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大全赏析(唐诗三百首古诗)
李白才华横溢,他不一定是中国最好的诗人,但他一定是中国最有名的诗人。
他文武双全,从十五好剑术,到三十成文章,李白完美地具备了一切。他的诗豪放飘逸,想象瑰丽,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杜甫形容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给人的感觉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谪仙人”,但他最狂放的一首诗,却最有人间烟火气。
《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一生向往建功立业,希望辅佐明君,竭尽其才,然而从他二十五岁离开四川后,近二十年都没有实现抱负的机会。天宝元年(742),已经四十二岁的李白忽然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兴奋无比,以为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急忙收拾行李,匆匆入京。李白从会稽启程入京,行至南陵(唐属宣州宣城郡),与妻子儿女相别。这首诗应当是写于那个时候。
从“白酒新熟山中归”到“起舞落日争光辉”是第一部分,描绘田野农家风貌和家人玩闹嬉戏的场景。在看见“黄鸡啄黍秋正肥”的美景时心情应是愉悦的,作为一位饱含激情的文人,这时立马想到的,自然是家乡稻谷酿制的美酒。“秋正肥”也是一个新奇的形容,联想出一片丰收的喜庆景象,果实结得肥肥大大,农人欣慰,归人如李白大为陶醉。
接下来的四句写人,进一步渲染欢愉气氛。酒兴大发的诗人一进家门便“呼童烹鸡酌白酒”,而小儿女们呢,嬉笑着涌上来拉住诗人的衣角。正是有奉诏入京的前提,诗人的心情才会如此愉悦,与儿童们一起游戏。他一边高歌一边畅饮,酒酣歌毕之后,兴奋程度又提升了一层,取剑舞于落日余晖之中,霞光映照,英姿飒爽,豪气逼人。第一部分日常生活场景的描述,充满了人间烟火气,这时候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诗仙”,而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
从第二部分,直到结尾,是诗人内心的写照,是对“入京”毫不遮掩的向往之情。“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讲述诗人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是对往年辛酸岁月的回顾,自己就像先秦时的贤人,四处游说,徘徊君主左右始终不得近身;另一方面又是对此番入京的急切期待,去京城万里迢迢的道路,恨不能快马加鞭转瞬即到。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李白终是热情天真的,他很快从“苦不早”的感慨中走了出来,因为他以此时无比乐观的心情想到了古时同样晚年得志的名士朱买臣。据《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早年家贫,喜欢读书,不善治产业,他靠卖柴维持生计,常边担柴走路边诵读诗书,他的妻子不满,叫他别读了他不听,于是妻子嫌弃他想要离开。朱买臣笑着说:“我五十岁会富贵,现在已经四十多了,你跟着我吃了这么久的苦,等我富贵起来会报答你的。”妻子生气地说:“像你这样,最终会饿死在山沟里,还能富贵吗!”她愤而离去。结果后来朱买臣果然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做了会稽太守。李觉得自己正是即将受重用的朱买臣,准备着辞别家人进京受封,一股得意之情油然而生,不屑那些目光短浅轻视自己的世俗小人,在此诗人把他们比作“会稽愚妇”。
李白的得意扶摇直上,最后达到顶峰。他充满自信地跨门而出,以为能够顺利平步青云,告别“蓬蒿人”碌碌无为的日子。这种狂放自负的描写将诗人踌躇满志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 上一篇:送朋友的冷门诗词(冷门中的绝美古诗词)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