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谷雨节气古诗词(描写谷雨节气的诗句 )

longge 04-22 15:40 阅读 我爱育娃
谷雨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传统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传统节气实际是太阳历,现行的公历和节气,也有某种对应,比如公历的四月中下旬,必会对应谷雨节气,我们


谷雨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传统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传统节气实际是太阳历,现行的公历和节气,也有某种对应,比如公历的四月中下旬,必会对应谷雨节气,我们说的五一长假,往往也在谷雨节气期间,对于很多家在农村,在城市学习打拼的人,往往会回到故乡,不是旅游,而是帮助家庭收麦插秧。

谷雨节气,在传统的晚春末期,太阳行经黄经30度为起点,时间长达十五天。此时南方地区,温暖多雨,是水稻分秧插秧,农事繁忙的时段,而北方也迎来了麦苗的抽穗开花。

而中国早在原始社会中晚期就掌握了麦子水稻各种粮食的生长规律并人工种植。

谷雨的含义,是雨生百谷,百种农作物在春雨中蓬勃生长,为秋收打下良好基础。

谷雨作为节气,起源于先秦,而官方定名在汉朝,一直作为节气对应农时的名称,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气,是和古代农耕紧密相关,节气名,反映的是利于农时的气候和降水。

谷雨对于农业和从事农业的人的来讲,是重要的农事时段。

谷雨节气古诗词(描写谷雨节气的诗句 )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

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中唐 · 元稹 咏廿四气诗 《谷雨春光晓 》

唐朝元稹的谷雨节气诗,写下了谷雨时节,天地多雨,润泽而青翠。

谷雨时节还在晚春,一场春雨,沐浴滋养着山水,山色因为树木发芽更为青翠,水因为河流满涨,更为碧绿深邃。

那树叶繁茂,桑林间,出现了五色花冠的戴胜鸟,它们通常栖息在桑林树木间,以晚春的小昆虫,小果实为食。

而因为水温上升,水中的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最常见的就是浮萍水藻,简直是一夜之间长出的。

中国在原始社会就种桑养蚕,获得蚕丝,纺织成布匹,实际桑蚕也是传统农业。

而此时桑叶发芽,正是养蚕采桑的重要时段。在唐朝农村,有专门养蚕的建筑空间,称为蚕室,此时气温和暖,蚕宝宝孵化出来,而人们赶紧采集桑叶,供食蚕宝宝们。

而户外,则是麦田青青,抽穗开花之时,也极其需要大量的水和人力疏松土地,清除杂草,保障麦苗的健康高质成长。

所以古代的谷雨节气,是农耕农忙之时,既不能耽误麦田,也不能耽误蚕宝宝。

哪怕此时的雨,因为气候多变,时大时小,时暖时寒,都是农民分外珍惜的。他们往往顶风冒雨,披星戴月,在农田里,在桑田里。

谷雨节气古诗词(描写谷雨节气的诗句 )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乾时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唐 · 曹邺《老圃堂》

虽然现代农业,利用大棚,现代技术,可以将瓜果种植面市提前,比如现在就有西瓜白瓜各种蔬菜瓜果面世,让人尝鲜。但是传统农业,种植瓜类的最好时期,就是谷雨节气。

因为瓜果往往是藤蔓植物,需要大量的水分。天然的瓜果藤蔓,也往往是在晚春时节势头良好。所以种瓜,往往选在在谷雨节气。

西瓜是南唐五代时期,进入中国,迅速扩大培植的。在西瓜之前,中国人食用的夏天的甜瓜,通常是青瓜,就是这种邵平瓜,东陵瓜。

为了盛夏有解渴的甜瓜,当然就必须提前种植。

这个诗人家里有瓜园和瓜田,他沉醉在种瓜的辛苦和投入当中,风雨忙碌在瓜田里。

结果是,喜欢读书的他,家里的书,被此时风从床头的书案上吹落,散落凌乱了一地。

当然心情还好的他,开玩笑说,是春风趁他不在,翻阅私窥他的书籍。

能够吹落书籍的风,可谓大。晚春时节,接近入夏,海洋暖湿气流活动加剧频繁,此时风雨,已经有了明显的夏天的迅猛。

但也正是这样丰沛的雨水春风,让万物生生不息,至少农民是喜悦的。

谷雨节气古诗词(描写谷雨节气的诗句 )

“淮阳冰绽柳条新,风物暄妍土俗淳。

捧诏暂辞双阙路,劝农深入四郊春。

茶烟静拂听琴鹤,谷雨轻笼锄麦人。

赢得褰帷恣吟兴,落花飞絮满车茵。”北宋 · 王禹偁《和陈州田舍人留别 其四 》

宋朝重视农业,官员在春天,几乎都要下基层,走访农村,督促春耕,称为催耕和劝农。

那么催耕劝农不是一个小时段,是从早春一直到晚春,都要做的事。

这样的好处,在于有官方指导和协调,不让土地荒废,解决农民春耕中遇到的现实困难和问题。

宋朝的农业迅速发展,进入了精耕细作阶段,也为宋朝的繁荣打下坚实的农业基础。

宋朝灭亡之后,有大量的官员回乡隐居务农,也和这种深入人心重视农业相关。

那么这位官员,一整个春天里,都在下乡督促春耕,到了谷雨节气,他的工作快要收尾了,依依不舍告别了这块热土。

他在当地的朋友家里,真正松弛下来,喝着这里的谷雨茶,听着悠闲的琴声,向窗外眺望。

窗外是青色的烟雨中的麦田,烟雨叆叇,却有农民还在地中为了麦田锄草。

这样青色的田园,勤劳的人民,也有着他自己的努力和投入,他焉能不开心。

就算是离开,那芳草落花,柳絮飞扬,也承载着他深深的喜悦和满足。

谷雨节气古诗词(描写谷雨节气的诗句 )

