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诉尽中秋情六首古诗词(一轮明月出云衢,万里归心荡九州)

longge 10-24 13:56 阅读 我爱育娃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 又到了月到中秋偏皎洁的时节,这华夏大地又将落满李白思念的白霜,弥漫起乡愁的味道。 余光中就曾脚踏这明月流霜,寻文化之根,

诉尽中秋情六首古诗词(一轮明月出云衢,万里归心荡九州)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

又到了月到中秋偏皎洁的时节,这华夏大地又将落满李白思念的白霜,弥漫起乡愁的味道。

余光中就曾脚踏这明月流霜,寻文化之根,找诗歌之魂,深情把祖国母亲紧紧拥抱,仿佛当年长安市上酒家眠的李白,不愿从梦里醒来。

古往今来,小到一个家,大到一个国,到了中秋莫不渴望团圆。最恨那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苏轼曾在中秋月夜想念七年未见的弟弟,深情慨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刘过则在中秋前夕重登定远楼,望着旧日山河,苦苦哀叹“能几日,又中秋”,“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而真正让人欢喜的中秋,应如在桃源赏月的刘禹锡,“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当如与亲友欢聚在一起的杨万里,“酒入银河波底月,笛吹玉桂树梢风。”

赏秋月,品桂香,喝美酒,舞笙乐,这才是中秋节应该有的模样。

值此中秋倘若你我不幸漂泊他乡,不如漫读这浸润过旧时月色的诗香,诉尽思念,抚慰人生。

诉尽中秋情六首古诗词(一轮明月出云衢,万里归心荡九州)

1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饱经安史之乱颠沛流离苦楚的杜甫,在白露初生的月夜,就开始把散落天涯的兄弟深深思念。

到了中秋月夜,杜甫认为的月是故乡明,只会愈发皎洁空明:好是中秋圆月,分明天下人知。

这世人皆知的美好,王建岂会不明,他曾站在寂静庭院里,遥望明月如水,静思故友故乡。

这思念是如此不动声色,就像白露慢慢浸透桂花,桂花又渐渐染满秋风,秋风又飘荡着白露的清冷与桂花的幽香,丝丝缕缕,来煎人心。

可王建偏偏不把这思念的发端引向自己,而是轻轻反问: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秋思能落到哪里,就像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诚如高适“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不是在江城也不是在边塞,而是落到了离人心间而凝结成愁。

这一“湿”一“尽”又一“落”,就将诗人从望月怀月的群体里凸显出来,道尽曲折情思。

而与苏辙阔别七载有幸共度中秋的苏轼,也忍不住哀叹: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诉尽中秋情六首古诗词(一轮明月出云衢,万里归心荡九州)

2

银台金阙夕沉沉,独宿相思在翰林。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公元800年,白居易想到因为战乱而流离分散的兄弟姊妹,勾勒出五处望月思亲的动人图景。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从张九龄开始的盛世思念,到了白居易这里有了更为具象的表达。

终究盛唐远去,落在白居易肩上的这一粒历史尘埃,让一母同胞的手足风流云散、一别如雨。

殊不知十年流水,白居易的一夜乡心里,又将增添一处同,那就是贬谪江陵的生死之交元稹。

再此之前,白居易与元稹同登科,共署官,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这样的灵魂极为契合。

可这一年的中秋,元白远隔大江南北,只能远跨两千里山河,望着新月色,思念旧时人。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这份跨越时空的思念,如明月皎洁,如山水永存。

此时独自在翰林院夜值的白居易,感觉到夜深漏明的寒凉,更担心元稹在潮湿地低的江陵看不到郎朗秋月。

而八年后的中秋,被贬江州司马的白居易,亲自体会了“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的满眼凄凉。

而此时的元稹,这些年从江陵又先后贬谪到通州、同州等地,与白居易不知错失了几度秋。

白居易在江州的这几年中秋,只能独自望着满月哀叹: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诉尽中秋情六首古诗词(一轮明月出云衢,万里归心荡九州)

3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曾经担任过苏杭两地刺史的白居易,心里住着一个江南梦,梦里最难忘却的地方就是杭州。

他曾在中秋踏着明月清辉,游览天竺寺,寻觅桂花香。据说这山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桂花乃从月宫里的桂树飘落。

