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梅雨古诗五首鉴赏(若无梅子雨,焉得稻花风)
长江中下游流域已经进入梅雨季。梅雨季节处在仲夏,是海洋暖湿气流深入江淮内地,在江淮上空,形成长时间的雨带,往往长达一个月有余。
虽然降雨和云层缓解太阳的直射,但是此时平均气温高,空气湿润,草木迅速生长的同时,也容易发霉腐败,人体感受潮湿闷热,故有“霉雨”之称。
仲夏五月,往往是各类疾病的高发期,自古就有着五月防病避毒的传统,以端午节作为典型的代表,人们吃凉食,佩戴草药香囊,勤沐浴,民间还有喝雄黄酒,洒石灰粉,避开虫蛇侵害的传统。著名的《白蛇传》,白娘子就是喝了五月端午的雄黄酒,才变成蛇的原形。
梅雨季有弊有利。广大的江淮原野和南方,此时正是水稻生长,需要大量水源和水分之时,丰沛温润的降雨,是秋收的最大保障,而农田粮食是国人生存的必须。而梅雨季如果雨量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影响秋天的粮食产量。但总的来说,若无梅雨,大约也不会有千里良田和历史文明。
所以古人的仲夏,是和梅雨适应相处,并产生各种审美。
“蓑笠千村外,乾坤五月中。
若无梅子雨,焉得稻花风。
深贮陂塘满,交流畎浍通。
还知周廪积,敢叹阮途穷。”南宋 · 方回《梅雨连日五首 其一 》
方回是站在农业的高度来写梅雨。
五月仲夏,潮湿闷热,且梅雨连绵不断,而田野之中,是农民带着蓑衣斗笠下田,家家如此,村村如此,乡乡如此,是人力艰苦征服自然,耕耘土地的重要时期。古人有春耕夏耘的说法,这个耘,乃是在土地上用工具无间歇的工作,创造出如云的绿田。
城市里的人在躲避梅雨,躲避五月湿热带来的疾病,但是对于农业和农民来讲,若是没有这连绵的梅雨,何来稻花在梅雨后的清香,何来秋收万粒粮。
那雨水从天而降,将大小池塘灌满,流泻进大小水田。
而这样的利用自然和人力蓄水的方式,是从有文字记录的周朝就有了。
正是因为这样辛勤的劳作,才使得人们秋有余粮,创造出家国文明,所以在梅雨中的不事生产的人,面对农民的辛苦,是不敢抱怨自己的贫穷吧。
因为你什么都没做啊。
所以在都市里抱怨梅雨的人,也该放开心量和眼光去看待这一自然气候现象,因为再苦,苦不过炎天风雨中的农民,他们是用肌肤和身体领略着五月,腿上多蚂蟥蚊虫的叮咬,筋骨多寒湿。
“蛮天梅雨杂江潮,五月青林未可樵。
泥白草深归旧隐,一支山路入中条。”明 · 张琦 《唐子畏山水图 》
这虽然是一幅画,但是想必山水烟雨,画出了仲夏五月的风雨气势。
画中有江水,烟雨盘旋在江面上,有雨点,有漩涡,有潮头,这是江水暴涨的汛期。
画中有青山,有山路,而路上一个樵夫踩着泥泞在山路中行走,他的手上和肩上并没有多少木材,显示着这一时段,适合的樵木不多。
但山里有他的家,他朝着家的方向,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
有人总说,大不了归隐山林。仿佛山林有天然的保障和仙意。
但是这首诗却揭示了一个现实,就是山林生活的艰辛。
盛夏固然是果木成熟的佳期,固然是作物生长的旺季,但是这样的风雨中,你用什么维持正常的生活?山雨无柴,道路艰涩,对于许多人,山居和隐居是精神的向往,但是真正过起来,恐怕是苦多乐少。
但是我佩服那些主动实践并坚持的人,他们要不就是世代山人和农民,要不就是愿意将自己的生命融入最艰苦生活的一类人,比如每个朝代末期,为了自己的信仰和信念,拒不和敌方合作的一批人。
“五月黄梅雨打扉,惊风扫荡百花稀。
梧桐心上分明甚,不是秋来叶不飞。”清 · 袁枚《遣兴杂诗 其三 》
梅雨未必是温柔的,仲夏的雨,时而轻柔,时而狂放,甚至是狂暴。
夏云多奇峰,夏雨多肆虐,往往暴风骤雨如同天破。
比如袁枚说遭遇的梅雨,就是狂暴级别,风雨拼命撼动门窗,狂风卷过,一地狼藉,那夏天难得开花的木槿石榴花纷纷落地,连荷塘里的荷花也花瓣凋零。
但是袁枚看到庭院中的梧桐,却经受着风雨,傲然站立着。
梧桐叶子阔大,雨声打在上面,有着扩音的效果,所以古人常有梧桐听雨的美谈。
梧桐被称为报秋树,对于温度和水分分外敏感。盛夏的豪雨和狂风并不会折损梧桐。
梧桐在风雨中,仿佛是秉承一个信念,就是报时,如果秋天不到,它是坚决不会落下的。
实际在这首诗里,我看到了梧桐分明是那些在艰苦岁月有责任心的人的化身,屹立风雨,只为信念。
“衣裁白纻扇裁纨,又见黄梅雨候阑。
长日好怀惟得句,暮年上策是休官。
交头瘦竹从容拄,遮眼残书约略看。
尘世穷愁真细事,不令轻易入眉端。 ”明末清初 · 汪琬《仲夏即事》
喜欢这首诗的前两句,因为正是仲夏的人间美。
古人夏天穿苎麻衣裳,也以浅色系为凉爽,白麻夏衣,白纨扇,是夏天的人间风情。
尤其是梅雨溽暑季节,窗外是萧萧梅雨,室内轻罗小扇,白凉衣裳,一种度夏悠闲。
这种装束不单是女子,男人也是如此,宽大的衣衫,风鼓起来,凉爽洒脱。
在竹子窗下看书乘凉,心地如水,哪怕现实中有穷愁,也淡然面对,因为人生风雨和季节风雨一样是正常,何不淡然处之?
“仲夏山居事事幽,百年情境淡忘忧。
黑云遮日商量雨,碧树含风探借秋。
仆倦拾薪迟煮饭,儿骄拖杖数登楼。
闲中只费吟诗力,自信吾生枉白头。”元末明初 · 李穑《夏日即事 其一》
我喜欢高楼,因为高楼如山居,尤其是夏天,可以看到窗外云流风走,远山如黛。
这首诗写的山居美景,同样可在高楼上一览。
那乌云遮蔽太阳,云头翻卷,仿佛在商量如何布下雷雨,说笑间,电闪雷鸣,雨下如注,那是云头兄弟的炫耀和比拼吧,而雷雨一来,风过碧树,其狂飙其凉爽,宛如秋天。
让凉爽的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这是梅雨季节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