“晚渡江南岸,村村水竹居。

归心先倦鸟,乐事羡游鱼。

去国清明后,还家谷雨初。

悬知农务急,弛担把犁锄。”北宋 · 谢逸《南归渡江去家稍近喜而有作》

谢逸很有意思,农闲的时候,他就出去旅游交际,到了农忙的时候,他就赶回来。

这年春上,他是游历京师,然后清明节左右开始坐船回乡。

一路上看到的水乡江南,别样的景色。

这路上走走停停,大约费了半月功夫。

他在靠近家乡时,计算自己可以谷雨节气前后到达家里。

在路上的他,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准备一回家,卸下行李就直奔农田。

因为熟悉农事的他知道,此时谷雨节气,是抓紧插秧犁地的绝好农时,秧苗插下即可成活,且此时雨水充足,早一天插秧,早一分收获。

我很欣赏谢逸这种做法。农田不可丢,农时不可误,自由的人生也要夯实生存的基础。

谷雨节气古诗词(描写谷雨节气的诗句 )

“山绕平湖绿四边,两翁遗泽到今传。

蘋风引钓鱼随艇,谷雨催耕水拍田。

败壁丹青悲落日,荒庭绅笏想流年。

桐乡不废春秋祀,箫鼓鸡豚久更虔。”宋 · 李弥逊《和陈颖仲题刘鞠祠》

吃水不忘挖井人,刘,鞠是两位地方官,他们曾经在这里主政,为了农田有灌溉的水源,特地将山中的水,引入农田附近,形成湖泊,方便这里的农民和农田。这种水利工程,惠泽一方百姓,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和收入。

当地的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官员,特地建立了祠堂寺庙,春秋两季虔诚供奉。

诗人李弥逊谷雨时节拜访这里,看到这里,湖水浩瀚,润泽四方良田。

谷雨时节虽然天气利于作物,但是对于山地而言,水稻是需要大量的水的,否则不能丰产。而这里正是有了湖泊,天然降水和人工引水双利,才有了充满丰收希望的水拍田。

两位地方官早已经离开人世,而这里的祠堂因为在山区农村,难免简陋荒凉,年久失修。

但是总会有有心人来这里祭拜,他们已经成为当地百姓心中的神。

知其然,更至其所以然,所以我们要谢谢从古至今,带领我们走向美好生活的一切先贤。

谷雨节气古诗词(描写谷雨节气的诗句 )

“种浸清明后,芽烹谷雨前。

未能饥守死,何不力耕田。

溪草凫毛滑,山花雉颊鲜。

倦行聊少憩,茅屋带晴烟。”宋末元初 · 舒岳祥《趋农 》

种子在清明节前后浸泡,谷雨前,就会发芽。

如果不想困守饥饿,那么就应该趁着这个雨生百谷的好节气,去努力耕作农田。

你看你看,多么美好的山林田园,那小溪里的水草,野鸭子顺滑穿梭,那杜鹃花中飞翔着杜鹃鸟。

我在回乡的路上稍作休息,我已经看到了山村家园啊。

我要回乡种田!

这是宋朝的文人,乱世中,脱下长衫,回乡务农。

没有脱不下的长衫,真正的乱世,怨天尤人何用?能够种地也是美好的,因为山林自然作伴,安抚尘世的创伤艰难,生出生生不息的希望。

谷雨节气古诗词(描写谷雨节气的诗句 )

“风景依稀似有莘,东皋谷雨满春田。

个中乐事人谁会,日月由来总是天。”明 · 吴与弼《题耕乐轩》

农村谷雨节气的美好,绿色深浓,宁静祥和,像上古的有莘之国,上古的桃源乐土。

你看你看,东边的田野,春雨撒满了农田啊。

我喜欢耕种,但是有多少人懂得耕种的乐趣呢?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安定美好,这种深植于土地和自然的快乐,是最让人舒展,最接近自然和谐的啊。

当然前提是,你热爱土地,而不是鄙视泥腿子,你热爱历史,人类从上古就征服自然并带着敬畏和感恩,你看淡红尘富贵,人间虚名,当然你还需要有一片不大的自己做主的土地。

农民是最辛劳的,但是主动愿意当农民的,一定是快乐的。

因为他必会将自己融入这片自然和土地,苦,并快乐着。

谷雨谷雨,雨生百谷,生生不息。

谷雨节气古诗词(描写谷雨节气的诗句 )


文章评论

谷雨节气古诗词(描写谷雨节气的诗句 )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