白居易自然不愿错过这“天花乱坠”的机会,余生里也念念不忘,深情呼喊何日更重游。

晚唐的皮日休也爱这天竺寺的桂子月中落,宛如天女散花,犹带月宫清露的晶莹与湿润。

皮日休小心翼翼地拾取片片桂花,想着应是多情的嫦娥洒向人间,而非受罚的吴刚伐树而落。

美丽而哀伤的神话故事,与古朴清幽的山寺交织在一起,这样的中秋月桂,属于天上人间。

一年前刚刚进士及第的皮日休,也的确配得上这样的青云直上:雁塔题名处,蟾宫折桂新。

如此一来,皮日休的山寺月中寻桂子,不只沾染着仙气、文气,还带着金榜题名的贵气。

这样的中秋,是喜上加喜,这世间不知有多少人,寒窗书剑十年苦,指望蟾宫折桂枝。

从26岁考到53岁依然榜上无名的文徵明,就曾在一个“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的中秋月夜,安慰自己“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盼下次高中。

诉尽中秋情六首古诗词(一轮明月出云衢,万里归心荡九州)

4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宋•晏殊《中秋月》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在晏殊笔下,无情的明月总让人怨恨,非但不问人间悲欢,还特意照到窗前唤起离人枕上愁。

这种无理而怨,到了《中秋月》里其实愈发证明,这只不过是词人晏殊天涯漂泊的多情而恨。

富贵宰相晏殊,也曾遭受贬谪而宦游在外,远离京城繁华,在异乡角落里独对月在梧桐缺处明。

如此万家欢乐的时刻,晏殊岂非不心生凄凉,只是将这离恨诉诸在独守广寒宫的嫦娥身上。

在人间欢聚之时,嫦娥独自一人面对着清冷玉蟾、孤寂桂花和漫漫长夜,岂不哀怨惆怅。

远离人间疾苦的嫦娥尚且在中秋月夜独自哀怜,更不用说思念亲友的晏殊,谙尽愁滋味。

只是他采用曲笔,将离恨投射到嫦娥身上,让中秋月夜里的思念传递得更为美好纯粹。

类似的写法,还如李商隐,“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寄寓个人的相思断肠。

但这些哀愁,皆不如“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引人共鸣,悔不当初,事与愿违。

诉尽中秋情六首古诗词(一轮明月出云衢,万里归心荡九州)

5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宋•辛弃疾《一剪梅·中秋无月》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盼望在中秋那天月圆人更圆,可总有人难以得偿所愿,要么无月,要么少人。

人无法团圆的遗恨自不必言说,倘若无月,在司空图看来整个秋天皆如虚度,万事觉悠悠。

因为坚持抗金而连遭贬谪的辛弃疾,就曾在闲居带湖期间,恰逢无月中秋,窗外风雨正潇潇。

与去年此时“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形成强大的悲喜反差,只剩杯如旧。

可这更令人悲伤的是这风雨,尤其是这朝堂上的风雨如晦,阻断了辛弃疾坚持抗金的道路。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可不就是李白“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同等写照,报国无门也。

英雄难凉热血,即使在无月的中秋佳节,想到的也是家国天下,盼的还是战死沙场,可无人会,英雄意。

辛弃疾只能将壮志未酬、中原难收的国恨家愁,付诸在“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这样的中秋无月,正如方回所不堪承受:万事只堪花老眼,一年又过雨中秋。

诉尽中秋情六首古诗词(一轮明月出云衢,万里归心荡九州)

6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清•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纳兰笔下的中秋,纵使年年有月,也形同虚设,因为最爱的妻子卢氏早已香消玉殒。

多情的纳兰,面对中秋之夜的满月清辉,忍不住问询明月到底为谁圆缺一年又一年。

言下之意,这风月无边,早就与他这个失去爱妻的人无涉,只不过徒增物是人非的哀愁罢了。

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又如何。纳兰还不是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旧时明月仍在,可当初和他在中秋月夜花丛里嬉戏的女子已经不在,又有谁陪他地老天荒。

当时的惊落的金井梧桐霜叶,曾经轻拍的罗扇流萤,不只已过几度春秋,此夜只想就此掩埋。

“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如此纵情的玉箫吹断,又岂能掩埋,如何忘却,不关离别呢?

这就是相思的味道,就像黄景仁念念不忘“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苦苦追寻“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诉尽中秋情六首古诗词(一轮明月出云衢,万里归心荡九州)

古人中秋的这一抹流光溯影里,不知谁的旧时月色能给可爱的朋友们以慰藉。

文章评论

诉尽中秋情六首古诗词(一轮明月出云衢,万里归心荡九州)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