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夏天的经典古诗(咏夏季古诗词赏析)
露洒长松六月凉
——咏季夏古诗词赏析(四)
王传学
如何消暑热?唐代诗人戴叔伦在《夏日登鹤岩偶成》中,介绍了自己上山冈避暑的体验:
天风吹我上层冈,露洒长松六月凉。
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
诗的前两句写道:在天风的吹送下,我登上高高的山冈,露珠从古松树叶上滴落,树荫下,虽是炎热的六月也感到凉爽。
在诗的后两句,诗人希望能借老僧的那两只白鹤,驮着我翱翔在碧云深处,让我享受到盛夏的清凉。
北宋诗人秦观的《纳凉》,描绘了一个绝离烦热的纳凉胜地: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首句“携扙来追柳外凉”,点明题意。人们看到的,是诗人携杖出户,来到柳外追寻清凉世界的情景。这句连用“携”“来”“追”三个动词,把诗人携杖出户后的动作,分出层次加以表现。其中“追”字更是曲折、含蓄地传达出诗人追寻理想中的纳凉胜处的内在感情,实自杜甫《羌村》“忆昔好追凉”句点化而成。这样,诗人急于从火海中解脱出来的情怀,通过一系列动作,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次句具体指出了柳外纳凉地方的方位和临时的布置:“画桥南畔倚胡床。”这是一个绿柳成行,位于“画桥南畔”的佳处。诗人选好了目的地,安上胡床,依“倚”其上,尽情领略纳凉的况味。在诗人看来,这也可算“最是人间佳绝处”(《睡足轩》)了。胡床,即交椅,可躺卧。陶潜“倚南窗以寄傲”(《归去来兮辞》),是为了远离尘俗;秦观“倚胡床”以“追凉”,是为了驱解烦热,都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他们或多或少是有相通之处的。
一二两句写仔细寻觅纳凉胜地。三四两句则展开了对它的美妙景色的描绘:“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月明之夜,船家儿女吹着短笛,笛声参差而起,在水面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自在幽香不时散溢,沁人心脾。诗人闲倚胡床,怡神闭目,不只感宫上得到满足,连心境也分外舒适。这两句采取了对偶句式,把纳凉时的具体感受艺术地组合起来,于是,一个纳凉胜地的自然景色,就活现在读者面前。
此诗以纳凉为题,诗中着力表现的是一个绝离烦热之处。诗人首先经过寻访,发现了这个处所的秘密,其次进行具体布置,置身其间,与外境融而为一,把思想感情寄托在另外一个“自清凉无汗”的世界。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销夏》,讲述了盛夏消暑的真谛——心静自然凉: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首联诗人采用了一问一答的方式,回答了“如何消暑”的问题,他说:如何才能消除暑热呢?只要端坐在院子里即可。其中“端坐”二字,为下文“眼前”“窗下”“心静”“凉生”埋下了伏笔。
颔联写出“端坐”的环境:“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眼前没有多余的东西,窗子自会有清风吹来。当然,这里的“长物”指的不光是实物,还有一些牵绊人们内心的东西。比如欲望,当你少却了欲望,才能真正融入自然,感受到凉风的袭来。
体表的热散去了,那么内心的热又要怎么散呢?“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散去热气全靠心中安静,凉风生起是因为室内空荡。这时自己的身心得以保全,更加难于与别人一样。
