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笋唯美古诗句(食笋经典古诗七首)
又到了一年岁末,是冬笋上市的季节,菜场里会有带着笋苞的竹笋售卖,在年节期间,一道冬笋炖肉,解油去腻,入口滑脆。喜欢吃笋的人,还有干笋发泡之后,切丝清炒,就算是不加肉类,也是一道极其清爽的美味。
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虽然貌似写的是居住环境,但是以苏轼一生爱好美味,恐怕最大的私心,并不是观赏,而是可以吃竹笋吧。毕竟物以稀为贵,竹笋到底不是普通速生的蔬菜,自古列为山珍。
那么是什么时候成为山珍的呢?
这个历史可以追溯原始社会。人们和许多动物一样掘取自然界植物的根茎,自然不会错过竹笋,因为那是山林野猪和冬天动物最爱拱食的冬天的嫩根之一。
在历史气候上,周朝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润,到处是生长茂盛的竹林。但是笋子却难得,因为长在竹林里。竹笋是竹子的地下根茎萌发的新芽。春雨之后,这些新芽破土而出,生长迅速,很快发枝展叶,也就因为生长迅速,口感老,不可食用。能食用的笋多半是在冬天和早春,这就意味着产量不高。而嫩笋离土地容易腐坏,在古代运输条件有限的前提下,这些笋固然是山民的食品,却是都市难得的美味。
所以有历史记载,周朝就作为宴席上的山珍存在。当然笋的珍贵,肯定在文字记载之前。
“韩侯出祖,出宿于屠。
显父饯之,清酒百壶。
其殽维何,炰鳖鲜鱼。
其蔌维何,维笋及蒲。
其赠维何,乘马路车。
笾豆有且,侯氏燕胥”诗经大雅《韩奕》,尹吉甫美宣王也,能锡命诸侯。
诗经记录了周宣王封韩侯的大典,当韩侯准备离开京城时,百官按照礼仪饯行,虽然这里皇帝没有出面,但是是有宫廷的长者和高官主持,用的是祭祖的大礼。用百壶清酒和佳肴祭祀祖先后,那些菜品就由韩侯和百官吃掉。
那精美可口的菜肴里有什么呢,鳖鱼和鲜鱼,时令的笋和蒲草的嫩芽。这些都是特权,是当时最好的山珍海味。
在周礼中,“加豆之实,笋菹鱼醢”,用以祭祀的最好的礼品食品,就是放在铜盘上的顶级菜肴,其中就有笋。
竹子在战国秦汉时期得到广泛的运用,竹器,竹简,为文化传承和交流起到重大的贡献。此时北方流域还是多竹,所以人们吃到竹笋的机会还是很多。但是有一点,竹笋保鲜困难。
汉朝末年,气候变化,北方的竹林因为寒冷大部分枯死,到了南北朝时期,气候回暖,不过这个时候,竹子作为书写材料的运用已经被纸张取代,竹子栽种的规模也就缩小。
吃到笋子的机会,就不太多了。笋子也更珍贵,继续成为贵族的佳肴。而此时贵族种竹林成为风气,因为竹子本身的秀美,承载很多文化的底蕴,吃竹笋,赏竹林,是私家园林的乐事。
“悒然想泉石,驱驾出城台。
玩竹春前笋,惊花雪后梅。
青山殊可对,黄卷复时开。
长绳岂系日,浊酒倾一杯。”陈朝 · 江总《岁暮还宅诗 》
陈朝最后一个丞相,在一年将要过去的时候,出城回到自己城外的庄园。
他的庄园在山下,有竹林和梅花。他说他欣赏竹林中春天之前的笋,喜欢腊月里飞雪下的梅花。
那么此时的笋子,大部分埋在土下,只有少部分只露出一点点的新芽,固然这是江总爱着这晚冬里向上的春意和春气,但是他也是最能吃到冬笋和春笋的这一类人。
他爱什么呢,爱着这即将破土的竹芽。
通常爱什么就吃什么,他这是凡尔赛似的显摆。至少别人吃笋,是很难的,他是拥有自己山林田庄的地主,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香饭青菰米,嘉蔬绿笋茎
誓陪清梵末,端坐学无生。”盛唐 · 王维《游感化寺》节录
盛唐时代,笋子在山林是常物,在城市依然是难题。
王维可是拥有辋川山庄的园林巨富,他更懂得新鲜笋子的美味。这不,他出游感化寺,什么都没有打动他,这里的饭菜倒是打动了他。
那饭是菰米的果实做的,那美味的菜是最嫩的竹笋。
我在这里感受着佛教特殊的清美,打坐学习长生。
唐朝的富庶繁荣,也让城市更加拥挤,京城是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唯一不好就是呼吸不到最清甜的空气,吃到最无污染的天然美味。
但是唐朝的交通运输比前代发达得多,想吃笋子,也有办法,用钱买啊。
笋子出深山,上到达官贵人的桌子上,经过运输,损耗,本身竹笋产量就有季节的限制,于是价格飙高,但也抵不住人们的热爱,这是品级和待遇的象征。
“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
物以多为贱,双钱易一束。
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
紫箨坼故锦,素肌擘新玉。
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
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 白居易《食笋 》
白居易虽然简朴,但是他好歹是朝官,晚年之后,在长安洛阳做官居住,此时北方的竹林少,竹笋也少,但是款待白居易的高官互酬的宴席上,多有竹笋,白居易称之为紫笋,是因为早春的笋子 包着紫色的外壳。京城的宴会,白居易经常吃到笋子,非常美味。
但是真正看到漫山遍野的竹林和竹笋在眼前时,他还是非常震撼。
春天的笋子满山满谷,农民挖出就抱在怀里奔赴集市,因为这里多所以非常便宜,两个小钱,一大颗,放在饭里同时蒸煮。你看看打开紫色的竹皮,里面有新玉一样的竹笋,吃了竹笋就不想吃肉啊。我在京城做官,常常吃不痛快,在这里,可以敞开肚子吃。
那是当然,你在京城,这笋子能有几片到你的嘴边?
