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文学 >  当前文章

文学

关于读书的意义经典语录(文字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pangzhenyu 05-14 21:47 阅读 我爱育娃
1 教书和读书都是为了教人生活。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学校教育还时常不得不实施“为了生计的教育”,而不是“教人生活的教育”。比如,你问一个学生为何上学,答案多半是“找个

关于读书的意义经典语录(文字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1

教书和读书都是为了教人生活。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学校教育还时常不得不实施“为了生计的教育”,而不是“教人生活的教育”。比如,你问一个学生为何上学,答案多半是“找个好工作”,而父母激励子女认真读书的话,多半也不过是“好好读书,否则捡垃圾”之类的不同版本。

那么,怎样才是“教人生活的教育”?就人的一生来说,多数人的一辈子是围绕着解决问题展开的,因此,我们似乎可以说,所谓“生活”,真的不只是诗与远方,而是不断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人生活的教育”也即教会生命个体不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的教育。

“为了生计的教育”自然是重要的,因为生计着实是生活的基础。但是,生计一定不是生活的全部。这个道理似乎每个人都能理解,很多教育者也早已立志并践行“生活的教育”,但是因为种种条件的限制,在很多场合,“为了生计的教育”仍旧不得不被执行。在这样的环境里,只有读那些被认为与未来的生计有关的书才受到充分的嘉许,读其他的书则被视为“不务正业”。读书既成为苦事、不得已之事,心灵也失去了自由,于是,在很多人的记忆里,人生最初的苦难便从此开始。

然而,“为了生计的教育”之责任不应只由学校来承担,故此,我们不得不学会自我教育,学会读书就成了完成这一点儿责任的办法。

2

读书不在多,在于精,故需多读经典;读书亦不在广,更在于系统。

如果只是为了临时的需要读书,自然不必讲究太多,但是倘若我们想要通过读书使生活到达可能的高度,那么,“经典”和“系统”是需要的。

经典是文化史的源头活水,是思想精华的浓缩,取之能事半功倍,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书还是心灵的结晶,是作者人格的投射,读书的过程,也是读者接受人格重塑的过程。因而,经典的价值不只在于提供知识,更在于提供人格的典范。

通常,知识的生长有如大树之发育,树林之形成。某一知识领域的不同分支既单刀直入,日渐精深,又彼此呼应,相互扶持。为此,遵循知识体系的内在结构,按一定的顺序依次阅读是必要的,这一顺序即由整体至局部,再由局部回至整体。

初次接触新的知识领域,可先阅读几本具有“导论”性质的基础书籍,如“某某学概论”“某某学基础”等。之所以称之为“导论”,是因为这些书籍的任务即在于对某一专门知识领域做一总览,其功效类似旅行之“导览图”。

了解全貌之后,即可依各自的需要和喜好逐一择取分支或专题做更细致、深入的阅读。但是,阅读局部必联系整体,时时和其他分支、专题的知识相联系,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局部的知识。这个过程正如欣赏一幅画作:铺开山水长卷,先自卷首阅至卷尾,得其总体山水之势;再细品局部一草一木、一石一屋,得其笔墨之精妙;继而将这些局部的笔墨相互参照,方可知其笔墨变化之所以然。

关于读书的意义经典语录(文字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3

读书是向外求营养,如要吸收完全,必定要经过精细的思维加工,而写作是这一加工的最好方式。

写作需要仔细斟酌每一个语词和句子,透彻地理解和辨析每一个概念和命题,通过这样的努力,原本囫囵吞枣的知识变得清晰起来;写作还需东征西引,彼此勾连,原本七零八落、关系模糊的信息因此喜结良缘,共赴良辰。这还不够,为讨得读者的欢心,你还必须用他们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至此,其间的辛苦已然可以和那杜鹃啼血相媲美了!

苦则苦矣!经过这一番呕心沥血,你总算把营养尽力地消化吸收,你以这样的方式不仅向着完满的生活靠近了一步,幸运的话,你或许还因此为别人提供了更多有益的营养以及生活的力量——人类的文化就在你的指尖下,就在你的这些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的文字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文章评论

关于读书的意义经典语录(文字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