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作文 >  当前文章

作文

纯真童年的话题优秀作文(《我的童年发现》)

ashao 02-19 16:50 阅读 我爱育娃
第1篇:纯真童年的话题优秀作文 那年,我八岁,科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作业,是把绿豆放在一个装着水的盆子里,并做记录。 五天后,小豆子竟然发芽了,按理来说至少要一周

第1篇:纯真童年的话题优秀作文

纯真童年的话题优秀作文(《我的童年发现》)

那年,我八岁,科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作业,是把绿豆放在一个装着水的盆子里,并做记录。

五天后,小豆子竟然发芽了,按理来说至少要一周呀?我兴冲冲地去找老师,老师说:“小绿豆,吸足了水分就会生根发芽。”

“为什么吸足了水分就会发芽呢?”

“因为种子从水分中获取了营养,所以就会发芽了,以后等你到高年级,老师上课就会讲解。”

高年级,离我们是那样遥远,而小绿豆的发芽仍然在继续。和老师的那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渴望弄明白,种子为什么遇到水就么就会很快地发芽。我想的是那么痴迷,以至于一个小绿豆冒了白白胚根,我都会把它拿起来,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刚刚长出胚根的小绿豆上发现一些小绿豆遇到水很快就能发芽的原因。

老师告诉我种子发芽要一个月时间。“为什么是五天呢?”无时无刻,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脑海,终于想出了眉目:“哈!这跟人不是一样吗?人为了长的更高,就吃很多有营养的东西。就是因为植物的子叶里面有营养,所以才让它生长那么快。”哈哈,我的“发现”竟然是如此简单明了,为此我感到格外高兴。

两年后,我上四年级了。科学老师给我们讲种子发芽的过程和需要的营养,老师说:“种子之所以在水中能很快发芽,是因为绿豆所需要的营养一部分在水中,绿豆种子在水中获得了足够的营养就生长得更快了。”科学老师的课,我越听越感觉我的童年的发现,一点儿也不正确。

就这样,我童年的发现被否定了。

不过童年的发现,让我明白了——不管什么发现与发明,都不能轻易的认为是正确的,要有实验的证明才行,真是应了那句“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第2篇:纯真童年的话题优秀作文

小时候,我就是个爱思考、爱幻想的孩子,脑子里总是充满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当然,我也有一些“重大”的发现哦!现在,我就说一个我最引以为豪的“重大”发现。

一个温暖的下午,我和好朋友去爬梅子山,走着走着,突然,我发现边上有一个绿色的小东西,我对好朋友说:“你看,这儿有一个小东西,咱们来看看吧!”好朋友被我的话吸引了,忙说:“好啊,咱们快跟上!”

我们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螳螂!我们躲在灌木丛后,静静观察它的一举一动。我们正商量着抓它时,这时不知从哪里又跑过来一只,朋友说:“太好了,又来了一只,正好我们一人一只。”我们扑过去想要抓住它们,却看到了恐怖的一幕:一只螳螂居然把另一只给吃掉了!我们顿时惊讶得嘴巴都张大了。好朋友瞪着眼睛,对着我说:“太恐怖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我回答他:“我也不知道啊,咱们想想吧!”经过好一阵的绞尽脑汁,我们达成了共识:螳螂是一种恐怖的小动物,一下子找不到食物时,就会吃掉自己的同类,自相残杀。

我们决定先把这只残忍的“杀人凶手”抓住,拿回家里观察它。回到家后,我跑去问妈妈:“妈妈,你知道螳螂为什么会伤害自己的同类呢?”“这……”妈妈顿时回答不上来了,“你还是自己多动动脑筋吧!”

放学后,我去看放在盒子里的螳螂,惊奇地发现,盒子里又多了一只小螳螂!原来,这是一只母螳螂,它生下了孩子,我才想起那只被吃掉的是公螳螂。那为什么母螳螂要吃掉公螳螂呢?

我想了许久,猜想:是不是母螳螂因为要生小螳螂了,需要更多的营养,但是附近找不到食物了,公螳螂就让母螳螂吃掉自己来维持营养呢?