经过了运输,损耗,中间的加价,都市的物以稀为贵的价格推高,互相攀比,哪里是普通人吃得起的。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李商隐 〔唐代〕《初食笋呈座中》
这是清贫少年时期的李商隐,他家庭寒苦,或者知道笋子,也吃过,但是在京城豪门宴会上吃着香滑美味,价值千金的竹笋菜,应该还是头一次。
京城的富贵繁荣,奢侈迷离和他本身的清寒,形成了强烈的内心冲击。
这是一场有李商隐作陪的宴会,大家写诗助兴,也是新的门客展示才华,希望得到主人青睐赞赏之时。
想必当时是以笋为题。李商隐马上联系到自身的处境。
那嫩嫩的竹笋,刚刚长出来,清香甜美,送到城市里,价值黄金。这首诗的开头是赞美这宴席的竹笋之美,也奉承了主人的富丽。
这长安山珍海味无数啊,要是会奉承的人,会赞美独有您家有这样拥有春笋的富贵。
但是李商隐忽然来了个十万八千里的转折。
你们怎么能舍得剪下竹笋,剪去了那深埋在土地里的竹笋渴望看见太阳,渴望成长的万丈凌云的志气呢?
我不大知道当时的宴会中,看到和听到这首诗的人,是怎样的一种震惊的状态。
是尴尬还是沉默还是主人转念之间的喝彩?
但是这首诗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谁不是从新嫩的竹笋开始起步,长出人生的繁茂来,谁没有经历过被压抑的痛苦?
但从竹笋诗来讲,这是一首最好的歌咏诗,对于这渴望生长的笋子,请你们多多善待啊。弯腰的芦苇霜莫折断,将灭的灯火风不要熄灭。
宋朝是重视农业的大朝代,所以笋子的食用也就较前朝更为普及。
竹林在冬春挖去一些笋子更适合竹林本身的茂密和强壮,毕竟太多的笋子,也容易消耗土地的营养资源。但是冬笋和春笋,在时价上仍旧昂贵,因为是年节之需。
宋朝流行吃羊肉,猪肉其次,而笋子入肉,吸取了肉的汤汁精华,又别有自己独特的鲜美,年节食用,解油腻,爽口腹是为珍品。
“犀皮包玉束作斤,有馈为子盘中珍。
爱之不欲食客众,夜密置酒呼其邻。”北宋 · 韩维《和圣俞食笋 》节录
看看这位韩某小气的,挖出的竹笋,大概一斤左右,特地留给好朋友夜半来对酒吃笋子。
还说,我不想给其他人吃,是专门给你留的。
两个人半夜竹笋炖肉,把酒闲谈,就不谈竹笋本身的鲜美,就这环境和情谊也醉人啊,话说,在温饱解决之后,吃就是一种氛围。
这吃得真是锦上添花。
“多生味蠹简,食笋乃馀债。
萧然映樽俎,未肯杂菘芥。”北宋 · 苏轼《和黄鲁直食笋次韵》节录
苏轼和黄庭坚的吃法另外不同,苏轼不是爱吃东坡肉吗?他们两个的吃法,是肉是肉,笋是笋。两个人都爱吃竹笋,且是清炒和清煮。都说吃竹笋是还竹债,也不知道是竹子欠他们的还是他们欠竹笋的。
吃到什么程度呢,不但肉没有,连搭配的素菜菇类也没有。
但是竹笋自然有一种清甜回甘的美味,苏轼和黄庭坚都经历过贬谪,磨难,饥饿,他们对竹笋的美,是吃出了最朴素的生命的味道的。
随着当代交通的发达,保鲜技术的成熟,还有对竹林的科学管理,曾经很难吃到的山珍,冬笋 春笋也进入寻常百姓家,笋子清甜美味,爽口利水,是冬春节令的美食。
- 上一篇:关于大寒唯美的古诗(二十四节气大寒古诗五首)
- 下一篇:元宵祝福简短句(一元宵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