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梅雨唯美古诗词大全(梅雨古诗五首)

longge 10-18 13:14 阅读 我爱育娃
芒种节气之后的第一个壬日,在古代是作为梅雨季的开始。今年是在公历六月十三日,农历四月二十六。那么梅雨这种说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晋朝周处《风土记》在历史长河中,

芒种节气之后的第一个壬日,在古代是作为梅雨季的开始。今年是在公历六月十三日,农历四月二十六。那么梅雨这种说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晋朝周处《风土记》在历史长河中,已经散落遗失,但是在宋朝官方的典籍里有这样的记载“按《风土记》云:夏至前,芒种后,雨为黄梅雨。”如果《风土记》在宋朝官方的书籍库能够找到的话,那么梅雨,黄梅雨的说法,最早应该起自汉晋。想想这也不奇怪,因为汉朝是一个光辉而大一统的朝代,长江流域也就是汉朝的所谓大江南地区,盛产重要的经济果木,梅树,梅子是重要的食品酸味原料,江南地区以盛产梅子梅花出名,遂有了宫廷名曲《梅花落》,在汉朝,梅花被比喻成天山的雪,那是保家卫国的将士们的思乡情怀和慷慨奉献。这说明在当时,梅树的种植已经成为了江南的代表。

也正是梅树的广泛种植,才有了梅雨和黄梅雨这一说法。

在芒种节气和夏至节气时段,会有一段高温潮湿的多雨期。而这个雨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梅子成熟。

要知道在米醋出现之前,梅子一直是中国人食品酸味的来源,而酸为五味之首,用食品的方式保障人体的消化和健康。也可以想得到,当时梅树种植的广泛和交易的繁荣。

梅雨唯美古诗词大全(梅雨古诗五首)

“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 · 庾信《奉和夏日应令诗》节录

这是南北朝北周文学家庾信应皇帝的要求,在芒种节气写的应节诗。

很多人说,梅雨是民间的说法,实际,在南北朝宫廷诗里,已经明确写到,芒种节气,农历五月的雨,就是梅雨,这点,想必皇帝和庾信都知道。

农历的五月,炎热潮湿,地气蒸腾,白天漫长。

麦子在这样的风中成熟,而梅子在这样的雨中成熟变黄。

麦子成熟,梅子变黄,天气炎热,炎风暑雨,就是这段时间的典型特征。

梅雨唯美古诗词大全(梅雨古诗五首)

“黄梅雨细麦秋轻,枫叶萧萧江水平。

飞楼绮观轩若惊,花簟罗帏当夜清。

菱潭落日双凫舫,绿水红妆两摇渌。

还似扶桑碧海上,谁肯空歌采莲唱。”隋 · 杨广《四时白纻歌二首 其二 江都夏 》

隋炀帝一生短暂,但是也做了很多事情, 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开运河,建立科举制度,在各地广修宫殿。只是现实承载不住他的野心和奢侈,民怨沸腾,最终亡国身死,背上了暴君昏君亡国之君的戾名。从文学诗作上来讲,隋炀帝聪慧敏感,诗文皆上乘。

这是他写江都,也就是扬州夏天的美诗。

黄梅时节的雨落下来,麦子已经成熟,枫树摇曳,江水满涨而流淌。

站在江边的楼上看着浩瀚的平原大江,风吹开了帘幕,夜晚何其清凉。

在有菱草荷花的湖水上,黄昏时节,采莲女郎穿梭在荷叶菱花间,在唱歌和采菱。

一望无际的绿色啊,像绿色的仙海,女孩子们像仙女一样美丽。

很显然隋炀帝也明确知道此时的雨,是黄梅雨,是梅雨。既是梅子黄时雨,也是这一段江南雨季的美好称谓。

梅雨唯美古诗词大全(梅雨古诗五首)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

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隋末唐初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当然也知道梅雨。

而且这首诗里,明确写到梅雨是夏天麦子成熟时候的雨。

和风吹遍了绿野,梅雨洒下了土地,新的流水叠加在河水之上,晚上的雾气没有消散,早上的烟雨又迷离起来。

天上的大雁在这样的雨中,失去了方向,花草在这样的雨中颜色更鲜。

我却看到了这是丰年的好雨,披着衣裳,对着这潮湿的夏天,弹奏五弦,像上古的皇帝舜帝一样,为了老百姓一年的丰收而开心。

唐朝中医学家陈藏器说:“江淮以南,地气卑湿,五月上旬连下旬尤甚。月令土润溽暑,是五月中气。过此节以后,皆须曝书画。梅雨沾衣便腐黑,浣垢如灰汁,有异他水。但以梅叶汤洗之乃脱,馀并不脱。”

