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精华500句,诸子百家名言经典语录及解释
孔子名言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巧言令色,鲜矣仁!
(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朝闻道,夕死可矣。
(1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7)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寝不尸,居不容。
(21)过犹不及。
(22)克己复礼,为仁。
(2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6)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27)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9)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0)刚、毅、木讷,近仁。
(31)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4)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5)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6)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3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9)见得思义。
(4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41)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42)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43)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44)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45)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46)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47)德不孤,必有邻。
(4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9)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12)仁者无敌。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0)民事不可缓也。
(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shu^ g()不入洿(w&)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3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3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6)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3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38)人皆可以为尧舜。
(3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40)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4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4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44)养心莫善于寡欲。
(45)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4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7)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4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9)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50)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51)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5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3)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5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55)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56)尽信书,不如无书。
荀子名言
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2、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3、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4、思索以通之。
5、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6、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7、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8、良农不为水旱不耕。
9、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10、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11、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诉,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
12、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13、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14、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15、不诱干誉,不恐于诽。
16、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17、乱则国危,治则国安。
18、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19、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
20、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21、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2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24、务本节用财无极。
25、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
26、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27、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28、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2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0、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
31、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
32、知贤之谓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
3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34、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35、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3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7、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
38、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39、学无止境。
40、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41、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42、名声若日月,功射如天地。
43、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箸乎心。
44、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45、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46、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47、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48、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
49、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50、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51、腾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
52、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53、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能修。
54、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55、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56、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
5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58、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59、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60、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61、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62、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6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64、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65、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66、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67、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68、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69、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70、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
71、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72、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73、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74、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75、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76、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
7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78、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79、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80、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8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82、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83、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84、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85、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86、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87、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88、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89、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
9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91、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92、学不可以已。
93、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
94、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95、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96、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97、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98、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99、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韩非子名言
1、小信诚则大信立。
2、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3、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
4、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5、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恶。
6、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7、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8、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故发劝极力而乐尽情,此之谓上下相得。
9、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10、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11、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12、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13、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14、明主之道,明于公私。
15、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16、战战栗栗,日慎一日,苟慎其道,天下可有。
17、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18、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19、治民无常,唯法为治。
20、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
21、巧诈不如拙诚。
22、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23、天地之法,执行不怠。
24、恃人不如自恃也,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为人也。
25、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26、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
27、为君不能禁下而自禁者谓之劫,不能饰下而自饰者谓之乱,不节下而自节者谓之贫。
28、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29、不踬于山,而踬于垤。
30、治民无常,唯法为冶。
31、一家二贵,事乃无功。
32、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干赏罚。
33、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
34、摇镜则不得为明,摇衡则不得为正。
35、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36、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37、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38、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
39、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40、祸难生于邪心,邪心生于可欲。
墨子名言
1、染千苍则苍,染于黄刚黄。
2、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3、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4、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刚举之,无能则下之。
5、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
6、原浊着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7、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8、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9、天之爱天下之百姓。
10、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11、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
12、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3、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
14、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15、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16、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17、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18、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雀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另乎?
19、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
20、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21、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22、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23、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24、民有三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25、天欲义而恶不义。
26、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27、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28、王道荡荡,不偏不***;王道平平,不***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
29、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心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30、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31、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择举之。
32、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33、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34、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35、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36、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37、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38、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39、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40、兼相爱,交相利。
41、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
42、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页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43、不***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44、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45、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46、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47、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48、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49、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50、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51、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52、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53、墨子:国之将亡,必有七患国防之患:不修国防大兴宫殿粉饰太平外交之患:大敌当前外无盟友孤立无援财政之患:分配不公铺张浪费穷尽民用内政之患:仕皆渔私修法禁言不问国是国君之患:闭门自大标榜先进坐以待毙团队之患:用人不当小人当道离心离德政权之患:民无食用国无贤能赏罚失威
54、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55、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56、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57、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58、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59、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60、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61、万事莫贵于义。
62、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63、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64、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
65、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66、虽天亦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67、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68、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69、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
70、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
71、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72、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73、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老子名言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4.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4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4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1.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5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6.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5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9.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60.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1.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62.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6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64.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6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66.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6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68.治人事天,莫若啬。
69.治大国,若烹小鲜。
70.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7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72.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7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7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5.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6.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77.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7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79.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80.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81.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8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83.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8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85.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86.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87.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8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8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9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9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92.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93.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9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95.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96.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97.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9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9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00.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庄子名言
1、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3、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
4、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
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6、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7、“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8、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齐物论》
9、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10、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11、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12、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人间世》
13、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胠箧》
14、“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15、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16、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杂篇·徐无鬼》
17、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人间世》
18、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19、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庄子·外篇·秋水》
20、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宗师》
2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
22、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子·外篇·在宥》
23、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齐物论》
24、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秋水》
25、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逍遥游》
26、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胠箧》
27、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齐物论》
28、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29、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30、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31、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庄子·让王》
32、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33、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齐物论》
34、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35、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庄子·外篇·天地》
36、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养生主》
37、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逍遥游》
38、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39、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庄子·外篇·在宥》
40、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41、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人间世》
42、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庄子·外篇·天地》
43、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德充符》
44、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德充符》
45、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46、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庄子·外篇·马蹄》
4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
48、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49、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
50、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庄子·外篇·天地》
5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外篇·秋水》
52、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齐物论》
53、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骈拇》
54、小惑易方,大惑易性。《骈拇》
55、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德充符》
56、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齐物论》
57、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58、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59、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60、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61、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庄子·杂篇·天下》
62、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齐物论》
63、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杂篇·天下》
64、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
65、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66、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67、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68、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齐物论》
69、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
70、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庄子·杂篇·外物》
71、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庄子·杂篇·庚桑楚》
72、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73、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胠箧》
74、“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外篇·秋水》
75、朝受命而夕饮冰。《人间世》
76、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德充符》
77、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人间世》
78、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79、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80、“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81、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人间世》
82、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
83、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 上一篇:《诸子百家》名言荟萃,诸子百家名言哲理名句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