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诗词名句大全(芒种节气花事古诗五首)
中国的节气历是太阳历,所以和现行公历有着巧妙的应和,公历的每月开头五日到七日,每月下旬的21日到22日期间,必对应一个节气。比如每年的芒种节必然落在公历六月的五日到七日之间,且节气的交节划分,应对太阳的周期运行,比日历还要有时间的精准。
太阳的运行,造就了地球四季的存在和演变,冷暖变迁,自然生长,千万年循环往复,给人类提供了多彩的外部营养世界,延续着生命和文明。风雨变化,直接带来的就是农耕社会的繁荣昌盛。这就是中国人注重节气的主要原因。
芒种节气通常对应农历的四月底五月初,这种变化是月历和太阳历的时间隔差造成的,但不妨碍“芒种”节气的重要。
对于农业文明的中国来讲,“芒种”在先秦就是一个农时大节。
以芒种节气交节为起点,季节进入仲夏,大部分地区全面进入草木蓬勃旺盛生长的时期。人们利用芒种节气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种植稻秧,黍, 粟等有芒的禾本农作物。而通常此时种植这类农作物,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气候,达到丰收的效果。
所以“芒种”在先秦和秦之后,都是农业播种耕耘的重要时段,到了汉朝之后,小麦大面积推广,这种有芒的农作物,恰恰在芒种节气之间成熟收获。所以“芒种”又加上了收获麦子这个重要的农业内容。
芒种时节,山水青绿,高温多湿,是草木成长的旺盛和壮大期,景色自然有别万紫千红的春天。
花事自然减少,给人的感觉,就是花春过去,真正的绿夏到来。
但是也不全然如此。比如无数夏花,点缀绿树浓阴,骄阳原野,池塘水泽。比如南北地区常见的木槿,榴花,芍药,栀子花,紫薇,南方常见的荷花,睡莲,菖蒲等。
“芒种看今日,螗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中唐 · 元稹咏廿四气诗 芒种五月节
唐朝元稹的二十四节气芒种诗里,就写到芒种节气的高温高湿,天上多的是能够形成阵雨的夏云,颜色深重,螳螂在草木间茁壮生长,树木茂密,是鸟类的天堂。而在这样的高温多雨中,荷花开始出水绽放在水域池沼。
温暖炎热的风,带着暑气的温润降雨,催生了无数清新美丽的荷花。
而农民此时劳累并快乐着,因为麦子成熟,蚕茧收获,小半年的衣食冷暖,得到了保障。
芒种是一年农事中的中间站,既可以加油,又要向前奋进。
荷花给人健康明丽且丰盛的精神享受,鼓舞人们,再接再厉。
“芒种逢花已自难,瑞云攒处凭栏干。
烦君问取同州例,一干三花奏牡丹。” 南宋 · 周孚《高邮知军觅芍药一枝五花三绝 其一》
芒种节气,固然已经到了深夏,花开无多,但是有一种草药和花,先秦就为人们药用培植,那就是芍药花。芍药最初人们采食它的地下根茎,发现这种块状的根茎,有治疗春夏腹痛,疾病的作用,所以用它洗沐避秽。芍药花巨大可爱,在先秦上巳节,往往用作洗手,互赠。
芍药花开在晚春早夏,延迟到仲夏。花朵娇艳明丽。
到了南北朝以及唐宋,人们多种植草药植物用以日常治病养生,芍药是最主要的药圃植物。唐朝长安附近有专门的花农,培植大片芍药,一是用来医药流通,二是满足京都人对花卉的需求。因为芍药作为簪花,是可显示唐朝女性的富丽审美的。
在唐朝中期之前,牡丹还没有形成重量级的审美之前,簪戴芍药花,是唐朝京城女子的重要发饰之一。而中唐之后,牡丹酷似芍药而高大,审美转移向了牡丹,但是很多牡丹品种,是由牡丹和芍药嫁接而成。
牡丹开在晚春,而芍药花比牡丹稍晚,是夏花。
那么芒种节气,还有部分芍药花在开放。
比如宋朝周孚这首诗,就是写的芒种节气,他看到了芍药怒放的美。一本芍药上,五朵巨大美艳的花开。
他对朋友说,如此盛美的芍药,赛过了一枝三花的牡丹。
而芍药花开,点缀夏日风情,因为硕大美艳的花开,芍药至温柔,红红笑不休。
而眼下芒种节气,也是北国新疆新源县塔勒德镇木斯村的千亩芍药的盛花期,花开原野,绚烂异常。
“才见迎梅又送梅,榴花五月雨中开。
江南芒种田家候,白下端阳客子杯。”明 · 屠侨《 五月梅雨》节录
芒种节气,还对应了中国长江流域的梅雨季节。
古代芒种节气之后的壬日,被定为梅雨季的开始。此时正是江南地气梅子在烟雨中黄润成熟的季节。而芒种节气也往往含有民俗大节“端午”,因为端午节在农历五月五日,多半在芒种节气的时段之内。