他说,江淮以南的地方,地势低,气候湿润,农历五月一整个月都是,尤其五月下旬最为潮湿郁闷。周朝月令说,此时是溽暑。这个月的夏至之后,都需要晒书画,梅雨沾到衣裳就腐烂发黑,洗衣裳的水是灰黑色的。有的人说用杨梅叶子可以洗去霉点,实际并不是这样。

这是将梅雨和容易器物发霉联系在一起,梅雨也就叫作霉雨了。

那么这里强调的是梅雨最为厉害的是在农历五月的下旬,夏至前后。

和前朝相比,更加细化,因为芒种节气,是麦子收获的麦秋季节,还有一段时间晴好,到了芒种之后,夏至之前,雨季正式来临且连绵。

应该是在唐朝的盛唐时段,梅雨的定义开始更加细化了。

梅雨唯美古诗词大全(梅雨古诗五首)

”每测南方候,时惊北客心。

一冬无雁过,三月有蛩吟。

槐暑常临午,梅霖不待壬。

近来知节适,不怕瘴烟侵。”宋 · 李曾伯《桂林即事 其一 》

这是南宋诗人李曾伯在广西桂林写的诗。他经历北宋亡国,是南宋高官,且做过广西 经略安抚使 兼广西转运使,阅历丰富。

他说,每次观察南方的气候,往往让北方生长的我感到奇异。

冬天温暖,这里没有大雁北飞,三月就有草虫鸣叫。端午节这里已经非常热了,而梅雨来的时候,并不是在芒种之后的壬日,而是提前。

我在这里待了一段时间,感觉自己还能适应,不怕这里的瘴气伤害身体。

这是流传下来的古诗中,第一次写到梅雨季的日期,也就是传统的“逢壬日入梅”。

那么李曾伯这首诗很有时空感,因为他生于北宋,南渡做的南宋的官,又到桂林任职。

至少在北宋,梅雨季是从芒种节气后的壬日算起,算是正式进入梅雨季节。

那么为什么是壬日呢?又是谁的发明呢?

实际上这是宋朝农业比前朝更为发展发达,对于气候掌握更精细而产生的。

芒种之后,虽然开始进入多雨期,但是芒种前期还有一段相对晴雨相间的时段,宜于麦子收获,水稻移秧,但是过了这段时期,便进入了连绵不开晴的潮湿雨季,可以长达三十到四十天左右。

古代的农业因为靠天吃饭,面对莫测的风雨阴晴,所以另外一种五行和阴阳学,在民间流行。

壬,代表的是阳光,阳气,壮大,繁殖,壬日代表的是阴阳交替的日子。

所以以芒种之后的壬日,代表雨季的正式来临。这种说法,也许起源晚唐五代,但是契合了宋朝农业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在民间有很大市场,所以逢壬入梅,应该在北宋中晚期就已经定型。

并且流传至清末。

是古代定义梅雨季的重要时间。

梅雨唯美古诗词大全(梅雨古诗五首)

“细酌浮菖酒,閒吟树蕙文。

卖符羞米贼,采药按桐君。

壬日近梅溽,午风生草薰。

湖航三纪梦,荷盖石榴裙。”南宋 · 方回 仲夏《书事十首 其九 》

南宋方回也写到,农历五月要喝菖蒲酒,要过端午节。

芒种之后,壬日快到了,快要进入湿热的梅雨天,端午节的暖风,生出奇异的花草的香气。

最希望是能够在湖上看莲花,但是已经三十年没有回老家湖上了。

那么不管壬日是否有雨,在传统上,就已经进入梅雨季。

而梅雨季节,一方面农业要进行田间管理,防止水涝,另外一方面要注重生活养生,防止梅雨天气带来的各种疾病。比如腹泻,风湿。

梅雨唯美古诗词大全(梅雨古诗五首)

那么现代气象学上的梅雨季节的划定,比古代更加精细,因为有实时云图,和副热带高压脊来界定梅雨时段,连续5日平均气温超过22℃,有4天为雨天才算是入梅,反之,连续5天气温超过30℃,且不下雨,就代表着出梅了。那么各地的梅雨季节的日期也不一样,虽然和古代划分梅雨的方式不同,但是更利于当地的人们掌握天气情况,安排农事和生活。

不过在古典诗词中,广义的梅雨包括晚春到夏天的雨季,涵盖了梅花结子到成熟的漫长时段。

柳宗元的“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是指的梅子结子的晚春之雨。“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是张先的早夏之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不是梅雨季的梅雨,而是晚春初夏的雨,梅子正开始变黄。

文章评论

梅雨唯美古诗词大全(梅雨古诗五首)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