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关于端午的古诗词(端午节诗词大全)

longge 06-21 15:14 阅读 我爱育娃
端午节传承千年,留下了挂菖蒲、薰艾叶、赛龙舟、佩戴香囊袋、喝雄黄酒等习俗。作为一个美食的国度,其中最受大众欢迎的自然是吃粽子。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

端午节传承千年,留下了挂菖蒲、薰艾叶、赛龙舟、佩戴香囊袋、喝雄黄酒等习俗。作为一个美食的国度,其中最受大众欢迎的自然是吃粽子。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而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记载于雍州人韦巨源的《食谱》中。其中写到粽子的特点是:

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

关于端午的古诗词(端午节诗词大全)

有点像吃西餐的感觉,看来古人吃粽子比我们讲究多了。据记载,当时人们用菰叶将黍米包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为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称为碱水粽。

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了糯米之外,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在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杂粽。米中掺杂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相互馈赠。

关于端午的古诗词(端午节诗词大全)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了锥形和菱形。***文献中就有“大唐粽子”的记载。元稹是这样描绘的:“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在唐代,粽子已成为寻常百姓的美味食品,连皇上都爱吃。其中最有名的是“九子粽”。唐玄宗在端午节大宴群臣,写下了:“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代大诗人温庭筠,也对九子粽留下了赞美的诗句:“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云浆。”诗句工稳妥帖,简洁明快,似在玄宗之上。

关于端午的古诗词(端午节诗词大全)

唐代另一位诗人郑谷,在一首咏端午节的诗中有:

竹屋临江岸,清宵兴自长。

夜深倾北斗,叶落映横塘。

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

却愁南去棹,早晚到潇湘。

描写小岛上渔家欢度端阳的热闹场面,诗中一闹一香,有声有色,跃然纸上。使人感觉仿佛身临其境,如闻其味。

关于端午的古诗词(端午节诗词大全)

到了宋代,端午节已成为传统佳节,文人墨客诗句中写到端午节情景、端午节习俗的就更多了。欧阳修写过一组“十二月词”,寄渔家傲调,其一写“五月”的词写道: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从元稹的“彩缕碧筠粽”,到欧阳修的“五色新丝缠角粽”,说明从唐至宋,我国民间就有用彩色丝线缠捆粽子的习俗,且一直沿传了下来。

关于端午的古诗词(端午节诗词大全)

陆游在家乡绍兴隐居,71岁端午节时写下了一首《乙卯重五诗》: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从中我们看到了节日的气氛,淳朴的民风。忧国忧民的诗人,今天终于暂时放下了满腹的忧愤,融入了节日的欢快气氛之中。他先吃了两角的粽子,再在高冠上插着艾枝。然后又按照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忙完这些事情,含着微笑喝起酒来了。那榴花繁多的山村风光,那江南端午的风俗习惯,那字里行间的闲适惬意,浮现在我们眼前,感受在我们胸间。

值此佳节,祝学子们“一举高中(粽)”,祝网友们“端午安康”!

文章评论

关于端午的古诗词(端午节诗词大全)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