过了几年,我上三年级了,语文课上,老师为我们介绍了螳螂,还解释了螳螂为什么会自相残杀。这个积压在我脑海中许久的谜题终于有了答案。老师告诉我们有关螳螂的习性和我一年前自己的想法居然完全一样,我开心极了!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其实,昆虫学家达尔文早在《昆虫记》里就解释过。当时我还自以为是呢。哈哈!

这就是我童年的“伟大发现”,你们的呢?

第3篇:纯真童年的话题优秀作文

每当回忆起童年往事,我都禁不住笑出声来。

北京夏令营的一个下午,我和小伙伴玩得正开心。突然听到了叫声:“快过来,快过来看,这儿有蜗牛!”我们闻声跑过去,只见地上背着棕色螺旋形壳的蜗牛,它们用肉体牢牢地抓住了叶子、树木,一步步往前爬,你怎么拔也拔不下来。

我提议:“我们比赛捉蜗牛吧,看谁捉得多。”话刚说完,大家就分头找瓶子去了。我也尽快取来我喝完水的矿泉水瓶子捉起蜗牛来。

看见地上那么多蜗牛,就像阿里巴巴看见了宝藏,不停地抓,直到我的矿泉水瓶已经装了满满一瓶蜗牛。

看蜗牛太脏,我试着给它洗澡。便捉一只到水龙头上使劲冲,左冲右冲,直到干净的连肉体都快透明了,把它放到桌上半天不动,原来它死了。蜗牛是不能洗澡的。

我气喘吁吁回到宿舍,在瓶身上扎了几个小孔,让蜗牛能呼吸。

书上说蜗牛有眼睛,它不只靠触角识别方向。那么蜗牛的眼睛在哪里呢?我怎么看不见呢?

我捉出几只蜗牛放在桌子上,瞪大眼睛看,半天不见它们出壳。又找来几片叶子,想看清楚蜗牛的眼睛到底在哪儿。

我第一个探索目标是蜗牛上身,我想蜗牛的眼睛应该和其他动物一样在嘴巴周围吧。一会,一只蜗牛探出了头,头上的两只触角也伸了出来。只见它慢吞吞地爬到叶子上,慢吞吞地吃起来。我找来放大镜对着它,朝嘴巴那看。也许嘴巴太小,几乎看不出它在咀嚼。但放大镜中嘴巴的周围,除了细小的条纹外,没什么像眼睛的。

第一个搜索目标——失败!

我的第二个搜索目标是蜗牛的触角。因为它吃叶子的时候,都要先用触角碰一碰。果然不出我所料,当另一只蜗牛爬到叶子上后,便伸长触角碰一碰。我便用放大镜对着它的触角看,只见触角的顶端有两颗圆圆的眼睛——跟其它动物一样,眼白中间有一黑圆点。

我又反复对其他蜗牛作了观察,证明我的发现是对的。

我的第二个探索目标——成功!

真高兴,我发现了蜗牛的眼睛,在触角的顶端。

童年是无暇的、自由的、让人留恋想念的。要珍惜童年的美好时光。

纯真童年的话题优秀作文(《我的童年发现》)

第4篇:纯真童年的话题优秀作文

我们每一个人童年的发现很多很多,而我觉得我的发现却与众不同。

自从我能记事起,我爷爷就爱好养鸽子,所以他家总有鸽子到处飞来飞去。偶然的一个赶集日,爸爸从集市买了四只鸡(一只公鸡、四只母鸡)。因为我家住楼房,所以我爸爸把鸡“寄宿”到我奶奶家。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后,有一天中午,我送饭到爷爷家给俩老人送饭吃。不经意间我就听到有只母鸡在“咕咕咕咕”的大叫,我很纳闷。因此我就去问奶奶:“为什么到了正午母鸡要叫呢”奶奶很兴奋的给我讲:“孩子这是母鸡要下蛋了,你快去看看吧。”

听奶奶一说我就兴致勃勃的到处找,却没有找到鸡蛋在哪里。我有些失望了,正在这时我听见另外一只母鸡也咕咕叫,抬头一看,看见母鸡从鸽子窝了跳下来。我想:他是不是在鸽子窝里下了蛋?于是我找了梯子爬上去一看就发现有许多蛋。但令我奇怪的是:为什么会有大蛋和小蛋在一起呢?莫非有小母鸡和大母鸡?

