诗上头,行万里路,看万座山。

这首诗大气开阔,明丽振奋,尤其是那句”江湖经一雨,日月换新秋。“是道家语是儒家语,更是人间语。原来和尚也有这么真实大气的呀。

江湖经一雨,日月换新秋(早秋秋雨唯美诗词五首)

秋日晴空万里的湖景Scenic View Of Lake Against Clear Sky

”贫居常寂寞,况复是秋天。

黄叶如霜后,清风似水边。

中宵疑有雁,当夕暂无蝉。

就枕终难寐,残灯灭又然。“唐朝顾非熊《早秋雨夕》

贫寒之人,对于秋来是特别敏感的,因为有现实的压力,夏天固然难过,可是秋凉意味着衣食住行会有更多是支出,棉花在唐宋两朝肯定是高端奢侈品,平凡的葛麻衣裳,夏天虽然吸汗,秋天却不保暖。

这种冷凉的感觉,比充裕的人更能体会。

早秋按道理不是冷只是微凉,但是物质短缺的人,心先冷了。

所以一叶秋风,在别人可以忽略,在他看来,都是秋来的压力。因为缺钱,大约九月衣裳未能裁。那清风是别人的爽朗,对于他却是如水冰凉。

半夜里睡不着,一点天边的声音,风声鹤唳。

温度降到20多度,连热闹的蝉声也没有了。

因为微冷睡不着,心中又有事,所以熄灭的灯重新点上,是想一点火光的温暖么?

这是早秋。难道连被窝都缺吗?

或者是现实。李商隐十六岁,长的一表人才,去幕府做事时,连件棉袄都没有,还是令狐公子叫妻子给他送了件过冬的衣裳。

古代生产力不发达,有达官贵人衣食无忧,更多的是普通人,尤其在外的学子游子,衣裳手工需要家庭支持,也需要钱财,春捂秋冻,很多人的秋天,是在一阵阵凉风中薄衣单裳冻着过的,等待命运前途的转机。

所以诗作中常有悲秋,那是真实的体感。何况是更底层的读书人?听听吧,不要忘了,古人艰辛于冷暖生存,这是历史。

江湖经一雨,日月换新秋(早秋秋雨唯美诗词五首)

”山萤一点拂衣流,茉莉花开香暗浮。

河汉影斜初过雨,井桐凉堕已迎秋。

玉笙小院当年月,纨扇长门昨夜愁。

惆怅瑶芳易凋谢,美人何处独登楼。“明朝居节《新秋雨后夜坐》

明朝整体而言大部分时间是个相对稳定富庶的时代,而且棉花广泛种植推广,生产力相对发达。所以早秋是好过的。

此时是炎凉换季,一场新雨之后,空气温度降下来,让人感觉只凉不冷。

有物为证,那萤火虫还零星飞在路上,绕着人的袖子,那早秋还有茉莉花香,阵阵袭人。

这是七夕左右的早秋,天气不冷不热,有零星的梧桐黄叶落下标志着秋天的到来。

诗人好有闲愁,因为他爱的人,曾经生活在这深深的院落里。

但是明显,曾经是恋人,如今女子嫁人了,听说过得不大幸福。

这里还留着最美好的记忆,他们曾经一起看月亮。

但是听说她嫁人后,生活寂寞,丈夫冷落她远行,或者又有了新欢吧。

我只是感叹红颜易逝,现在的她是在哪里登楼望月呢?她是否知道我在思念她?

这虽然是明清两代表哥表妹常有的俗套恋情,但是我难得看到这个中间对女性的悲悯。

他知道,他什么都知道。但是他还是愿意,愿意将最美丽的早秋的寂寞留给心里的她。虽然对于真实而残酷的人生,并不能意味和改变什么。

人人心里有座坟,埋着人间未亡人。人人心里有个愿,此生有心在守望。

江湖经一雨,日月换新秋(早秋秋雨唯美诗词五首)

文章评论

江湖经一雨,日月换新秋(早秋秋雨唯美诗词五首)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