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刘伯温很接地气的一首诗(刘伯温诗词名句)

longge 06-16 15:38 阅读 我爱育娃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这是民间对明朝军师刘基的赞美之词。 诸葛亮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有多高不用多说,刘伯温能够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也称得上是一位传奇人物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这是民间对明朝军师刘基的赞美之词。

诸葛亮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有多高不用多说,刘伯温能够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也称得上是一位传奇人物。

刘伯温本人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在整个亚洲文化圈子里都有着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不过呢,这篇文章不讨论他叱咤风云的那一面,来说一说他的晚年生活,还有他“辞职”以后写的一首诗。

刘伯温很接地气的一首诗(刘伯温诗词名句)

刘伯温是什么时候辞职的呢?

公元1370年,他是1311年出生,到那一年已经是60虚岁了。

其实“辞职”这个说法好像还不太准确,史书上记载的是:洪武三年,封诚意伯。次年赐归。

“赐归”,就是皇帝恩准他回乡了。

可能是皇恩浩荡;可能是相互的默契;也有可能是双方最后的一丝情面(参考李白的赐金放还)。

刘伯温回老家之后很老实,天天就是喝酒、下棋,对自己曾经的绝世功业只字不提。后来虽因为诬陷被夺禄,也称得上是“寿终正寝”。

他回老家之后写了很多诗,多是记录自己养老的生活和心境的。这一首《辞职自遣》,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刘伯温很接地气的一首诗(刘伯温诗词名句)

【诗篇】

辞职自遣明代 / 刘基买条黄牛学种田,结间茅屋傍林泉。因思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为吏为官皆是梦,能诗能酒总神仙。世间百事都增价,老了文章不值钱。

刘伯温很接地气的一首诗(刘伯温诗词名句)

【诵析】

读明清诗歌,尤其是这种写自己生活的诗歌有一个很大的便利。那就是语言差距不大、门槛低,通俗好懂的同时又能感受到汉字的艺术美感。

像这首诗,几乎就是全篇白话顺下来,句句都能读懂。但读着读着,尤其是颔联颈联的对仗,又让我们感叹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以及汉语的博大精深。

诗题《辞职自遣》,起笔也丝毫不拖泥带水,上来就写到了自己辞职之后的生活。

买了头黄牛,准备学着种田了;自己盖起一座茅屋,就建在林泉山间,像古代隐士一般悠游林泉之下。

刘伯温很接地气的一首诗(刘伯温诗词名句)

诗的原文“买条黄牛”,不知道大家读了有没有别扭?

原来牛还是论条的呀。

这里不知道是古代量词与现代不同,还是刘伯温真的没搞明白量词这个概念。偶尔读到一点这样的小失误,反而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这些历史人物“普通人”的一面,更加有血有肉。

诗歌后面6句,可以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开头两句解释完自己的打算,后面则开始叙述自己的心路历程。

刘伯温很接地气的一首诗(刘伯温诗词名句)

最近啊,年纪也大了,知道自己离大去之期也不远了;于是就想着换一种生活方式,不再给自己那么大压力了,去山里学隐士那样住个几年,过过“山花酿酒,松果煎茶”的神仙日子。

这几年也算是想开了,无论你是做个小吏还是当个大官,到头来还不都是一场空,等到老了、退休了,才发现自己活了一辈子,啥值得纪念的都没有留下,白活了。

生活嘛,也别想太多大的、空地,一直活得开心快乐也就够了。

能诗能酒,便是神仙生活。

刘伯温很接地气的一首诗(刘伯温诗词名句)

最后两句的吐槽也很有趣:

国家GDP一直增长,人们有钱了,东西也卖得越来越贵。

就唯独有一件东西,现在开始贬值了,那就是我这个老头子写的诗歌文章。

【空青语】

最后这个吐槽若有深意,我想试着解读一下。一家之言,与大家一起探讨。

最简单的一层,是刘伯温真的觉得自己老了,为自己的似水流年而感叹。

再深一点,是在吐槽社会里面的势利眼。之前当着官,自己随便写点什么,那些趋炎附势的都是抢着抬价;现在回家了,没权力了,立马就“门前冷落鞍马稀”。

这也是现在书画界的现状,谁当上协会理事甚至主席了,作品立马升值。

刘伯温很接地气的一首诗(刘伯温诗词名句)


文章评论

刘伯温很接地气的一首诗(刘伯温诗词名句)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