所以我急忙跑去问正要出门的爷爷:“爷爷,为什么鸽子窝里会有鸡蛋,还有很大的又有很小的?”

爷爷哈哈一笑,眯着眼说:“大的是鸡蛋,而小的是鸽子蛋啊。”这我才知道原来鸽子也会下蛋,而且鸡蛋和鸽子蛋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大小不一而已。母鸡虽然在鸽子窝里下了蛋却没有伤到鸽子蛋,相处得很好!

那一天我真的很开心,因为我知道了正午母鸡要叫是已下蛋了,并且发现了鸽子也是下蛋的。其中我明白了鸽子会飞而鸡不会,但他们都要下蛋,它们是一类家禽,可以说是一家人,这一切都是我的发现,就像我们中华民族一样是一家人。

第5篇:纯真童年的话题优秀作文

《童年的发现》中有几处“笑”,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一、幽默置疑。课文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点明:“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接着推测性地指出:“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这里谈到的“笑”充满了幽默感,因为这样重大的科学问题,九岁的孩童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就能发现,在常人眼里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肯定会“哈哈大笑”。

二、自我欣赏。在“我”发现有关胚胎发育规律三四年后,有一次上课,老师讲到了人的起源,讲人的发育和进化,“我”兴奋异常,“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为什么呢?因为“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起始于“和老师的一次谈话”,起始于“绞尽脑汁思考”出的规律竟然与达尔文的观点完全一致。“我”真不简单呀!因此便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这是自我欣赏的笑,充满自豪的笑。

三、意味深长。文中最后一段中:“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這里的“笑”意味深长: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丝毫没有恶意。而这位“年轻的女教师”讲课时“板着面孔一本正经”,显然是要用这种表情防止学生的胡思乱想。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可就在这时,“我”笑出了声音,昕以老师认为我“不怀好意”。

文中三“笑”。各有其妙。细细想想,多有意思!

第6篇:纯真童年的话题优秀作文

我记忆的长河里,有着数不清的往事,欢乐的,悲伤的,惊讶的,可笑的它们就像一颗颗精巧的贝壳,珍藏在我的脑海里,要说一个最充满童年的快乐与趣味的贝壳,那便是这颗。

那是夏日里的一天,暑天特有的暖风轻抚着一切,周围不时响起一阵清脆悦耳的虫鸣,我早早地便起了床,独自漫步于树林之中,哼唱着刚学的儿歌,渐渐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忽然,耳边传来一阵节奏鲜明的鸣叫,我停止歌唱,屏住呼吸,凝神仔细地听着,叫声逐渐清晰。知了,知了,啊!原来是蝉正放声高歌呢!

一想到蝉,我不禁怦然心动,前些日子,邻居家的张哥哥就捉了好几只蝉,模样小巧可爱,我把弄了半晌仍不愿放手。于是,我奔回家,一一准备好各种工具后,蹦蹦跳跳地回到了树林。

此时,树林显得是那么静寂,悠悠的蝉鸣为这更增添了几分清雅。我悄无声息地迈开步子,潜伏在树下。

早就听说蝉十分机警,稍听到一点风吹草动,便会逃之夭夭。果然,我抱住树干,一纵一纵地上升,只是竹竿一不小心擦到了树叶,蝉已经飞得无影无踪。

这次,我更加小心了,轻轻悄悄地爬上了树,就在蝉儿正享受着日光微风时,我飞速地伸出竹竿,因为淋了糖汁而变的粘粘乎乎的面筋刚挨到蝉,便牢牢地粘住了它,任它怎样挣扎也无法逃走,就这样,一只小巧可爱的蝉便到了我的手里。

啊,这还是一只刚蜕皮的蝉哩!柔软的薄薄的翅膀,玲珑无比的身躯,黑珍珠般的眼睛,简直是一个活脱脱的小精灵!我捧着它,不禁又高兴地唱起歌来: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我仍记忆犹新,每当想起那时的一幕幕,我总会露出会心的笑容。

文章评论

纯真童年的话题优秀作文(《我的童年发现》)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