诗人认为,消暑的真谛就是五个字——心静自然凉。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夏夜追凉》,在环境描写中点明静中生凉的意趣: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此诗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其中有皎洁的月光,有浓密的树荫,有婆娑的竹林,有悦耳的虫吟,以及诗人悄然伫立的身影。“追凉”,即觅凉、取凉。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现对“凉”的渴求。
首句貌似平直,其实也有一层曲折。中午时分,烈日暴晒,是一天中最为酷热的时刻,而今,“夜热”竟然与“午热”相仿佛,则“夜热”之甚,可想而知。唯其如此,才引出次句诗人月下独立的形象。“开门”,点出诗人原在室内。或许他本已就寝,而因夜里天热的缘故,辗转反侧难以入梦,迫于无奈才出门纳凉。而“明月”,则点出正值“月华皎洁”的三五之夜。这样,诗人“独立”的目的,应该说是“追凉”与“赏月”兼而有之,追凉可得体肤之适,赏月则可得精神之快,难怪他要独立不移、执着若此了。
第三句是对周围环境的点染。竹林深深,树阴密密,虫鸣唧唧。“竹深树密”,见其清幽;“虫鸣”,则见其静谧——唯其静谧,“虫鸣”之声才能清晰入耳。诗人置身其间,凉意顿生,于是又引出结句“时有微凉不是风”这一真切、细微的体验。“不是风”,点明所谓凉意,不过是夜深气清、静中生凉而已,并非夜风送爽。
显然静中生凉正是诗人所要表现的意趣,但这一意趣并未直接点明。如果没有“不是风”三字,读者很可能将“凉”与“风”联系在一起。然而,这首诗的妙处恰恰也就在这里。诗人故意直到最后,才将微露其本意的线索交给读者——既然明言“不是风”,善于神会的读者自当想到静与凉之间的因果关系;随即又当想到,前面出现的月光、竹林、树荫、虫鸣,都只是为揭示静中生凉之理所作的铺垫。这样,自然要比直截了当地道出本意更有诗味。
南宋诗人朱熹的《夏日》,写出了自己在炎热的季夏,心静如水、淡泊安然的心境:
季夏园木暗,窗户贮清阴。
长风一掩苒,众绿何萧掺。
玩此消永昼,泠然涤幽襟。
俯仰无所为,聊复得此心。
炎炎酷暑,在骄阳的炙烤下,简陋的小屋里闷热难耐,非要到下半夜,才能感受到一丝凉意。不过诗人苦中作乐,不惧各种艰难,这首诗就反映出诗人的恬淡心境。
如此惬意,诗人简直忘记了还是盛夏,“玩此消永昼,泠然涤幽襟”,他流连忘返,更希望在一片清凉的世界里消暑过夜。夜深时,寒凉的露水滴落衣襟,更觉得极其凉快。“泠然”,清澈、清凉的意思。诗人用一个“玩”字,意味深长,表达了轻松悠闲之意。
诗人忽然有所触动,于是写下心里的感怀,“俯仰无所为,聊复得此心。”人生短暂,却又在俯仰之间虚度了大好年华。不过也不必太过于悲伤懊恼,只要任运随缘,活在当下,就可心静如水,淡泊安然。
清朝诗人陈文述的《夏日杂诗》,描绘了夏末秋凉到来的的美好意境: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炎夏已逝,秋凉将至。“暑气微消秋意多”,爽身清凉的感觉,令人惬意称心。对此,历代诗人笔下都有喜气洋洋的吟咏。陈文述的这首诗,对秋凉降临的描绘别出心裁,创造了一个清丽奇趣的意境,令人难忘。
“水窗低傍画栏开”,临水敞窗,这是感受秋凉最敏感的典型环境。“枕簟萧疏玉漏催”,秋凉爽身的快感,首先来自寝卧的枕席。随着时间的推移,凉爽之感愈甚。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这是两句别致精彩的好诗,荷叶上的雨声送来了秋意,一夜雨声把凉爽带入了梦境。凉到梦境,看似无理,实则多情。梦境犹凉,形容凉得温存,凉得亲昵,凉得体贴入微,凉得惬意称心。这两句诗对秋凉的描绘巧思奇妙,已入化境。元代诗人盍西村《莲塘雨声》中有词句云:“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写的是荷上雨声,惊破好梦;陈文述写的是荷上雨声,为梦送凉。一动一静,悉成妙语。
- 上一篇: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咏立秋古诗词赏析)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