虽然一直认为石榴是汉代张骞前往西亚带回来的外国树种,恰好是农历五月盛花,花朵红艳,但是有资料显示,我国四川西藏也是野生石榴的原产地。而我国的石榴,也有部分不是张骞带回的树种,果实自有独特的地域性和口感。
石榴花是妥妥的五月夏花,虽然石榴枝叶苍翠,但是石榴花之明艳,成为最美的夏天花事风景。中国最爱的红色,也有石榴花红作参照体系,被认为是正红,而女性美丽的红裙,从南北朝开始起,就被称为石榴裙。
芒种节气,石榴花在烟雨骄阳中盛放,在芒种的忙碌乡村,在端午节的水边,在城市庭院里,处处可以看见石榴艳丽如火的花开,仿佛吸收了无尽太阳的光辉,又在夏天里如火展示。
榴花代表红艳,忠诚,繁衍,富庶,富丽,思念。
“青桐花发乳垂枝,飘落轻绵四月时。
淡白多沾么凤翅,清微雅称古琴丝。“清 · 阮元《桐花至芒种前后乳外飞落》节录
这里是指的青梧桐的花,开放在夏天。
青梧桐树是中国特有的树种,以其树干笔直,叶子团大,成为古代著名的庭院树,遮阴树。而青梧桐木材细密轻盈,是古代制作乐器家具的良好用材。
青梧桐花青黄细碎,有一个特征,就是雄蕊特别的长,垂丝袅袅,吸引小鸟蜂蝶为它授粉。传说中仙鸟凤凰,就是喜欢饮用梧桐花露,所以用梧桐乳枫这个词,形容花的美好。
实际这种桐花多半吸引的是小鸟和蜂蝶。
但是桐花有着特殊清雅的美,花开浅绿浅黄,花蕊修美动人,落在地上,是夏天的清雅清凉。那长长的花蕊,难道不像丝弦吗?弹奏的必是高山流水的雅音。
中国青梧桐,现在已经很少作为庭院树和行道树,另一个品种的法国梧桐替代了它,成为常见的绿化树木。
所以很多人一提起梧桐,已经不记得中国梧桐的样貌。
但是你若看见青梧桐的美和花美,你会觉得夏日也是如此幽凉啊。
“犬卧落红密,高斋人昼眠。
一春山海气,诗画有云烟。
眼色草无尽,心声泉渺然。
粉墙花十丈,一蝶上青天。”清末至*** · 杨圻《芒种大雨新居溪兴 其一 》
芒种节气,杨圻搬入了山中溪水边的新家。
这里有山有水,有庭院围墙。
那么是什么花开在院墙上,如此绚烂,且落红成毯,连狗也睡在花影和落花之上?
是什么花花开十丈,一只蝴蝶追逐花蜜,仰望之中,它竟然在夏日的蓝天里向上在飞翔?
其实答案呼之欲出。
那就是春夏之花的蔷薇。蔷薇是春花也是夏花,在地气丰腴的地方,蔷薇花可以一直开到秋天。
这布满院墙的蔷薇花,在深山别院,芒种烟雨中自在开落,壮丽盛美,是视觉和嗅觉的盛宴。
仿佛春天从来没有过去,在山林间常驻。
芒种节气,还有合欢花,夹竹桃,牵牛花,薰衣草,五月菊,金丝桃,女贞花,花事那里会过去?四季花不同,各自有深美。
那么在《红楼梦》中,出现了一个节日 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提到“芒种饯花神”的习俗:“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种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绩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
那么这个节日在历史民俗上真的有过吗?
答案是否定的。
花神一词,首先出现在唐朝的诗文里,含义也很多样,有的是指的司掌春天百花的神仙,有的则是某种花卉的花神。四季花开,皆有季节月令的花神。
而明清两代,有“饯花”的文人雅兴,是指的送春,或者送别春天的花事,多集中在暮春。用以抒发情感,寄托诗句。
那么红楼梦的芒种饯花神,实际是端午节的有些风俗,比如系五色丝,将这些人工的色丝系在建筑花木服饰头饰上,用以纪念屈原并且辟邪去秽。
作者为什么要将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并在芒种节气里,并冠上饯花神的名义呢?
实际上稍微懂得红楼梦创作年代创作背景和创作身份的人,都应该明白,这是有所指代寄托。因为屈原是汉***的爱国者,纪念屈原,明确表达的就是思念故国的含义。以曹雪芹清朝汉旗的身份和地位,他是不可能明目张胆在文本中纪念屈原,纪念屈原这一华夏***的精神代表。
另一种猜测也有道理,说文本中的宝玉,就是芒种节气节日的生日,或者也是作者曹雪芹的生日,他用这种方式,表达一种美好的伤逝。
不过正是《红楼梦》流行的广泛,晚清之后,亦有很多诗人,将芒种视为饯花神,辞花神的日子。
但是综合来看,芒种饯花神实际是端午节的变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也算古已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