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友人诗词(表达十分想念的诗句)
中元节,一个“缅怀先祖,珍惜当下”的特殊传统节日。
点一盏心灯,怀念逝去的人。中元忆故人,诗词寄哀思!
01
《中元夜》
唐代: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轻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农历七月十五,又是一年中元节。这一天人们通过祭祖、上坟、点河灯,为亡者照亮前路。
02
《西上辞母坟》
唐代: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在母亲坟墓前祭奠几滴白酒,止不住泪水流了下来。再也听不到母亲叮嘱我早早回家的声音了。
03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肠断 一作:断肠)
恩爱夫妻,天人永隔,时间倏忽,转瞬十年。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若梦中相逢,你仍是少年模样,而我,已经历尽半生沧桑。
04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清代:庞垲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清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中元当夜,夜凉霜起,盏盏河灯承载万千思念,时聚时分,飘向远方。
05
《梦微之》
唐代: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想你逝去九泉尸骨已经化成泥沙,我还暂时寄住在人间白发满头。亲爱的朋友,愿你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得以安宁!
06
《中元》
宋代:徐集孙
今朝逢令节,依旧客殊乡。
禅衲同分席,清斋若过堂。
江茶浮水色,野菜带山香。
忽忆三秋菊,谁锄小迳荒。
中元节来历:中元节又被称为"鬼节"或"盂兰盆会"。中元节是道家的叫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一些地区别名"鬼节"、"施孤",又被称为亡人节、七月半。依据古籍记述:"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
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节,由来已久;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拜先祖;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留念圣贤。
汉族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职业建醮祷告,原是汉族传统民俗,佛家与道家对这一节日的意义各不相同的表述,道家注重孝心;佛家则侧重于为这些从阴曹地府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中元节的根源,应与中国古时候时兴的土地资源拜祖相关。听说天官生辰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工作职责是为世间降福。地官生辰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工作职责是为世间赦罪。水官生辰在十月十五日,称之为万余元节。其工作职责是为世间解厄。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别名七月半。传说故事该日阴曹地府释放所有亡灵,民俗广泛开展祭拜亡灵的主题活动。凡有新丧的别人,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区上面要祭饿死鬼,因此,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管理中心的传统节日,变成中国民俗较大 的鬼节。
七月原是小秋,有多个粮食作物完善,民俗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先祖汇报秋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上,又买麻谷巢儿,也是系在餐桌脚底,乃告祖先秋成之意。”七月小秋农作物完善,注重孝心的中国人,例要向祖先汇报,而且请老祖先尝新,因此七月常规祭祀祖先。
有关“盂兰节”的发源:流传佛祖释迦牟尼健在时,收了十位徒弟,在其中一位全名是目连的修道人,在得道成仙以前爸爸妈妈已死,因为目连很牵挂去世的妈妈,就用了天眼去查看妈妈在阴曹地府日常生活的状况,原先她们已变为饿鬼,吃的、饮的也没有,状况堪怜。目连看过后感觉很痛心,因此就应用法术,将一些饭食交给妈妈吃,遗憾饭食一送至口边,就马上化作火苗,目连见到这类情景后十分痛心,就将这一状况告知释迦牟尼,佛祖经验教训他说道,他的妈妈健在时,种下了许多的罪过,因此人死之后就坠入饿鬼道中,穷途末路,这孽障不是他一人可以解决的,务必结合许多人的能量,因此目连就联同一众得道高僧,举办大中型的拜祭典礼,以超渡一众的亡者。之后,这一传说故事一直流传后世,慢慢产生一种民间习俗,每一年来到农历七月中,大家都是宰鸡杀鸭,焚香烧衣,祭拜由阴曹地府出去的饿鬼,以解决其怨恨,不至于遗害世间,长此以往,就产生了鬼节的风俗习惯。
- 上一篇:致敬恩师诗词大全(感师恩的诗词)
- 下一篇:关于端午的古诗词(端午节诗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