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征圣》经典名言10句(夫作者曰圣,述者曰明)
《征圣》,出自《文心雕龙》。「征圣」就是借鉴儒家圣人著述的态度进行文学创作的意思。
在《征圣》一文里,作者刘勰认为,圣人创作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为了政治教化,二是为了弘扬事迹,三是为了个人修养。而圣人能够掌握自然之道,后根据实际中的不同情况对文辞进行或压缩、或加详的处理。同时,他提出“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是写作的金科玉律。
本文选取《征圣》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夫作者曰圣,述者曰明。陶铸性情,功在上哲。
能够进行独立创造的人,就是“圣”;
能够阐发圣人之学的人,就是“明”。
通过著述来培养人的性情,
是古代圣贤最有成就之处。
点评:「陶」是制作瓦器。「铸」是熔炼金属,引申为培养、教育人。「上哲」指古代的圣贤。
作者认为,能够独自进行创作的人,就是圣人。能够阐发圣人之学的人,就是贤明之士。而古代圣贤最大的功绩,是以著述来培养人们的秉性和气质。
先王圣化,布在方册;夫子风采,溢于格言。
圣贤的教诲,在古代的书上都有记载;
孔子的言行,表现在教导人的言论里。
点评:「格」即法则、规则之意。古代圣贤的教诲,都记录在册,供后人参阅。而孔子的格言,也被弟子记录在《论语》里。
郑伯入陈,以文辞为功;宋置折俎,以多文举礼。
春秋时期,郑国攻入陈国,
后来在对待晋国的责问中,
子产以善于辞令立下功劳。
宋国以盛大宴会招待宾客,
由于席间谈话富有文采,
孔子便让弟子记录下来。
点评:「郑伯」即郑简公,曾命子产率军攻打陈国。「折俎」就是把牛羊切开放在俎上,是招待宾客的隆重礼节。「举」本义是双手托物,引申为记录。
褒美子产,则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泛论君子,则云:情欲信,辞欲巧。
赞扬子产,则说语言有思想,文采修饰得漂亮。
谈论君子,则说情感应该真实,文辞应该巧妙。
点评:孔子赞美子产,说他的语言充分表达了他的思想,言辞还修饰得非常漂亮。而且孔子还说,君子之所以有才德,是因为他们在表达真实情感时,注意文辞修饰。
夫鉴周日月,妙极机神;文成规矩,思合符契。或简言以达旨,或博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
圣人能够全面深入地考察自然万物,
而且还能到达其中精深奥妙的地方;
这样之后才能写成堪称楷模的文章,
表达的思想也能与客观事物相吻合。
有时用较少的语言表达其主要思想,
有时用较多的文辞详尽地抒发情意,
有时用浅明的道理建立文章的主题,
有时用含蓄之法来显示文章的作用。
点评:作者认为,圣人掌握自然之道,因而能写出堪称楷模的文章。而且写作时,注重言辞的技巧,该繁的时候繁,该减的时候减,该隐的时候隐,该明的时候明。
知繁略殊形,隐显异术;抑引随时,变通会适。
知道繁多与简略、含蓄与明显的区别,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使用哪种技巧。
点评:作者认为,文章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有的需要压缩,有的需要加详,采用哪一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子政论文,必征于圣;稚圭劝学,必宗于经。
刘向谈论文章,是以圣人的标准来检验的;
匡衡上书劝学,他也强调要以经书为根据。
点评:「子政」即刘向,汉朝宗室,汉成帝时负责校阅经传诸子诗赋等书籍。「稚圭」即匡衡,年少家贫,为学刻苦,曾凿壁读书。后官至丞相,封安乐侯。
正言所以立辩,体要所以成辞;辞成无好异之尤,辩立有断辞之义。
使用恰当言辞才能表达好文章的论点,
能够抓住要点才能安排好文章的辞采。
如果能这样安排文辞,就能避免求奇的毛病;
这样建立起来的论点,也能使辞意得到明确。
点评:文辞抓住要点,围绕着要点展开铺陈,才能安排好文章的文采。
天道难闻,犹或钻仰;文章可见,胡宁勿思?若征圣立言,则文其庶矣。
自然之道虽然很难弄懂,
但是还是有人去钻研它;
文章是显而易见的东西,
为什么不好好去思考呢?
若能根据圣人的著作来进行写作,
那么写出的文章就接近于成功了。
点评:自然之道虽然难懂,但是圣人能够将其弄明白,然后写在文章里,既雅正又华丽。人们若能根据圣人的态度练习写作,那么写出的文章也能近于成功了。
妙极生知,睿哲惟宰。精理为文,秀气成采。
圣人之所以能懂得精妙的道理,
是因为他们有出众的聪明才智。
而他们把精妙的道理写成文章,
又将自己灵秀的气质构成文采。
点评:作者认为,圣人的见解可比之于日月,而他们的文采又像海洋那般丰富。他们之所以能做到如此,是因为其本身的聪明才智,和灵秀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